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70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docx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材料

  

  统筹规划 多措并举  

  努力提升“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争三优、创六城”的总体部署,我们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新绥棱,城乡环境面貌每年都有新改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争创“五个一流”、推进“九县同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县先后被授予“全省园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洁净城市”、“全省园林城市”、“全省泥草房改造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点站位,夯实创建基础  

  我们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规划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推进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首先,思想认识高才能带来工作干劲足。

绥棱在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等方面起步较早,在外有一定知名度,但是由此也给不同层面带来了工作和思想上的惰性,比如工作摆布中“三优”创建可以“让一让”的自满意识、棚户区改造中“等一等”的畏难情绪,等等。

经过认真学习,反复讨论,党政班子成员一致认为,“三优”创建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抓“三优”创建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管理创新,就是抓社会和谐。

推进“三优”创建既是工作任务,也是政治责任。

经过宣传发动,不仅县级领导干部思想统一,干劲倍增,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创建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逐步培育出了“干就干出高标准”的工作理念,历练出了“敢争一流不服输”的“亮剑”精神。

这是我们推进“三优”创建的原动力。

其次,规划标准高才能保证创建效果好。

绥棱的文明创建成果得益于几届班子常抓不懈,积累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

面对市委、市政府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我们从提高规划标准入手,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XX年,出资数百万元,聘请哈工大专家对城乡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

最近,我们又通过乡情关系与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团队合作,策划打造具有绥棱特色的文化景观,增添文化底蕴。

现已完成城区建筑外墙色系定位、主题雕塑、花坛景观设计等17个方面的规划。

再次,机制完善才会事半功倍。

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机制”,形成了领导干部大会小会讲“三优”,深入基层抓“三优”,工作评比看“三优”的良好工作态势;通过落实“区域共建协调机制”,与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等驻绥单位共同开创了优势互补、同步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通过落实“典型选树引带机制”,在创建的各个层面培养了过得硬的典型,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通过落实“创建目标分解考核机制”,住建、规划、执法、工商、交通等30多个责任部门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

  

  第二,投入到位,打造优美环境  

  城乡环境建设的高标准需要大投入,大投入才会有大变化。

近五年来,我县在城乡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在50亿元以上。

一是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投资亿元,新建和改造城乡道路公里。

城区构建了“五横五纵”主体框架,主次干道和98%的居民巷道全部高标准硬化;全县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目前全县501个屯中,有70%的屯实现道路硬化。

利用两年时间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全县所有村屯都吃上了安全足量的饮用水。

今年,我县在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在8500万元以上,其中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一条百米宽高标位、高品位的“迎宾大道”。

二是抓好绿化美化亮化。

连续四年组织开展“城乡绿化年”活动,见缝插绿,规模造绿。

每年财政对城区绿化的投入都在XX万元以上,农村每年在绿化项目上的投入在2600万元左右。

全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绿地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多平方米;村屯绿化实现了全覆盖、全连接。

按照“纵横交错,一路一景,路街璀璨,疏密结合”的方针,县政府与绥棱林业局投资近千万元,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的景观全部亮化,近百个沿街建筑物实现亮化装饰,“立体照明”。

今春仅元宵节灯展就投入200万元以上。

前不久,我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是全国31家之一,全省唯一。

上集镇也正在组织开展争创“国家园林乡镇”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

近五年来,城乡房地产开发面积在200万平方米以上。

城区棚户区改造12205户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危房改造近15000户近90万平方米。

去年我县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政府征收土地工作试点。

今年城区棚户区改造动迁涉及7个区域1996户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完成1300多户的征收工作。

四是增添城市文化景观。

我县城区共有文化广场、休闲公园6处,总面积达万平方米;乡村建有文化休闲广场12个,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

占地公顷的东北湖公园是由昔日“取土场”、“官土坑”改造而成的。

几年来,我们还十分注重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重建了县文化馆和展览馆,恢复了乡村调频广播,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今年,我们已聘请专业团队对城区和上集镇的文化景区景点进行了规划设计。

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的文化艺术大厦将在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打造优美环境,关键在于投入到位。

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一”的办法。

即“城市经营收一块”,五年来,通过开发经营城市,收入达4亿元以上;“对上争取要一块”,四年之中仅棚户区改造资金就争取到5000多万元;“区域共建集一块”,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等驻绥单位,每年在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总额在数千万元以上;“精心组织省一块”,靠义务劳动投入人力,靠就地取材增添物力,靠精打细算节省财力;“公益人士捐一块”,仅我县的招商企业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在环境建设方面的捐助就达千万元以上。

今年3月18日华夏董氏兄弟集团一次捐助了价值550万元的环卫设备,为10个农村乡镇配备了10台环卫翻斗车,为76个村和4个国有林场配备了80辆机动三轮车,为501个屯和城镇社区配备了600辆人力三轮车。

  

  第三,管理晋位,管出优良秩序  

  “三优”创建,“三分建、七分管”,特别是在打造优良秩序上,必须在强化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健全管理制度、抓好日常监督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文明约束,治理交通秩序。

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广大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在学生中开展交通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在电视台、政府站组织专题讨论。

每年都组织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月活动”。

在规范交通秩序上,我们注重抓好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在城镇10条主干道全部设置了交通标志;规划了交通标线和停车线。

重要路口全部设立了信号灯岗并划定了人行横道和斑马线,镇村主要道路都设置了路牌和交通标志牌,同时还加大了对机动车辆、人力三轮等的规范治理。

交警部门实行“领导包片、所队包段、民警包点”和“路口分类管控、路段分级巡管、点线统筹结合”的管理模式。

通过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确保了城区无交通堵塞,无乱停乱放,无乱调头闯红灯等违章现象。

二是强化规范管理,治理市场交易秩序。

按照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相结合、日常巡查与技术监督相结合、行业自律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持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商品质量安全每日巡查、文明经营户评比、社会监督员监管等活动。

在治理集贸市场秩序上,要求做到“四无”。

加强对食品药品、涉农物资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大力惩处假冒伪劣现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入开展净化文化市场工作,加强对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治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三是强化规章落实,治理公共生活秩序。

治理公共生活秩序是“三优”创建的重要环节。

在乡村,我们重点抓了“三个达标”,即:

垃圾污水处理达标,乡镇设有专职保洁队伍,村屯设有兼职保洁员,对垃圾集中处理,确保村屯无积存垃圾堆,路沟、边沟排水通畅;畜禽圈养达标,严格实行舍饲圈养,及时清洁圈舍,畜禽粪便远离村屯,统一堆放;道路及沿线净化达标,加强对道路两侧生产生活垃圾、建筑残土、白色垃圾的治理,清除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的柴草垛,对道路养护管理做到了道路清洁、路肩平整、边沟顺畅、桥涵完好。

在城区,要求商户实行“门前三包”,要求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做到“院内四自”。

严格执行市民公约、市民守则和村规民约。

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破坏公物、折花踏草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电视曝光。

四是细化维稳措施,治理社会治安秩序。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在全县10个农村乡镇76个村建立治安联防队伍,有150余名专兼职联防队员投入到治安巡逻防控中。

组建小区护卫队,推行“一校一警”工作机制和“电铃联防”、“治安询问点”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治安防控举措。

采取人车结合的方式,常年坚持24小时巡逻防控。

城镇各派出所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巡逻防控。

农村各派出所在春耕、秋收、春节等期间由民警组织各村民兵连长、联防队员巡逻守护,打造“格化”巡防工程。

建立集电视监控、指挥调度、选呼群呼、电子巡更、卫星定位、信息研判和络监控于一体的110指挥中心信息监控大厅,构建三级视频监控络,在城区设置97个监控点128个摄像头,打造动态视频监控安防工程。

优良秩序的打造,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谐,也营造了良好的招商环境,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充分肯定。

  

  第四,素质升位,促进优质服务  

  在“三优”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提高全民素质入手,选树优质服务典型,提高优质服务水准,营造优质服务氛围。

一方面,突出抓好“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树绥棱文明形象。

以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等窗口单位为重点,每年都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的“创服务型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优质服务,文明创建”、“我为文明城添光彩”等活动。

在全县“窗口单位”,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全面落实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服务公示制、服务监督制、责任追究制等服务机制,大力推行一窗式、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及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助弱服务等人性化服务。

围绕诚信建设,在商业、金融业、交通业、公共事业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建立“诚信联盟”,开展诚信宣言,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各个服务单位之间开展了互评互比、互帮互学、互促互进活动,优化了服务环境,提升了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强化全民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氛围。

按照市文明委的要求,结合学习雷锋精神,着力强化全县上下的服务意识。

从中小学生、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社区居民、城乡机关干部和农民五个层面,大力加强德育教育。

通过专家辅导、办班轮训、巡回宣讲等方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践行雷锋精神,主动服务他人。

特别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十佳百模”评选活动,得到了城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目前,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事关和谐社会”的理念,“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正在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尽管我们在“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比还有一定差距。

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推动,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打造生态文明城,为全市的“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