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19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8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2015年教师招聘

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要素、本质属性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三、论述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五、简述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6、简述赞科夫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7、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8、教育的功能

第2章、教育与社会

一、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育与社会人口之间的关系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表现形式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简述遗传素质的含义及其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四、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五、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六、论述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七、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第4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价值取向、根本所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三、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四、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我国教育目的的实施策略

六、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七、人全面发展的内涵

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九、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实质、基本特征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类型

二、义务教育概念、起源与发展

三、试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四、终身教育的概念和特性

五、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权利、义务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三、教师的职业性质、角色、作用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六、现代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七、师生关系的本质、内容、构成、模式、功能

八、三种师生关系模式的比较

九、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影响因素、意义

十、论述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十一、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十二、教师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十三、论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十四、论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15、论述如何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第7章、中小学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类型

二、课程的主要的理论流派、制约因素

三、课程目标的内涵,制定的影响因素、分类

四、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

五、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途径

六、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组织的原则

七、课程实施的内涵、基本取向、影响因素

八、课程评价的概念、分类、价值取向

九、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十、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

十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十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十三、简述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共同发展趋势

1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中小学教学

一、教学的概念、基本任务(内容)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三、教学原则的概念,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四、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六、教学过程的概念、基本要素、本质、基本阶段

七、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八、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九、教学组织形式概念、几种教学组织形式

十、论述我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优缺点

十一、常见的教学模式

12、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

十三、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生成要素

第九章、中小学德育

一、中学德育的概念、德育的意义、内容

2、中学德育的任务、目标

三、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和主要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五、中学德育的原则

六、中学德育的方法

七、德育途径

八、道德教育思想(客观题)

九、论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的含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

1、班主任概念、工作的基础

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

三、班主任的角色期待

四、班主任的角色冲突、角色适应

五、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六、班主任工作的素质要求

七、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八、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九、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十、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的内涵、特点、形成的基础

十一、班级管理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内容

十二、班级管理模式、改革发展趋势

十三、班集体的概念、基本特征、教育价值(对学生的作用)

十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十五、班级日常管理、文化建设

十六、班级活动的概念、类型、特点

十七、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设计与组织过程

第十一章、中小学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

2、课外活动的作用、意义

三、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实施要求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

广义:

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2.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遗传素质:

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4.内发论:

又叫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类个体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发展的实质上是由这种自然因素按照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出来的。

5.外铄论:

又叫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其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结果。

6.教育目的: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

是指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7.德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8.智育:

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活动。

9.体育:

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使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10.美育:

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1.劳动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12.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13.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14.义务教育: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15.终身教育:

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他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1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指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17.学生:

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

18.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9.道德素质: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0.教师职业专业化:

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21.课程:

指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22.课程目标:

广义:

教育意图,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狭义:

主要指“教育目标”。

23.课程评价:

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24.课程设计:

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或者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

25.课程标准:

是国家关于每一门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的具体要求。

26.课程实施:

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7.课程计划:

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和具体课程的编制。

28.教学:

广义:

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

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29.备课: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工作。

30.信度:

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31.效度:

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出的东西。

32.难度:

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33.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34.教学原则:

根据教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知道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则。

35.目的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师生要明确教学的总目标以及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3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7.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事物、模型和语言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为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良好的感性条件。

另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38.启发性原则:

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9.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40.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41.教学方法:

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42.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言语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

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43.谈话法:

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

44.读书指导法: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

45.演示法: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46.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47.练习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48.教学过程: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49.教学组织形式:

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50.班级授课制:

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变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51.贝尔—兰卡斯特制:

又称“导生制”,仍然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并不直接面向全班学生,而只是面向一部分学生—“导生”。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当时英国教育的双轨制相适应。

具体做法是:

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然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52.道尔顿制: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当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53.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54.个别化教学:

是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是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

55.分组教学:

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56.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57.教学评价:

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58.形成性评价:

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59.总结性评价:

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

60.常模参照评价:

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相对位置来评价,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

61.标准参照评价:

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准,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

62.配置性评价:

也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前的评价,主要用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和能力。

63.诊断性评价:

多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做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64.正式评价:

指评价工具较客观,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评估。

65.非正式评价:

则大多用非正式方式搜集资料,通常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

66.教科书:

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67.说课:

狭义:

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68.德育:

广义: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信息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狭义:

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低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韧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69.德育的过程: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形成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

70.说服教育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它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71.榜样示范法:

是教育者借助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或英勇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方法。

72.情感陶冶法:

是教育者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73.自我教育法:

是教育者指导、启发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品德规范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74.道德体验法:

又称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中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5.德育途径:

是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76.班主任:

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

77.班级管理:

就是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78.班集体:

是指通过班主任等各种主要的教育力量的教育和培养而形成的班级群体。

79.班级活动:

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全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

80.课外活动:

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广义:

包括除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

狭义:

学校内的课外活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要素、本质属性

㈠.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

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1.教育者:

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㈡.基本要素2.受教育: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教育措施①教育的内容

②教育的手段

㈢.本质属性:

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㈠.教育起源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国家

代表人

主要观点

生物起源说

法国

勒图尔诺

把动物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美国

孟禄

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

德国

马克思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㈡.教育的发展阶段

1.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即学校。

2.我国夏朝时就出现了以“痒”、“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

3.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汉朝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和选士制度。

标志着太学的正式成立。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指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

5.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

到了宋代,儒家思想被精缩至“四书”和“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视为考试的基本教材。

6.明代八股文被定位考试的固定格式,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7.在西方,奴隶社会也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人才,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本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后代。

8.欧洲的封建教育以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

教会教育内容为七艺(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

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这种教育也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9.古代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①强烈的等级性

②教学及学习方法的刻板性

③思想统治的道统性

④教育过程的专制性

⑤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

三、论述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名词解释)

1.教育的终身化。

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用中青年都能摆脱文盲的运动。

3.教育的民主化。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㈠.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㈡.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行”统一过程;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效忠”和“仁爱”;继承了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其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

2.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注重实用科学技术的传习。

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

⑵.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1.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创作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

2.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教育思想:

女子应该享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早期教育应该得到重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而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欲望;提倡“寓学习于游戏”,代表作《理想国》。

3.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出问答法。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著名的教育家。

《理想国》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其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助产术”。

4.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分阶段教育。

代表作《政治学》;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美德即知识”;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

㈢.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①著作《大教学论》,该书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②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的;③提出“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口号;④提出“泛智”的教育思想;⑤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时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