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96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docx

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

2014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试题分类•文言文阅读

【南京】

【古文阅读】

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

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

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

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②窑器:

陶瓷器具。

③斗榫(sǔn)合缝:

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

④识:

标记。

⑤工部:

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⑥重译:

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则报恩塔是也是:

(2)闻烧成时闻:

(3)半日方散方:

(4)必顶礼赞叹而去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3分)

上联:

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参考答案】

9.(4分)

(1)这

(2)听说(3)方才(4)离开(每空1分)

10.(4分)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

11.(3分)示例:

成一金身信属鬼工

【南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

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

仲淹曰: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

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

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

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

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①矫厉:

振奋。

②重肉:

两种以上的肉。

③义庄:

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

④治第:

建府宅。

⑤逸老:

安享晚年。

⑥形骸:

形体、身体。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

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每感激论天下事感激:

(2)吾今年逾六十逾:

(3)乃谋治第树园圃树: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患: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译文: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

(4分)

答:

12.范仲淹在《岳

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

(4分)

答:

【参考答案】

8.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

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

9.

(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2)超过(3)种植(4)担心【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

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

比如

(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

(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无冻馁之患矣”。

10.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

11.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

、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

12.①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③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

【附译文】

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

“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

(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

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

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

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

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

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

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

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

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

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

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

,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

【宿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1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

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日: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

妄言,族矣!

”粱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

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

项羽的叔父.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辍耕之垄上辍()

(2)若为佣耕若()

(3)毋妄言,族矣族()(4)皆已惮籍矣惮()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7.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

(3分)

思想性格:

描写方法:

【参考答案】

5.⑴停止。

⑵如果。

⑶抄斩门族。

⑷害怕,恐惧。

6.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

7.思想性格:

清醒而敏锐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常州】

(一)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州多产梅。

或曰:

“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

”固②也。

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

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呜呼!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材料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í):

倾斜。

②固:

本来。

③孤癖:

特别嗜好。

④鬻(yù):

卖。

⑤斫(zhuó):

砍削⑥重价:

大价钱。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芳草鲜美鲜美:

(2)渔人甚异之异之:

(3)遏其生气生气:

(4)安得使予多暇日安得: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译文:

9.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2分)

(1)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2)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

10.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人的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

D.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参考答案】

7.

(1)鲜嫩(新鲜、鲜艳)美丽

(2)以之为异。

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3)生机(朝气)(4)怎样才能(怎么能够)(共4分。

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

的小毛病,如写了一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8.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但

是梅树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

(共5分,第1句2分,第2句3分。

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9.(

1)甲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乙文: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共2分。

答对一处得1分)

10.C(2分)【解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的是诗人建功立业的心声。

【参考译文】苏杭盛产梅。

有的人说:

“梅树以枝干弯曲、倾斜、稀疏为美。

”固然如此。

但是梅树的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

有人把文人画这士这种独特的癖好的隐情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让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倾斜的侧枝,剪去笔直的枝条,阻遏它的

生机,这样来谋取高价,于是江浙的梅都树都病残了。

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

我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放松它们,让它们顺着自己的本性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都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

唉!

我怎样才能拥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大量贮藏苏杭的病梅,耗费毕生的时光来治疗这些病梅呢?

【徐州】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6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上下一白一:

()

(2)从武林门而西西:

()

(3)即棹小舟入湖即:

()(4)取道……石径塘而归归:

()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参考答案】

5.(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

(1)全

(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

6.(3分)D(得到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B.①抬起②发动C.①来得及②和)

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

(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8.(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附译文:

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

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

 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

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

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

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

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

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扬州】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

颜率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

“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

“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

“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

“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

不出。

”王曰:

“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曰:

“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

“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

“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

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周君患之患:

(▲)

(2)发师救周师:

(▲)

(3)颜率复诣齐诣:

(▲)(4)子之数来者数: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子之数来者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B.寡人将寄径于梁每假借于藏书之

家(《送东阳马生序》)

C.齐王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13.“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

请简述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5分)10.(4分)

(1)以……为患,担忧

(2)军队(3)到(4)屡次【评分要点及说明】每个1分,提供两个解释的只要答出其中一个即可,看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11.(2分)B。

A项,助词/代词;B项中两个“于”解释为“向”或“从“;C项,“于是,就”/竟然;D项,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12.(6分)

(1)我空间从哪条路才能让九鼎到达齐国呢?

【评分要点及说明】倒装句,“终”“致”,须翻译到位。

(2分)

(2)第一次击鼓,(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评分要点及说明】“鼓”名词作动词,省略句,肱翻译到位。

(2分)

(3)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并不相同。

【评分要点及说明】“徒”“其”“实”须翻译到位。

(2分)

13.(3分)【示例】说法一:

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

(1分)做人做事,信义为重,颜率的谋略是建立在诱惑欺骗的基础之上。

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2分)说法二:

颜率是睿智的。

(1分)兵不厌诈,颜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才,挽救了国家的尊严,保全了国家的利益。

(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能对颜率的行为作出评价,给1分;若能如“说法一”一样,既看出计谋中聪慧的一面,但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这不是为人处世的长久之策,这样的计谋隐藏着祸患等等,给2分。

若如“说法对开”一样,只提出诸如“兵不厌诈”的看法,给1分。

【译文】秦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感到担忧。

颜率请求到齐国借兵援救。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

“秦王暴虐无道,想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

(我们君臣商量),(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将九鼎送给贵国。

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齐王非常高兴,发兵援救周,秦军撤退。

齐(向周)索要九鼎,周君又为此感到担忧。

颜率又去齐国,(对齐王)说:

“东依靠贵国的义举(君臣得以平安),愿意献上九鼎,不知贵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

”齐王说:

“我准备向梁借道。

”颜率说:

“不可以(借道梁),梁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

九鼎如果进入梁,一定无法运出。

”齐王说:

“人准备向楚国借道。

”(颜率)回答说:

“不可以(借道楚)。

楚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

九鼎(如果)进入楚,一定无法运出”。

齐王说:

“我究竟从那条路才能让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

“我私下替大王为此事担忧。

”齐王说:

“您屡次来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

”颜率说:

“不敢欺骗贵国,请(大王)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周的君臣听候命令迁运九鼎。

”齐王于是打消了获取九鼎的念头。

【无锡】

(一)(12)

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

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

“吾非不知也。

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

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

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

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愬曰:

“真丈夫也!

”命释其缚。

士良乃自言:

“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

”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

“今日往亡。

”愬曰:

“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

”遂往,克其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

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

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

“敢退者斩!

”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①元济:

指判将首领吴元济。

②胡床:

室具。

6.下列句中的“其”与“遂往,克其外城”听“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真无马邪B.公问其故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李愬以“不肃”示贼军,目的在于诱导贼军轻敌,不做防备。

B.李愬先要杀丁士良,后又重用他,可见李愬是一个爱将才的人。

C.李愬亲自询问投降士兵,可以看出他善待战俘,宽厚仁慈的品性。

D.李愬出其不意攻打吴房,并严令部下不许后退,充分表现了李愬用兵的机智与勇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贼易之易:

②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将:

③今公生之生:

④众惊,将走走: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译文:

(2)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

“敢退者斩!

译文:

【参考答案】

6.(2分)D7.(2分)C

【参考译文】李愬来到唐州,亲自去看望将士们,慰问抚恤受伤和生病的人,不摆威严的架子。

有人进言说军中政事不够整肃,李愬说:

“我并不是不知道。

袁尚书专门用恩惠安抚敌人,敌人轻视他,(现在,)敌人得知我来了,必定要增设防备,我故意让敌人看到我军不够整肃。

他们必定认为我是懦弱而又懒惰的,此后才能够设法对付他们。

”敌人果然轻视李愬名望与官位卑微,便不再作防备。

李愬策划袭击蔡州,派遣马少良率领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遇到丁士良,与(他)交战,将他擒获。

丁士良是吴元济骁勇善战的将领,经常危害东部的唐州、邓州等地。

大家请求将丁士良的心剜出来,李愬答应下来。

不久(李愬)呼唤丁士良(上来)并责问他,丁士良没有畏惧的神色。

李愬说:

“丁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

”(他)命令为丁士良松绑。

于是,丁士良主动说:

“昨天我力不能支,又被您所擒获,我也料想这次可要被处死了,现在您又让我存活下来。

请让我竭尽死力来报答您的恩德。

”于是,李愬将衣服和器具又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