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52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24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3

1,2,3,12,4,

第一章绪论

第1节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㈠、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和构造的一门科学。

1、对象:

正常人体各部形态、结构。

2、任务:

就是揭示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根据机体的解剖程度:

人体解剖学分为:

1.大体解剖学:

主要研究机体较大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征,这些结构通常能够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

2.显微解剖学:

研究的是必须经特殊仪器放大处理才能观察到的结构。

㈡、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理功能的科学。

1、对象:

正常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2、任务:

揭示这些功能活动对维持人的生命的作用意义,以及这些功能活动之间相互联系。

㈢、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关系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二、人体生理解剖学与医药学的关系

医药学的发展有赖于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而医药学领域的实践也必然反过来促进解剖和生理学领域的研究。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对医药的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人体生理解剖学与现代药学的关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

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并为药学工作者研制、开发新药,开展药效学、毒理学、药动学等方面工作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

药学工作者在:

⑴、寻找新药和新型必须具备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⑵、研究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等,必须具备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㈠、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1、剖查法

2、利用仪器探测法

㈡、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是那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的实验。

⑴、离体实验:

从活着的或刚死去的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人工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实验。

⑵、在体实验是通过麻醉或去大脑的方法使动物失去知觉,以手术暴露所需研究的某些器官或组织,再进行实验。

急性实验

优点:

较快获得结果。

缺点:

常有一定的局限性。

2、慢性实验法是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并使其尽可能生活在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某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研究。

优点:

可以用来分析整体动物及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缺点:

应用范围常受限制。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主要是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细胞和分子水平:

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

整体水平:

主要包括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机体环境变化所做出和各种相应应答。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㈠、机体的内环境

1、体液

细胞内液(2/3)

(占体重60%)细胞内液(2/3)

细胞内液(2/3)组织液(3/4):

5%

2、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⑴、功能:

直接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

⑵、特点:

稳态。

㈡、稳态

1、定义:

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2、稳态的维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3、生理意义: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稳态概念的扩展:

泛指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刺激与反应

㈠、刺激是指内、外环境的所有变化。

性质:

物理的,如电、声、光、机械、温度等;

化学的,如酸、碱等化学物质;

生物的,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它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及一定的强度/时间的变化率。

㈡、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两种形式

兴奋:

一种是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的状态,称为兴奋。

抑制:

由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活动强变为活动弱的状态,称为抑制。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㈠、神经调节

1、定义:

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2、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3、结构基础:

反射弧

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信息传递形式:

动作电位(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受体(神经细胞间)。

5、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6、特点:

迅速、准确、短暂。

7、机体是最重要的调节机制。

㈡、体液调节

1、定义:

主要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2、类型

⑴、远距分泌(全身性体液调节):

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循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细胞,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方式称远距分泌

⑵、旁分泌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这种方式叫称旁分泌。

⑶、神经分泌:

一些神经元能将其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释放入血,然后经血液运行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此称神经分泌。

⑷、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神经-体液调节。

2345

3、特点:

缓慢、持久、广泛。

㈢、自身调节

1、定义:

是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反应。

2、特点:

效应是准确的、稳定的,但调节幅度和范围较小。

四、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论:

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机器和动物(包括人)体内的控制和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称为控制论。

控制系统分为三大类:

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㈠、非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令控制受控部分的活动,而其自身的活动不受来自受控部分或其他纠正信息的影响。

㈡、反馈控制系统

在这类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发出指令控制受控部分的活动,而控制部分自身的活动又接受来自受控部分返回信息的影响。

2345

1、反馈定义:

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反馈。

2、控制方式:

双向性,一个闭环系统。

3、类型

⑴、负反馈控制系统

①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2345

②作用: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调定点是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③意义:

体内控制系统绝大多数是负反馈控制系统,它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

⑵、正反馈系统

①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②作用:

破坏了原先的平衡状态。

③意义:

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㈢、前馈控制系统

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第三节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的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近头部为上、近足部为下,靠近躯干或脏器中心为内(里),靠近体表或脏器表面为外(表)。

1、上和下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3、内侧和外侧4、内和外5、浅和深

三、轴和面

㈠、轴在解剖学姿势条件下,作出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分别称为: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身体长轴平行轴。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为左右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的轴。

㈡、切面

1、矢状面(纵切面)2、冠状面(额状面)3、水平面(横切面)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细胞

一、细胞膜

细胞膜又称质膜,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

总厚度为7.5nm左右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细胞膜呈典型的两暗夹一明三层结构。

一般把这3层结构称之为“单位膜”。

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脂质

化学组成蛋白质

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这一模型学说认为,膜的基架是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1、膜脂生物膜上的脂质统称膜脂

成分:

磷脂、胆固醇、糖脂都是一些双嗜性分子。

磷脂酰胆碱

磷脂(70%)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乙胺

磷脂酰肌醇

胆固醇(﹤30%)

糖脂(﹤10%)

嵌入蛋白(70-80%)与物质跨膜转运功能有关的功能蛋白,如载体(或

2345称转运体),通道和离子泵等,都属于整合蛋白。

表面蛋白(20-30%)与细胞的变形运动、吞噬和分裂功能有关。

3、膜糖类

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结合于糖蛋白或糖脂上的糖链仅存在于细胞的外侧,通常具有受体或抗原的功能。

㈡、质膜的特性:

不对称性,流动性

2、细胞质三、细胞核四、细胞增殖五、细胞的衰老六、细胞凋亡

第二节基本组织

概念:

组织是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所谓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分类功能:

上皮组织:

吸收、分泌、排泄、保护。

结缔组织:

营养、支持、防御。

肌组织:

收缩、运动。

神经组织:

感受刺激、传导兴奋、调节

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细胞多而密,具有极性。

在上皮细胞的各个面常形成一些特殊结构。

上皮组织内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㈠、被覆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又称单层鳞状态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为多边形,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

主要功能:

湿润、减少摩擦。

2、单层立方上皮:

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边形,核圆,位于中央。

功能:

分泌、吸收。

3、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核呈长椭圆形,位于细胞近基底部。

功能:

分泌、吸收、润滑、保护。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上皮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等,细胞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侧面观貌似复层,实为单层。

功能:

保护、分泌。

5、复层扁平上皮:

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为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中间层为多边形和梭形细胞,表层为数层扁平鳞状细胞,故称复层鳞状上皮。

功能:

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受伤后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6,变移上皮:

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层数和形状可随所在器官容积的大小而改变

㈡、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作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

其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的称外分泌腺。

有的无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释放入血,称内分泌腺。

㈢、细胞间连接: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缝隙连接

二、结缔组织

组成:

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

类型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

连接、支持、防御、修复。

致密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

脂肪组织:

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

网状结缔组织:

构成一个适宜血细胞生存和发育的微环境。

㈠、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由多种细胞和间质成分构成。

细胞分为:

较恒定的细胞:

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可游走的的细胞:

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血液渗出的白细胞等。

间质: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

1、细胞:

⑴、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胞核大,染色质疏松。

功能:

具有生成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

⑵、巨噬细胞功能活跃者常伸出伪足而呈不规则形。

胞质丰富,含有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和较发达的高尔基体等。

功能:

是吞噬和清除异物与衰老伤亡的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⑶、浆细胞多为卵圆形,核偏居细胞一端。

核仁位于核中央,染色质呈粗块状,沿核膜内面呈辐射状排列,使整个细胞核状似车轮。

功能:

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⑷、肥大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较小而圆,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颗粒中含有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细胞间质:

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起支持作用。

⑴、胶原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较粗,索状,韧性大,但弹性差。

⑵、弹性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黄色。

由弹性蛋白和原纤维构成。

弹性大,韧性小

⑶、网状纤维网状纤维十分纤细,也有分支,HE染色不能显示,用浸银法能染成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

⑷、基质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

主要化学成份是粘蛋白、水、无机盐等。

㈡、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细胞和基质成分很少,以支持、连接为主要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组织

1、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主要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及内脏器官的被膜等处。

2、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肌腱和腱膜。

3、弹性组织以弹性纤维为主,平行排列成束,如项韧带和黄韧带;或弹性纤维交织成膜状,如弹性动脉的中膜。

㈢、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脂肪细胞胞质内脂肪聚成大滴,其余胞质成份和核被挤到边缘成一薄层。

4、网状结缔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

三、软骨与骨

㈠、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软骨较硬,略有弹性,是胚胎早期的主要支架成分,能承受压力、耐摩擦,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纤维构成。

类型:

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㈡、骨组织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骨基质构成。

1、骨基质有机成分(35%)无机成分(65%

骨盐沉着于呈板层状排列的胶原纤维上,形成坚硬的板状结构,称骨板。

2、骨组织的细胞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⑴、骨细胞骨细胞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的骨陷窝中。

对维持血钙的恒态水平有一定作用。

⑵、骨原细胞是骨组织中的干细胞,位于骨外膜及骨内膜贴近骨处。

当骨组织生长或改建时,骨原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⑶、成骨细胞分布骨组织表面。

成骨时,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的有机会成分,称为类骨质。

骨基质中的钙结合蛋白均由成骨细胞分泌产生。

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骨细胞。

⑷、破骨细胞主要分布在骨组织表面。

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3、骨的老化

主要表现在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方面。

青、壮年的骨有机质约占1/3,无机质约占2/3。

幼儿的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韧性较大,不易骨折。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多,骨的脆性较大,易骨折。

结构方面:

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呈多孔、疏松状态。

由于骨的弹性减弱,脆性增大,抗压力降低,老年人和妇女绝经期后易发生骨折或压缩性变形等,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是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临床上称之为药源性骨质疏松症。

四、肌肉组织

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和细胞间少量的结缔组织组成。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肌细胞的质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质(肌浆);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称肌质网

肌组织: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㈠、骨骼肌

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

肌外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

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肌内膜。

1、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

肌浆内含有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

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

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在电镜下,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还有一条深色的M线。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线。

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个肌节是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㈡、心肌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但不受意识支配,故属于不随意肌。

光镜下心肌纤维为短圆柱状,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细胞连接处染色深,称闰盘。

㈢、平滑肌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位于中央

五、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㈠、神经细胞

由胞体和胞突起两部份组成。

1、胞体神经元胞体的大小不同,形态多样,有多角形、圆形、锥形、梭形等。

核大而圆,多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细胞质又称核周质,其中的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在光镜下呈嗜碱性颗粒或斑块,又称嗜碱质;电镜下为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和分泌蛋白,产生神经递质的相关酶类。

神经递质是指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间的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

神经原纤维在镀银标本上,呈棕黑色细丝,在胞体内交织成网。

2、突起神经元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⑴、树突分支多,呈树枝状,愈向外周分支越细,表面有刺状物,是其他神经元终未支与树突的接触点。

⑵、轴突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胞体发出轴突的部分呈圆锥形,称轴丘。

㈡、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数量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为10:

1~50:

1,远大于神经元数量。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一样具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胞质内无尼氏体,也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4种。

⑴、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是大的一种,胞体发出许多突起。

主要起支持、绝缘作用。

⑵、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呈叶片状,包绕轴突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⑶、小胶质细胞,激活后具有吞噬能力。

⑷、室管膜细胞,参与脉络丛的构成。

2、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2种。

⑴、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⑵、卫星细胞又称背囊细胞,是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胞体周围的一层扁平细胞,对神经节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㈢、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组成并非连续不断的,而呈有规则的节段,节段之间细窄部分称为郎飞结。

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为结间体。

2、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为: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1)、单纯扩散

定义:

是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扩散物质:

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少的水溶性物质,如O2、CO2、N2、NH3、水、乙醇、尿素等。

扩散的方向和速度:

取决于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特点:

1、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帮助2、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

3、物质转运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4、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的两侧达到平衡。

(2)、易化扩散

定义:

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帮助顺浓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有以下特点:

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当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物质在其浓度较高的一侧结合后,通过立体构象的改变,使被转运物从膜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并随之与载体分离。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是带电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由于经通道介导的溶质几乎都是离子,因而通道也称离子通道。

2345

2、主动转运

是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通过耗能的过程,使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

是细胞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即离子泵直接水解ATP获得能量,帮助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钠-钾泵简称钠泵,也称Na+,K+-ATP酶。

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生理意义

(1)、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2)、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须。

(3)、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4)、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继发主动转运。

(5)、具有生电作用。

(二)、继发性主动转运

是一些物质借助于原发主动转运建立的某离子浓度梯度所具有的势能,在载体帮助下逆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特点:

1、以钠泵介导的原发主动转运为基础;

2、Na+与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转运耦联进行。

3、ATP只是间接为这些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转运供能。

继发主动转运分:

同向转运与Na+顺浓度梯度的转运方向一致。

逆向转运与Na+顺浓度梯度的转运方向相反

3、出胞和入胞

(一)、入胞

是细胞外某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通过细胞膜所形成的囊泡进入细胞的过程。

入胞分为:

吞噬是摄入颗粒状固体物质的过程。

吞饮分为液相入胞;受体介导入胞

吞饮是液体或大分子被摄入细胞的过程。

液相入胞是细胞外液连同所含溶质一起被直接摄入细胞的过程。

受体介导入胞是由细胞膜上特异受体介导某些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的过程。

(2)、出胞

是细胞内合成的一些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生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由特殊的信号分子,通过细胞膜受体影响细胞膜上另外的一种或几种功能蛋白质以实现跨膜信号转导。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需要细胞膜上三类蛋白质参:

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效应分子

(一)、G蛋白耦联受体

位于细胞膜上,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其分子构象改变并在膜上发生位移,与G蛋白结合并使之激活。

(2)G蛋白

G蛋白也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3)G蛋白效应器分子

主要有两类:

1.离子通道可直接导致通道的开放,促使离子跨膜扩散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2.酶主要有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酶C(PLC)等,可以将外来信号的作用传递到细胞内,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质中各种蛋白激酶的活性。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具有逐级放大效应,即一个信号分子可引起更多的分子激活,从而导致细胞生理功能明显的改变。

二、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是由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质实现的跨膜信号转导。

是一种同时具有受体和离子通道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1)、配体门控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配体门控通道蛋白当与特定的化学信号分子结合后,分子构象发生改变,通道开放,离子跨膜流动,导致了细胞的功能改变。

(2)、电压门控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在电压门控通道的分子中,存在一些对膜电位敏感的基团,当膜电位发生改变时,可使整个通道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使通道开放或关闭,促进或阻碍相应离子的跨膜移动,导致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

(三)、机械门控通道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