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002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易错提醒]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2.过程

爆发

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定都

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全盛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

转折

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

(1)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①内容: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②评价: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后期:

《资政新篇》(1859年)。

①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②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③评价: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归纳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经济主张的区别

4.评价

(1)作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2)教训: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精微点拨]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二、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1)条件

①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②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

③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④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⑤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⑥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成立

(1)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概念阐释] 民国纪年法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也就是民国1年。

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至今仍用民国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公式是,用历史事件发生的公元时间减去1911年,所得的差即是民国多少年。

(2)成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

②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历史功绩

(1)结局: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

(2)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易错提醒] 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

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考点一 太平天国的纲领和评价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二者有何根本上的区别?

(1)联系: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都有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

(2)根本区别:

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张,观点是相反的、矛盾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①《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②《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③《天朝田亩制度》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纲领,而《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

2.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所属范畴新

民主主义革命

国际背景新

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

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1.论从史出:

太平天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史料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结论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的理论是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运动初期,极力破坏传统文化,后期不得不借助尊孔以维护政权。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的原因

材料 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

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

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

——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

主要信息  

答案 (思想上)王权思想、(政治上)封建政治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违背历史潮流。

考点二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1)从斗争的形式来看,辛亥革命在武装斗争的方式之外,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南北和谈)、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

孙中山提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他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2)从斗争的结果看,避免了社会进一步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四大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5)司法独立原则。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1)《临时约法》吸取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

(2)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

(3)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4)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

(5)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4.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1)政治层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得重大突破。

(2)经济层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3)文化层面: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出三民主义、提倡资产阶级公民道德,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论从史出:

凸显协商妥协精神的政体过渡

史料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

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结论 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避免了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凸显和平妥协的协商理念。

2.论从史出:

对列强抱有幻想的外交立场

史料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结论 承认不平等条约、承认对列强的赔款及列强在华特权,体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及软弱性。

3.史由证来: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爆发之间的关系

史料 自清末“新政”开始,以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为主干的封建统治机构,被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行政机构所取代。

在教育制度方面,科举制度被废除,建立了自蒙养院和小学开始直到中学、大学的近代学制。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也不断产生,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民反对旧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迈上新的阶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论证  

答案 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主力——新军,就是清末“新政”时期编练的,清末“新政”的预备立宪使立宪派离心,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经济上,奖励实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思想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出国、建新式学堂等扩大了新思想的宣传,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

2016年

选择题T6,《天朝田亩制度》

2015年

选择题T6,太平天国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

1.命题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来源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拜上帝教”创立过程中吸收了基督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故B、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

2.命题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 D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故D项正确。

A项太平军攻下南京后应全师北上,不给清政府喘息时间,定都天京恰恰给了清政府战略上的缓冲时间,属于太平天国战略上的失误,但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B、C两项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1.命题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冯友兰讲:

“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钱穆说:

“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

”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答案 A

解析 两位史学家都认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是历史“倒退”和“失败”,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不能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不能体现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B项错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的空想性并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列强的镇压是外因,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太平天国运动与传统文化

(2018·泰州模拟,28)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

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对儒家典籍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删改儒家典籍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

3.命题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性变革

(2017·宿迁三模,29)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

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社会转型B.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C.实现了改朝换代D.颠覆了封建秩序

答案 B

解析 辛亥革命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但没有完成社会的转型,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使得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催生了社会新现象,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人们的封建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封建等级秩序没有被颠覆,故D项错误。

4.命题点:

辛亥革命的社会阶级基础

(2017·靖江二模,28)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新军

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

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

总参议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1人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答案 B

解析 材料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政权中占少数,除此外的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对立宪派与旧官僚妥协,让他们进入革命政权,反映出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能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方式,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历史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

(2017·江阴二模,30)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答案 C

解析 袁世凯最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与两个“临时”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也绝非是“本质体现”,故A项错误;两个“临时”与孙中山的个人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B项错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这一时期已然认识到,民主共和之路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个“临时”正是其不懈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有无“临时”两字与中华民国政权是否获取人民支持同样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6.命题点:

20世纪初中国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分布的不平衡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留日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内地省份,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正是近代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故A项正确。

当时清政府正在进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B项错误;清政府的留学政策并没有变化,C项错误;当时,日本在华势力范围在福建,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留日学生也多,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无锡二模)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答案 A

解析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与阶级矛盾有关,但是此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此材料与自然灾害无关,故C项错误;此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宿迁一模)《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答案 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中未提出政治体制变革主张,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天下人同耕”,实际上是恢复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是一种私有制,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打破土地兼并局面,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故D项正确。

3.(2017·泰州高三联考一,6)太平天国立国之始就开科取士,其后制度日备,有会试、乡试、县试等,而且录取颇宽。

这说明太平天国(  )

A.注重宣扬儒家传统文化

B.政权性质日趋封建化

C.缺乏新政治体制的建设

D.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

答案 D

解析 太平天国开科考试,但题目却不准用旧时的“四书五经”,完全出自太平天国的教义,故A项错误;“开科取士”是一种选官制度,与政权性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开科取士”阐述的是太平天国选官制度,不能反映其新政治体制建设情况,故C项错误;据材料“录取颇宽”可知太平天国扩大录取名额,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故D项正确。

4.(2017·盐城三模,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

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

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

答案 C

解析 农民阶级的诉求是平均分配土地,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是指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国家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材料“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体现的是平等观念,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故C项正确;践行“师夷长技”主张的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5.(2018·宜兴一模,28)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

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特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

6.(2017·江苏省高考模拟考试二)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冀王上奏请天王:

“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

“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

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答案 A

解析 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

7.(2017·扬州高三期末,4)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

外国轮船未能在条约签订后立即进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B.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C.太平天国战事影响

D.清政府设法拖延相关条款落实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即被列强打破,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开办于1866年,而且是清政府官办的,不会对材料现象构成干扰,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签订后,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结束,当时和清政府作战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故C项正确;清政府当时被列强欺压,没有设法拖延,故D项错误。

8.(2018·扬州模拟)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