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08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docx

最新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七只乌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文章读通顺、流利。

2、理解文章内涵,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妹妹对哥哥的亲情之爱。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童话,为我们每一个爱幻想的孩子插上了一对色彩斑斓的想象的翅膀,它犹如阳光,沐浴我们身躯,让我们心灵变得美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格林世界,一起遨游在这美丽的世界里吧。

二、作者简介

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的合称,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

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他们共同整理《格林童话》。

代表作品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等。

三、感知文章,体悟真情

1、播放七只乌鸦动画片,初步了解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漂亮可爱妹妹的句子。

(1)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探讨描写妹妹的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很快健康打起来,而且一天比一天更美了。

3、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为什么七个哥哥会变成乌鸦?

(2)小姑娘离家出走是为了什么?

(3)寻找哥哥路途中,她遇到了哪些困难?

谁又帮助了她?

(4)在玻璃山上,她怎样打开了开山的门?

这一举动表现了妹妹怎样的品质?

点拨:

掏出刀,隔断自己的一根手指,把断指塞进锁孔里。

关心哥哥、爱哥哥。

四、探究展示

再读课文,说说妹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妹妹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总结

因为父亲的一句无心诅咒,七个哥哥变成了七只乌鸦飞走了。

妹妹长大后,决定走遍天涯去寻找哥哥,她历尽艰险,终于解救了哥哥。

故事中妹妹对哥哥的亲情之爱令无数读者感动。

教学反思:

 

黄山绝壁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黄山松的特点,感受美文的语言美、情景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咱们一起去欣赏冯骥才笔下的绝壁松吧。

二、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三、整体把握文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朗读中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

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4-9):

写黄山绝壁松:

顽强的生命力、非凡的性格和精神、强者的品质。

第三部分(10):

以“绝壁之松,则是黄山的灵魂总结全文。

四、问题探讨

1、小组讨论,黄山绝壁松美在哪里?

2、教师点拨

(1)美在立意

黄山,是以石头闻名,作者而却选择生长着“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蝇也不去那里的”的绝壁之松。

不但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了黄山别样的美丽,而且使心灵得到启迪。

(2)美在形象

本文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形象。

刚强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韧是一种不放弃的决心;适应是无法战胜挫折时的上策;忍耐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奋斗是一种极度争取的表现。

(3)美在语言

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便会有美不胜收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而且用了许多修辞,语句有力,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山绝壁松的精神。

(4)没在结构

作者从石头顽强拼搏的野松入松,用全景、远景、特写、写意等多种手法,从黄山绝壁生存的环境、生命的蓬勃旺盛、它们具备的品质等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福福令人敬畏的生机勃勃的黄山绝壁松的感人图画。

五、谈谈读后感

交流。

摘抄好词好句。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

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

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只爱其声音形体,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

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等身上长期形容成的象征意蕴。

五、品读课文

师: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小结:

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教学反思:

一个人的最后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深深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与真情。

3、培养学生从身边感受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给人一份关爱,你会收获幸福。

一个“情”字,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与真情。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走进这篇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作者简介

马德,《读者》签约作家,现在蠡县中学任教。

在《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意林》、《视野》、《知识窗》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有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

作品多用悲悯的情怀关注生活,展现尘世的至善、大美,阐发人生哲理,文字或绮丽、或素朴,但都潋滟动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荡漾着爱的温暖涟漪。

3、整体把握文章

1、学生自读课文,阅读中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

2、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

3、那位修车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

4、文章最后一段话流露出女孩对老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小女孩对老人的感动、感激之情

四、说读后感

爸爸妈妈总说世态炎凉,告诉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读了本文后,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请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

 

 

最美的嫁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深深体会山里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嫁衣,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

穿上嫁衣那天,你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新娘。

有一种嫁衣,它虽然不美,但是透过那几多多绣花,它却是这世界上最美得衣服,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包利民,去和他一起感受那几颗最美丽的心灵。

二、作者简介

包利民,男,黑龙江呼兰人。

专栏作家,《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思维与智慧》等杂志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文学专家。

4、整体把握文章

1、学生自读课文,阅读中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

2、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

3、那位修车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

4、文章最后一段话流露出女孩对老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小女孩对老人的感动、感激之情

四、说读后感

爸爸妈妈总说世态炎凉,告诉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读了本文后,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请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

 

 

 

小麻雀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小麻雀外形、动作、神态的描述。

2.学习课文记叙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懂得散文写“物”最终还是为了写“人”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弱小者的关心、同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十分活跃可爱。

不过,老舍先生笔下却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

那么,老舍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只呢?

二、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全篇课文。

2、要求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作者对小麻雀的外形、动作、神态作了怎样的描写?

(2)作者为什么两次描写小麻雀跳跳、停停、看着我的动作?

说明小麻雀想亲近我,又怕再次受到伤害,对人心有余悸;表现了小麻雀失去了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但还怀着活下去的欲望。

(3)读完第1自然段后,你从中看到“我”对小麻雀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达的?

“我”对小麻雀非常同情和关心。

3、要求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并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这段课文反反复复描写小麻雀的眼睛?

为了表现小麻雀的心情,也表现出“我”对小麻雀命运的担心。

(2)猫口余生的小麻雀,从外形到神态起了怎样的变化?

(3)哪些话表现了小麻雀的精神状态与先前有所不同?

“它不预备反抗了,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因为它敢在猫的面前一动也不动呢!

”它在无力反抗的情形下,似乎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这样的描写,透露出“我”对小麻雀的希望,希望它最终能勇敢起来。

4.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小麻雀这时的形态又有了些什么变化?

(2)“身子长出来一些”,是针对前面哪句话说的?

表明了什么?

(3)“头挂得更低”中的“挂”描写了小麻雀怎样的神态?

四、探究展示。

小麻雀代表了哪类人呢?

小麻雀代表了旧社会被损害、被侮辱的弱小者

教学反思:

 

杨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帮助学生理解杨柳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作一些分析评价。

2.引导学生归纳和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贺知章的《咏柳》导入后,板书课题作者。

二、认识作者

丰子恺,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

浙江崇德人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

既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念。

总的来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一种恬淡的禅味。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

读后请学生畅谈感受。

(二)赏析课文

1、教师:

前人喜欢杨柳,往往有很深的原因,作者喜欢杨柳有哪些理由?

“随缘”而非存心“结缘。

2、从作者喜欢杨柳的随缘上,我们感受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

平和,不刻意,崇尚朴实自然,反对存心安排。

(三)分析赞柳部分

1、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咏柳呢?

是早有打算吗?

是有人约稿吗?

不是。

那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找出文中句子回答。

纯属偶然,是杨柳姿态与作者心灵发生的碰撞,也是一种“随缘”。

2、作者觉得杨柳美丽可爱,但打动作者的只是它的外形吗?

不,外形的美只是诱因,最根本的还是作者从杨柳身上感悟到的可贵品质和崇高精神。

3、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本段使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拿什么同杨柳对比?

揭示了杨柳的什么品质?

对比。

牡丹。

揭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精神。

4、齐读第6段,作者将杨柳和什么进行对比?

赞颂了杨柳的什么品格?

拿杨柳的下垂与其他花木的只管向上对比,赞颂了杨柳的不忘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的可贵品格。

5、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作者以为是什么原因?

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杨柳有一种下垂的特殊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

杨柳最能象征春神意。

四、探究展示

作者赞美杨柳,实际上是在说做人。

作者认为人应该如何做人?

学生讨论发言。

教学反思:

 

风筝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诉学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风筝在童年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鲁迅的感觉却不一样。

二、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陆续出版了《呐喊》、《彷徨》等专集。

有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

三、整体感知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阅读中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记叙了“我”小时候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2、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

“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

(二)第二部分(3—4自然段)

1.找出文中对小兄弟入迷情状的描写的词句。

(第三自然段)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他高兴得跳跃。

2.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三)第三部分(5—8自然段)

1.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2.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

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

弟弟说出“有过这样的事吗”,让作者倍受打击,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四)第四部分(9—12自然段)

讨论:

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四、课堂总结

小时候,自己对弟弟精神的虐杀,弟弟却逆来顺受,忘得一干二净。

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

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咏月诗词。

 2.感受诗人的月下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谁能说几句关于中秋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苏轼,学习他中秋思念亲人的《水调歌头》。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宋代词人,写作时正任密州知州,政治失意,客居他乡,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弟弟,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初读全词,感知内容

1.放录音范读。

 2.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3.品味上阕:

1.诗人为什么要到天上去?

(“问”“欲”,表现他对这现实的不满,想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

2.诗人真要去天上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恐”表现诗人对离开现实世界的顾虑,高处寒冷,比不上有歌有舞的人间,又觉得还是有歌有舞的人间好,内心充满了矛盾。

3.诗人后来到底有没去天上?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品味下阕:

4.过渡到怀人的句子是哪句?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口吻?

6.这种怨后来有没有了?

 7.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诗人的怨气后来都没了?

小结:

这首词通过作者一系列的感情变化,由矛盾-消极-积极,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精神境界的-豁达。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由教师单独选人朗诵,并且点评。

最后由全体共同朗诵

(五)听歌

 1.让我们带着对诗词的理解,跟着歌声再次走进《明月几时有》。

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为加强背诵。

(六)积累

 古往今来,人们爱月、赏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月亮的独特的感情,你能把有关月亮的句子表达出来吗?

 由学生个别回答后,出示例句。

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2、把握标题“从……到……”的用法,了解课文结构

3、分析第一段

4、概括百草园是“我”乐园的主要事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掌握字词

确凿(záo)菜畦(záo)蟋蟀(shuài)缠(chán)络   

觅(mì)食 竹筛(shāi)宿(sù)儒渊(yuān)博

2、解释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无处觅食敛在盒里

攒成的小球拗过去

二、作者介绍

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⑴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文章主要写了两部分的内容,也说明课文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⑵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

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三味书屋:

“出门向东”到课文结尾;

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到本段结尾。

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

更喜欢百草园。

作者对百草园: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对三味书屋: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为最严厉的私塾”

2、问题探究

⑴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

“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⑵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呢?

在文中找出百草园中具体的趣事。

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冬天雪后捕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清“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特点

2、作者描写了百草园哪些景物,怎么写,抓住了景物什么特征?

3、从课文的写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4、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第二段(百草园的景物)

1、这一段写百草园的景物之美,从景物的角度突出它是“我”的乐园,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概括百草园整个美景的关键语句?

这个句子是:

第1、2句

基本的句式是: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我认为这一句式要强调的重点是:

“单是……”后边的内容

2、这一段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来写?

“不必说”引出的有:

菜畦碧绿的石井栏光滑的

皂荚树高大的桑椹紫红

“也不必说”引出的有:

鸣蝉黄蜂肥胖的叫天子轻捷的

“单是”引出的有: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

木莲藤木莲果何首乌根覆盆子

3、这一段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整体又从植物写到动物;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

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

采用多种顺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4、这一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比喻、拟人待修辞

板块二分析第三至六段(美女蛇的故事)

1、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百草园中?

作者为什么要把它穿插其间呢?

不是,因为少年鲁迅听长妈妈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而百草园中又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所以当提到蛇,自然就将二者联系了起来,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

2、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是不是也是在写百草园的乐呢?

这在文中属于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写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加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情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关于冬天雪后捕鸟的描写,注意动词的使用

2、第9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评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第七、八段(雪后捕鸟)

1、前面第二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美景乐事,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呢,是否真如作者所说“比较的无味”?

“比较的无味”是与春夏秋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好玩的事情相对而言的,“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则点出了百草园冬天雪后的乐趣。

雪后可以“拍雪人”“塑雪罗汉”,还可以“捕鸟”……

2、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文章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哪些动词?

为什么要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动词有:

“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板块二分析第九段(过渡部分)

1、“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

2、“我”对二者分别怀着怎样的感情?

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对家中让他去书塾是多么的无奈。

3、“Ade,我的蟋!

A....!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私塾的反感。

4、“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因为在这里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这是从“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5、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板块三分析后半部分(三味书屋的先生)

1、第9段中说三味书屋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里的先生真的很“严厉”吗?

少年鲁迅的感受如何?

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说明他对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我们到书塾后面的小园去玩,先生也不一概禁止,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不行,即使如此,先生也只是“大叫”而已,说是他对学生并不是很严厉。

2、概括一下三味书屋的“先生”的特点: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先生并不太严厉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的描写。

2、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怎样?

3、在三味书屋有哪些乐趣?

4、讨论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后半部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第10段、第17段

2、三味书屋读的是什么书?

作者写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

•读书、习字、对课。

•读的书脱离学生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许学生提问……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