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63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父亲树林和鸟人教部编版

22父亲、树林和鸟

文本分析:

本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全篇并没有直接写父亲怎样喜欢鸟,而是通过父子俩看似不经意的对话,逐渐凸显父亲的形象。

课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连用多个修饰词,使表达的感受更为丰富。

教学设计时,需强调“感情诵读,感悟熏陶”这一教学理念,紧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一中心,品味细节,以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和知道鸟何时最容易受到伤害、懂得鸟的安危的言行为依据划分层次、组织教学。

要通过描写树林环境的语句、“我”与父亲的对比、“我”最后的心情等,深化对父亲形象的认识。

要在诵读和品味中激发学生担忧鸟类的命运及爱鸟、护鸟的情感,领会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生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句的表达意义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句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丰富和生动。

2.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及作者的护鸟心愿,引导学生懂得爱鸟,懂得保护大自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生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理解难懂的词语。

1.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引导学生借助“课文里有哪些人物,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等问题梳理课文脉络。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激发兴趣。

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自然界中的许许多多的事物同样有自己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草丛是小昆虫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同学们回忆回忆,还记得哪些关于鸟儿的成语或诗句?

2.教师过渡,引出课题。

过渡:

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关于鸟儿的词语和诗句,真棒!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体态玲珑,叫声动听,十分惹人喜爱。

今天我们将在课文中结识一个特别喜欢鸟儿的人,他就是作者的父亲。

3.出示课题,质疑课题:

“父亲”“树林”“鸟”三个词并列,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1)父亲在树林里看鸟。

(2)父亲保护树林和鸟。

(3)父亲在树林里寻找鸟儿……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过渡:

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看看父亲和树林、鸟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识字的方法。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2.学生自学过后,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神静气舒

深茫茫然

热腾腾

(2)指导归类识字。

◆部件归类:

昔:

猎(猎人)借(借用)惜(珍惜)错(犯错)

及:

吸(呼吸)汲(汲取)极(北极)级(年级)

◆部首归类:

月:

膀(臂膀)朋(朋友)服(衣服)脑(脑袋)

腰(腰腹)肚(腿肚)

(3)自主朗读。

自由读,开火车读。

(4)识记、拓展词语。

①单独出示一组词语。

(雾蒙蒙热腾腾茫茫然喃喃)

②指名学生认读,齐读。

③仿说词语。

ABB式:

凉丝丝冷飕飕热乎乎灰蒙蒙白茫茫

血淋淋湿漉漉静悄悄亮晶晶

AAB式:

飘飘然欣欣然呱呱叫蒙蒙亮团团转

溜溜转喷喷香点点头摆摆手

AA式的象声词:

哗哗呼呼咕咕嘶嘶咚咚隆隆

嗡嗡喳喳啾啾嘤嘤

3.指名分段接力读课文,随文正音,引导学生把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1)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2)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朗读,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些了解了。

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

你们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1.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句子。

(默读时做到:

用眼睛看,用脑思考,动笔勾画)

2.学生汇报。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3.指名几位学生朗读句子。

预设:

你重读的词语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读?

强调“一生”“最”,突出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4.教师小结,继续引导学生勾画文句。

小结:

我们把这种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叫作什么句?

(中心句。

)请大家再从文中找一找,你还发现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热爱?

5.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读出了什么。

6.汇报展示。

教师相机展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初步朗读感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

小结:

从课文的第3、6、8、10、13、14、15、16、17、18、20自然段,都能感受到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7.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过渡:

图上有什么人?

(父子俩。

)图上还有什么?

(树。

)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他们正注视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似乎正在交谈。

)你觉得他们在看什么?

(树上的鸟。

)画面上有鸟吗?

(没有。

)是啊,画面上并未出现鸟儿,我们刚刚读了文章也知道,连作者都没有看到一只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可是,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中竟然能发现鸟儿,这恰恰说明了他对鸟儿是多么熟悉、多么喜爱啊!

你们看,不仅从课文中,通过一张插图,我们也能感知这份深情。

8.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插图,注意人物的衣着,介绍作者牛汉。

预设:

插图中,父亲戴着宽边礼帽,身穿长衫,直观地反映了事情发生的年代及父亲的形象。

教师提示学生这是作者小时候的事情,继而出示作者简介。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更多有关作者的资料。

牛汉(1923—2013)出生于山西省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原名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

当代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彩色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散文集《萤火虫》等。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

(1)说一说:

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明确:

“抖、湿、猎、膀”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雾、蒙、总”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2)看一看:

关键笔画的写法。

[雾]雨字头的四点方向基本一致。

“务”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鼻]“自”与“田”要写得宽扁,“田”比“自”稍宽。

“”的长横最长,竖撇与短竖落笔在同一水平线,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吸]口字旁偏小,低于“及”起笔的宽度,与“及”的长撇互相穿插。

“及”第二笔横折折撇的“撇”要稍弯于第一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

[翅]“支”的捺要稍平,向右舒展,托住“羽”。

“羽”的顶部与“支”的横大致在同一水平线。

(3)写一写:

老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4)对一对:

和课本对照一遍,写得不好看的地方,在下一遍中及时纠正。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五、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也知道了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来写的,那么为什么说他最喜欢树林和小鸟呢,有哪些行为表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今天这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针对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收获。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2.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句所表达意义的丰富性,能简要说出对这些词句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1.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丰富和生动。

2.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及作者的护鸟心愿,引导学生懂得爱鸟,懂得保护大自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朝向鼻子总是抖净露水湿气呼吸猎人翅膀沉重黎明

舒畅幽深兀立雾蒙蒙茫茫然热腾腾一瞬间凝神静气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

过渡: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这样的句子是中心句。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课文内容写具体的。

二、品读欣赏,初步判断

1.出示课后第2题,指导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并初步做出判断。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

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2.汇报交流,初步了解学生把握课文的情况。

过渡:

前面4条,同学们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也都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最后1条,还有些争议。

那么下面,我们就顺着文章的思路,到课文中去找找判断的依据。

三、细读探究,体会感情

过渡:

上节课,我们从一些重点句子中初步感受到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可以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句子旁边,看看从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体会。

(学生自由默读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好,我看同学们都写了自己的感受,但可能还不是那么系统,接下来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望”的语句。

2.汇报交流,理解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出示文段。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幽深的雾蒙蒙的。

)“幽深”是什么意思?

(深而幽静。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此的感受。

(树林很大,很深,枝叶浓密,也很安静。

黎明时分雾很大,树林里看不清楚。

到处湿漉漉的。

(2)树林里很安静,什么也看不清,父亲是怎么知道树林里有没有鸟的?

(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3)你能尝试做做这些动作吗?

体会一下父亲的心情。

(父亲可能发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味道。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会对什么东西望一次还不够,要望了又望;闻一次还不行,要闻了又闻?

(特别喜欢、特别想要的东西。

(4)不是望一眼,闻一下,而是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从这一遍又一遍的望、闻中,我们除了感受到父亲对鸟的喜爱,还能体会出什么?

(父亲善于观察。

(5)你能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吗?

(指名朗读,齐读)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这是“我”眼中父亲的姿态。

读这个句子,父亲是怎么望的?

(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

)“凝神静气”“兀立”是什么意思?

(“凝神静气”的意思是使精神凝聚,使心平气和。

“兀立”的意思是笔直地挺立。

(2)谁来像父亲这样望一望?

(指名表演)从父亲的神态、动作,你能体会到什么?

(父亲聚精会神,十分专注地望,像一棵树一样,和整片树林融为一体。

我体会到父亲对鸟和树林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3)让我们带着这种热爱来读一读句子。

(指名多位学生朗读)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的观察非常仔细,也说明他喜爱、了解树林和鸟,能从几片叶子动的情况判断出有鸟儿。

(2)带着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读一读父亲说的这句话。

(指名读)

过渡:

父亲在望鸟的时候,“我”在干什么?

找一找写“我”的表现的句子。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1)父亲在凝神静气地望时,“我”在干什么?

(茫茫然地。

)“我”为什么茫茫然地望着父亲?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看到树叶在动的时候,“我”看到了吗?

(没有。

(2)把“我”的表现与父亲的表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我”的茫然不知与父亲的了如指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

3.自由朗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闻”的语句。

过渡:

父亲只是望了望吗?

不是的,他还能闻到鸟味。

找一找,文中哪句话让你们了解到小鸟有气味?

4.汇报交流,理解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出示文段。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1)谁来读一读第一句?

(指名读)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对鸟的喜爱?

(轻声、生怕。

(2)再读一读接下来的句子,你对哪句话或是哪个词印象最深刻?

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小鸟过夜的时候挤在一起。

“焐得热腾腾的”,就表明有很浓的鸟味儿散发出来。

(3)带着生怕惊动鸟的感觉,轻轻地读一读。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

过渡:

父亲闻到了鸟味,那“我”呢?

“我”有没有闻到?

(没有。

)你从哪里知道的?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1)父亲说的鸟味,作者闻到了吗?

(没有。

)那作者闻到了什么?

(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浓浓的苦苦的”给你什么感受?

(草木味很浓,不好闻。

(2)再把“我”的表现与父亲的进行比较,你又有什么感觉?

(在这么浓的草木味中,父亲还能闻到鸟味,可见父亲对鸟的了解非同一般呀!

这里“我”的反应同样是对父亲的一种陪衬,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

5.自由朗读课文第14~19自然段,思考:

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过渡:

看来,父亲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默读课文第14至19自然段,思考:

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6.汇报交流,理解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1)父亲还了解鸟的哪些情况?

(鸟的生活习性。

(2)从父亲的这些话中,你对鸟儿有了哪些了解?

你有什么感受?

(①鸟抖动羽毛,除了抖净露水和湿气,还有舒活筋骨的意味,就像我起床后习惯伸个懒腰,振奋精神一样。

②“舒畅”的意思是心情宽舒欢畅。

小鸟度过了漫漫黑夜,迎来了新的一天,心情十分欢畅,忍不住深深地呼吸起了新鲜空气。

③抖净羽毛,舒畅地呼吸,准备歌唱,我感受到此时的鸟儿是无比快乐的!

小结: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真觉得小鸟就像人一样,休息了一晚上之后也要起床、伸懒腰、振奋精神,迎接美好的黎明。

父亲一定是把这些鸟儿当成孩子一样,了解它们的生活起居,时刻关注它们的动向,仅闻味就知道它们要干什么,真厉害呀!

请你试着模仿父亲说话的语气和样子,读一读父亲说的这几句话吧!

(3)指名学生朗读这几句话。

(4)质疑:

为什么第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明确:

一般来说,前后引号要成对使用。

但有一种特殊情况:

如果连续好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则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其末尾都不用后引号,只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加上后引号。

过渡:

父亲说“鸟要准备歌唱了”,那么鸟儿唱了没有呢?

(唱了。

)(出示句子)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1)去掉“真的”这个词语,再读一读,句意有什么变化?

(去掉之后没有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真的”表明了鸟儿唱歌是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是印证了父亲说的话,又让“我”感到惊讶不已。

父亲说鸟会唱歌,鸟就真的唱歌了!

这让“我”感到无比惊喜。

(2)你能把这种惊喜读出来吗?

过渡:

鸟儿唱歌了,父亲说了什么?

“我”又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1)“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时刻?

(黎明时。

)此时鸟儿们在做什么?

(抖净羽毛,舒畅地呼吸,开始歌唱。

(2)播放鸟叫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鸟儿的“快活”。

小结:

鸟儿快活了,爱鸟的父亲一定也很快活,此时此刻,父亲、树林和鸟都是那么快乐。

难怪一开头作者就说——(出示句子,学生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7.自由朗读课文第20~23自然段,思考:

父亲还了解什么?

过渡:

父亲看叶、闻味、听歌、知鸟快活,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鸟儿的习性十分了解,对树林和鸟十分喜爱。

那么,这份喜爱当中还包含着什么感情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0至23自然段,仔细想一想。

8.汇报交流,理解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父亲的这种喜爱中还包含着什么感情?

(担忧。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鸟儿的快乐与危险是并存的,父亲十分担心鸟儿受到伤害。

(3)为什么这时小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呢?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小结:

是啊!

父亲不仅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最危险,父亲真了不起啊!

这一切都源自“爱”——(出示句子,学生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是什么心情?

(出示最后一句)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猎人有什么特点。

(熟悉环境,熟悉猎物的生活习性,善于观察,准确判断。

)父亲具备这些条件吗?

(具备,父亲具有当一个优秀猎人的条件。

(2)如果父亲做猎人,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父亲这么了解鸟的习性,这么善于观察,如果他做猎人,林中的鸟儿会被轻而易举地猎杀,面临灭绝的危险。

幸亏父亲不是猎人啊!

(3)“我”为什么感到高兴?

(一是鸟儿不会受到伤害,“我”为鸟儿感到高兴;二是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而是那么喜爱鸟儿,“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4)出示课后对父亲的最后1条判断“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引导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辩论。

正方:

通过反映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的语句,可以推测父亲虽然现在不是猎人,但可能曾经是个猎人。

反方:

通过“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足以推测父亲没有做过猎人,因为他不会去捕捉自己最喜欢的鸟。

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也都能从文中找到有力的证据。

父亲可能曾经做过猎人,所以才对鸟儿有这么深的了解;也可能只是因为深深地爱着树林和鸟,所以观察得那么仔细。

凭借文中的信息,我们虽然不能得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是我们都明白——(出示句子,学生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而“我”,为拥有这样爱鸟的父亲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四、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明确主旨,实践活动。

过渡:

“我”高兴,也不仅仅因为父亲不是猎人,其实呀,“我”心里还有更大的愿望,你们知道吗?

(学生自由交流)是呀!

希望身边所有的动物都不要受到伤害,人类和自然能友好相处。

这就是“我”,也是所有人最美好的心愿。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国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那些伤害、捕杀野生动物的人,进行法律的惩罚和制裁。

(1)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举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

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威胁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救助措施。

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

过渡: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爱鸟的知识、资料,合作编排一份爱鸟小报。

也可以观察周围的鸟类,了解周围是否发生过伤害鸟类的行为,为保护鸟类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2.积累表达,语言运用。

(1)概括: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练笔:

试着用上“雾蒙蒙”“露水”“湿气”“沉重”等词语,描写一下某个大雾弥漫的早晨。

提示: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想一想你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觉,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等。

记得用上学到的词语哦!

五、丰富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字迹端正,抄写正确,不多字漏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

反复阅读,用心体味,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讲解课题,启发学生谈话,促使学生开始进入课文的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

其次,为了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层层深入、入情入境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情感,体会到父亲是一个知鸟、爱鸟、爱树林的人。

然后逐句研读品味。

为了突出重难点,理解“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个主题,我抓住父亲对“我”说的话进行了重点教学,引领学生们感悟。

多次的合作讨论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大胆想象、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本次教学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在教学生识记字词时,指导不够到位,一些难写的字学生很难掌握。

还有就是我讲解的比较多,学生发言不如之前积极。

我会注意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