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193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论和三个代表.docx

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

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

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考试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

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

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考试大祝你好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因为:

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

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

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动乱,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

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务(原文是“活务”,我认为应该是“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

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

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的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