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827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17.07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

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u64Zn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选择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航天金属钛

B.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安全

【答案】D

【解析】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与水反应,则可用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制取航天金属钛,故A错误;B.明矾可作净水剂,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C.丝、毛均为蛋白质,组成元素除C、H、O外还含有N元素,燃烧产物中有N2,故C错误;D.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如即便是食盐,过量摄入会患高血压等病症,故D正确;答案为D。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6NA

B.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为22.4L,质量为28g

C.1/18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为NA

D.加热条件下,1molH2与1molI2混合,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答案】C

【解析】A.每个乙醇分子内除C—C键外,还含有7个极性键,则46g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7NA,故A错误;B.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故B错误;C.H35Cl分子内含有35-17=18个中子,则1/18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为NA,故C正确;D.在加热条件下,H2与I2化合生成H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限度不可能是100%,故答案为C。

点睛:

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

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

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C.人们可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耐腐蚀和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D.Be元素与Al元素同处在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可推出:

【答案】B

Be(OH)2+2OH-=BeO22-+2H2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戊二烯(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C.七叶内酯(

)和东莨菪内酯(

)都是某些中草药中的成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D.有机物(

)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但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A.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且C原子均直接相连,则环戊二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故A正确;B.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七叶内酯含2个酚-OH,而东莨菪内酯只有1个酚-OH,官能团的数目不相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单糖为多羟基醛或酮,该物质只有2个-OH和1个-CHO,属于糖类物质,含-OH可发生取代、消去、氧化反应,含-CHO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C。

5.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Y、Q、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H2Y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C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则W为S,由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O,X为C,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Q为Cl,而Z可能为Na、Mg、Al中的一种;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故A错误;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有多种,其中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故C正确;D.若Z为Na,则Z与Q形成的化合物NaCl的水溶液为中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结合元素周期的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准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则W为S,由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O,X为C,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Q为Cl,而Z可能为Na、Mg、Al中的一种,然后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6.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①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②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答案】A

【解析】①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为取代反应,有副产品HCl、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等生成,故①不符合;②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为加聚反应,原料利用率为100%,故②符合;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有副产品H2O生成,故③不符合;④乙烯与氧气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环氧乙烷从理论、经济、环保及操作等方面都很好,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④符合;故选A。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所表示的意义是:

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当正反应速率增大时,逆反应速率会减小

D.对于放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也能增大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所表示的意义是在1s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不0.8mol·L-1,故B错误;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增大时,逆反应速率可能会增大,不变或减小,故C错误;D.对与任何化学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答案为D。

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9.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故A错误;B.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失电子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正极为Ag2O,故B正确;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负发生反应Zn+2OH--2e-=ZnO+H2O,溶液PH值减小,故D错误;故选B。

10.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放热反应:

2SO2(g)+O2(g)

2SO3(g),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向该体系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则氧气的转化率可达到100%

B.该反应过程中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低于SO3的总能量

C.当达到化学平衡时,该容器中SO2和SO3共2mol

D.当达到反应限度时,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消耗2nmolSO3

【答案】C

【解析】A.可逆反应,氧气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B.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则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故B错误;C.SO2的减小量和SO3的生成量相等,则容器内SO2和SO3总量始终为2mol,故C正确;D.当达到反应限度即平衡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SO3,故D错误;答案为C。

11.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

,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a.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b.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c.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

CH3COOH+Br2

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

d.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2CH3COOH→

+H2O,是①②键断裂

A.只有abcB.abcdC.只有bcdD.只有acd

【答案】B

【解析】a.乙酸的电离,氢氧键断裂,即①键断裂,故a正确;b.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碳氧单键断裂,即②键断裂,故b正确;c.Br2与CH3COOH的反应:

CH3COOH+Br2

CH2Br-COOH+HBr,甲基上碳氢键断裂,即③键断裂,故c正确;d.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2CH3COOH→

+H2O,一个乙酸碳氧键断裂,另1个乙酸氢氧键断裂,即①②键断,故d正确;故选B。

12.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甲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酒精、四氯化碳D.溴苯、酒精、醋酸

【答案】B

【解析】A.苯、己烷、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苯和己烷的密度都小于水,无法鉴别,故A错误;B.甲苯、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甲苯密度比水的小,而四氯化碳密度比水的大,可鉴别,故B正确;C.乙酸、乙醇均与水混溶,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硝基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且硝基苯和四氯化碳比水大,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B。

13.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若0.2mol某烃在O2中充分燃烧时,生成水和CO2各1.2mol,则该烃为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

D.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煤的液化和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故A错误;B.若0.2mol某烃在O2中充分燃烧时,生成水和CO2各1.2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C6H6,但不一定是苯,故B错误;C.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所以二者反应类型不同,故C正确;D.煤的干馏及煤的液化和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答案为C。

14.工业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Cu与浓硫酸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在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底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①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②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③节约能源和资源,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只有①③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

2Cu+2H2SO4+O2=2CuSO4+2H2O,则:

①依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硫,故①正确;②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提高H2SO4的利用率,故②正确;③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节省能源,故③正确;④无论哪一种方法,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都需要相同质量的铜,故④错误;故选B。

点睛:

从环境污染、原子经济利用率分析是解题关键,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2Cu+2H2SO4+O2=2CuSO4+2H2O,反应无污染,符合原子经济的要求。

15.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乙酸中少量的乙醇

B.可选用KOH溶液除去氧化铁中混杂的氧化铝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

D.可用萃取、分液、蒸馏的方法从稀碘水获得单质碘

【答案】A

【解析】A.乙醇中的水可用CaO吸收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固体,虽蒸馏可提纯,但不能直接蒸馏,故A错误B.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KOH溶液反应,而氧化铁不能,则可选用KOH溶液除去氧化铁中混杂的氧化铝,故B正确;C.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可用过滤操作,故C正确;D.因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再分液、蒸馏,故D正确;故答案为A。

16.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的开发利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热分解法冶炼氧化汞得到水银

B.从自然界中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

C.铝热法炼铁的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所以是吸热反应

D.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其活动性一般越弱

【答案】C

【解析】A.汞为不活泼金属,可利用热分解法冶炼氧化汞得到水银,故A正确;B.根据金属提炼步骤分析,先要富集提高金属元素的含量,然后冶炼得到粗产品,再精炼,故B正确;C.铝热法炼铁的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但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说明金属的活泼性越弱,越容易被发现和使用,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

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

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

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

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17.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沉淀Mg2+

B.可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获得镁

C.操作B涉及到加热浓缩(或蒸发结晶)、过滤等操作

D.上述过程中只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工业流程可知,生石灰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加入海水中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氯化镁固体,熔融电解得到金属镁;A.由分析可知,为沉淀Mg2+,通常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故A正确;B.工业冶炼镁通常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获得,故B正确;C.操作B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故C正确;D.电解氯化镁生成镁是分解反应,CaO溶解于水生成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将质量均为100g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与灯泡串联浸入盛有500mL2mol·L-1稀硫酸溶液的1.5L容器中构成如下装置。

(1)该装置中发生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______(填微粒化学式)向锌极移动。

(2)若2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__________mo1,电子的流动方向____________(用m、n表示)。

若将正极生成的气体不断导入一个2L的刚性容器中,则反应开始至2min用该气体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灯泡亮度较弱,某同学向该装置内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序号)灯泡的亮度会突然增加。

a.300mL蒸馏水b.100mL8mol·L-1硫酸溶液

c.300mL10mol·L-1硫酸铜溶液d.200mL8mol·L-1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1).Zn+2H+=Zn2++H2↑

(2).SO42-(3).0.4(4).由m到n(5).0.05mol·L-1·min-1(6).bc

【解析】

(1)装置没有外加电源,属于原电池,活泼金属锌做负极,本身失电子,正极上是H+得电子,所以H+在该极附近浓度减小,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合并即为总的电池反应,离子反应式为Zn+2H+=Zn2++H2↑,溶液中的SO42-向负极Zn移动;

(2)若2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g,Zn的物质的量为

=0.2mol,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2mol×2=0.4mo1,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即由m到n;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2mol,则反应开始至2min用该气体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5mol·L-1·min-1;

(3)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灯泡亮度较弱,说明溶液中硫酸基本完全反应,只需要继续添加稀硫酸或能与Zn发生反应的硫酸铜溶液即可,故答案为bc。

19.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Te、Ag2Se和少量金属单质及其他化合物,工业上从其中回收碲、硒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TeO2与Al2O3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碲在溶液中主要以Te4+、TeO32-等形式存在;Se和TeO2的物理性质如下:

(1)加入浓硫酸焙烧前常将阳极泥中大块颗粒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操作І仅为物理分离过程,其名称为___________,SeO2与SO2在冷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焙砂中碲以TeO2形式存在,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Te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溶液Ⅰ中加入硫酸时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

如果H2SO4过量,将导致碲的回收率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将纯净的TeO2先溶于盐酸得到四氯化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硫得到碲单质,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提高反应速率

(2).过滤(3).SeO2+2SO2+2H2O=2H2SO4+Se↓(4).TeO2+2OH-=TeO32-+H2O(5).偏低(6).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7).H2SO4、HCl

【解析】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Ag2Se、Cu2Se和银、金、铂等)加入硫酸焙烧,得到SeO2、SO2,将SeO2、SO2混合气体用水吸收得到H2SO4、Se,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硫酸,经过净化除杂得到Se;焙烧得到的固体中混有TeO2,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加碱溶过滤除去杂质,得到Na2TeO3溶液,再加硫酸沉降经过滤得到TeO2沉淀,再用盐酸溶解生成四氯化碲,再用二氧化硫还原制成碲单质;

(1)通常为提高反应速率,阳极泥中大块颗粒先粉碎后,再加入浓硫酸焙烧;

(2)据分析,上述流程中操作І为过滤,SeO2与SO2在冷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eO2+2SO2+2H2O=2H2SO4+Se↓;

(3)TeO2为两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TeO3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O2+2OH-=TeO32-+H2O;

(4)TeO2为两性氧化物,能溶解于稀硫酸,则如果H2SO4过量,会有部分溶解TeO2,将导致碲的回收率偏低;

(5)将纯净的TeO2先溶于盐酸得到四氯化碲,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通入二氧化硫将四氯化碲还原得到碲单质,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6)有流程分析可知SeO2、SO2混合气体用水吸收得到H2SO4、Se,四氯化碲用SO2还原得到稀盐酸,则稀H2SO4和稀HCl均可循环利用。

 

20.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下面是几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该题中大写字母均为元素代号,不是元素符号)

(1)C元素的简单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

(2)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________。

(3)F元素与半径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

(4)钠元素与E元素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金属键

(5)B、C、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某同学选取稀硫酸、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硅酸钠溶液,并设计了下图装置完成硫、碳、硅三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下图中装置Ⅰ的名称_______,装置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第二周期第ⅣA族(3).

(4).Cl2+H2O=H++Cl-+HClO(5).

(6).ac(7).S2->O2->Al3+(8).分液漏斗(9).SiO32-+H2O+CO2=CO32-+H2SiO3↓

【解析】F原子中无中子,所以是H,G最高正价数与负价数相等,是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所以G是C,H元素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则H为Na;C、E都有-2价,且C有最高正价+6,则C为S、E为O;D有-1价,原子半径大于氧,则D为Cl;A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硫元素,则A为Mg;B有+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大于硫原子,故B为Al;F的原子径略大于E,且最高价为+4价,则F应为C元素;

(1)C为S元素,S2-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F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2)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为弱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该反应生成的含氧酸HClO的电子式为

(3)C元素与H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有机化合物为CH4,其结构式为

(4)钠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有Na2O、Na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a、c;

(5)O2-、Al3+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而S2-比前二者均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则三种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O2->Al3+;

(6)依据仪器的结构,装置Ⅰ为分液漏斗;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装置Ⅲ中是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H2O+CO2=C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