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44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8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docx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识要点

 

第二章

 

地层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指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

⎧水平运动

1、基本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对流说

2、运动成因理论

地球自转说

板块构造说

二、地质作用的概念

→指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构造运动(又叫地壳运动)

风化作用

2、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

重力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岩层及岩层产状

 

⎧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

 

褶皱

断层

均衡说

1、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的地质作用

冰川的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指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层变形变位后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褶皱

⎪断裂

 

⎧水平岩层:

α=0︒

一、岩层⎨倾斜岩层⎨陡倾岩层:

α=30︒~60︒

⎪⎩

⎪⎩直立岩层:

α=90︒

 

正常岩层(顶面朝上)

倒转岩层(顶面朝下)

走向

二、岩层产状:

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

⎧走向:

岩层的延伸方向(OA或OB)

⎪倾角:

岩层的倾斜程度(α)

真倾角(α):

岩层在野外的倾角。

 

A

O

B

倾向D’

α

π

视倾角(β):

岩层在剖面上的倾角。

α

D

2、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1)测量:

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N

 

走向

⎧相限角法

(2)记录⎨

W

 

N

135º

45º

 

走向S

E

倾向走向

∠30º

倾角

sE

倾向

30º

倾向

135º

倾向

∠30º

倾角

(3)图示:

正常岩层:

30º;

倒转岩层:

30º

第三节

 

一、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

 

确定构造形态:

如:

地层概念

 

432

单斜1岩层

321

背斜

123

2向1斜

212

断1层

652

断1层

选择和评价建筑场地:

阅读地质图:

地层:

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称为该时代的地层。

二、绝对年代法:

⎧缓倾岩层:

α<30︒

⎪⎪

⎪陡立岩层:

α>60︒

1、产状要素⎨倾向:

岩层的倾斜方向(OD')

tgβ=tgα⋅sinθ(θ为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线所夹锐角)

⎩方位角法

N45ºE

30º

23

 

用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确定岩石形成时间。

(即蜕变时间)

蜕变:

放射性元素自形成之日起,就稳定地放射出α(粒子)、β(电子)、γ

(电磁幅射量子)射线,并形成稳定的新元素。

如:

U

238

后成

 

蜕变时间可用下式确定:

t=

1

λ

D⎫

P⎭

式中:

λ——蜕变常数

P——放射性同位素重量

D——蜕变后新元素重

最后:

用各岩石形成时间,排出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即新老关系)

(最老岩石:

南美洲圭亚挪地盾角闪岩(41.3亿年),最老化石:

蓝绿藻(35

亿年))。

三、相对年代法:

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化石特征、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

的先后顺序。

1、地层层序法:

(1)正常层序法:

对于正常沉积的岩层,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岩层倒转

时关系相反。

(2)标准剖面法:

将某地区的地层按新老关系排列的剖面,叫该地区的标

准剖面。

用标准剖面对比某工点的地层,从而确定该工点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3)层面构造法:

用层面构造指示岩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新岩层方向:

泥裂的开口方向、波峰方向。

⎩老岩层方向:

泥裂的尖端方向、波谷方向。

2、古生物法:

⎧新地层:

化石结构复杂。

根据生物化石,确定所在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老地层:

化石结构简单。

缓慢量变:

环境稳定、生物繁衍。

生物进化:

标准化石:

在各个环境稳定时期,分布广、生存时间短的化石。

3、地层接触关系法:

(1)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5

4

3

2

1

 

−蜕−变−形−→Pb206

lnç1+

由量变到质变(递进性):

急剧质变:

环境改变、生物质变。

由高级到低级(不可逆性):

 

 

整合接触:

各地层时代连续,产状平行。

(反映地壳稳定下沉)

 

 

平行不整合接触:

各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但产状平行。

(又叫假整合)

⎧先下降沉积

反应地壳:

再上升分化剥蚀(有缺失)

6

5

2

1

底砾

角度不整合接触:

各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产状不平行。

 

⎧先下降乘积

反应地壳:

(有缺失,并且产状改变)

 

4

 

1

 

3

 

8

7

 

2

 

底砾

 

(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

先沉积、后侵入。

 

变质晕

 

沉积接触:

先侵入、后沉积。

 

底砾岩

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穿插关系:

新岩体穿插老岩体。

⎪后下降沉积

⎪再挤压弯曲,并上升风化剥蚀

⎪后下降沉积

 

四、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表:

(见投影表)→要求按顺序背诵地质年代表的符号。

 

⎧群:

包括两个以上的组,常以不整合接触界面划分。

2、地方地层单位:

⎪段:

组中的不同岩性段。

 

第四节

 

褶皱构造

 

一、基本概念:

褶皱: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

褶曲:

褶皱中的单个弯曲。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新,两边老。

 

二、褶曲要素:

核部:

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部:

褶曲两侧部位的岩层。

轴面:

通过核部,大致平分两翼的假想平面。

轴线: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枢纽:

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

(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组:

同一岩相,或某一岩相为主间夹其它岩相的地层。

⎪层:

段中对同一岩性的细分。

 

脊线:

褶曲最高点的连线。

槽线:

褶曲最低点的连线。

 

三、褶曲分类: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

1、按横剖面分类:

⎩平卧褶曲:

水平枢纽:

(枢纽水平)

倾伏枢纽:

(枢纽倾伏)

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相等。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一翼岩层倒转。

 

轴面水平,两翼岩层水平,一翼岩层倒转。

地层界限平行延伸。

 

地层界限向一端弯曲封闭。

 

四、褶曲的判别:

——(基本类型、按横剖面分类、按纵剖面分类)

 

水平倾斜背斜

 

倾伏倾斜背斜

 

⎧⎧背斜:

中间老,两边新。

⎪1、首先按地层对称重复关系确定褶曲基本类型。

⎪⎩向斜:

中间新,两边老。

判别步骤:

2、再按两翼岩层产状确定褶曲横剖面分类。

倾斜:

产状相反,倾角不等。

⎪⎩

⎪3、最后按地层界限确定。

⎪⎩倾伏:

地层界限一段弯曲封闭。

⎪倒转褶曲:

2、按纵剖面分类:

(按枢纽产状分类)

⎧直立:

产状相反,倾角相等。

⎪倒转:

产状相同,一翼产状为倒转。

⎧水平:

地层界限平行延伸。

⎨⎨

 

⎧复背斜

五、褶皱的分类:

⎪隔挡式

 

第五节

断裂构造

 

⎛节理:

岩层受力断开后,沿断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

定义:

断裂构造:

⎝断层:

岩层受力断开后,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一、节理

1、节理分类

⎧原生节理:

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节理。

如玄武岩柱

状节理。

(1)按成因分类:

⎪构造节理:

因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有力学规律性。

张节理

(2)按力学性质分类:

剪节理

⎧走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

(3)按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

倾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岩层倾向平行。

宽张节理:

缝宽:

D>5mm

(4)按张开程度分类:

微张节理:

缝宽:

D13mm

闭合节理:

缝宽:

D1mm

二、节理调查内容:

(1)节理成因类型和力学性质。

(2)节理组数、密度、产状。

密度一般用条/米表示。

(3)节理张开度、长度、节理面壁粗糙度。

(4)节理充填物、充填厚度、含水情况。

(5)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三、断层:

α=45︒-

α

ϕ

2

⎪复向斜

⎪隔槽式

çç

⎪表生节理:

因卸荷、风化、爆破等原因形成的节理。

⎪斜交节理:

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张开节理:

缝宽:

D=3-5mm

 

⎧断层面:

断层两侧岩层沿其运动的破裂面。

1、断层要素:

⎪⎩断距:

岩层中同一点被断层断开后的距离。

2、断层分类:

(1)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

①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符号表示为:

地层不对称重复

断层面

断层线

 

⎧老地层为上升盘。

多数情况下断层线附近⎨

⎩新地层为下升盘。

②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符号表示为

 

③平移断层:

两盘水平错动。

(符号表示为

 

(2)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地层不对称缺失

新老

⎪断层线:

断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又叫断层走向)

⎧上盘:

断层面上方的岩层。

⎪断盘:

断层面两侧的岩层⎨下盘:

断层面下方的岩层。

 

⎧走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

 

(3)按断层面产状与褶曲轴线走向关系分类:

⎧纵断层:

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平行。

⎨横断层:

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垂直。

压性断层:

由压应力形成。

(4)按力学性质分类:

张性断层:

由张应力形成。

 

3、断层的判别:

(很重要)

⎧地质界线不连续

(1)存在标志:

⎪⎩

⎪地貌现象⎨断层湖、断层泉。

(2)断层性质:

→寻求两盘运动方向,并据此确定断层性质。

⎛首先判定断层位置

ç(依据地质界线不连续和地层不对称重复、缺失或对顶)。

步骤:

再依据断层产状找出上、下盘。

ç再依据断层线附近地层新老关系确定上、下盘运动方向。

⎝最后依据上、下盘运动方向确定断层性质。

例如:

 

上盘

 

下盘

下盘

 

上盘

⎨倾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倾向平行。

⎪斜交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斜断层:

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斜交。

扭性断层:

由剪应力形成。

⎪地层不对称重复、缺失或对顶

⎧擦痕、阶步、摩擦镜面。

⎪⎪断层拌生现象⎨断层角砾岩、糜棱岩。

⇒断层破碎带。

⎪牵引现象。

⎧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错断的山脊、急转的河流。

⎪⎩

ç

ç

ç

çç

 

水平倾斜背斜、走向逆断层

 

第七节

 

水平向斜、横向正断层

 

地质图

 

地质图:

把某一地区各种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

花纹、投影到地形图上,所形成的图件。

⎧地质平面图

包括:

综合柱状图

⎪⎩图名、比例、方位、接图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房建工程地质图

⎪⎪矿山工程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

⎪道路工程地质图

⎪港口工程地质图

⎪⎩机场工程地质图

二、地质图的阅读步骤(结合资冶地区地质图阅读)

1、图名、比例尺、方位;

⎧地形:

山脉走向、最大和最小海拔标高及位置、相对高差。

2、地形、水系:

⎩水系:

河流及冲沟位置及流向。

2、图例:

3、地质内容:

⎧地层分布:

按地形描述各套地层的分布状况。

(1)地层岩性:

接触关系:

如:

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地质剖面图

⎪图例

⎪水坝工程地质图

 

⎧节理:

组数、密度、产状、充填物及厚度等

(2)地质构造:

延伸方向、类型。

破碎带宽度。

(3)地质历史:

各套地层、褶曲、断层等伴随地壳运动形成的先后关系。

 

三、地质剖面图的制作:

(结合资冶地区地质剖面图制作)

1、选择剖面方位:

剖面线尽可能垂直岩层、褶曲、断层走向。

⎧水平比例尺:

一般与地质图相等。

2、确定剖面图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

视情况可以放大或缩小。

(1)将剖面线上各地形等高线点投影到水平坐标轴上。

3、作地形剖面图:

2)按垂直比例尺作各投影点的高程点。

(3)圆滑连接各高程点。

4、作地质剖面图:

(1)将剖面线上各地层界线点、断层点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

⎧β和β'为剖面图中各地质界线点的视倾角。

(2)换算倾角:

⎪n为垂直放大倍数。

(3)按换算后的视倾角,延伸各地层、断层界线。

⎧先延伸断层界线。

⎪后标明产状:

倾向∠倾角(视倾角)。

(4)按规定的岩层厚度和岩性花纹符号,画出岩层厚薄及岩性。

⎧用箭头标明断层性质。

 

(5)修饰:

⎪写上图名、比例、方位。

⎪画上图例和图签。

⎪⎩画上岩石强、弱风化界线、地下水位线、节理产状、钻孔等。

 

四.

地层综合柱状图

⎪褶曲:

位置、核部和翼部组成地层及产状、轴线

⎪断层:

位置、断面产状、两盘地层及产状、类型、

⎪⎩

⎧tgβ=tgα⋅sinθ⎪α为岩层、断层的真倾角。

⎩tgβ'=n⋅tgβ

⎪θ为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线所夹锐角。

⎨再考虑褶曲形态延伸地层界线。

⎪用虚线恢复褶曲形态。

⎪⎪写上地层年代符号。

 

地层综合柱状图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把勘察地区所有出露的地层、岩性、厚

度、接触关系,按地层时代由新到老的顺序综合编制而成。

 

⎧地层时代及符号

一般包括:

岩性花纹符号

⎪⎩地层接触关系

⎪岩性描述

⎪地层厚度

 

第三章

 

第一节

 

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一、暂时性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el

 

⎧淋滤作用:

大气降水向地下渗透时,将地表细小物质和溶解物质带走,将

粗粒物质或难溶物质残留原地的过程。

松散、富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dl

 

⎧洗刷作用:

坡面流水将山坡上风化物质带到坡脚平缓处堆积的过程。

⎨坡积层:

特点:

位于坡脚,成分为山坡上部

物质,与下伏基岩无关,松散、

富水。

易沿原地面滑坡。

pl

 

⎧冲刷作用:

冲沟钟地表径流将沟底,沟岸物质掏蚀,并带到沟口沉积的过程。

⎪特点:

沟口沉积,沉积物为沟内

物质。

松散、富水。

扇顶颗粒大,地下水位

⎪深,矿化度低,工程性

⎪纵剖面:

质好;扇尾相反,工程

性质差。

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Q):

⎪残积层:

特点:

残留原地,成分与下伏基岩有关。

⎪⎩

2、洗刷作用及坡积层(Q)

⎪⎩

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Q):

⎪洪积层(扇):

平面:

 

al

 

源头

 

⎧⎧河口侵蚀

⎪⎪

(1)下蚀作用⎨向源侵蚀

1、侵蚀作用:

⎨⎧河曲阶段

⎪⎪

⎪⎩

 

al

 

⎧⎧悬浮式

⎪⎪

⎪搬运⎨跳跃式

⎪⎧

⎪⎪河谷沉积⎨

⎨⎪⎩河漫滩

⎪⎪

⎨⎨

⎪水下三角洲

⎪⎨

⎪⎩⎩陆上三角洲

 

剥蚀夷平面

 

洪水位

三、河谷地貌(河谷断面)及河流阶地:

1、河谷地貌:

⎧定义:

河流两岸因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组成:

阶地面和阶地陡坎。

⎧⎧纵向阶地

2、河流阶地:

⎪按形态分类⎨

⎪⎪⎩横向阶地

二、河流地质作用及冲积层(Q):

⎪⎪平衡阶段

⎪⎪

⎪2)侧蚀作用⎪蛇曲阶段

⎪牛轨湖阶段

⎪沼泽阶段

2、搬运和沉积:

→冲积层(Q):

⎪⎪滚动式

⎧河床

⎪沉积⎪山前沉积⎧冲积扇

⎪⎩冲积平原

⎪河口沉积⎧

⎪⎪

⎪分类:

⎧侵蚀阶地

⎪⎪按物质组成分类⎪基座阶地

⎪堆积阶地

⎪⎩

 

第三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一、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汽态

⎪固态

1、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吸着水

薄膜水

容水性

2、岩土的主要水理性质:

给水性

透水层:

如砾岩、砂岩、卵石层

隔水层:

如泥岩、页岩

二、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自学)

⎧温度

⎪透明度

⎪颜色

(1)物理性质:

⎪口味

⎪比重

⎪导电性

⎪放射性

 

主要化学成分胶体:

Fe2O3、Al2O3、H2SiO3

(2)化学成分:

按总矿化度分类

 

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

⎪⎪

⎪液态⎪⎨

⎪毛细水

⎪重力水

⎪⎩

持水性

透水性

⎪嗅味

离子:

Na、Cl、Ca2、Mg2、HCO3、SO42、K

气体:

N、O、CO、CH、HS

22242

地下水按化学成分分类按硬度分类

按PH值分类

 

⎧⎧土壤水

⎪上层滞水:

1、按埋藏条件分类:

潜水:

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承压水: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含水层

隔水层

 

孔隙水:

储存和运动在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

2、按含水层性质:

裂隙水:

储存和运动在岩土裂隙中的地下水

三、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Ca(OH)2

暂时硬度<3,有侵蚀

暂时硬度>3,无侵蚀

 

(2)碳酸侵蚀:

⎪⎩CaCO3+CO2+H2O⇔Ca(HCO3)2⇔Ca2++HCO3-

反应平衡时,叫平衡CO2;反应超过平衡时,叫侵蚀性CO2。

⎪SO4->142mg/l:

(3)硫酸侵蚀:

⎪SO4+>250mg/l:

⎩⎩CaSO4+水化铝酸三钙→硫铝酸钙

-

 

Ca(OH)2Mgcl2Cacl2

Ca(OH)2MgSO4CaSO4

⎪⎩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可溶岩中的地下水岩溶水:

储存和运动在

⎪水化铝酸三钙

⎨1水化铝酸四钙蚀性:

水泥遇水生成、地下水对混泥土的侵

⎪水化铁酸四钙

)溶出侵蚀:

()(12332OHCaCOHCOOHCa

⎪⎧+↓⇔+2322)(OHCaCOCOOHCa

⎧→+-4242)(CaSOSOOHCa

⎪⎩⋅→+24242OHCaSOOHCaSO

⎪⎧→+-442)(CaSOSOOHCa

(4)一般酸性侵蚀:

22)(2.5CaclClOHCaPH→+时,<

2:

/10005lmgMg)镁盐侵蚀:

2

2

 

2、地面沉降:

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孔隙水压力降低,颗粒有效压力增加,

地层压密而地面沉降。

3、流砂和潜蚀:

流砂:

饱水砂土因结构破坏而液化,砂土颗粒悬浮于水中流出。

潜蚀:

地下水将土层中细小颗粒带走,形成管状空洞。

 

第四章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第一节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和重度:

密度:

单位体积的质量(ρ)。

(g/cm3)

⎧天然密度M/V

⎨干密度Ms/V

重度:

单位体积的重量(γ)。

(N/cm3)

二、颗粒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

γ=ρ⋅g

1N=1kg⋅m/s2

 

颗粒密度:

单位体积固位颗粒的质量(ρs)。

(g/cm3)

ρs=

Ms

V

比重(相对密度):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力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力之比

 

(ds)。

ds=

ρs

ρw

三、孔隙度和孔隙比:

 

孔隙度:

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n)。

n=

Vn

V

⨯100%

 

孔隙比:

孔隙体积与岩石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e)。

 

第二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e=

Vn

Vs

 

一、吸水性:

指岩石吸收水的性能。

其吸水程度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

(常压条件下)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