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3261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docx

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三篇

“五项管理”—中小学作业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的要求,规范学校的作业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的地位

本制度是学校作业管理的根本制度,是制定其他作业相关制度的重要依据。

二、作业管理的部门

学校的作业管理由教导处负责,负责教学的教导主任是具体的负责人。

各学科教研组长协助教导主任做好作业管理工作。

三、作业管理的内容

学校的作业管理包括根据上级精神设定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门类、作业数量,提出各学科各类作业的内容要求、作业批改与讲评的要求,鼓励教师创新作业类型和作业形式。

四、实行作业备课制度

教师每次布置作业,要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保证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实践性、趣味性。

严禁随意布置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机械抄写性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

五、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1、作业的设计要依纲扣本,目的明确,选题精当,要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重复无效的作业。

2.作业要根椐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采用“AB”型作业设计法,A为普通题型的必做题,一般学生经努力能够完成。

B为培优题型,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有能力的可以做,切忌一刀切。

3.正式作业的布置要适度。

语、数、英书面作业,平均每天或每节一次,作文每两周一次,语、数、英书面作业时间,低年级以20分钟左右为宜,中年级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40分钟。

其它科目作业要求当堂完成。

4.家庭作业的布置要灵活有度。

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年级的家庭书面作业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高年级的家庭书面作业时间不能超过50分钟。

家庭作业的类型也要多样,除了书面外,鼓励老师多布置一些实践型的家庭作业。

5.学生书面作业要求:

独立完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美观整洁,内容正确,作业本保管完好。

六、作业的批改

1.老师要及时地批改学生的在校作业,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家庭作业,要在第二天早上上课前亲自检查完成,学生《一课一练》和《长江作业》可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并要求教师全收全改。

2.语、数、英书面作业每天或每课批改一次,作文每两周批改一次,要求教师全收全改,周记每两周批改一次,要求教师每次精批全班人数的2/3,略批全班人数的1/3,其它作业每节批改一次。

3.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化,提倡面批面改,及时纠正并辅导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4.批改符号要规范化,标号如对号、错号、直线、波浪线、问号等。

低年级可以使用红花、小旗、水果等学生有兴趣的符号。

5.老师要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都要有记录,以便及时反馈。

七、作业的督查

1.学校教导处对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数量和质量采取每月检查一次,每期定期抽查一次,并评出A、B、C三个等次,并依照学校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评定。

2.定期举行学生各科作业展览,并进行表彰奖励。

激励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学生书写更加规范化。

3.作业管理要全面落实“精选、精炼、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二十四方针。

八、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管理范围包括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当堂作业。

小学落实“五项管理”——作业管理制度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师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作业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等问题。

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作业布置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该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可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设不同的作业空间。

3.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可将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

4.学生的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度,一般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十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内时间完成。

5.语数等学科教师由班主任统筹协调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6.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利用网络软件、或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完成作业。

7.严禁教师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作业书写

1.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书写作业,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用钢笔、水笔等书写作业。

2.教师应该根据作业的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应该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整洁,作业本干净卫生。

3.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之间作业的传帮带作用。

三、作业批改

1.提倡学生作业面批制,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

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更正,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指导。

2.教师应该及时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批改时一律用红笔,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

同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在改错前标注“订正”二字,然后按照作业的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

4.对习作的批改要有眉批、尾批,对习作中优美语句要标出,批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在批改中既有对学生习作格式、语言等方面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鼓励性评价。

5.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对有独创性和有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作为讲解和辅导的依据。

四、附则

本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教务处解释。

某小学加强作业管理推进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落实“双减”政策)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的通知》,《xx区义务教育阶段加强作业管理推进减负工作治理方案》,学校认真研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严格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管理,科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学校作业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区要求做,各学科作业布置规范,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作业管理监督小组

组长:

xx校长

副组长:

xx书记、xx副校长、xx主席

组员:

xx

四、领导责任分工

各年级主管领导:

xx

五、具体实施工作

1、学习全面到位。

再次学习强调《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新xx小学作业“十不准”》及《xx区师德规范手册》中有关作业的要求。

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意见》:

全面规范课后作业管理。

落实省相关文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各中小学校要组织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不得无选择地布置教辅材料上的作业,不得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书面作业。

鼓励教师基于学情分层次布置作业,布置可选择性作业,自编作业或改编现成作业。

鼓励学校探索在家校间建立比较灵活的作业沟通协商机制。

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结果,及时纠正和分析作业中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

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作业总量及批改情况。

《xx市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书面作业量。

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得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坚持做到教师留的作业亲自及时批改。

鼓励教师基于学情分层次布置作业,布置可选择性作业,自编作业或改变现成作业。

鼓励学校探索在家校间建立比较灵活的作业沟通协商机制。

2、培训及时到位。

开学初,围绕各学科的作业内容、作业布置、批改要求等对老师进行培训。

各学科负责领导分别对本学科作业方面要有具体的要求,作业内容进行优化,并对本学科的任教老师进行培训,形成文字进行汇总。

学校建议作业本及记事本的式样,统一规范。

3、研究随时到位。

每学期各学科负责领导带领各学科老师,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效作业的研究。

学期初制定本学科的必做和选做的作业内容,落实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调整各学科各学段的作业设计模板。

每次组内的教研活动都要对作业布置、分层进行研讨,每学期各学科的研讨展示活动都要有有关作业的研讨内容,将作业研究落到实处,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4、检查随机到位。

每学期随机抽查学生记事本、班级作业登记簿、教师备课、教研记录、大册子等标准件。

学科主管领导检查作业分层布置情况。

组织学生座谈、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规范作业布置。

5、鼓励点面到位。

每学期进行一次作业本展评活动,评选个人作业书写规范小榜样,作业规范先进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