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四边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52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四边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四边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四边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四边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四边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四边形.docx

《10四边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四边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四边形.docx

10四边形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主题:

认识图形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俊玲、/新密市来集镇郭岗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了解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材分析

《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

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3.学情分析

小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策略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借助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抽象出事物本质,获得对概念、法则及关系的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以上方面的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工程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四边形、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有关周长计算的综合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纸、剪刀、三角板、直尺、顶板。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

学习任务

问题(问题链驱动任务完成,达成目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目标1: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

任务一:

感知四边形

问题1:

你能动手围一个四边形吗?

知道四边形的特征

交流式评价

问题2: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目标2:

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工程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任务三:

根据四边形的特征在主题图中找四边形。

问题3:

你能找出四边形吗?

通过主题图找四边形和举四边形例子,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交流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问题4:

你在哪里还见过四边形?

任务四:

剪四边形

问题5:

你能剪出两种以上的四边形吗?

学生能通过动手剪四边形,进一步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交流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任务五:

四边形分类

问题10:

你会将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码?

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学生能通过动手四边形分类,进一步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交流式评价

三、评价样题:

1、36页做一做。

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钉子板上围一围。

2、39页

下面那些图行是四边形,那些不是。

附: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认识

四条直的边

四个角

四个顶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主题:

认识图形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俊玲、/新密市来集镇郭岗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

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易变形性

2.教材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而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实物和图形中识别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征有个初步直观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了铺垫。

并为今后深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计算方面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教学之前,对70名学生进行调查:

学习内容

调查结果

平行四边形

70%

有何特点

40%

由上表可见,大部分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有较少的学生知道其何特点。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2)学习目标表述:

1、通过量一量、画一画、做一做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

2、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流程

(以问题链驱动任务完成,达到目标)

评价标准及方式

目标1.通过量一量、画一画、做一做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

任务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任务1:

回顾旧知

问题1: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评价标准:

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

评价方式:

交流式评价

表现式评价

任务2:

引出四边形的特点

问题2:

生活中的东西什么是四边形

任务二:

探索请同学们观察:

黑板上还有哪些平行四边形?

任务:

1:

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

问题3:

动手画一画平行四边形

评价标准:

能说长方形变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评价方式:

交流式评价

表现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

任务2:

你能说出生活中那些是平行四边形吗?

问题4: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目标2.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任务一: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四边形,并使同学们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任务1:

正确使用方格纸。

问题5:

平行四边形的长和宽怎么画?

评价标准:

能正确画出

评价方式:

交流式评价

表现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

任务2:

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多变特点。

问题6:

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

目标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们正确说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任务一: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任务1:

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

评价样题:

尽量多的列举。

评价标准:

能独立完成评价样题。

评价方式:

表现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

任务2: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样题2:

联系实际说一说。

附: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对边平行且相等

没有一个角是直角

四个顶角

容易变形

 

《认识周长》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组

教学主题:

认识周长课时:

第三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三年级数学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建立周长的、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2、本单元分三段编排。

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学情分析

1、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

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

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出现。

基于以上方面的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

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具、学具准备:

纸、剪刀、三角板、直尺、顶板。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引出周长

(1)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城市夜晚灯光闪耀的图片)

(1)仔细观察并思考:

这些灯在安装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提问;那你能分别指出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和三角尺的边线吗?

2、寻找周长

引导学生发现

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教室里物体面上的周长并指名学生指一指、说一说

3、进一步感知周长

(1)出示儿童游泳池的图片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池口的周长在哪里?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2~3个,能用一笔描出它的周长吗?

看谁描得又快又好!

有机选择几名学生展示,反思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探索实物周长的测量方法

引导发现探索

想想你们实际测量的是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探索测量方法分两个层面展开,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知识发展的最近区域,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5、探索求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比较小的长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用量的办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多少,用量的办法就不行了。

我们能不能根据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6、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通过计算、观察和比较,归纳出了简便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从而使学生既掌握了算法,又懂得了算理。

三、评价样题:

1、36页做一做。

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钉子板上围一围。

2、39页

下面那些图行是四边形,那些不是。

附: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这个图形的周长。

 

《估算》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组

教学主题:

学会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课时:

第四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三年级数学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进一步找准定位,我首先认真研读“课标”。

把不同版本(实验版和2011版)的课标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相关表述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基于教材的分析

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

“不用尺,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

”,引出估计的概念。

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清晰长度单位概念以厘米为重点。

为解决以上主要问题,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比赛为动力,通过看一看、估一估、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长度表象,在体验中达到对长度单位的物化,从而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3、基于学情的调查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估计这部分知识,但日常生活的经验使他们对估计并不陌生。

在教学之前,先对5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结果显示:

调查项目

知道估计的

意思

了解估计特点

了解估计的

意义

知道估计的

方法

人数

40名

35名

20名

3名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学习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

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

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

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知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种不同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米长的丝带、米尺、直尺、学具盒(盒内装有小棒、丝带、长方

形和正方形纸片等;盒外用一条50厘米长的丝带系着,并打个蝴蝶结。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问题链驱动任务完成,达成目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教学或学习活动

目标1:

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和平时测量

过程积累的经验,掌握估计的方法。

任务1:

创设情境,先了解估计的方法。

问题1:

都知道哪些估计的方法?

把握估计的方法。

任务2:

能估计出与真实读数相差不太大的数据。

问题2:

你用哪种估计方法?

能正确说出估计的方法。

交流式评价

能正确指出估计的正确步骤

表形性评价

以课件出示经常用到的估计的方法。

学生说一说:

这些估计方法有什么不同?

问题3:

你的估计与真实值相差多少?

问题1:

说一说自己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与真实值相差最少

表形性评价

出示:

教材P45实物图片。

学生指出8厘米的纸带

与真实值相差最少

表形性评价

课件出示:

教材P45图形。

学生与直尺上比较一下

目标2:

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出家与学校的距离

任务2:

估计家与学校的距离。

问题1:

说一说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

问题2:

估计每条路线的距离。

任务:

借助工具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出真实距离

能估计出大致时间

表形性评价

出示:

课堂讨论

说出具体时间。

学生说出路线的个数

表形性评价

出示:

课堂讨论

学生归纳。

学生能正确估计出路线的长度

表形性评价

出示:

想一想,估计估计

学生独立完成。

测量出真实的距离

表形性评价

做一做

在别人协助下完成

附:

板书设计

估算

估算你的课本的周长。

估算你的文具盒的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