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487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答案

沭阳银河学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祈求(qí)涮羊肉(shuā)数见不鲜(shuò)

B.唠叨(láo)模样(mú)襁褓(qiǎnɡ)弱不禁风(jīn)

C.悄然(qiǎo)舸舰(ɡě)梵婀玲(fán)毛骨悚然(sǒnɡ)

D.慰藉(jí)鳏寡(ɡuān)胴体(dònɡ)载人航天(zài)

2.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

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厉精图治刻不容缓沧海桑田

3.下列句子横线上该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的歌声似的。

②在      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③他神色坦荡磊落,周身正义充盈,决不是      卑鄙之人。

④“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       地说。

A.渺茫 苍茫 诡秘 诡诈 B.苍茫 渺茫 诡诈 诡秘

C.渺茫 苍茫 诡诈 诡秘 D.苍茫 渺茫 诡秘 诡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B.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是为了党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C.豆蔻年华的男女大学生们,在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议论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

D.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推出了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的军事战略,这导致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炙手可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

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B.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

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行动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它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

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D.③④②①⑥⑤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B.我国有句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C.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

D.到低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与李清照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主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后世又称他为“杜樊川”。

B.苏轼在散文创作上,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创作传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创作上,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诗歌创作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C.曹雪芹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

曹雪芹只写了《红楼梦》的前80回,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后40回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远不如前80回。

D.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边城》,以湖南凤凰古城为背景,描绘了当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乡土小说。

9.下面是某少儿栏目的一段话,请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重新表述划线部分内容便于孩子理解。

不得改变原意,力求生动。

(4分)

  春回大地,天空蓝蓝的,没有一丝云彩。

碧绿的草地上,小朋友们有的唱,有的蹦,有的玩游戏,高兴极了;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

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这是多么美好的春天啊。

▲                      ▲         (不超过80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呼!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倚叠:

堆积

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逦迤:

连绵不断

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磷磷:

多而突出的样子

D.戍卒叫,函谷举举:

举行(起义)

11.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秦爱纷奢”的一项是(3分)

①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④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①④⑥D.③⑤⑥

1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1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5.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太守”指____▲_______。

“孙郎”指____▲_______。

(2分)

(2)“左牵黄,右擎苍”中,其中“黄”指___▲____,“苍”指___▲____,这是___▲___的修辞手法。

(3分)

(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

   (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4)酾酒临江,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5)▲,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绿云扰扰,▲。

▲,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

(7)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想当年,金戈铁马,▲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7~20题。

巴彼家的老门铃

成蓉

老巴彼相貌十分讨人喜欢,灰白的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有双蓝色的眼睛,瞳孔里总是散发出一股深深的暖意。

他的脸皮已经耷拉下来了,但脸上皱纹很柔和,挂满了笑容。

他口哨吹得棒极了。

每天早上,他都会快乐地吹着口哨,给当铺掸灰、扫地。

当然,老巴彼内心里也有一个隐痛,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崇拜。

  巴彼的当铺收益并不是很好。

但他一点也不介意。

对他而言,当铺的消遣意义远大于谋生。

当铺后面有个小房间,巴彼称它叫“记忆馆”,里面摆满了他收罗来的各种宝贝,如旧怀表、电动小车、微型蒸汽发动机等,巴彼常待在里面摆弄这些旧玩意儿。

  一天,巴彼一边吹着一支和铁路有关的曲子,一边组装一盏古老的铁路油灯,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做“扳道工”的时代。

这天,外面阳光格外灿烂,天空非常晴朗,偶尔还有一阵微风从前门的纱窗吹进来。

每当遇上这样的好天气,巴彼都会让里面的那扇门开着——对他来说,不论是古董还是新鲜空气,它们都是一样的可爱。

  正当巴彼小心地擦拭着油灯的时候,铺子的门铃突然响了。

这个门铃在巴彼家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声音特别迷人,巴彼非常珍爱它,也喜欢和每个进当铺的人分享这美妙的铃声。

  进来的是一个披着一头鬈曲金发的小女孩,踮着脚尖才能从柜台外伸出头来。

  “你想要什么,小姑娘?

”巴彼慈爱地问。

  “您好,先生。

”小姑娘十分秀气,神情羞涩,声音轻柔。

她望了一下巴彼,然后四处张望,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我想买一份礼物,先生。

”小姑娘害羞地说。

  “好,”巴彼说,“礼物是给谁的?

  “是给我外公的,但我不知道买什么好。

  “这块怀表怎么样?

好着呢!

”巴彼建议说。

  小姑娘没有回答,却径直走到门边,轻轻地摇响了门铃。

  “就是它了,妈妈说外公喜欢音乐。

”小姑娘兴奋地嚷了起来。

  巴彼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实在不愿意令这小女孩伤心,可是……

  “对不起,小姑娘,这门铃不卖。

你再看看别的吧……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台小收音机?

”巴彼小心翼翼地说。

  小姑娘看了一眼收音机,叹了口气说:

“不,我想外公不会喜欢的。

  为了安慰小姑娘,让她理解自己为什么不愿卖那门铃,巴彼就把这个门铃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个失望的小顾客。

  小姑娘抬头望着巴彼,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珠:

“我想我懂了。

谢谢您,先生!

  就在小姑娘转身要走的时候,巴彼突然想,自己除了一个离家出走、至今已有十年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其他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为什么不把这个门铃传给一个喜欢它、会和自己所爱的人分享美妙铃声的人呢?

  “等等,小姑娘。

”巴彼叫住了小姑娘,“我决定把这门铃卖了。

给,看你伤心的,快拿手帕擦擦眼泪吧。

  “谢谢您,先生!

外公一定会很高兴的。

  “好了,小姑娘,别哭了。

”能帮这孩子一把,巴彼感到很高兴,但是,他将多么怀念这个门铃啊!

他小心地用纸袋把门铃装好,叮嘱道:

“你一定要答应我帮你外公——也帮我——保管好这门铃,知道吗?

  “我保证!

”小姑娘说,突然变得十分安静。

她紧张地望着巴彼,轻声问:

“多少钱?

  “嗯,我看看。

你有多少钱?

”巴彼笑道。

  小姑娘掏出一个装硬币的小钱包,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倒了出来,总共2.47美元。

  “小姑娘,你今天运气真好,这门铃正好是2.47美元。

”巴彼说——尽管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只收这么一点钱就把传家宝给卖了。

  晚上要打烊的时候,巴彼还在想着门铃的事。

就在这时,他却分明听到了门铃的声音。

他朝着门口走去,却见那个小姑娘站在门外,手摇门铃冲着他微笑着。

  “怎么了,我的小姑娘?

你不要这个门铃了吗?

”巴彼大惑不解地问道。

  “不,”小女孩冲巴彼眨眨眼睛:

“妈妈说,这是送给您的。

  巴彼正要问为什么,女孩的妈妈走了进来,她拼命忍住眼泪,柔声对巴彼说:

“爸爸,是我。

这时,小女孩也走到巴彼身边,拽着他的衣角,轻声说:

“给,外公,快拿手帕擦擦鼻子吧。

17.结合全文,试分析巴彼这一人物形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全文来看,小姑娘到店里给外公买礼物这一情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题为“巴彼家的老门铃”,请结合全文,探究这门铃寄托了哪些意蕴。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较量,国家之间、派别之间、个人之间存在着较量,美与

丑、善与恶、灵与肉之间也存在着较量。

请以“较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B.(A.涮羊肉shuànC.梵婀玲fànD.慰藉jiè)

2.A(B胜券在握,C相形见绌,D励精图治)

3.C

4.B.(B.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代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D.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5.B(A项“十分悬殊”属成分赘余,C项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D项句式杂糅。

6.B

7.D(A.应去掉省略号;B.应去掉冒号,或将句末的句号放后引号前面;C.应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D.选择问只在句末用问号)

8. B(A.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C.曹雪芹是清朝人;D.《边城》是中篇小说,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9.(4分)示例:

一条小溪唱着快乐的歌,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

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白白的,眼睛可有神了。

(总体要求:

语言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尽量使用短句,口语化;细节要求:

“潺潺”“长髯老者”“卵石清晰”“清癯”和“双目炯炯有神”必须转述,修改出其中四处且表达准确生动得4分,语言不够生动扣1分,其它情况酌情赋分)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10.D.(举:

攻占)

11.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

12.B.(①是六国,不是秦。

⑤是秦始皇的顽固。

⑥是楚人焚烧秦宫。

排除这三项即可。

13.C.(作者在文中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没有给予同情。

14.

(1)琴声笛声(音乐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喧闹。

(“管弦”“呕哑”“于”各1分)

(2)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族”“天下”判断句各1分)

(3)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没有贿赂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自己。

(“以”“丧”“完”句意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5.

(1)苏轼(作者、诗人);孙权(2分)

(2)黄狗;苍鹰;借代(3)

(3)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现了渴望杀敌立功,(2分)报效朝廷(2分)的壮志豪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横槊赋诗(5)挟飞仙以遨游(6)梳晓鬟也,渭流涨腻(7)强虏(樯橹)灰飞烟灭(8)气吞万里如虎(每句1分,错1字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17.老巴彼是一个当铺老板。

(1)乐观。

瞳孔充满暖意,皱纹柔和、脸上挂满笑容,喜欢吹口哨(2分);

(2)怀旧。

在“记忆馆”中收藏各种老东西,珍爱老门铃(2分);(3)有爱心。

慈爱地和小女孩交谈,只收一点钱就把传家宝卖给了小姑娘(2分)。

18.引出了下文巴彼充满爱心的卖门铃的故事(2分);暗示了小说结尾三代重聚的结局(2分)。

19.

(1)烘托了老巴彼快乐的心情(2分);

(2)为下文小姑娘的出场作铺垫(2分)。

20.

(1)门铃表现了老巴彼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旧和珍惜;

(2)门铃体现了老巴彼富有爱心的品质;(3)门铃蕴含着老巴彼父女浓浓的亲情;(4)门铃的故事昭示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哲理。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作文(70分)

21.解题指导:

较量意味着比拼、竞争。

必须存在某种程度上对立的双方才能形成较量,如国家与国家之间、流派与流派之间、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惰性、贪欲、诱惑之间都可形成较量。

立意方向:

①挖掘“较量”一词本身所体现的哲理、规律、方法、态度等等。

如较量意味着一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较量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途径;在较量中应当学会尊重对手。

②从某一领域某种特定的较量形式生发开去,借题发挥,谈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某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如通过分析国家间的较量,提出某种执政理念或施政原则;通过分析两种文艺思想的较量,提出某种文学观;通过谈人与消极情绪的较量,提出某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评分标准

1.切入分52分。

内容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

视语言表现力上下浮动。

2.内容集中:

立意深刻,材料丰富充实,手法灵活;至满分70分。

3.明显不完篇(结构不完整,文章无明显结尾,缺字数较多),立意不明,甚至不健康,建议不超过42分。

400字以下的,不超过35分。

4.材料流俗,缺少表现力,建议不超过50分。

5.文章审题无误,但有明显的幼稚化倾向,滥用童话、科幻、编造故事(包括故事新编)等形式,语段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关系,在42—50之间给分,但不超过50分。

6.审题清楚,立意基本明确,但文体不明,视其语言表达力,上限45分。

7.错别字一字扣1分,不重复扣分,不超过3分,;缺少字数,每50字扣1分,不超过5分;卷面不清,适当减分;卷面整沽,书写工整,可以奖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