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084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讲义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目录

第一节小学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1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3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6

第三节教师的职业行为6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6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9

 

第一节小学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小学生情感丰富,极具可塑性,有着明显的向师性。

因此,教师首先要通过示范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给予学生丰富的智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其思想、言行以及学识是学生的学习榜样。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一方面,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个性、主体性比较强烈,在认识事物和判断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这项工程是十分复杂、系统的过程,它包括目标的制定、方法的使用、效果的达成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这是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天赋秉性各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

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活的教育,要依靠经验、机智和创造力来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和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强调的就是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

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劳动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其劳动的结果需要长时间才能初见成效。

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特性中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性质。

5.教师劳动的互动性

教育教学活动去是双边的、互动的。

因此,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教师劳动是师生双方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互动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避免照本宣科、灌输性的教育方式。

6.教师劳动的合作性

培养学生不是某一个教师个体可以单独承担的,要靠教师群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另外,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教师劳动的成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相互协作的成果,这一特点在小学教师身上尤为突出。

还要协调与学生家长、与社区的关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练习题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答案:

A。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B.示范性C.广延性D.连续性答案:

B。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答案:

B。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答案:

D。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

情操和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

2.教师良心;

3.教师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

4.教师荣誉

5.教师人格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

(一)制定背景

2008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表述为: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具体内容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6.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练习题

【多选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提出教师要爱岗敬业,其内容具体包括()。

A.热爱祖国、热爱人民B.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C.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D.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E.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答案:

BCD。

解析:

A项是爱国守法的内容,E项是教书育人的内容。

【单选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

答案:

B。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体现。

因此本题选B。

【单选题】“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 )的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教书育人答案:

C

【单选题】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爱岗敬业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关爱学生答案:

C

【单选题】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求的是( )。

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

答案:

D。

解析: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修养的要求。

【单选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无私奉献

【答案】D。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就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歇的动力。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

(一)依法执教;

(二)爱岗敬业;(三)热爱学生;(四)严谨治学;(五)团结协作;(六)尊重家长;(七)廉政从教(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具体内容:

1.配备与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2.职责与任务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

(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班集体建设;

(3)开展班级活动;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待遇与权力

(2)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3)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第三节教师的职业行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概念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履行教师职责、严守职业道德、从思想认识到日常行为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思想层面的认识,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以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为指导,将规范要求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

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其专业化的体现,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性。

从学生的角度讲,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建构和品德养成。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1.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其次,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的精神,乐于奉献。

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依法行教,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利用职权向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索要礼物、钱财或让学生家长为自己提供个人服务,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及其他类似要求,时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2.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严肃对待教学工作,熟悉教材,认真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

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课堂要表达清楚、板书规范,认真完成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不随意占用学生音、体、美课或者班会、自习课的时间,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

最后,教师在课下要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用心编制练习题,把握好指导学生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改正学习上的错误,包括态度、方法等。

3.教师人际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要永远保持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耐心辅导,不急不躁、不偏不袒,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守护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再次,教师与同事之间要保持协同、向上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乐于助人。

最后,教师对于管理者要尊重和理解,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协助管理者圆满完成任务,提升自身的素养。

教师还要以主人公的精神积极参与管理事务。

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

教师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应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学生树立一个既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

其次,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

教师在自己的自身仪表行为的塑造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努力创造具有自己特点的鲜明的个性风度。

再次,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

教师的仪表行为要相应地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展现出自己独具的神采。

最后,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授课气氛、情调,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相互辉映,使其能更好地与原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

5.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要通过媒体及其他途径练习普通话,力争发音标准。

教师的课堂用语、语法要规范,避免方言、土语,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词语和语法。

其次,语义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这需要教师熟悉学科知识,思路清晰。

教师要不断修炼语言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简洁明了地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再次,语句要完整,上下连贯、有逻辑性。

课堂教学切忌教师言语断层、表达混乱、自相矛盾。

教师使用规范、正确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与时俱进、丰富语言,学会用学生熟悉、喜欢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和力,帮助教育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性质(在教师与学习的关系上,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师生关系是教师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素质教育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个具体的方面展开。

2.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坦;不易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2)尊重学生(是教师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现)

(3)赏识学生<对学生负责(爱学生,尊重学生,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5)严格要求学生

首先,严而有理;其次,严而有度;再次,严而有恒;最后,严而有方。

(6)保护学生;7.杜绝伤害。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性质(家长是教师工作的合作伙伴)

2.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教师要做到:

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1)尊重家长。

(教师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之分,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之分。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尊重社会地位低和所谓“差生”的家长的人格。

(2)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还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

(3)互相协作。

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

其次,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全面、客观地介绍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

再次,教师要及时地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最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要放下“教育”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找出和确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样,家长会觉得教师可亲可信,有利于维护教师的威信

(4)建立平等的沟系

教师和家长都是以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应该建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平等关系,只有平等才有沟通的可能;只有平等双方才不会落入误区,形成扯皮、推诿、渎职等状态,齐心合力教育好学生。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2.处理教师与同事关系的基本要求

教师之间应该做到:

互相尊重,切忌嫉妒;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1)互相尊重

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着教育教学专业性活动,这种教育教学活动通常需要靠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因此,对于同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同事,在地位上应当是平等的,并给予必要的尊重。

(2)彼此理解

教师工作从个体上看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具体分工有所不同。

由于工作任务及性质上的差异,教师集体中也会产生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教师与同事之间能够互相理解。

(3)团结协作

教师在集体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若想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教师必须与同事进行协作,维护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教师在教育组织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然要在一定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之下开展工作。

从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实质上是组织中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2.处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关系的基本要求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要做到:

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1)尊重

教师在教育管理者的协调下开展工作,目的是为了共同实现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与教师的职业活动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所以,教师应当尊重教育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管理职责所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

(2)支持

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教育管理者赋予的。

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对职责的承诺,完成学校组织管理者分配的任务,是学校组织实现教育目标的。

因而,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上支持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3)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