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983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论》笔记.docx

《现代教育论》笔记

提请大家注意:

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

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

杨老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定义: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三、教育形态包括: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二、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

主要有: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关键是进行教育内部的改革:

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再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

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文化保存、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创造。

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功能的实现包括: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适应与超越问题;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正在向终身教育制度发展,并将成为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自身独特的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二)政治:

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谁能享受教育、谁不能享受教育,决定着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

统治阶级的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制度上,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

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1、大学和高等学校:

源自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

2、中学:

源自欧洲文艺复兴前后出现的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

如英国文法学校或公学、德法两国的文科中学以及之后在欧洲出现的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

3、小学:

源自文艺复兴以前西欧的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

4、初级中学: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如英国现代中学、法国市立中等学校、德国初级中学

5、职业学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发展职业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高级中学: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从20世纪中叶起,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经历着一个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完全中等教育的时期。

现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普及了高中教育,其他发达国家也正在普及高中

7、短期大学和大学: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大发展,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大众化。

美、日、德、法、俄、英等国适龄青年升入高校的已达同龄人的1/5~2/3。

有的升入短期大学的比例很高,例如美国短期大学和四年制大学的学生数就大致相等

8、研究生教育机构:

随着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机构已成了不少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

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的速度的2~4倍增长

9、幼儿教育机构:

二战后,各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逐步走向普及。

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即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教育为主。

幼儿教育机构在不少国家已被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0、成人教育机构:

成人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以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大生产的产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以欧洲为代表)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2、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纳)

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而后可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

3、分支型学制(以前苏联型学制为代表)

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

在当代,很多国家已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2)小学教育阶段:

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的普及教育已达到了初中和高中,小学早已不是结业教育,而已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

(3)初中教育阶段:

由于义务教育早已延长到了初中阶段,而且很多国家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同时,初中阶段已成为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的科学基础教育对而后的职业教育和进一步的科学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4)高中教育阶段:

有着进行大学预备教育的任务。

随着普及教育达到高中阶段,中小学学制的三种类型将会被单轨学制的一种类型所代替。

(5)职业教育:

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在当代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

(6)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学校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朝末年开始。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1922年,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壬戌学制,也叫“六三三学制”。

这个学制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4、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但并没有顺利实施。

5、文革后,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我国迅速结束了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教育上的混乱局面,着手重建和发展被破坏的学制系统。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学制已逐步向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使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完全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

1、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2)古代部落首领是最早的兼职教师;秦汉时期有博士、祭酒、助教、直讲、典学等专职教师的称谓;唐代以后又有学正、学录、监丞、典薄、典籍、掌馔等专职称谓。

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出现的“智者派”是最早的教师,以教授无知的人有知识而生存。

在中世纪,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僧侣、神甫、牧师为师。

(4)如今,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

2、教师职业的作用与地位

(1)社会作用和个体作用

(2)地位:

A、政治地位:

政治参与度、影响力等等

B、经济地位:

待遇、工资、福利等等

C、法律地位:

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D、专业地位:

专家角色、专业性渐强的职业

3、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需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二、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自我教育。

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

专业素质:

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道德;强健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

职业角色:

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

职业形象:

教师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二、学生的地位

1、学生的社会地位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三、学生的发展

即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1、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生理成熟提前;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第三节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调节

1、师生关系的类型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2、师生关系的调节

社会调节:

主要包括法律和道德调节

学校调节:

主要是学校规范的调节

教师调节:

主要是内在心理和精神的调节。

其原则是教学相长、人际和谐、心理相容。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

学生方面: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二、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巴格莱为代表)

(1)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编订课程、选择教材,有利于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

(2)学科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反映。

(3)通过学校课程来传递知识,易让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1)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2)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

4、存在主义课程论(以奈勒为代表)

(1)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2)教材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学生主宰教材。

(3)知识和有效的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

(4)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5)注重发掘学生的人生价值,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以多尔为代表)

特点:

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筛选法、参照法

四、课程标准的定义

五、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六、校本课程的定义:

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操作模式:

成立团队—环境分析—目标制定—方案拟订—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八、课程评价包括:

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九、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政治变革对课程变革的制约表现为:

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制约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经济因素对学校课程变革的制约表现为:

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和课程结构的优化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文化模式影响课程变革;文化变迁影响课程变革;文化多元影响课程变革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影响课程变革;学生需要影响课程变革;课程变革着眼点:

最近发展区。

 

第七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其基本主张是:

(1)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3)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4)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其基本主张是: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3)程序教学的方法

3、认知教学理论。

其基本主张是:

(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3)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4)发现教学的方法

4、情感教学理论。

(1)教学目标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坚持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4)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来培养学生。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作主动的选择和加工;(3)课程观:

课程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从而使教学始于课程,走出课堂,融于社会。

(4)教学观:

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

(5)学生观: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往往会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6)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特征:

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控性、创造性。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四、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五、教学时间设计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

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

三、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第二,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第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第五,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的运用原则: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第二,要树立整体的观点;第三,要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第四,要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

五、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

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次只教给学生少量的策略和策略性知识,并且每一种都要教好;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突出策略教学的成功之处;激发学生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内在动机;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坚持长期教学

六、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讲授策略、对话策略和指导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一、按照不同的标准,学生生活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生活的环境可划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文化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按照生活的场景可划分为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按照生活的规范性可划分为制度化生活和日常生活

二、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吸食毒品、网上欺凌、不良“短信”)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落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

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的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