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30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docx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

第1章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政策背景、理论基础

本课程紧紧把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并把农村教育放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讲授,基础建立在以下的相关政策背景、理论基础上。

一.政策背景

中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把新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0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央提出要培养的“新型农民”的标准

在0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中央在近几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农村劳保者的培训

中央在06年第一号文件中第条提出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

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

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07年第一号文件第六条“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

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减免种植、养殖专业学生的学费。

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

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

08年第一号文件第四条中提出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头人等。

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

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加快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

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

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

2010年1号文件:

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

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

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积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继续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和少生快富工程,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持制度,加强和创新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

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

各级财政水利投入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

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

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10%就是700亿元左右。

2012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

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

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

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

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

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

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

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2012年中央1号文件》

中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中央提出,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免、补实施范围;08年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2001年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重申了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2006年5月教育部决定采取“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规定

2006年5月教育部推出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

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

2006年底9月1日修订后的新《义务教育法》施行

义务教育法分为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附则8章,共63条。

法律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法律还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法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出路》

二、理论基础

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但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认识和政策措施方面的问题,当前学界对农村教育研究主要是农村教育目标、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新机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分主题进行简要概述。

1、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

周洪宇、申国昌认为,目前农村教育在结构类型和教学模式上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阶段的初中教育,从总体上看,其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教育,致使大批农村学生没有受过初等职业教育就直接走向了社会。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且课程门类过多,主要是文化知识课程,劳动技术和专业技术课程很少,课程围绕着中考、高考开设这种定位和操作上的偏差,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拓展农村教育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村教育应具有三个功能一是满足一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开辟农村青年向上的社会流动渠道;二是为城市输送经过培训、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劳动力;三是为农村本地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即培养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者。

这三者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农村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路向。

素质教育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终身性和可持续性尊重个性与差异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有利于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学习方法陈旧、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留级率和辍学率居高不下等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是前提,缩小城乡差距是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是关键,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契机,提高教师素质是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是有效方式,优化教育结构是保障。

2、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基本出路是对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进行调整。

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得到强化在对待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共事业上,条条的作用应该强化,中央财政的垂直影响会更加有效,专款专用,封闭管理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到位至关重要。

从我国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和多年的实践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应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系。

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在政府间责任的调整中,应明确规定人口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儿童和少年的教育财政责任。

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关键。

有学者认为,应实施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凡到农村从教的教师都可以在原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享受到一份额外的特殊津贴并且这种特殊津贴的额度要大——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通过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缩小城乡教师收入水平,以致使农村教师工资收入高于城市教师,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

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

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

有学者认为,要多渠道构建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农村教师培训由以学历提高为主向以业务提升为主的转变。

建议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由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教师培训专款,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支持。

支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机构、教育科研单位等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工作,鼓励采取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教师提供有实际效用的教育资源。

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推动农村教师教育方式的变革。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发挥教师培训机构对于教师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创新方面的支持作用,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多功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教研中心。

在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与内容设置上,要立足于农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普遍、共同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来策划、设计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以切实帮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质与教育能力。

4、农村教育新机制

2005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规定,我国将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

2007年“新机制”己普遍实行,“新机制”的实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但是,在“新机制”实施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情况仍存在或者新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新机制”顺利实施和不断完菩的关键。

第一、“新机制”实施中的问题。

对于“新机制”实施中的问题,有学者进行了梳理一是实行“新机制”后,部分地区教师实际收入下降,“三险一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得不到保障;二是在实施“新机制”过程中,一些地方借经费“统筹使用”之机,将资金挪用;三是“新机制”要求学校经费使用要编制预算,但目前许多学校还没有这方面的观念和能力;四是“新机制”经费下拨基本依据学生数,这就造成规模小的学校经费紧张;五是“新机制”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问题,等等。

“新机制”的实施涉及各级政府之间职能的转换和衔接问题,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的协调问题。

有学者指出,“新机制”实行后,乡镇办学积极性有所下降,影响了资金供给。

这就需要两级政府之间职能的协调和衔接。

实施“新机制”,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难点。

有学者对西部某省作了调查,发现学校经费补助标准低,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不能落实,公用经费没有全部到位专项资金安排不足,资金缺口大教师待遇偏低,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使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实施“新机制”后的免杂费补助和公用经费补助不能完全改善所有学校的财力状况,而且补助资金没有全部按时足额到位。

由于生活补助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学校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没有到位,并且出现了补助资金没有专项专用,被挪用现象。

我们要重视“新机制”实施中的问题,在反思中创新思路,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

第二、“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策略。

对于如何解决“新机制”实施中的问题,学者们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新机制”规定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因而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能力和措施就成为关键有学者认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管理。

一是建立过渡平稳、职责明确、事权明晰的教育管理机制二是严明纪律,规范管理,建立有序的运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四是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制度,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指导、培训和管理五是建立学校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六是完善督导评估和调研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的作用。

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依然是经费问题。

有学者认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策略还是要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总体投入,特别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即根据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合理确定中央、省和地方政府的出资比例。

实施“新机制”后,农村教师工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有学者认为,教师工资由县管理,但县级财政难当此重任。

因而,要以省为主,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明确中央、省两级政府分担教师工资的比例,建立相应的监督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地方性津贴补助不低于国家公务员水平,尽快做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

在此基础上,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拨款建立贫困和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有学者对“新机制”下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如关于“普九”欠债问题。

“普九”欠债的债务主体包括学校、县教育局、县乡政府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学校,而“新机制”明确规定学校公用经费不得偿还旧债,学校将不再具有还债能力,但学校还债的法定义务尚未发生转移,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尽快将以学校作为债务主体的债务锁定并转移主体到举办者。

又如,关于农村代课教师问题。

“新机制”中不认可代课教师,更无专门的资金安排,一般的做法是从公用经费中支出,这无疑减少了学校有限的公用经费,降低了学校“保运”的水平。

为了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缓解学校公用经费紧张状况,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执行“新机制”时,需要考虑学校情况和代课教师利益,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有学者认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改变当前对代课教师管理的“真空”状态,出台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制定代课教师聘用标准、考核办法、辞退制度等,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使其与当地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至少应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改善代课教师的生活条件,逐步将一些长期代课教师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纳入社会统筹明确规定各地学校聘用代课教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聘期、权利和待遇等。

“新机制”对教育管理提出许多的新要求。

我们要以“新机制”的实施为契机,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村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农村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丰富内涵,同时也为农村教育更好地承担起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提供了可靠保证和广阔的舞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解读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后者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政治层面上的,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从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之所在。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它有三个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具有全面性。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等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过程,具有动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因而其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具有层次性。

不同地区由于历史、环境,基础的不同,建设的速度和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反映的新农村在内容上、程度上、要求上也有所不同,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究。

从理论层面上看,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以下三点。

其一,四位一体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其二,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带来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

只有以上这些农村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

其三,把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看成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世纪最宝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在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如此。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农村专业化高技能和实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

从实践层面来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可行性、可操作性角度来考量。

在这一层面同样存在以下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主体性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激发,要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

如果农民的“话语权”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没有一个良性与稳定的心理预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

当然,确立农民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与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不矛盾的,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初始性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寻求突破是非常关键的。

以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是我国当前最能产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