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522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docx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篇1】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在宋朝那动乱的年代,京城繁华的街市上,盗贼很多,他们的行踪又十公隐秘,不容易被人发觉,因而也很难捕捉干净。

据说有这样一件事,有个行商之人,平时爱敲陌生人的竹扛,有个盗贼一直尾随着他,找到机会下了手,把他钱包里的钱都拿走了,还在里面留下一大把手纸,弄得那商人哭笑不得。

  当时,有个姓赵的人在临安当府尹,有一个贼仗着自己技高,每次在富豪人家偷了东西以后,必定用白粉在门墙上大写“我来也”三个大字。

虽然官府想方设法追捕,但好长时间仍捉不到。

“我来也”的名声在临安京城里人人皆知,于是大家不说捉贼,而说要捉“我来也”。

  有一天,官府里的吏卒送来一个贼,说这个人就是“我来也”。

赵府尹急忙把他关进监狱,连夜进行拷问。

  这个人口紧得很,无论怎么用刑,都不承认自己是“我来也”,加上没有抓到赃物赃怔,这个案子一直不好了结。

但是将他关进来之后,外面就没有发生“我来也”的偷窃案件。

  一天,这个人突然对看守的狱卒说:

“我的确曾经做过贼,偷过人家钱财,但我不是‘我来也’,只是被你们误捉关在这里。

我也知道,你们没捉到真正的‘我来也’,是不肯放我出去的。

我只请求你好好地照顾我,我有不少银子,会给你好处的。

我的银子现在藏在湖边宝塔的第9层的靠东边的夹墙里,你可以从那里拿出来。

  狱卒心想,湖边宝塔是游人众多的热闹地方,这个贼大概垦在开我的玩笑,于是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

那贼说道:

“你不用疑心,我关在这里,又走不了,要是骗了你,再找我算帐也不迟。

你只要装作到那里去做佛事,把塔中的佛灯点上一夜,你彻夜不离开湖边宝塔,自然会有机会拿到那里的银子。

  狱卒的贪心壮了他的胆子,按照那贼说的办法,到湖边宝塔去烧香、求神拜佛,将佛灯点亮,到了夜间无人时,居然拿到了许多银子,心中大喜。

  第二天再到狱里来时候,偷偷地把准备好的酒肉,拿给那个贼吃。

从此那贼与狱卒就亲近起来了。

  又过了几天,那贼又对狱卒说:

“我有一瓮宝物,放在西湖边侍郎桥下某处的水里,你可以去取出来。

  狱卒说:

“那地方人多眼杂,怎么能从水里拿得出来呢?

就是拿到了,也不好拿回家呵。

  那贼又教他说:

“要你家里的人用竹箩盛着一堆脏衣服到侍郎桥下去洗,趁人不太多时,故意让衣服飘走,然后假装下河捞衣服,顺便偷偷地将瓮子搬出来放到竹箩里,再用衣服盖在上面,抬回家就行了。

  狱卒又依计行事,这回得到的宝物比上回的银子还要多。

第二天,他带着上好酒食到狱里款待那个贼。

狱卒发了横财,心中十分高兴。

  过了几天,正好是那狱卒值夜班,过了二更时分,那贼悄悄对狱卒说:

“我想悄悄出去一会儿,四更过了我就回来。

我向你保证,绝不会连累你的。

  狱卒说:

“那可不行呵,我实在担当不起!

  那个贼说:

“我向来说话算数,一定不会连累你的。

即使我真的不回来,逃失了囚犯,你不过会被配到边远地区而已,可是我送给你的东西,足够你维持一家生计,如果你一定不让我出去,恐怕也不会安宁,以后你可不要后悔!

”狱卒没有办法,只好打开刑具放他离开牢狱。

  狱卒在狱里等呵等,正在忧愁懊恼的时候,听见房檐上的瓦片发出轻轻的声响,接着就见那贼一跃而下。

狱卒这才放了心,又给那贼重新戴上刑具。

  开亮打开狱门的时候,就听到有家姓张的富户来告状说:

“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家宅被盗,丢了东西,偷东西的人在院门上写了‘我来也’三个字。

”府尹赵府尹拍着书案说:

“呵!

几乎错判了这个案子,难怪那贼始终不承认呢!

”于是府尹大人以“触犯夜行禁例”的罪名,判以20大板,打了以后,将那贼赶出临安府,并严令衙门吏卒继续搜捕“我来也”。

  狱卒回到家里,妻子告诉他说:

“半夜里我听见敲门的声音,以为你回来了,急忙起来开门。

门刚打开,只见一个人把两个布袋了扔进门里就走了,我把袋子藏了起来了。

”狱卒拿出袋子打开一看,里面都是金银制成的各种器皿,有的还有个“张府”的字样,这才明白那贼就是“我来也”,偷了张府的东西来报答自己,又为他自己开脱罪名。

  “我来也”被驱逐以后,那狱卒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推托有病,辞去职务回到家里。

以后,坐享“我来也”送给他的财物,一直到老不愁吃喝。

  狱卒死去之后,他的儿子不能守住家业,把这家里的钱财挥霍一空。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我来也”的悬案才得以大白。

【篇2】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省聊城县住着一户姓窦的人家。

窦某中过武举人,武艺非常高强。

他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个个都很勇猛、敏捷。

女儿就是我们这里说的窦小姑。

  窦某曾经给客商保镖,用红三角旗做记号,年年南来北往,很少出差错,因此客商们都很信任他,愿意请他给自己的财货保镖。

后来名声越传越远,登门请求窦某保镖的客商也越来越多。

窦家父子忙不过来,就又请了许多会些武艺的伙计,在城东射书台下开设了一座镖局。

那时候在北方省有很多的绿林好汉,但没有一个不知道窦家的红旗镖是不可劫的。

惟独直隶省某寨的强盗头子黄天狗,自恃自己力气过人,喽罗众多,心中不服。

窦家父子有时偶尔押镖路过他的寨子,也小心提防,双方从来没在一起正式较量过。

  一天,省城一位大官的仆人领着百多头骡子,驮着十几万两银子,要到京城去。

因为银子的数量大,又要限期交纳,仆人怕途中出差错,就到窦家镖局要求保镖。

正巧这天窦家父子都出去了,家中无人。

仆人急得围着床头乱转,跺着脚一个劲地叹气:

“这可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

”窦妻也没有办法,就想出来推辞。

这时站在一旁的窦小姑说开了话:

“要是路上失镖,当然会坏我们窦家镖局的好名声,但要是求保镖的来镖局请求保镖,我们不能接受,耽误了客商的大事,同样也会有损于我们窦家镖局的名声。

”窦妻听了这席话,更不知该怎样办才好。

小姑又说:

“母亲大人不必心急,孩儿平日里曾跟着父亲学过武艺,这次要是女扮男装前去,我自信还能够胜任此事。

”窦妻说:

“我听人家说某寨主十分凶恶,你父亲都有些害怕,这一趟又必须经过那地方,一个女孩子家,你能行吗?

”小姑坚定地点了点头说:

“不妨试一试。

”窦妻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来,就同意了女儿的请求。

于是小姑换上男子的衣服,拿上弹弓,牵出马,赶着驮银子的骡子朝京城出发了。

  转眼就走了六七天,快到某寨子的地界了。

离寨子十几里远的地方有座大客店,小姑见天快黑了,就带领众人投店住宿。

小姑坐在店外,马弓往墙上一靠,拿着壶倒水喝。

不一会儿,一个小孩用火柴点火,在小姑身边玩耍。

  她没当回事,而那小孩却趁小姑不留意的时候,偷偷地烧焦了她的弓弦就一溜烟地跑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小姑他们吃完早餐,就催着驮银两的骡子继续赶路了。

  走了几里路,突然从林子里冲出一群强盗,牵着骡子就跑。

小姑一看知道遇上了强盗,连忙举手拉弓,那弹子还没射出,就听“崩”的一声,弓弦断成了两截。

小姑仔细一看,方才明白昨天夜里小孩点火是有来头的。

小姑不敢多作久留,掉马头返身逃走。

在离强盗稍微远点的地方勒住了马,剪下自己的长头发接起了弓弦。

用力试了试,果然还挺结实,于是小姑又策马往前去。

  到了某寨门前,见驮银的骡子已经有一半进了寨门。

小姑大声喝道:

“大胆的强盗,你们也不看看老子是谁,竟敢来抢镖银,想来寻死吗?

”话音刚落,“扑通”一声,一个强盗就被小姑射出的弹子击倒在地。

小姑连连拉弓,手中的弹丸还没发尽,百步之内已经躺下了十具尸体。

寨主黄天狗一看小姑果然身手不凡,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连忙摇头说:

“别打了,别打了!

小子们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贵镖,请不要怪罪。

”说着又连忙回头呵斥手下喽罗退去。

过了一会,天狗又凑上笑脸:

“早就知道您要路过敝寨,特意让手下准备薄酒一杯,不知英雄肯不肯赏脸光顾?

”小姑心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就干脆答应了黄天狗。

小姑和黄天狗并排骑着马进了寨门。

驮银子骡子以及随行的仆役伙计等,都在寨外休息。

临走时,天狗还命令手下人就地供应饮食、草料。

  小姑和黄天狗进了寨子,丰盛的酒席已经备好。

敬过三遍酒后,黄天狗不怀好意地用一把匕首叉起块肉,站起身对小姑说:

“敬您一点吃的,望您不要推辞。

”他想趁小姑开口之机,顺势将匕首直刺她的咽喉。

小姑只说了声:

“不敢当。

”就用口接住肉块。

还没等黄天狗用上力,小姑已把刀头咬断了半寸,这时正好有几只燕子在屋梁上“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她用力一吐,“噗”的一声,刀头飞了出去,燕子立即掉了下来。

黄天狗一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连忙对小姑说:

“虎父无犬子,确实如此!

今天我差一点错过机会,请您务必把我收在门下,做您的徒弟。

”他又和小姑商量说:

“你们家镖局的红旗,人家常常假冒,今后要是在旗上加上两根白带子,那样燕、赵一带的寨子,就没人再敢拦劫了。

”说完,黄天狗叫手下哆罗把抢来的东西,全部奉还。

小姑出了寨,见大官的仆人被吓得半死,小姑只得让人强把他扶上马,好一同赶路。

  这事过去一年后,绿林好汉才知道小姑是窦某的女儿,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说:

“女儿都这样厉害,父亲和儿子就可想而知了!

”从此,窦家镖局更是名震天下了,人们常常把窦家镖局旗上的白带,开玩笑他说成是窦小姑的裹脚布。

【篇3】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

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

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

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

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激动地跟大家说:

“国家好比一个家庭,如果一户人家,小辈整年劳动,好容易挣了一点粮食布帛,却被他们的父兄胡乱花费了。

小辈稍为不称他们的心,就挨他们鞭打。

你们说这应该不应该?

  大伙儿齐声回答说:

“不应该!

  方腊又说:

“那些做父兄的浪费还不算,又拿家里财物去向敌人讨好求情,你们说该不该?

  大伙儿愤怒地回答说:

“哪有这种理儿?

  方腊流着眼泪说:

“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

老百姓好容易生产了些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

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

  大伙儿听到这里,都高声嚷起来说:

“请您下命令吧!

我们听您的。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

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圣公”。

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

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的住宅。

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

没到十天,起义军就聚集了几万人马。

  当地官军将领派兵镇压,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两名宋将被杀死。

起义军乘胜攻进青溪县,赶跑了那儿的县官。

接着,又接连打下了几十座县城,很快打到了杭州。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昏了。

宋徽宗赶快派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

  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朱勔撤职。

  东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

哪儿知道童贯正在这时候,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呢。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

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

官军终于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方腊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给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时候,在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都在今山省)流动作战,打得官军心惊胆颤,一听到他们打来就跑。

  在山东梁山泊,也发生渔民起义。

据说宋江的起义军也到过梁山泊。

后来民间流传的“梁山泊好汉”“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

到了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小说家施耐庵把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传说加工写成长篇小说《水浒》(浒音hǔ),成功地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许多梁山英雄好汉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文学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篇4】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

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

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公元979年,他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

辽军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援兵要道。

太原城在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

北汉国主刘继元没法,只好投降。

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杨业,也归附宋朝。

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

  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朝,收复北方失地。

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

宋军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市)。

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

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城西)打上一仗,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

  打那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

宋太宗十分担心,就派杨业为代州刺史,扼守雁门关。

  公元980年,辽朝派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

那时候,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兵力相差很大。

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

  辽兵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

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杀。

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哪儿还抵挡得了,纷纷向北逃窜。

杨业带兵追赶上去,杀伤大批辽兵,还杀死了一名辽朝贵族,活捉了一员辽将。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

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

人们给杨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杨业立下大功,也引起一些边防将领的妒忌。

有人给宋太宗上奏章,说了杨业许多坏话。

宋太宗正要依靠杨业,不理睬那些诬告,把那些奏章封好了,派人送给杨业。

杨业见宋太宗这样信任他,自然十分感动。

  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死去,即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才十二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

有个边将向宋太宗上奏章,认为辽朝政局变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

宋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伐,并且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三路大军分路进攻,旗开得胜。

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了四个州。

但是曹彬率领的主力因为孤军深入,后来被辽军杀得大败。

宋太宗赶快命令各路宋军撤退。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就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

那时候,辽军已经占领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寰音huán),兵势很猛。

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住辽军主力,并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

  监军王侁(音shēn)反对杨业的意见,说:

“我们带了几万精兵,还怕他们?

我看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

  杨业说:

“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一定要失败。

  王侁带着嘲笑的口吻说:

“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

现在在敌人面前畏缩不战,是不是另有打算?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

他说:

“我并不是怕死,只是看到现在时机不利,怕让兵士们白白丧命。

你们一定要打,我可以打头阵。

  主将潘美也支持王侁的主张。

杨业无可奈何,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了。

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对潘美说:

“这个仗肯定要失败。

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答国家。

现在大家责备我避敌,我不得不先死。

  接着,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峪音yù)对潘美说:

“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

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

  杨业出兵没有多远,果然遭到辽军的伏击。

杨业虽然英勇,但是辽兵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杨业拼杀了一阵,抵挡不住,只好一边打一边后退,把辽军引向陈家峪。

  到了陈家峪,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

杨业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连宋军的影儿都没有。

潘美带领的主力到哪儿去了呢?

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也曾经把人马带到陈家峪。

等了一天,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侁认为一定是辽兵退了。

他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催促潘美把伏兵撤去,离开了陈家峪;等到他们听到杨业兵败,又往另外一条小道逃跑了。

  杨业见约定的地点没人接应,气得直跺脚,只好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搏斗,兵士们个个奋勇抵抗。

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杨业身边只有一百多个兵士他含着泪,高声向兵士说:

“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小,不要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得知我们的情况。

  兵士们听了这些话,再看看杨业浴血奋战的情景,感动得都流下热泪,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业。

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杨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还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

不料一支箭飞来,正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

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

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

“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

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

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

”他在辽营里,绝食了三天三夜,就牺牲了。

  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

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杨业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的战争中都立了功。

他们一家的英勇事迹受到人们的传诵和赞美,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

【篇5】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故事阅读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

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帅。

  这份考卷落在几个考官手里,考官们传来传去地看,赞不绝口,觉得不但文采好,而且说理精辟,是篇难得的好文章。

但是到了决定录取的时候,谁也不敢表示态度,因为录取了刘蕡,得罪了宦官,他们的位子也就保不住了。

  结果,跟刘蕡一起来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了,刘蕡却落了选。

刘蕡是大家公认的杰出人才,这次因为说了些正直话落选,大家都觉得委屈了他。

中选的举人说:

“刘蕡落选,我们倒中了榜,太叫人惭愧了。

  唐文宗在宦官操纵之下过日子,自己也很气恼,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

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场病,急于找医生。

正好宦官头子李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做郑注,精通医道。

王守澄把他推荐给唐文宗治病。

文宗服了他的药,果然病一天天好了起来。

唐文宗很高兴,召见郑注,发现郑注口齿伶俐,像是个有才干的人,就把他提拔为御史大人。

  郑注有个朋友李训,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员,听到郑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带了一些礼物求见郑注。

郑注正好想找个帮手,就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文宗。

李训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后来,竟被提升为宰相。

  李训、郑注两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他们。

他们就跟文宗秘密商量,想法削弱王守澄的权。

他们打听到王守澄手下有个宦官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请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部分禁卫军。

  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

王守澄失了兵权,就容易摆布了。

最后,唐文宗给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杀了。

  去了王守澄,接下来就要除掉仇士良了。

李训经过一番策划,联络了禁卫军将军韩约,决定动手。

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时候,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昨天夜里降了甘露。

  原来,封建王朝是最讲迷信的,天降甘露被认为是好兆头。

李训当即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庆贺,还请唐文宗亲自到后院观赏甘露。

  唐文宗命令宰相李训先去察看。

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兜了一转回来说:

“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陛下派人复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

仇士良叫韩约陪着一起去。

韩约走到门边,神情紧张,脸色也发白了。

仇士良发现这个情况,觉得奇怪,问韩约说:

“韩将军,您怎么啦?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的布幕。

仇士良发现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

李训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

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抢在手里,把他拉进软轿,抬起就走。

  李训赶上去,拉住文宗的轿子不放,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朝李训劈胸一拳,把他*在地。

仇士良趁机扶着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李训预谋失败,只好从小吏身上讨了一件便衣,化装逃走。

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大规模逮捕一些参加预谋的官员,把他们全都杀害。

李训东奔西逃,走投无路,在路上被杀。

郑注正从凤翔带兵进京,得到消息,想退回凤翔,也被监军的宦官杀死。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

历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从这个事件后,宦官把唐文宗严密监视起来,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过。

过了五年得病死去。

仇士良立文宗的兄弟李炎即位,这就是唐武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