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21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docx

高三语文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默写名句名篇

(一)

能力要求:

《考试说明》上规定: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

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

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2002年被列为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2003年将继续是必考内容。

考点分析: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新大纲减少了古诗文背诵的篇目。

推荐背诵的古诗文从70篇减少到40篇。

具体内容如下:

古诗文背诵篇目

1.古文(10篇)

《劝学》(节选:

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

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节选:

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前赤壁赋》苏轼

2.诗词曲(30首)

《氓》《诗经》

《离骚》(节选:

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

《蜀道难》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兵车行》杜甫

《蜀相》杜甫

《客至》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石头城》刘禹锡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长亭送别》(节选:

(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并注明:

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

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高考例题分析:

内容:

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

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如:

  [1996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1997年]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鲁迅《自题小像》)

[2002年]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白居

易《琵琶行》) 

(2)教育性:

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

如:

  [1994年]___________,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996年]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

(司马光《训险示康》)

  [1998年]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002年]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荀子《劝学》)

(3)审美性:

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

如:

  [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97年]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2002年]千古江山,__________ 。

舞榭歌台,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误答原因:

(1)错位搭配。

如:

[1996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错位搭配“天涯何处无芳草”。

(2)答非所问。

如:

[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句应填“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有的考生却答非所问,填写成“河边杨柳发芽了”。

  (3)添字、漏字。

如:

[1994年]老吾(添“之”)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1977年]学(漏“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4)写错别字。

如:

[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误写“蹊”成“溪”)。

(《史记·李将军列传》)

  (5)笔画不清。

如:

[1998年]玉不琢(“琢”字右边笔画不清)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备考方法

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

  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

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

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坚持每天自记、自查,每周自测,反复强化。

3.领悟含义,不死记硬背。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

“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圈点强记。

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5.养成边诵边写的习惯。

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防止“提笔忘字”、“口是手非”。

6.规范书写。

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7.看清要求。

1994~1997年,高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选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

1998年填空要求改为“只选三句”,2002年填空要求为“只选两句”,考生只能选答,否则,阅卷时以前两三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

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首先看清填写要求,选择有把握的填写。

备考资料汇编:

1.古文(10篇)

1.劝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屈原列传

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滕王阁序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同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0.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模拟试题】

根据原文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群臣吏民,,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4.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6.其文约,,,,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7.外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8.闾阎扑地,;舸舰迷津,。

9.,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1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13.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15.夫夷以近,;险以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6.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17.,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18.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试题答案】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1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