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韶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10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沙韶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长沙韶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长沙韶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长沙韶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长沙韶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长沙韶山.docx

《湖南长沙韶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韶山.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长沙韶山.docx

湖南长沙韶山

国际教育学院

一.出发的时间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

集合的时间

_________时_________分

二.地点

集合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行程安排

第一天

花明楼&韶山游

上午(刘少奇故居)

游览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刘少奇纪念馆—刘少奇铜像

下午(韶山)

游览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韶峰景区—诗词碑林—韶峰寺(含索道)(约60分钟)—抵东方红大剧院观看《日出韶山》大型史诗红色经典情景歌舞(自费)(70分钟),返回学校———结束行程。

第二天

岳麓山大学城—湘江风光带

上午(岳麓山大学城)

岳麓山南大门—岳麓书院—爱晚亭—白鹤泉.笑啼岩-印心石屋—穿石坡湖—鸟语林—半山亭(休息)—蒋翊武墓—黄兴墓—蔡锷墓—壮士公墓—麓山寺——麓山寺—云麓宫

下午(湘江风光带)

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湘江八景—和新建的杜甫亭—各种雕塑、景观。

晚上

橘子洲头烟花

 

第一天——花明楼&韶山游

上午:

游览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刘少奇纪念馆—刘少奇铜像广场—至韶山(约40分钟车程)

花明楼简介:

花明楼是一处低山环绕的地方,自然风光旖旎,这里是刘少奇同志的故居,知名度高,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得以昭雪,江泽民总书记等众多国家领导人前来参加瞻仰,使花明楼的知名度节节上升,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里交通也因加快发展的很便利,刘少奇主席是当代湖南诞生的第二位伟人,这位1898年11月24日诞生于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开国元勋,他曾于1959年和1965年两度当选为国家主席。

宁乡县为长沙市所辖,而刘少奇主席的故居花明楼炭子冲就位于宁乡县城南约30公里处,由长沙至此仅有50多公里,而由炭子冲至韶山冲亦只有30多公里。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房子,前面有一口水塘,树林环绕在房子周围。

院子里有30多间茅瓦房,除了居室外,有很多是农具室、猪栏屋、烤火屋,此外还有专门供孩子读书用的书房,可见刘家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在距离故居500米处的北冲尾塘还建有刘少奇的纪念馆,馆中陈列了800多件文物资料,包括刘少奇生前看过的书籍和一些日常用品。

 

2.中午食宿

食:

(小PS哟)

到了韶山一定得到毛家饭店去吃顿饭,这里是朴素的农家屋子,烧的也是地道的韶山菜,你可以尝尝著名的毛氏红烧肉,体味一下当年主席对红烧肉的感情。

 

3.韶山

下午:

游览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韶峰景区—诗词碑林—韶峰寺(含索道)(约60分钟)—抵东方红大剧院观看《日出韶山》大型史诗红色经典情景歌舞(自费)(70分钟),返回学校———结束行程。

 

韶山著名景点的简介

韶山隶属于湘潭市,伟人毛泽东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一.毛泽东同志故居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

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

从故居堂屋转过右厢房、卧室、廊檐和碓屋之间,可看到毛泽东的全家照,日常器皿和各种农具,其中陈列着毛泽东少年时期用过的扁担、水桶、锄头等。

   

 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

当年毛泽东诞生的房间、书房及其父母住房陈列了部分原物和照片。

1964年新建了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展出了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物照片和资料。

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四端买下上屋场边5间半茅草房,先由长子毛德臣居住。

十年后,毛四端的两个儿子分家,次子毛翼臣分得上屋场的房子,乃携子毛顺生,儿媳文氏从茅草塘迁居于此,1918年前后,毛顺生将茅屋扩建为13间半瓦房。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1910年秋,毛泽东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

1921年春,毛泽东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

1925年,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1927年元旦,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调查会。

1959年6月,毛泽东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毛泽东广场(铜像)

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建于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时,是韶山核心景区的中心,是海内外游客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主要场所,是各种大型活动的举办场地,也是来韶游客参观游览的集散地。

建成后,广场年接待中外游客达400万人次,为宣传毛泽东思想,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时改扩建毛泽东广场,是韶山“一号工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

经中央批准,新落成的毛泽东广场,在原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的基础上,采用铜像“小移位、小转向”方案,改扩建后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

毛泽东同志铜像加上基座高度为10.1米,背靠韶峰,面朝故居,让人在大气雄伟、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更能体会到一代伟人不平凡的精神气度。

三.韶山毛泽东纪念园

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是一个集纪念、教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园,屹立于毛泽东同志故居斜对面约500米处的山坡上,依山就势建有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工作和战斗过的主要革命胜地和纪念设施,主要景点有湖南一师井亭、南湖游船、长沙清水塘、武汉农讲所、茅坪八角楼、黄洋界纪念碑、沙洲坝水井、遵义会议会址、泸定桥、枣园窑洞、延安宝塔、西柏坡旧居及韶山毛泽东纪念堂等。

她是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历史之窗、文化之窗,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最佳公园”、“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韶山铭园与毛泽东纪念园相邻,主要景点有伟人情园林、怀念亭、六位亲人墓、慈严堂、韶山民俗馆、少年毛泽东求学之路展、龙源洞等。

她气势宏伟,构思奇异,再现了韶山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是韶山独具匠心的旅游纪念地之一。

 

四.滴水洞—“西方的山洞”

滴水洞位于毛泽东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狭谷中。

洞中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

《毛氏族谱》赞之曰:

“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

“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

中南局有些小型会议……”于是有滴水洞别墅之建。

   别墅始建于1960年,房屋建筑形式与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结构相近似。

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到韶山,在一号楼住了11天。

他于这年7月8日在武汉写信称此处为“西方的一个山洞”。

1970年,由欧阳海英雄连队在别墅后修建了长100米的防空洞。

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

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

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

   “西方山洞”保密管理极严,曾一度十分神秘,知道它的人极少。

1986年秋,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

滴水洞景区的三大核心部分:

以一号楼为中心的别墅系列;西面以毛泽东祖坟,虎雕、虎亭、滴水清音为主的虎歇坪景观系列;东面以毛泽东曾祖父母坟、龙泉三叠、奔龙泉池、观音远眺为主的龙头山景观系列。

   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吸引游人如织,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欣然前往浏览。

这颗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开放20年来,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多万人次。

著名党史专家冯文彬这样赞誉滴水洞风光:

“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

注意事项

1.毛主席故居和刘少奇故居内禁止吸烟、禁止拍照,否则会被罚款和没收火源等处罚.

2.入乡随俗,在购买红色纪念品时,当地人一般不用"买",而用"请",比如"请铜像",已示对伟人的尊敬.

3.参观伟人故居等红色景点时请保持必要的礼仪与肃静,注意自身形象,尤其是在参观伟人铜像时不能做出有辱斯文的动作,说不文明反动的话语.

不可抗力

双方因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雪灾、水灾等自然原因,政府行为、疫情、堵车等不能预见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继续履行已生效订单约定内容的,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天

岳麓山大学城—湘江风光带

上午:

岳麓山南大门—岳麓书院—爱晚亭—白鹤泉.笑啼岩-印心石屋—穿石坡湖—鸟语林—半山亭(休息)—蒋翊武墓—黄兴墓—蔡锷墓—壮士公墓—麓山寺——麓山寺—云麓宫

岳麓山大学城简介

1.岳麓山

景区级别: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开放时间:

8:

30至17:

30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

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玉屏、天马、凤凰、橘洲横秀于前,桃花、绿蛾竟翠与后,金盆、金牛、云母、圭峰拱持左右,静如龙蛇逶迤,动如骏马奋蹄,凌空俯视如一微缩盆景,测视远观如一天然屏壁。

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长沙之大观。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

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头景区。

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

岳麓书院、爱晚亭、白鹿泉、穿石坡湖、鸟语林、半山亭,黄兴墓,蔡锷墓,六朝松(麓山寺),云麓宫。

 

岳麓书院:

门票30元/人

岳麓书院&爱晚亭简介

 岳麓山东麓有座岳麓书院,早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

书院的主讲人叫山长。

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罗典的人,在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长,很有名气。

罗典是位经学家,为人清高傲慢,有些古板。

他不但认真教那些书生死啃八股文章,还每年拿出自己的俸金,增修书院,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八景,都是他亲手指点加工修饰的。

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还在书院后面的清枫峡口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亭。

  有一年秋天,江南的著名才子袁枚到了长沙,许多人仰慕他的名气,都赶来会见他。

只有罗典不加理睬,他说袁枚这个人有官不做,到处游山玩水,生活放荡,写诗作文又标新立异,违背圣贤之道,特别是袁枚收女学生,更使得罗典看不惯。

他不但不进城去会袁枚,还怕袁枚找上门来,就在书院的牌楼上贴了副对联:

"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

"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的学生。

子又是对人的客气称呼,就是现代语中的您。

上联的意思是说:

"我不是和您一条路上的人,有什么理由见面呢?

"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谥文公。

下联的意思是:

"你袁枚不是韩文公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请打回转吧!

"

过了两天,袁枚真的过江来了。

他看了罗典的对联,摇摇头,笑了笑,还是到了书院门口,递了拜帖。

这时,罗典正在书院里整理文稿,接过门人递上的帖子,连忙叫他传话说:

"山长病了,不能相见,请自便!

"袁枚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在意,便自管游山去了。

袁枚走后,罗典叫人挑来几担水,冲洗书院门前的台阶,说是要洗净异端邪气。

  袁枚到了清风峡,只见这里三面环山,枫叶红的像火,中间开阔处有座亭子,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

亭子的匾额上写着"红叶亭"三个大字,柱子上刻了一副对联: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

"袁枚看了对联,不住点头,望望匾额,好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来。

他离开了清枫峡,参拜了麓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云麓宫,才兴尽下山。

  袁枚在长沙住了几天,写了很多诗,才到别的地方去。

说也奇怪,他对岳麓山上的景物都写了诗,惟独在《红叶亭》题目下,只抄录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

"分明是一首人人都背得出的诗,不知道他为什么把第三句还抄脱了两个字,变成了"停车坐枫林"了。

  这件事引起了长沙人议论纷纷,不久就传到了岳麓书院。

罗典听了,脸红到了颈根,连声说:

"惭愧,惭愧……",马上吩咐学生把"红叶亭"的匾额取下来,又亲笔提写了一块"爱晚亭"的新匾额挂上去。

(少了"爱晚"两个字,袁枚的意思是罗典不爱护晚辈)

  此后,罗典再也不傲慢了。

每有文人上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进书院,热情相待。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山行》的诗句中,改名爱晚亭。

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今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毛主席,请求提书亭名,毛主席愉快地接受了请求。

  

白鹤泉

  在麓山寺后,古树环抱,有泉从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

白鹤泉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

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对仙鹤常飞至此因而取名白鹤泉,有趣的是以泉水煮沸沏茶,蒸腾的热气盘旋干杯口,酷似白鹤。

曾有寺僧砌石为井如鹤形,刻"白鹤泉"三字于崖上,并建有一石碑。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粮道夏献云在泉上建亭,抗战时被毁,解放后又新建一亭,碧瓦朱栏,颇见风雅。

现泉侧建有茶室,用清冽的白鹤泉水沏茶,供游客品尝。

  明代《岳麓书院志》说:

"泉出石中,甘洁不枯",又说"常有白鹤飞止石巅"。

清代《新修岳麓书院志》也说:

"泉出石中,甘冽绝伦,尝有白鹤守之,刻石记其上"。

故称为白鹤泉。

在白鹤泉的南侧,山形险峻,绝壁悬崖,中有一断裂的巨石,古人称之为笑啼岩。

在笑啼岩所处的位置,两峰夹峙,形成瓶颈,加之坡陡路急,林木茂盛,每当山风拂过,天地万物嗖嗖有声,似喜似悲,若啼若笑,好像是从断岩中传出来的一样。

 

穿石坡湖

  穿石坡景区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之上,距云麓峰也不过二、三十米高,七、八百米的距离。

因景区内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有名的穿石坡景点,景点内修建了一个亭子,上面写有穿石坡三个大字。

据景区现在立的标牌介绍:

穿石坡,是岳麓山东南幽谷中的自然景观,此处林壑清幽,巨石横亘,山涧清溪自云麓峰经穿石坡直下山脚的枫林村,终年不竭,尤以溪流穿越巨石而过,叹为观止。

  相传西晋时期,陶侃射杀蟒妖后,遵照白鹤姑娘的遗愿,相约在50年后再相见。

耄耋之年的陶侃因政务耽误了相约之期。

陶侃在相约之处苦苦守候了九九八十一天,精诚所至,终得以见。

菩萨为阻断白鹤姑娘再生思凡之情,便叫陶侃从石门离去,陶侃被迫穿石而出,转身仅见一堵石壁矗立在眼前。

故而称之穿石坡。

鸟语林

长沙鸟语林占地40亩。

园内征集了中外珍稀鸟类近200个品种约5000只鸟,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红腹锦鸡等,还有国外的金刚鹦鹉、黑天鹅、鹈鹕、火烈鸟等珍稀鸟类。

鸟园注重园林造景艺术,突出鸟类表演,融驯养、保护、繁殖、观赏、科普宣传为一体,是湖南省唯一的大型鸟类观赏、鸟艺表演乐园。

漫步鸟语林,既可尽情观赏自然环境中五彩斑斓的珍禽异鸟,增长知识,还可观赏鸟

 艺剧场诙谐的鸟艺表演,又可感受亲手喂鸟的乐趣,真可谓"走进鸟语林,不乐都不行"。

 

翊武亭(半山亭)

 半山亭在岳麓山半山腰,有一座六方形凉亭,是游人上山常驻足憩息之所。

  半山亭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传闻。

据传,很早以前此地为半云庵所在,为上下山必经之路。

麓山寺的僧人下山买物,挑担回寺,常在此歇息。

当时,有一烧火僧以"半"字为题,赋诗一首。

曰: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嵚,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

诗传到主持方丈耳里,大为赞叹,不再令其烧火,授以佛经,日夜持诵。

此诗对仗颇工,句句用半字,用法自然流畅,气韵贯通,毫无结屈聱牙之弊。

半云庵虽已久圯,而"半"字诗却流传至今,给人们增添游兴。

  半山亭原名蒋公亭。

1913年9月,被孙中山尊为"开国元勋"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蒋翊武,因参加"二次革命"遭致袁世凯的通缉,就义于广西桂林,年仅29岁。

1916年7月,刘人熙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龙璋为民政长。

蒋翊武的生前好友杨道馨也当选为省议员,他向省议会提出"请湘政府拨款12000元,为公修墓铸像"。

杨道馨的提议得到省议会的通过,并由省政府照数拨款,在长沙岳麓山东面的半山坡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蒋翊武陵寝及"蒋公亭"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当年9月落成。

上世纪50年代,为防止人们把"蒋公"误认为蒋介石,"蒋公亭"改名为"半山亭"。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烈,尊重历史,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湘政函[2011]21号)将蒋翊武墓旁的半山亭增补为第九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半山亭为"翊武亭"。

黄兴墓

  位于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座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

脚下湘江环绕,似依依罗带滔滔北去,桔子洲绿草如茵,像长蛇蜿蜒江心。

地势开阔,"极目楚天舒",衬出了先烈生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壮烈气势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豪情。

  墓由花岗石建成,底座双层方形,十分高大。

底座上矗立着11米高的四棱形整块花岗石墓碑,形状如长剑直指云天。

《黄公克强之墓》的碑文镌刻在墓碑东向镶嵌的紫铜板上。

墓的四周有石柱和铁栏围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原名轸,字廑午,又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市黄兴镇)人。

华兴会创始人之一。

1907年起,先后参与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和赵声领导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亲率敢死队猛攻两广督署,威名显赫。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与清军作战。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

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通电督师讨袁,事败去日本。

1916年10月31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终年42岁。

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此。

  黄兴为推翻帝制、缔造共和,历尽艰险,戎马半生。

实为民国之开国元勋,功垂千古。

章太炎(炳麟)先生悼黄兴挽联: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蔡锷墓

  位于黄兴墓下,白鹤泉旁,周围松柏环抱,十分清幽肃静。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未满13岁即已考取秀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

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

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

1911年(宣统三年)擢云南三十七协协统。

武昌首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加监视。

1915年11月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沪州(今沪县)、纳溪,迫使袁世凯在一片倒袁声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因喉疾赴日本就医,于1916年11月8日不幸去世,终年34岁。

1917年4月国葬于此。

  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挽联,悼蔡将军: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把将军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足见将军功绩,可标青史。

 

将士公墓

  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

抗日战争期间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第73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

该军所属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77师、193师、50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

  1946年春,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

公墓由忠义观、陵墓、墓碑、石阶、墓庐等部分组成,均以花岗石铺砌。

从山坡下到墓区约百余米台阶石级。

  墓呈正方形,二级基座,墓座居中,墓碑方柱平顶,立于其上,正面向东,中刻楷书:

"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另一面碑词"精神不死"为蒋介石所书。

碑阴及两侧分别刊"凛冽万古","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名山忠骨万古长存"。

墓后为存放阵亡将士骨灰处。

门洞三个,中门上额题名"忠义现",两侧对联:

忠昭大麓;义塞苍冥。

左侧门题名"履义",右侧门题名"蹈仁"。

忠义观由阵亡将士骨灰按部队番号分别安放。

墓后山上多层排列着73军所属官兵之坟。

公墓于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年久失修,2001年经长沙市政协委员提案,市政府拨款修复。

 

六朝松

  麓山寺自古居于岳麓山半腰。

寺庙山门上有"古麓山寺"的横额,两旁为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揭示出此寺久远的历史和在湖南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寺门外古枫参天,浓荫笼盖,内园圃中百花争艳。

观音阁为砖木结构,厅堂神龛中置观音像。

堂右有一口白鹤古井,因相传时有白鹤飞止其上而得名。

堂前有两株罗汉松,枝干拳曲,针叶繁茂。

左边一株相传为六朝所植,称"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是岳麓山植物界的元老,弥足珍贵;右边一株在清代被巨风拔去并由清人补植。

两棵古松并峙于阁前,游人从树下经过,如人关隘,故称"松关"。

这葱郁古树,引发着人们无限幽思,也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麓山寺的悠久历史。

在岳麓山半腰,系晋初古寺,是佛教人湘最早的一所大寺。

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古麓山专。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诗句称颂殿字宏大。

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于1944年被炸毁,仅存山门和观音阁,现已修整一新.山门上有"古麓出寺"的横额,两旁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门外古枫参天,浓荫覆盖,门内园圃百花争艳。

  观音阁为砖木结构,1955年曾加以修葺,1980年再次修整恢复原貌,并在厅堂神龛中置观音像。

阎内常举办小型书画展览。

 

云麓宫

  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峰顶。

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

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

  嘉靖年间(1522~1566),太守孙复与道人李可经加以扩建,形成较完整的道宫格局。

后圮。

隆庆年间(1567~1572),在山修道的金守分请殿元张阳和为之倡修,于原址处募建三殿堂,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名云麓宫。

其建筑均石柱铁瓦,古朴典雅,并在宫后增建望湘亭,供人凭栏远眺。

  明末及清咸丰初,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燹。

清同治二年(1863),按原格局再加以修葺,并在殿前后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又增建宫门。

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

  抗日战争期间,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

1946年,道人邬云开、吴明海等筹款修复。

于望湘亭中增置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铭》。

亭壁挂清人黄道让"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木刻楹联。

  文革期间,云麓宫遭到严重破坏。

现存道宫房屋600平方米,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