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162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docx

教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授课教案

 

袁江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第1章绪论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8.27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本章阐述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达形式、误差分类、误差来源;给出描述误差大小的精度概念及其与误差类型之间的关系;给出测量中的有效数字概念及其在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读者对测量误差分析及其数据处理的问题有一个概貌的了解,为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通过举例说明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正确定义三大类误差及其与精度的对应关系。

难点:

精度的评定。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研究误差的意义5分钟

2、误差的基本概念25分钟

3、精度15分钟

4、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20分钟

5、举例45分钟

课后作业

P8:

1、2、3、6、10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9.3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掌握系统误差的特征、性质以及减小系统误差的技术

2、掌握随机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态分布的概念,标准差的求法,权的概念,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系统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的发现与处理。

难点:

标准差的计算、系统误差的发现。

本节课的新进展

基于非统计不确定度理论(如灰色理论等)的标准差的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随机误差65分钟

①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5分钟②正态分布10分钟③算术平均值10分钟④测量的标准差20分钟⑤极限误差5分钟⑥不等精度测量10分钟⑦随机误差的其它分布5分钟

2、系统误差55分钟

①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5分钟②系统误差的特征10分钟③系统误差的发现30分钟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10分钟

课后作业

P53:

2、4、5、9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粗大误差、数据处理实例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9.10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了解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

2、掌握粗大误差的判别准则。

3、掌握等精度测量列和不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粗大误差的判别方法,等精度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不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难点:

粗大误差判别准则的应用处理。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粗大误差35分钟

①粗大误差的产生原因5分钟②粗大误差的判别准则30分钟

2、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举例40分钟

3、不等精度测量数据处理举例45分钟

课后作业

P54:

17、20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误差的合成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9.17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掌握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

2、掌握随机误差的合成和系统误差的合成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误差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合成。

难点:

结合实例的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确定。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函数误差25分钟

2、随机误差的合成10分钟

3、系统误差的合成25分钟

4、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20分钟

5、应用举例40分钟

课后作业

P77:

1、2、4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误差的分配、选择最佳测量方案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9.24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了解误差分配原理,掌握误差分配方法。

2、学会选择最佳测量方案。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误差分配原理,误差分配方法,微小误差的取舍,选择最佳测量方案。

难点:

拟订最佳测量方案。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误差分配15分钟

2、微小误差取舍准则10分钟

3、最佳测量方案拟订20分钟

4、举例75分钟

课后作业

P78:

11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第4章测量不确定度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10.8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了解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区别;掌握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误差分量评定的异同点;理解自由度的意义及确定方法,应用不确定度理论及评定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科学规范地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通过举例说明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与B类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难点:

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本节课的新进展

非统计测量不确定度理论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15分钟

2、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5分钟

3、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25分钟

4、举例45分钟

课后作业

P8:

3、5、6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第5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10.15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了解最小二乘法原理。

2、掌握最小二乘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最小二乘法原理、正规方程、精度估计

难点:

等精度和不等精度测量线性参数最小二乘法处理。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最小二乘法原理15分钟

2、正规方程25分钟

3、精度设计20分钟

4、组合测量的最小而乘法处理20分钟

5、举例40分钟

课后作业

P118:

1、3、4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第6章回归分析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10.22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函数与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稳定性。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残余方差与残余标准差。

难点: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15分钟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5分钟

3、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30分钟

4、重复试验情况25分钟

5、回归直线的简便求法25分钟

课后作业

复习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直线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教师姓名

袁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题目

第6章回归分析(续)

授课对象

测仪041、042

授课日期

2007.10.29

授课方式

合班理论课

授课节次

3-5

学时

理论3

教材版本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1、掌握一元非线性回归的数据处理。

2、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3、了解线性递推回归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全部内容。

参考书及教具

1、梁晋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沙定国主编《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回归曲线函数类型的选取和检验。

化曲线回归为直线回归问题。

难点:

回归曲线方程的效果与精度。

本节课的新进展

教学过程

课前:

1、准备教学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理论课。

1、一元非线性回归25分钟

2、多元线性回归25分钟

3、线性递推回归15分钟

4、举例55分钟

课后作业

P155:

1、6、8

课后小结(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