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15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

1.概况

(1)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2)东汉时,蔡伦发明更实用的“蔡侯纸”。

2.传播: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

3.地位与作用

(1)地位: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显著。

(2)作用:

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易错警示]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教材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纸。

而且造纸术在中国四大发明中外传最早。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

《韩非子》中提到过司南。

(2)北宋时期:

《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外传: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贡献

(1)北宋、南宋时中国就应用于军事和航海领域。

(2)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3)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知识点拨]“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

但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功能不是用于航海,在军事和经济生活方面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应用于封建迷信——占卜。

宋代以后,因能辨别方向,才开始用于航海。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1)商周时期冶金中已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熟知硫磺、硝石。

(2)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等。

(2)明代时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拨]从商周到唐朝火药发明创制的漫长过程来看,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长期以来火药被中国人用来制造烟花爆竹,而对于制造武器并不是特别重视。

传到欧洲后,主要用于军事和开山炸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四、印刷术的进步

1.雕版印刷技术:

在敦煌发现的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技术

(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的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3.贡献

(1)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经波斯传到西方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归纳小结]活字印刷术的创造与发明,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其特点比雕版印刷术经济、方便和节省费用,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

活字印刷术经历了

―→

―→

的演变历程。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思想特点

(1)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重视社会人文问题,轻视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

(3)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科技成就特点:

多为实用之学。

[知识点拨]中国古代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的科学思想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在发展过程中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与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主题一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我国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大发明

对我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普及和推广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

早期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但后来却成了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

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

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火药广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铜、钢的需求,促进冶金业进一步发展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这句话?

(2)材料中“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案 

(1)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

(2)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唯物史观看待四大发明西传的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

欧洲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主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药学等方面。

2.中国古代科技到明清时期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4)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使教育相对落后。

(5)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材料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应当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李约瑟的这段话?

答案 其核心思想是儒家把人本身作为研究的唯一对象,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技术的推广。

指出了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弊端。

图解法归纳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二、三、四”

一大启示:

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三大特征:

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

“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测向技术

答案 C

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下列中国古代发明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影响及“宋代”。

A、B两项发明于汉代,C项隋唐就出现了。

3.“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

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

”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磁石D.火药

答案 A

解析 由“羊皮纸被取代”可知此技术为造纸术。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4.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

“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直接表现的意思是中国人很少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

A、B、C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中国古代文明在大多数时间里领先世界,在明清以前,中国文明也和外来文明进行过频繁的交流。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

A.指南针和印刷术B.火药和指南针

C.造纸术和火药D.印刷术和造纸术

答案 D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宗教改革”“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由此判断对社会改革、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印刷术和造纸术。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南(如下图)

材料二 《韩非子·有度》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

“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仪器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最初样式,它在后来发展成为什么?

中国的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司南最早发明于什么时候?

其功能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谓的“外国用罗盘针”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1)指南针。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2)战国。

辨别方向。

(3)为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或者答新航路的开辟)。

它也是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和实行殖民扩张的技术条件之一。

解析 第

(1)、

(2)问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

第(3)问根据材料即可总结。

基础巩固

1.右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它所反映的信息是(  )

A.西汉时期已发明用于绘写的纸

B.“蔡侯纸”属于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我国地图的

D.我国边疆地区发明了最早的纸

答案 A

解析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已经发明纸并可以用来绘写,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历史史实不符;C、D两项与图文信息无关。

2.我国自行设计运行的系列“长征火箭”将“神舟8号”飞船顺利地送入太空,它与中国早期的“火箭”一样,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

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你可以查阅(  )

答案 C

解析 火药武器的发明是在唐朝。

《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汉书》记载的是刘邦建汉到王莽败亡的史实,都没有涉及唐朝的历史。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

所以答案为C。

3.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后来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D.造纸术的传播推广

答案 B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开辟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指南针的应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

4.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印刷术能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它只是外因,不能说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故④不正确。

5.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

“(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

答案 A

解析 宋朝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大量印刷,为士大夫的藏书提供了条件。

6.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限定的是北宋当时的发明。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东汉时改进。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

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故C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7.徐光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3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束缚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主要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

B项是外部环境,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可排除。

A、C、D三项都是其原因,相比较,A项是主要原因。

8.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解析 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新教的传播,火药则为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堡垒、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指南针则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这一切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

9.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

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学习思考】

1.(P28)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

“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我们在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明的时候,应当怎样理解鲁迅的话?

提示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虽然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但是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却阻碍了科技推广和进一步的发展,使近现代中国的科技落后于先进国家。

鲁迅先生的评价虽然有些偏激,却说明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束缚作用。

2.(P28)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成就?

提示 国家的统一;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文化传播的需要;教育的进步;个人对科技的探究等。

【自我测评】

(P30)简要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和文化影响。

提示 以纸的发明为例,从现有资料看,纸的发明和普及是在汉代。

应当启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重视纸向世界其他地区普及的历史过程。

有关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应当提示学生注意相关发明对世界航海技术进步的意义。

关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有关论述。

对于印刷术的发明,应启发学生通过相关课外资料说明问题。

【材料阅读与思考】

(P30)应当怎样理解李约瑟的这段话?

提示 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