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72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2年有限空间知识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55题)

  1、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呈季节性。

每年(C)为事故易发期,春夏两季尤为突出。

  A、1月-5月

  B、2月-6月

  C、3月-10月

  D、6月-7月

  2、缺氧环境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D)。

  A、10%

  B、12%

  C、15%

  D、19.5%

  3、富氧环境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B)。

  A、10%

  B、23.5%

  C、15%

  D、19.5%

  4、通常空气中氧含量为(C)

  A、19.5%

  B、23.5%

  C、21%

  D、20%

  5、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5.0%~15%

  B、3.0%~5.0%

  C、15%~20%

  D、20%~25%

  6、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不应超过(B)

  A、15mg/m3

  B、10mg/m3

  C、20mg/m3

  D、25mg/m3

  7、在接触极高浓度(D)时,可发生“电击样”死亡,接触者在数秒钟内突然倒下,呼吸停止。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硫化氢

  8、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时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A)

  A、一氧化碳

  B、氮气

  C、甲烷

  D、水蒸气

  9、在地下室、船舱内进行涂刷作业、对反应釜进行清洗、维修作业时会接触到(D)。

  A、一氧化碳

  B、氮气

  C、甲烷

  D、苯

  10、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B),否则存在爆炸危险。

  A、15%

  B、10%

  C、20%

  D、25%

  11、进行油轮船舶拆修,以及油箱、油罐的检修,或有限空间的动火作业时,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A)。

  A、1%

  B、2%

  C、3%

  D、5%

  12、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存档时间至少(D)

  A、2年

  B、半年

  C、3个月

  D、1年

  13、在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需通过(B)手段对有限空间的范围加以限定。

  A、封闭

  B、隔离

  C、封锁

  D、拆卸

  14、环境中含有可燃气体时,带入有限空间的所有设备均需满足(D)要求。

  A、防水

  B、防电

  C、防风

  D、防爆

  15、有限空间气体检测的顺序:

(A)

  A、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有毒气体

  B、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浓度

  C、氧气浓度,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D、有毒气体,氧气浓度,可燃气体

  16、有毒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重的,如硫化氢、苯等气体一般会活动在有限空间的中下部,通风时应选择(C)

  A、上部

  B、中上部

  C、中下部

  D、中部

  17、有毒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轻的,如甲烷、一氧化碳等,一般会活动在有限空间的中上部,通风时应选择(B)

  A、上部

  B、中上部

  C、中下部

  D、中部

  18、有限空间作业至少指派经过培训合格、持证的(B)专业人员担任监护工作。

  A、一位

  B、两位

  C、无

  D、三位

  19、在进入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从事施工、检查、或者养护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机械通风应按管道内平均风速不小于(D)选择通风设备。

  A、0.5m/s

  B、0.6m/s

  C、0.7m/s

  D、0.8m/s

  20、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若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至少要通风(C)以上。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21、对作业人员进入管内进行检查、维护作业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水流流速不得大于,水深不得大于,充满度不得大于。

(D)

  A、0.8m0.5m/s0.7m50%

  B、0.8m0.7m/s0.5m50%

  C、0.8m0.5m/s0.5m60%

  D、0.8m0.5m/s0.5m50%

  22、根据JJG693-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5.5规定,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C)。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23、对于氧气罐的保管,夏季不要放在日光曝晒的地方,离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B)。

  A、15m

  B、10m

  C、5m

  D、8m

  24、空气呼吸器的气瓶每(C)年应送有资质的单位检验1次。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5、长距离作业,如作业场所纵深距离超过(D)米或往返时间超过()分钟时,长管呼吸器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均不适用。

  A、6030

  B、4020

  C、10050

  D、8040

  26、坠落悬挂安全带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A)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27、安全带挂点应尽量在作业点的正上方,如果不行,最大摆动幅度不应大于(B)度。

  A、50

  B、45

  C、55

  D、60

  28、安全帽的帽壳与帽衬之间应有(C)mm的间隙,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A、5~10

  B、10~15

  C、25~50

  D、20~25

  29、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换气次数的标准,可以参考一般工业上普遍接受的每(A)分钟换气一次(20次/小时)的换气率,作为能够提供有效通风的标准。

  A、3

  B、10

  C、15

  D、8

  30、折梯的上部第二踏板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应涂(B)色标志。

  A、黑

  B、红

  C、绿

  D、黄

  31、《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B)。

  A、2次

  B、1次

  C、3次

  D、4次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D)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可以

  B、允许

  C、必须

  D、不得

  33、下列哪项救援方式属于应急救援的最佳方式:

(C)

  A、无需进入的救援

  B、进入救援

  C、自救

  D、逃生

  34、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仓库中储存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可产生高浓度的(B)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硫化氢

  35、以下哪个有限空间属于密闭设备:

(A)

  A、贮罐

  B、地下室

  C、污水井

  D、发酵池

  36、以下哪项属于地下有限空间:

(B)

  A、锅炉

  B、地窖

  C、反应釜

  D、冷库

  37、以下哪项属于地上有限空间:

(C)

  A、贮罐

  B、锅炉

  C、冷库

  D、反应釜

  38、冷库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

(C)

  A、H

  S中毒B、粉尘爆炸

  2

  C、缺氧

  D、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毒

  39、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或管理单位、施工作业单位必须建立一整套(D)。

  A、企业考勤制度

  B、人员培训制度

  C、每周例会制度

  D、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0、(C)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A、氧气

  B、甲烷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41、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任何部位的有害物质含量(A)。

  A、合格

  B、不合格

  C、超标

  D、过高

  42、(D)在出现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

  A、现场监护人

  B、施工负责人

  C、法人

  D、现场作业人员

  43、下列不属于密闭设备的是:

(D)

  A、船舱

  B、车载槽罐

  C、压力容器

  D、地下仓库

  44、下列不属于地下有限空间的是:

(C)

  A、地下管道

  B、地下室

  C、温室

  D、隧道

  45、下列不属于地上有限空间的是:

(A)

  A、沼气池

  B、发酵池

  C、冷库

  D、料仓

  46、储藏室、温室、冷库三者相同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B)

  A、硫化氢中毒

  B、缺氧

  C、可燃气体爆炸

  D、粉尘爆炸

  47、发酵池不存在下列哪种危险有害因素:

(D)

  A、硫化氢中毒

  B、缺氧

  C、可燃气体爆炸

  D、粉尘爆炸

  48、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C)mA时,就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脏停止而死亡。

  A、10

  B、20

  C、50

  D、30

  4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A)V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灯具。

  A、36

  B、220

  C、2

  D、380

  50、夜间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B)标志服装。

  A、黑色

  B、反光

  C、逆光

  D、亮光

  51、作业人员每次进入井下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C)小时。

  A、2

  B、1.5

  C、1

  D、2.5

  52、涂装作业完毕后,必须继续通风并至少保持到涂层实干后方可停止。

在停止通风10分钟后,最少每隔(A)小时检测可燃性气体浓度一次,直到符合规定,方可拆除警戒区。

  A、1

  B、1.5

  C、2

  D、2.5

  53、进行动火作业时,除要有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外,还要携带(D)证。

  A、焊工

  B、监护人

  C、身份

  D、动火

  54、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操作过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B)

  A、使用前检查

  B、定期检定

  C、现场检测

  D、关机

  55、能用于缺氧环境的呼吸防护方法是:

(C)

  11、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在作业现场设臵作业单位信息公示牌,与警示标志一同放臵现场外围醒目位臵。

  12、现场监护人员应持有限空间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佩戴标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字样的袖标。

  13、有限空间作业操作程序:

作业审批→作业准备→危害告知→安全隔离→清除臵换→检测分析→通风换气→正确防护→安全监护→安全撤离。

  14、排水管道可采用管堵、导流进行隔离。

  15、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气体环境进行检测。

  16、在强制通风使用风机时,必须确认有限空间是否处于易燃易爆环境中,若检测结果显示处于易燃易爆环境中,必须使用防爆型排风机,否则,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17、如有限空间仅有一个出入口,排风机放在洞口往里吹,效果不佳。

可接一段通风软管直接放在有限空间底部进行通风换气。

  18、通风换气时一定要注意新鲜空气的来源,风机避免选择放臵在启动中的机动车排气管附近等可能释放出尾气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地方。

  19、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20、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21、当完成有限空间作业后,监护人员要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全部退出作业场所,清点人数无误,方可关闭有限空间盖板、人孔、洞口等出入口。

  22、下井作业人员禁止携带手机等非防爆类电子产品或打火机等火源,必须携带防爆照明、通信设备。

  23、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

  24、排水管道封堵时,应先封上游管口,再封下游管口;拆除封堵时,应先拆下游管堵,再拆上游管堵。

  25、发生事故时,严格执行相关应急预案,严禁盲目施救,防止导致事故扩大。

  26、常用的气体检测设备主要有两种: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气体检测管装臵。

  27、在使用气体检测仪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须在办公室或远离作业环境等“洁净”空气中开机,进行调“零”。

  28、进入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对供气式应先

  通气后戴面罩,防止窒息。

  29、防毒面具是一种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30、长管式呼吸器的吸风口必须放臵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外,必须保证有新鲜空气。

  31、有限空间作业为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作业种类,相关单位必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每次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排作业人数应不少于4人,其中至少2人专门负责监护工作,1人负责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工作。

  33、气体检测人员应掌握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及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34、监护人员要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的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5、作业人员发现影响作业的异常情况或听到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撤出信号时立即撤离。

  36、发包有限空间作业时,一定要查验施工或承包单位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并与施工或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7、在撤离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佩戴紧急逃生呼吸器。

  38、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39、井下人员系有安全绳时,施救人员应保证伤员顺直,防止与井壁磕碰,避免对伤者的二次伤害。

  40、井下气体检测甲烷、一氧化碳超标、存在燃烧、爆炸危险时时,下井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不得携带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4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须进行气体检测,可根据

  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42、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时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

  43、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0%~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造成人员伤亡。

  44、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发生。

  45、井内水泵运行时严禁人员下井,防止触电。

  46、有限空间的监护者是指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在有限空间外面负责安全监护的人员。

  47、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48、有限空间作业应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式,但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9、呼吸防护用品是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防护用品。

  50、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

  51、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监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52、有限空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后,若气体监测仪仍出现报警,则需要延长通风时间,直至气体监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

  53、由于有限空间内部环境及作业的复杂性,为保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实时检测。

  54、无论是缺氧还是富氧环境,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是首要危险的。

  55、有限空间作业是一种带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强化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操作程序。

  56、有限空间引发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内长期通风不良,氧含量过低。

  57、在有限空间作业时,若作业人员过多,作业时间过长,可能造成

  二氧化碳积蓄,从而导致窒息死亡事故的发生。

  58、隔离是指通过封闭、截断等措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和能源(水、电、气)进入有限空间。

  59、在地下室、船舱内进行涂刷作业、对反应釜/塔进行清洗、维修作业时会接触到苯。

  60、整个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要实时检测,实时检测分有限空间

  内(便携式)和有限空间外(泵吸式)。

  四、判断题(50题)

  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的检测。

  (√)

  2、当作业人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

  3、气体检测合格,无须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通风换气。

(×)

  4、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

  5、可以对有限空间输送氧气来稀释有毒有害气体。

(×)

  6、若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仍存在超标或有可能超标,这种情况下仍需要进入时,可使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

  7、安全绳(或三脚架缆绳)的另一端由监护人员把持,监护人员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护,工作期间严禁擅离职守。

(√)

  8、下井前进行气体检测时,应先搅动作业井内泥水,使气体充分释放出来,以测定井内气体实际浓度。

(√)

  9、佩戴压缩空气呼吸器下井作业时,作业人员无须随时掌握呼吸器气压值,并判断作业时间和行进距离。

(×)

  10、在设备内或邻近处需进行涂装作业和动火作业时,一般先进行动火作业,后进行涂装作业,严禁同时进行两种作业。

(√)

  11、针对有限空间的特点及安全作业要求,一般采用非现场气体快速检测方法。

(×)

  12、各类气体传感器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即寿命。

氧气传感器的寿命最短,大概在1年左右。

(√)

  13、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不能产生氧气,因此不能在缺氧环境中使用。

  (√)

  14、检查面罩佩戴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双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出气口,然后猛吸一口气,如果面罩紧贴面部,无漏气即可。

(√)

  15、使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必须有专人在现场安全监护,防止长管被压、被踩、被折弯、被破坏。

(√)

  16、空气呼吸器应2人协同使用,当1人使用时,应制定安全措施,确保佩戴者的安全。

(√)

  17、使用安全带时,安全绳与系带可打结使用。

(×)

  18、三脚架的使用中,无负载放长绞绳时,必须一人逆时针摇动手柄,一人抽拉绞绳。

(√)

  19、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十分狭窄,障碍物偏多时,应选择小帽沿式安全帽。

(√)

  20、有限空间光线相对较暗,应选择颜色暗淡的安全帽。

(×)

  21、非专门设计为多人使用的安全梯也可允许多人在上面作业。

(×)

  22、应急救援应尽可能施行非进入救援。

(√)

  23、非进入式救援即:

救援人员可以借助相关的设备与器材(如连接进入人员的安全绳及提升装臵等),便可安全快速地将发生意外的进入人员拉出有限空间。

(√)24、发生事故时应让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后方可进行现场急救。

(√)

  25、对昏迷、休克者应让其取平卧位,头稍低,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26、氮气本身可燃烧。

(×)

  27、甲烷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引起缺氧或中毒。

(√)

  28、氩气常压下无毒。

(√)

  29、梯子上的第一踏板可站立或超越。

(×)

  30、有限空间富氧环境对人员生命没有威胁。

(×)

  31、有限空间内气体/蒸汽积聚的位臵不同,检测点设臵的位臵也不同。

(√)

  32、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间不受控制,可一直坚持到有限空间作业完成。

(×)

  3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

(√)

  34、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定要进行气体检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