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导学案.docx
《第八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导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导学案
课题:
25、七律·长征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诗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诗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大意。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长征途中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长征是艰苦的,长征是伟大的壮举,长征是不朽的丰碑。
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挥笔作诗《长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长征。
(板书)
字词关
1.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远征、逶迤、磅礴、岷山、万水千山、五岭、乌蒙。
2.各小组自由读以上词语。
3.检查词语认读情况,每小组派一名后进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其它小组跟读或纠正。
4.听写以上词语,对子相互修改,指出容易写错的字词,教师进行指导。
朗诵关
1、小组朗读展示: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初步理解诗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
出诗句的意思。
背诵默写关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背诵诗
2.全班默写诗。
3.对子相互修改,指出容易写错的字词。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语文医院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课题:
25、七律·长征总课时序号:
2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序号
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走近了毛主席,一起走进了他创作的七言律诗《长征》,让我们按照正确的节奏来读一读吧!
全班朗读全诗。
2、谁能试着来背一背呢?
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定向导学
自由读诗,用“——”画出体现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的词语,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的,并从中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合作研讨
1、各个小组围绕目标导学中的问题分别进行合作探究。
2、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轮流交流问题答案,选好组员代表本组展示,并在组内进行预展。
3、时间:
6分钟左右。
反馈整理
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我们从诗中“万水千山”这个词可以看出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
(“万水千山”表示山水很多,指红军翻过了一座座山,涉过了一条条水。
)
2、红军长征越过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他们
不怕困难,从“只等闲”词可以看出不怕苦难。
这是一种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具体是从“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千里雪”等词语感受到了巨大的困难,从“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更喜”词语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拓展延伸
1、语文作业本25课的3、4题。
2、红军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仿写诗句。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细浪
乌蒙 泥丸
金沙暖
大渡寒
岷山尽开颜
课题:
26、开国大典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1、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
建立新的国家。
典: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
隆重的典礼。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字词关
1、课件出示“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各小组自由读以上词语。
3、检查词语认读情况,每小组派一名后进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其它小组跟读或纠正。
4、听写以上词语,对子相互修改,指出容易写错的字词,教师进行指导。
朗诵关
1、默读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2、反复地朗读语句,读出感情。
3、.小组展示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
背诵默写关
1、在上一关的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小组展示背诵成果。
背诵第七自然段。
2、全班默写第七自然段。
3、对子相互修改,指出容易写错的字词。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会场布置群众队伍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课题:
26、开国大典总课时序号:
2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序号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3、总结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结合小练笔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开国大典的现场,了解了参加大典的人员、会场的布置以及人民群众是如何赶赴这一盛会的的相关情况,你能说说它已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交流说)
定向导学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习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合作研讨
1、各个小组围绕目标导学中的问题分别进行合作探究。
2、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轮流交流问题答案,选好组员代表本组展示,并在组内进行预展。
3、时间:
6分钟左右。
反馈整理
小组交流展示:
1、小组派代表朗读句子、说感受,其他同学补充。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
(1)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
(2)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
(3)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4)不同的场面用不同的方:
典礼前(静态描写)——按方位的顺序描写;典礼时(动态描写)——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典礼后(动态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活动描写相结合。
拓展延伸
小练笔:
回顾我们跳绳的场面,写一则跳绳的片段。
要求:
请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有活动场面的描写,更要有个体队员的描写,突出活动的主题。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典礼前(静态描写)——按方位的顺序描写
典礼时(动态描写)——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典礼后(动态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活动描写相结合
课题: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反馈
1、谈话导入。
师:
今天,老师将引领大家随作者晓年的笔端去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中南海,到身为中国领袖的毛泽东的卧室,去感受毛泽东作为一名普通人、作为一位父亲的情怀。
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
2、我会读以下词语:
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3、我通过查字典知道了“殉职”的意思是:
,“踌躇”的意思是:
。
4、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的事。
定向导学
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毛泽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语句,并在句子旁边做批注,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合作研讨
1、各个小组围绕目标导学中的问题分别进行合作探究。
2、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轮流交流问题答案,选好组员代表本组展示,并在组内进行预展。
3、时间:
6分钟左右。
反馈整理
小组交流展示: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生谈感受,体会毛主席悲痛的心情。
)
2、“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生谈感受,练读,个别读,评议,齐读。
)
3、“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生通过朗读体会主席矛盾的心理。
)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生谈对诗句的理解: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
5、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拓展延伸
语文作业本:
1、2、3题。
板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伟大平凡
父亲
(中国领袖)毛泽东毛岸英(“志司”参谋)
儿子
课题:
28*毛主席在花山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反馈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花山”是什么地方?
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音容笑貌,听到了他为群众着想的肺腑之言,读起来既让我们觉得那么亲切近人,又在心中涌起一份感动。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吧!
2、我会读以下词语:
碾米簸箕沏茶舀水笤帚
3、我知道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定向导学
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找出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段落认真朗读,并在令你感动的语句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合作研讨
1、各个小组围绕目标导学中的问题分别进行合作探究。
2、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轮流交流问题答案,选好组员代表本组展示,并在组内进行预展。
反馈整理
小组交流展示:
1、课文明确讲了三件事:
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给群众沏茶喝: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不搞特殊化)
2、语言描写:
“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说话态度要诚恳。
”——体现毛泽东对警卫员的关心与教育。
语气和蔼,态度诚恳。
3、动作描写:
“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了头,”“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的香烟又放下了。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关心群众生活
拓展延伸
小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要突出他某个方面的品质。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群众回来碾米关心群众生活
请警卫员给群众沏茶——不搞特殊化
帮母女推碾子密切联系群众
课题:
回顾·拓展八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八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2、朗读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毛泽东,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朗读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让我们开一次交流会,来谈谈你对“毛泽东的印象”,好吗?
提出交流要求:
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2、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及时进行引导和梳理,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定向导学
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2、朗读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合作研讨
各个小组围绕目标导学进行合作探究。
反馈整理
一、展示“交流平台”
1、关于人物及场景的写作方法。
(回顾本组课文和本语文园地的习作部分,让学生谈谈收获。
)
2、谈本学期的学习收获。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从他的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我还有很多的收获:
;
二、展示“《卜算子·咏梅》”
1、交流大意
2、比赛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3、学习方法: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三、展示“成语故事。
”
1、读成语故事,说说对祁黄羊的印象。
2、理解、运用成语“大公无私”。
3、朗读比赛。
4、分组讲成语故事。
拓展延伸
背诵并默写《卜算子·咏梅》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八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课题:
口语交际八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
2、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教学重难点
1、交流领袖、英雄人物的故事,把故事说清楚。
2、表达流利,讲故事有感染力。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谈话导入
师:
这个单元,我们一起走近了毛泽东,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多角度地了解了毛主席这一人物的形象,他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伟大的诗人、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好主席。
这些人物品质都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的。
看来,表现人物离不开事情。
本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布置观看或阅读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或书籍,你都看了哪些作品?
(交流)——板书:
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
定向导学
1、从你看过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推荐给大家。
2、也可以讲一个自己听过或读过的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的故事。
合作研讨
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向同学推荐时,要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各小组交流介绍
反馈整理
小组交流展示:
1、由各小组组长负责推荐最佳介绍员进行全班介绍。
2、其他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可以对相关人物的内容进行补充。
3、评一评。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作品的名称、事情
印象深刻的情节
感受
课题:
习作八总课时序号:
1编写人:
陈芳芳审核人: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按一定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2、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按一定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谈话导入
师:
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习作的方法。
今天,我们从习作提供的几个角度,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定向导学
1、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把场景描写清楚、具体。
2、了解什么是梗概,能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其一,理清文脉,抓住重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梗概,能围绕习作目标评议修改文章。
合作研讨
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写场景、写梗概的方法。
反馈整理
个人展示:
(一)写场景
1、我体会到场景描写的基本方法:
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景多的情况,先写什么,怎样写才能使人感到层次清楚,很值得注意。
常见写法:
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还要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
既要有面的描写也要有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
2、展示前面写过的跳绳比赛片段。
(二)写梗概
1、学生说对梗概的概念的初步认识。
2、故事梗概和故事原文的关系:
故事原文详细、有一定长度,是作者的原创;故事梗概是故事原文的缩写,主题和内容不能改变,但字数较少,更精练和概括。
3、写梗概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
(1)熟悉文本(作品);
(2)理清脉络,抓住重点;(3)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学生展示写的梗概。
5、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拓展延伸
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写场景写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