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30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docx

地理考试复习提纲

书院中学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

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

概念: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出的地球的模型。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除极点外)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有无数条)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由下向上增大的是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由上向下增大的是南纬。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度:

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0°纬线,即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6)特殊纬线:

南北回归线:

23.5°N、23.5°S南北极圈:

66.5°N、66.5°S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有无数条)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以东经过本初子午线到160°E为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20°W以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为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切记:

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4、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

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时间差。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一年。

(3)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3月21日左右、秋分9月23日左右),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昼=夜)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昼>夜)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6月22日左右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夜),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12月22日左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6)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的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半球的四季与北半球相反。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

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

 

 

 

3、特点:

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终年寒冷;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四季变化明显;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

六、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

①比例尺的计算:

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4)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起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伸出是山脊)(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

(5)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

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两大山脉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

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7、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一定要在图上能准确找到并填出来)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

(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

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

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

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

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拉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八、亚洲的自然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亚洲大部分位于在东半球,北半球。

2、亚洲分为六个地区:

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亚洲最大的平原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的为里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为马来群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为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为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3、亚洲地势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4、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特点。

5、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九、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亚洲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2、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十、日本

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邻土有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

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2、日本国情为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进口原料与能源形成了加工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

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日本文化为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

4、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十一、东南亚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2、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产地,有‘世界油王’之称的为油棕。

3、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地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5、东南亚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一定比重。

中国人旅居国外并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华人,保留中国国籍的称华侨。

中国华人华侨最多的省是广东和福建(侨乡)。

十二、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特有动物,其特有生物还有考拉,琴鸟,桉树,金合欢和鸭嘴兽等。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粗放牧羊带。

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

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悉尼,第二大城市:

墨尔本。

十三、美国

1、西半球包括

北美洲和南美洲,两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

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称为北美,美国以南地区称拉丁美洲。

2、印第安人是美国土著居民,各国移民在美国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为星条旗。

美国领土包括本土的48个州、一个特区和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美国是第三人口大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美国主要人种为白种人,黑种人次之。

在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有“唐人街”。

美国社会存在种族歧视。

4、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

5、世界河流按

长度排列:

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群,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

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

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

6、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形成农业带,主要农业带有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混合农业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带和乳畜带。

需进口热带农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7、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旧金山东南面,生产硅片著名。

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火箭城休斯敦,汽车城底特律。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十四、中国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优越:

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国土辽阔: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34个省级行政区:

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课本P10图表)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省级行政区之最:

面积最大——新疆位置最东,最北——黑龙江人口最多——河南位置最西——新疆少数民族最多——云南位置最南——海南

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跨经度最广——内蒙古自治区

北回归线横穿的省区从东向西依次是: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有两个简称的省区:

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

4、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总人口13.40亿(201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人口分界线是黑河(黑龙江省)-腾冲线(云南省)。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3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十五、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的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内陆,给我国东部带来丰富的降水,使得众多大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利于建大型水电站。

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围高大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复杂多样:

(地图册P10-11,记图上位置)

山地、丘陵,以及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在山区可以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但由于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四大高原的特点:

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特点: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我国油气蕴藏量最多的地区,盆地中央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是我国的第一大平原,华北平原又称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水稻区和淡水鱼产区,“鱼米之乡”。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3、主要山脉分布:

(1)、东西走向的三列:

由北而南为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两条:

贺兰山、横断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有三条:

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

(5)、弧形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

(课本P25,记图上位置)

记住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4、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夏季,南北温差较小,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和受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是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亚热带。

5、东西干湿的差异:

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湿润地区。

我国的植被分布从东向西依次为: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6、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7、河湖: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流。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有两条:

雅鲁藏布江、怒江)。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8、黄河的治理:

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形,自西向东流。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黄河上游气候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9、长江的开发: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利于建大型水电站。

重点治理河段:

“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10、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11、水是宝贵的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从时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解决的措施兴修水库,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引滦入津工程,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市的严重缺水;引黄济青工程,是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青岛市供水紧张;引黄入晋。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人均占有量少,供应紧张;2、利用率低,浪费惊人;3、严重的水污染

十六、中国的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2)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地势:

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显著。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河流有无结冰期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

农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气候、地形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棉花

交通

以陆路运输为主

水运仍是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界线及其确定的主导因素: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降水

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气温、降水

(或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点睛】1月份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十七、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

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位置、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5、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

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

6、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