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77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docx

雅安地震心理援助指导手册

 

四川雅安地震

 

制作人:

陈宛豫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一、什么是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主要是指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投入到灾后心理重建工作。

心理援助定义为重大灾难后对受灾人群所提供的应对因灾难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扰、心理创伤,以及逐步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所有心理帮助的途径与方法。

这包括灾难初期所采取的心理急救以及之后长期的心理重建。

二、主要的灾后心理援助宣传手册或书籍

《灾后心理援助100问》、《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地震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教师、家长辅导手册》、《<我们一起度过>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手册》、《危机心理咨询的实施》、《四川灾后心理救助手册》、《四川灾区心理应急指南》、《心理自助》、《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创伤后应激障碍宣传手册》、《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地震灾后心理防护与干预手册》、《社会集体事件心理辅导手册》等等。

三、灾后心理援助的阶段

灾后重建三阶段:

1个星期至一个月内,主要工作是生命安全的维护,包括生命救援、临时安置、危机处理以及需求评估等;1个月到半年时间,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在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半年到3年或更长的时间,主要工作目标是生活重建、关怀弱势、心理重建等。

在第1个阶段,也称为心理急救阶段,此时心理援助者、社会工作者,也包括其他援助人员,如行政人员、医生、志愿者等等,都要以受灾群众生命安全的维护为第一工作目标,在此阶段,心理援助者、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陪伴以及协助衣食住行的生活安置更是心理帮助的重要

方法。

第2个阶段,心理援助工作者多是临时性、短暂性组成心理援助队进入灾区,在安置点参与诸多社会工作服务,以此与受灾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同时运用特定的心理专业方法为愿意接受帮助的人提供心理援助。

并且也主动在灾区开展多样性心理工作,如心理教育、哀伤辅导等。

同时着手建立相对稳定的心理援助机构,主动了解受灾群众需求,探寻有效的心理援助方法。

第3个阶段,心理援助工作者在灾区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心理援助机构,有固定的工作人员。

但仍然关注灾区民生,理解灾区群众整体生存、生态环境的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所在社区进行生活重建和社区重建。

更着手于向灾区群众进行心理重建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对丧亲者、致残者、经济严重困难者等提供系统的心理帮助,对日益显现的严重心理创伤者提供直接的心理干预。

表1灾害心理的时间进程

四、灾后心理援助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地震心理援助对象是正常人,不是病人,许多灾后反应属正常反应,不要不加区分的主动心理介入;2、心理援助的目的是防止恐慌和焦虑情绪蔓延;3、最好有专业人士督导,熟人之间相互支持,调动家庭和社区资源;4、向受灾群众提供长期的心理援助,而不是灾前的扎堆援助;5、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让受灾民众获得安全感;6、避免产生二次伤害;7、灾区人民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比心理问题的解决更为迫切,家人安全的确定、有场所居住、饮食有保障才能较好消除压力和痛苦;8、一些看似不属心理援助的行为如看电影、帮助生产自救、带灾区小朋友玩等,可以帮助情绪得到疏泄。

五、灾后心理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缺乏协同作战,援助行动无序:

汶川地震后据四川省心理学会统计,震后1个月,先后有500多个心理学相关组织共计数千人进入灾区。

这些组织和人员的志愿服务对灾难发生初期灾民的心理疏导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心理援助缺乏国家层面的组织与协调,各个省份和地区隶属不同组织的心理援助队伍纷纷赶赴灾区,并以各自的观点和本领分别寻找服务区域和服务人群[。

其结果是,在帮助灾民修复心灵创伤作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也出现各种类似于制造二度创伤、作秀、走过场等一系列问题。

譬如,心理援助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有些地方各路人马/纷至沓来,甚至/过剩,而有的地方则极为匮乏。

其二,专业人员数量有限,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心理援助人员仅是挨个帐篷地寻访灾民谈话,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创伤治疗经验,常常把人家的心理伤口打开就完事走人,这无疑造成了受助者的二次心理创伤。

其次,面对受灾地区的群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小孩童,不管他们是否存在灾后心理问题,总是过于热心甚至过度地干预。

其实,这种忽视了助人自助原则的过分保护是滋长求助者依赖情绪的土壤,削弱了他们/自我修复和成长。

再如,团体训练和团队游戏被广泛使用,但内容单一、大同小异且缺乏引导与干预技术的活动,往往缺乏治疗效果。

还有,面对心理受创较严重的成年人个案,采用较多的是诸如通过求助者回忆、倾吐等方式宣泄内心负性情绪的简单辅导方式,较少利用诸如情志相克、保险箱等各种更专业的干预技术。

为了追求干预的效果,过于急功近利,而忽视对受灾人员自身心理康复过程的尊重。

另外,面对失去家庭成员的受灾人员,哀伤治疗不到位也是造成某些二度心理创伤的原因之一。

其三,可持续差:

大多数匆匆赶到灾区的心理救援组织都缺乏长期的考虑与安排,流动性很强。

志愿者、心理援助者奔赴灾区对安抚受灾民众的心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长久,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其结果必然是需要救援的人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反而可能会在这种走马灯式的心理救援行动中失去安全感而深受其害。

况且,每次面对新的救援者,他们可能因为一遍遍复述自己的不幸,使受伤的心灵更难愈合。

此外,如果心理援助的后续工作不能及时跟上,今后将会出现很多新问题。

对儿童而言,如果心理创伤和PTSD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态人格;对失去亲人的哀伤情绪的处理如果不彻底,就容易出现自残和自杀的情况。

诚如有学者在地震发生后给我们的醒示:

不能保证对灾民进行持续援助的心理援助者和团体,不可以直接和灾民接触。

六、灾后心理援助必须要和社会工作相结合

其一,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者直接进入受灾现场,不管是心理急救还是心理重建,从现实生活入手与受灾群众接触,并提供实际的援助,如帮助安置、转移受灾群众,提供受灾信息,帮助搭建帐篷,照顾孩子,送医送药等。

所有这一切似乎在扮演者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其二,大量使用社会工作方法。

比如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等。

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助人模式,一些在安置点或学校心理援助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有多重问题的受助者如孤儿,进行档案建立,评估各种需要,积极寻找各种资源帮助他们,如寻找经济资助、联系其他幸存亲人等。

社区工作方法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如在灾区安置点为群众播放电影,入户家访,鼓励并帮助丧亲家庭用民间的方式进行哀伤,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等。

其三,在社会工作中,与受灾群众逐步建立信任感,自然引入心理干预的方法和达成心理工作的目标。

扫棚是灾后社会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工作者走访每个帐篷、板房,了解受灾群众的实际需要,也同时进行安抚工作。

许多心理援助工作者也进行扫棚工作,在工作中及时了解和发现受灾群众的心理需要,依据专业的经验对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做及时可行的心理疏导,对于发现的严重心理创伤者,建议其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更深入的治疗。

其四,将社会工作方法与心理援助方法并用。

在灾区一些心理援助工作者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采取多元、整合的方式,以对某县幸存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工作为例,这些幸存医务工作者被分批组织到景色优美、环境条件良好的疗养地居住几日,由心理专业工作者陪同,其间既有对他们进行团体

心理干预,个别心理辅导,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和他们一起吃饭、打牌、唱卡拉OK、游玩散步等等。

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使这些幸存医务工作者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与这些心理工作人员建立起彼此信任关系,为心理干预的深入进行提供了可能。

团体心理干预等心理援助的工作方法,也对他们所经历的创伤提供了直接的干预。

不同工作手法相互促进,各显其能。

七、灾区心理援助的主要内容

灾后初期心理援助内容:

第一阶段灾后24小时~3个月内,在灾后初期心理援助阶段,对普通人群只需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通过心理宣传、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对他们提供公共的心理援助,其心理伤害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治愈。

针对普通人群,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

同时,依靠各方力量参与,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部门及组织建立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其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

此外,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鼓励灾民接受心理援助,并鼓励他们通过援助和培训从心理援助客体转换为心理援助主体。

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在灾后初期3个月内主要是指第1级人群,即亲历灾难的幸存者。

他们的急性期心理表现在地震后或伤残之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时间可持续1~2周。

对于这类人群一般是灾后4周之内需要心理专家及时对他们进行紧急心理干预,提供急性应激干预。

灾后中期阶段心理援助内容:

社区中期心理援助时间是指灾后3个月到灾后1年内。

中期援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援助客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倾听技术,即以同情、真诚、尊重、接纳、中立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理解和做出反应。

中期援助的方法包括:

1通过小组沟通与交流、倾听音乐等方式帮助受灾者宣泄情感;助人自助、让受灾者充当志愿者,倾听、陪伴与身体抚慰,对死难者进行告别仪式等。

灾后中期的心理干预,应以心理专业人员为骨干,带动当地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干预网络,对于发现精神创伤与压力后应激反应严重的社区灾民,要立即实施干预。

只有这样,心理干预的网络系统与社会支持系统才能建立起来,才能有规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干预。

灾后长期心理援助内容: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可能分为3~7天、1个月甚至1年等不同的阶段,但心理治愈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长期援助内容如下:

1对于普通人群,不定期举办多项心理援助活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灾难心理健康意识,并为其评估心理卫生问题需求,为他们提供资源转介;对于PTSD患者需要进行追踪心理治疗,预防他们的自杀倾向。

o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把灾害心理健康从小抓起,首先让学生对灾难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是开展应对灾难的心理教育,提高师生的灾害心理意识。

援助电话热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与问答和网上心理问题在线咨询5个方面。

八、如何提高心理援助的专业化水平

其一,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以资深心理工作者为督导,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工作。

在灾难面前,除了妥善的物质救济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样在巨大的创伤面前,需要大量志愿者加入到心理援助的队伍中来,协助非常有限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开展持续的心理援助。

资深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在整个志愿者培训系统中,既要从技术层面又要在心理层面上为志愿者提供督导和支持,一方面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灾区当地的人文背景,另一方面帮助培训可以操作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的各种人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援助的专业技术。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了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和方法以及专家的支持,志愿者队伍将成长为我国心理援助工作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

与此同时,这也将大大地缓解我国目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的现状,使得有限的专家力量在纵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筛查出的重创个体进行深入的集中轰炸。

其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资料库。

其二,建立专业的心理援助人员库。

在国外,学术机构是参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近年来的几次较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学术团体、高校心理专职教师、相关精神卫生研究所人员参与其中,这一群体可谓是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但有着夯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还有相对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若能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集百家所长,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技术与案例资料库这不但有利于促进专家团队间的学术争鸣与探讨,而且也将成为今后培训、储备各种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学习资源之一。

际的工作中发现:

要想建立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

其三、心理援助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

由于灾难对人的心理冲击具有隐性且持久的特点,灾后心理援助绝不仅仅是解决一时的心理创伤或心理问题,它有着更为丰富而具体的操作内容。

时间的推移,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由心理救援转向心理援助,并进一步转向常规心理干预。

学校心理要想建立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对家长和老师的辅导很有必要。

心理援助的效果通过他们可以得到长期的延续。

又如,在心理援助过程中是否应该让受助者宣泄、回忆痛苦的经历的问题,这应该没有绝对的答案,而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援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当个体受到特定经历的困扰时都会有倾诉的欲望,但如果是不愿意回忆的个体应该主要依据他们的感觉来决定。

在心理援助中要注意,如果需要剥开/伤口0那就要有/包扎0的过程,使其愈合;而到了后期本来已经开始愈合/伤口0的个体,心理援助者不应主动去触碰受助者的痛处,尤其不应该在没有统一组织性的心理援助情况下让受助者一次一次重复经历被揭开/伤口0而没有/包扎0的过程。

如果是仍然存在心结的个体则需要在特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环境中来清除心理垃圾。

还有,心理援助过程中,尤其是哀伤辅导和创伤障碍辅导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程序都应根据被帮助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小心对待,如果可能应提交督导专家指导。

这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类似于在心灵上动手术,所以一定要设计处理合理得当,最好由资深的治疗师来执行,否则不仅无助于被帮助者心理康复,反而让其陷入更深的伤痛。

九、心理援助的有效性判断

心理援助是否有效,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判断:

(1)是否有助于理清危机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状态;

(2)是否有助于促进危机事件后的心理恢复;(3)是否在危机事件发生现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4)是否适合于被援助者的心理发展水平;(5)是否依据危机事件发生地区的文化背景,即其基本方式是否适合当地的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

十、刘猛老师对雅安地震心理援助的十个建议

第一:

“社区”是灾后心理重建的基本单位。

 “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群体单位都是高效、有益的补充途径,但不是基本单位。

第二:

社区心理援助的目标是“重新构建生活秩序和情感支撑系统”,而不是“消除症状”。

第三:

社区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在启动心理援助工作前,要对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确定可以长期持续开展工作后,再正式启动,一旦启动,要慎重暂停或停止,如果迫不得已停止工作要有充分的撤离安排。

不能够提供长期援助的团队不可以开始直接对受创伤者提供心理援助。

第四:

社区心理援助是一个系统协作的过程。

 单人、单学科无法独立完成社区的心理重建工作。

须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四个领域的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社区要设立专门的心理重建办公室,统一协调外来心理援助人员,避免资源拥堵和重复干预。

第五:

关系是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前提。

良好的信任关系、合适的援助距离是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前提,心理援助工作者的姿态远比心理咨询的技术更为重要,心理援助更多时候不是用嘴来工作,而是用手和腿,甚至不是用手和腿,而是用心。

第六:

“同质群体活动中心”是社区心理重建的平台

模糊评估比精确评估更适合于紧急情况的援助。

丧失孩子的父母、失去亲人的家庭、因灾致残者、亲历坍塌者、肩负责任者、逃离不力者、儿童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无需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要在社区内为每一个同质群体设立专门的活动场所,例如:

“妈妈之家”、“儿童乐园”、“阳光课堂”、“文化广场”、“睡眠中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发泄室”等等。

第七:

评估筛查是灾后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第一步。

提供心理援助之前必须对全体居民进行评估,以确保援助的针对性。

访谈与问卷结合,三级评估,一次完成。

一级筛查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工师共同完成,区分受灾伤亡情况;二级筛查由心理咨询师完成,区分是否造成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三级筛查由精神科医生完成,区分是否存在躯体和精神症状。

针对不同群体由不同的援助人员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援助。

第八:

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定急性心理反应;第二阶段消除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第三阶段认识、接受并适应当前角色;第四阶段重新构建情感支持系统和生活秩序。

四个阶段不是按照时间段来划分的。

第九:

灾后社区心理援助遵循“社工优先”原则。

面对同一个心理创伤,如果居委会工作人员能够完成,则不用社工师去解决;如果社工师能完成,则不用心理咨询师去解决;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完成,则不用精神科医生去解决。

对于复杂性创伤,需要几方面人员结合起来协同解决。

相信并充分利用遭受创伤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把受创伤者置于情景之中,咨询师控制情景,大面积同时缓解创伤,既是一种人文化的援助理念,又是一种有效解决需求大与资源少之间的矛盾。

同时,绝不讳疾忌医,确实伴随有精神或心理症状出现者要敢于标定和做相应治疗。

第十:

灾后社区心理援助遵循“急、易优先”原则。

 

十一、如何构建灾后学校心理援助体系

学校心理援助体系的基本构架大致包括四个部分:

学校心理援助组织系统、预警系统、应急系统、维护系统。

(一)学校心理援助组织系统

1、建立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辅导小组、心理咨询室),提供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开展工作的条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政教组、教务组、保卫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心理援助应对预案的规划、明确各行政部门及教师的职责、规范心理援助行为和方法等工作,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作出决策。

3.完善工作网络此工作网络由专家指导组、专业工作组、临时工作小组构成。

4.健全制度学校心理援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制度:

(1)培训制度。

对学校各类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技能知识的培训。

(2)备案制度。

处理完每一次危机事件后,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填写

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情况表,并将危机事件当事人的详细材料提供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德育组备案。

(3)评估鉴定制度。

危机事件当事人因心理问题需退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由学校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评估鉴定。

(4)保密制度。

参与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5)心理普测与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二)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

构建学校心理援助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积极预防在学校范围内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

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就是要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示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危机事件,对事件当事人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对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员或群体进行必要的监控或疏导。

其构成要素有:

1、四级联动心理援助预警与干预体系

即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工作队伍和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四级联动模式。

(1)学生心理委员。

在学生中设立心理委员队伍是提高心理援助预警系统效能的重要措施,因为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使得学生之间容易彼此信任,互吐内心真实想法。

(2)学生工作队伍(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心理委员等)和德育教师。

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德育教师是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平时与学生接触多,也较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援助预警系统的骨干力量。

他们通过有关心理测试和心理档案,学生心理委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送报的有关信息,以及从心理辅导、心理信箱、咨询热线、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来区分和筛选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的预警信息,及时向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汇报师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有可能发生后危机的人员做好来访性心理干预,尽可能将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限度。

(4)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

2、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的使用制度

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援助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较为有效地甄别出容易产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有助于学校采取必要的监控和疏导措施。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对学生家庭及本人在突发事件中的受损(伤)情况进行普遍性的调查,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初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做好保密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班主任要积极沟通,及时掌握相关

情况。

(2)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建立特别档案,重点关注,定期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沟通和交换意见,并上报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

3、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时,要迅速及时地向有关部门报告,才能有效地实施心理援助。

灾区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异常和危机报告制度。

在校内发现有学生出现任何心理危机、心理异常或突发事件时,任何人都应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德育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德育组或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立即报告心理援助领导小组的校级主管领导。

如情况危急,任何人都

应立即上报校主管领导。

(三)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

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是学校心理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主要有:

当学校发生重大危机事件(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传染病、暴力冲突、自伤或伤人等)时,学校心理援助应急系统要迅速、及时、有效地与负责危机事件干预的其统(教育管理、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社会工作等部门)进行积极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与当事人有关的人群(同学、教师)和亲属提供心理援助与心理辅导。

其应急程序如下:

(1)立即将有生命危险的危机事件当事人送往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

(2)立即向学校心理援助领导小组报告,并立即通知危机事件当事人的家长或监人。

(3)增强危机事件当事人现实的以及长远的安全感,在一定时间里危机事件当事人应由其信任和亲近的同学、朋友、亲属和老师(临时工作小组)陪伴,以保证其身心安全;为其提供心理上的安慰,稳定并疏导其情绪,以帮助其获得支持性的环境。

(4)学校心理援助专业组人员对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援助。

(5)学校心理援助专家指导组专家提供心理危

机干预方面的技术指导并进行督导,必要时直接进行现场干预。

(四)学校心理援助维护系统

学校心理援助维护系统是指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相关的人或群体提供补救性、维护性的心理援助。

其主要任务有:

(1)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心理援助专业人员没能到达现场,在事后进行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