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323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docx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

 

石油地质综合实习报告

 

题目: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阶段分析

班级:

组号: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目录: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阶段分析

——渤海湾盆地和四川盆地

摘要:

通过调研中国板块区域构造,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地区构造演化史,重点掌握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初步判断测线位置处地层的构造演化及特征。

结合地震解释、平衡剖面分析,判断测线位置的构造特征、演化史、有油气成藏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地质构造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地震解释平衡剖面

正文:

第一章中国大陆构造特征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东部属环太平洋构造域,南部跨特提斯构造域。

在地质历史上,中国大陆主体位于南(冈瓦纳)、北(劳亚)两个大陆的过渡、交接地带,是二者之间的转换构造域。

古生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动力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等动力学体系之控制。

中国大陆是一个复合大陆,具有清晰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复杂的镶叠式和立交桥式结构。

显生宙期间,中国大陆的动力演化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动力学体系之控制,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微、小陆块的软碰撞、陆-陆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

图1—1早古生代中国板块特征

用,以及几个全球性动力体系的交切、复合和叠加。

在古生代早期的洋盆扩张阶段时,围绕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和扬子古板块、早古生代出现的9个洋盆:

南天山洋盆、西昆仑洋盆、阿尔金洋盆、东昆仑洋盆、祁连山洋盆、秦岭洋盆、古亚洲洋、龙门山洋盆、南华洋盆(图1-1)。

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洋盆开始进入闭合阶段。

晚二叠世,海西地台初始形成,位于劳亚和冈瓦纳大陆东部之间的特提斯随即张开。

由此,使中国南方和北方分别处于伸展和松弛环境。

位于中国北方的海西地台,此时地表正处于填平补齐的准平原化时期;印支晚期-燕山中期,受古太平洋关闭和西太平洋古陆与之斜向碰撞的影响,而被从东向西掀起,并发生转换挤压褶皱和块断变形。

使华北和扬子陆块上的沉积盆地相继向西退缩,转变成了周边受断裂控制的构造盆地。

图1—2喜山期中国板块特征

喜马拉雅期,印度与亚洲之间发生的大陆碰撞,引发中国构造—地貌的梯级大分化。

它除形成了新一代第三纪沉积盆地外,更多的是对先期盆地原始面貌的改造和破坏。

中国东部和当时的中国构造—地貌梯级大分化相结合,形成了近海和沿海地区的陆内和陆缘裂谷盆地(图1-2)。

我国地壳构造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和类型:

中、晚元古代主要是陆内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的盆地。

古生代地台边缘区为沟-弧-盆体系,即岛弧型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的盆地,在陆内区多为内陆裂谷构造环境的盆地和陆内稳定坳陷盆地。

中新生代,由于大陆板块的相互影响,以及板块内部发生差异升降,解体分块,形成众多类型的盆地。

中国东部发育裂谷盆地、陆内走滑断裂盆地或被动边缘盆地;西部为大型陆内坳陷盆地,伴有前陆挠曲盆地或挤压后效拉张断陷盆地。

在古特提斯区,晚古生代是以被动大路边缘构造环境的盆地和陆缘裂谷构造环境的盆地为主;中生代时,则为岛弧型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的盆地;第三纪时,演变为陆内走换断裂盆地或碰撞型前陆盆地。

我们着重于三个典型构造区的盆地演化史,进行了调研。

1.1中国东部地区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

1.1.1构造演化史

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构造上隶属于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具有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所普遍具有的大地构造特征。

自印支运动以来,地幔深部的物质运动促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和俯冲,两个板块的汇聚及相互作用,造就了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发生了一次带有根本性变革意义的构造运动。

这次范围波及整个中国东部的构造运动,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海相盆地的沉积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全区域的新的陆相沉积体制,从而使中国东部自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及油气成藏的历史。

新生代初期,随着古特提斯洋的完全关闭,欧亚板块之下的地慢流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在亚州东部表现为地壳向东儒散,其南部表现为南东方向的拉张,导致中国东部整体上处于一种拉张构造环境,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相拉张含油气盆地,例如渤海湾盆地、南海盆地等。

始新世晚期,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青藏地区开始隆起,与此同时,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E转为NWW向,导致菲律宾板块作用的加强,是南海盆地进一步扩张。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作用不断加强,青藏高原持续性上升,其岩石圈底部不断增厚。

这一时期,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移动,欧亚板块向东西向的地幔活动变得活跃,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作用又一次普遍得到加强,导致中国大陆边缘早期已经形成的NNE向与NE向断裂带大幅度裂开,地幔物质沿这些深部断裂侵入或喷发,使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沉积体系中普遍发育新生代火山岩。

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有复杂作用。

1.1.2地层发育状况

中国东部的地层发育情况我组以松辽盆地为例并结合相关的盆地进行调研。

图1—3松辽盆地勘探形式图

图1—3松辽盆地勘探形式图

图1—5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图

图1—4松辽盆地地层柱状图

1.2中国中部地区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

中西部主要发育陆内坳陷盆地及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复杂;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

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

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1.2.1构造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基本经历了3个构造体制,即前古生代深部热体制、古生代克拉通与南北相邻海域所组成的类似于现代板块扩张、俯冲、碰撞造山体制及中新生代东西部现代板块远源控制的陆内变形体制。

由此可见,热作用的深与浅、南北向的扩张-俯冲与俯冲-碰撞造山、陆内构造环境的挤压与拉张是盆地构造演化6大阶段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

盆地内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依次发育了中、晚元古代裂陷槽,早古生代边缘沉降的克拉通坳陷,晚古生代边缘碰撞的克拉通坳陷,中生代大型内陆场陷及新生代周缘断陷等不同类型的原始盆地。

这些原型盆地是本区现今评价和寻找天然气的五大领域。

盆地边缘的演化经历是,从中、晚元古代裂陷转化为早古生代古活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造山的碰撞边缘、中生代逆冲推覆边缘和新生代周缘断陷及断块隆升边缘。

盆地内次级隆起、凹陷及其它构造现象所指示的各阶段主体构造线方向的变化规律性是;太古代-早元古代为东西向;中、晚元古代为近南北向;早古生代为前期南北向(继承)与后期东西向(新生)的复合形式;晚古生代在继承早古生代的复合形式基础上,后期演变为东西向;中生代由东西向(继承)逐步转变为北北东一南北向;新生代为总体的拉张背景和逐步显示为北西向。

上述变化,与地史上本区深部热动力机制及不同形式的边缘动力学机制的演变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1.2.2地层沉积概况

各沉积期地层发育特征如下.

中晚元古代地层:

由长城系、蓟县系和震旦系组成,厚800—2770m,岩性分别以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和冰碛岩为主。

早古生代地层:

早古生代地层总厚度为350-6450m,与下伏地层多呈假整合接触。

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

盆地及其东缘早古生代地层的沉积特点与华北类似,缺失中、晚奥陶世沉积。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地层:

基本由碎屑岩组成,仅石炭系存在少量碳酸盐岩。

特点是:

下二叠统及其以下地层为暗色含煤碎屑岩建造,以上地层为红色碎屑岩建造。

全区地层分异不大,仅石炭系存在祁连和华北两种沉积类型。

前者的持点是地层沉积早、发育全、厚度大(167.0—1400m),泻湖相发育;后者则以地层沉积晚、厚度小(57.0—200m),潮坪相发育为特征。

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主要由内录河湖相碎屑岩组成.在安定组和环河—华池组内见淡水碳酸垃岩,在延长组和环河—华池组内见火山凝灰岩。

沉积的主要特征:

纵向上红黑分明,黑色地层主要分布于晚三叠世延长组和早侏罗世延安组(煤层和煤线发育),红色地层主要集中在中上侏罗统。

新生代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自白垩纪后期隆起之后,除盆地西及西北线有渐新统超覆之外,盆内广大地区仅有新第三系沉积。

渐新统为杂色砂泥岩夹石膏层,厚20一360m,新第三系为一套红土层,厚2—8m。

第四纪地层在盆地内部基本以北纬38度为界,北部是砂砾层,南部是黄土,厚度70一300m。

它们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均为不整合。

该区的新生代地层主要发育于周缘断陷盆地之中,在渭河断陷盆地内厚度可达7000m左右,在河套断陷盆地内厚度近于9000m,在银川断陷盆地中厚度为5000m左右。

1.3.中国西部地区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

 

中国西部主要受印支期以来的印度板块挤压作用,以发育前陆坳陷盆地为主。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图7塔里木油气田分布图

图1—6塔里木油气田分布图

1.3.1构造演化

塔里木板块演化五大阶段:

震旦纪-早奥陶世伸展构造阶段

中-晚奥陶世-泥盆纪聚敛挠曲构造阶段

石炭纪-早二叠世伸展构造阶段

晚二叠世-中生代前陆盆地

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

图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图1—7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图

图1—8成藏演化阶段

1.3.2地层沉积概况

1.3.2地层沉积概况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理特征是一个被雄伟的天山山脉、喀喇昆仑山系、昆仑山系和阿尔金山环绕的大型内陆山间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中心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周缘是一些大型的山前冲击扇和冲积平原。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的叠合复合克拉通盆地,沉积体系包括震旦系-下二叠统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和上二叠统-第四系陆相沉积两套沉积岩体系,盆地沉积岩最大残余厚度15000余米,累积沉积厚度25000余米,残余沉积岩体积396400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

盆地基底为震旦系浅-深变质岩系。

图1—9塔里木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二章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概况

2.1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特征

图2—1渤海湾盆地构造示意图

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包括华北平原北部、下辽河平原和渤海海域,整体上盆地中部宽,南北两端窄,呈北东—南西向反“S”形展布,总面积约60余万平方千米。

盆地西邻太行山隆起带,北抵燕山褶皱带,东部和东南部为辽东、胶东和鲁西隆起,南端与南华北盆地的开封坳陷过渡,是叠加在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巨型坳陷之上的中、新生代界裂谷盆地。

盆地内发育辽河、黄骅、冀中、济阳、临清和东濮等大型坳陷,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

现代渤海海域是一个半封闭的陆表海,总面积约7.3×104km2,有效勘探面积为5.57×104km2。

在地质构造上,它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东邻胶辽断隆区,西为黄骅坳陷的延伸,北与下辽河坳陷相连,南与济阳坳陷相接,是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盆地内新生代活动断裂发育,以NE向为主导走滑断裂,与之配套的有NEE,近EW及NW向次级断裂

2.2构造演化

从板块构造格局划分,渤海湾盆地主体位于华北古板块东部,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受华北古板块与周缘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早期古新世,盆地发生第一期构造反转,盆地整体抬升;始新世时渤海湾盆地又开始发生裂陷;中始新世时,由于郯庐断裂带转为右行走滑运动,盆地进入新生代拉分盆地时期;新近纪和第四纪,渤海湾盆地的走滑构造仍在活动,但强度减弱,壳幔边界热冷却,盆地整体热沉降,形成更开阔的坳陷盆地。

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大陆板块拼合与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

前中生代,本区为华北古板块(华北地台)的一部分,构造—沉积演化受古亚洲地球动力系统控制,表现为华北古大陆板块的形成并与南、北大陆板块逐步对接,于三叠纪最终拼合为统一的中国大陆板块。

这一阶段是华北地台稳定发展时期,明显的构造活动集中于古板块边缘,板内则以整体升降为特征,断裂、褶皱及火山活动微弱,长期稳定发育巨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中生代中期—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与陆内裂谷盆地演化阶段:

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是中国大陆地质演化史的转折点,板块拼贴形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太平洋板块与中国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控制中国大陆东部地质演化的主导因素,构造—沉积分异由近东西向展布转化为北北东向展布与东西向展布并存的复合格局,同时也结束了大规模海侵历史,进入以陆相盆地为主的演化阶段。

这一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中生代燕山旋回和新生代喜马拉雅旋回等两个亚阶段。

渤海湾盆地地区与中国大陆东部一样,经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两个裂陷作用旋回,形成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陆相沉积盆地。

新生代喜马拉雅旋回大体可分为老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新第三纪至第四纪后坳陷热沉降等两个阶段。

老第三纪裂陷作用具有幕式渐进发展的特点,包括三次裂陷伸展期,形成三个湖进湖退层序。

老第三纪末结束了渤海湾盆地的拉张断陷历史,从新第三纪以后,进入区域性坳陷的后裂陷阶段。

在老第三系断陷盆地层系之上,沉积了一套以河流相为主的新第三纪—第四纪红色碎屑岩建造,形成统一的渤海湾坳陷盆地。

2.3地层沉积

图2—2渤海湾地层层序示意图

第三章中国中部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概况

3.1构造特征(以龙门山地区为例)

根据构造变形特征、变质程度和成因机制等方面特征,可将现今川西地区分为四个构造

带,即松潘一甘孜褶皱带(I)、龙门山冲断带

(2)、龙门山前陆盆地(3)和龙泉山前陆隆起(4)。

图3—1川西区域构造格架示意图

其中松潘一甘孜褶皱带位于青川一茂泣断裂(F1)以西,为强变形带,主要由志留系一上三叠统浅变质岩构成。

龙门山冲断带由A带、B带和C带三个构造变形带构成,其中A带界于青川一茂波断裂(F1)与北川一映秀断裂(F2)之间,为强变形带,由志留系浅变质岩和前震旦系杂岩构成;B带界于北川一映秀断裂(F2)与马角坝一灌县断裂(F3)之间,为较强变形带,由未变质的古生界和三叠系地层构成;c带界于马角坝一灌县断裂(F3)与广元一大邑隐伏断裂(F4)之间,为中等变形带,主要由侏罗系一下第三系地层构成。

现今龙门山前陆盆地(v)位于龙门山冲断带与龙泉山前陆隆起之间,西部已卷入龙门山冲断带

图3—2龙门山冲断带(中段)-龙门山前陆盆地-龙泉山前路隆起地质剖面图

盆地中发育对冲式的基底卷入型逆冲断裂;盆地中充填了自晚三叠世诺利克期以来的中新生代地层,厚度逾10O0m,盆地具西陡东缓的不对称性结构,为典型的前陆盆地.龙泉山前陆隆起位于龙泉山断裂(F5)之东侧,主体构造为龙泉山背斜,均由中生代红层构成;现代地震和大地侧量资料均显示它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前陆隆起。

3.2构造演化

3.2.1四川盆地构造演化概况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

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

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

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

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

至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

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

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

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

裸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

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

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

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

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丰富平原7%,丘陵52%,低山41%。

简单来说,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复合型盆地。

从晋宁运动前震旦系基地褶皱回返,使扬子板块从地槽转向地台发展,直到喜山运动盆地定型,共经历了9期构造运动,但对盆地构造、沉积地层发展演化有明显影响的有4期:

一是加里东期,形成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二是东吴期,拉张断裂活动,引发玄武岩喷发(峨嵋山玄武岩厚达1500m);三是印支期,形成印支期泸州、开江、天井山古隆起,且具盆地雏形;四是喜山期,盆地全面褶皱定型。

纵观盆地的发展,受欧亚、太平洋、印度板块活动的影响,盆地应力场的变化经历了古生代拉张为主,中生代三叠纪反转(由拉张向挤压过渡),中生代侏罗纪以来的挤压过程。

这一拉张-过渡反转-压挤的地应力场,控制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与破坏以及晚期成藏的全过程,尤其对复合型盆地更为明显。

3.2.2川西龙门山地区构造演化

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晚三叠世卡尼克期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演化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程,并可将其演化历史分为6个成盆期,显示龙门山前陆盆地是由6个成盆期的盆地充填实体叠合而成的叠合前陆盆地。

每一个成盆期均与龙门山冲断带逆冲推覆幕相对应,是它的沉积响应。

图3—3龙门山冲断带与龙门山前陆盆地同步演化阶段示意图

晚三盛世诺利克期成盆期:

该成盆期是龙门山冲断带第一个逆冲推覆幕(TN1)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I。

该时期是龙门山前陆盆地和龙门山冲断带初始形成阶段,主要表现在松潘一甘孜褶皱带及前缘青川一茂泣断裂形成,逆冲推覆产生构造负载,导致龙门山前陆盆地和开江一沪州陆隆起形成(图3—3A).

晚三盆世瑞替克期成盆期:

该成盆期为龙门山冲断带第二个逆冲推覆幕(TN2)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Ⅰ。

龙门山冲断带A带及前缘北川一映秀断裂形成(图3—3B)

早中侏罗世成盆期:

该成盆期是龙门山冲断带第三个逆冲推覆幕(TN3)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Ⅱ,盆地沉降速率小,地层厚度薄,前陆隆起幅度小,是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相对平静时期。

晚侏罗世一早白至世成盆期:

该成盆期是龙门山冲断带第四个逆冲推覆幕(TN4)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IV.龙门山冲断带B带及前缘马角坝一灌县断裂形成,龙泉山前陆隆起形成(图3—3D)。

中白翌世一早第三纪成盆期:

该成盆期是龙门山冲断带第五个逆冲推覆幕(TN5)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v,而且仅分布于盆地南部,显示该时期是龙门山冲断带南段强烈逆冲推覆时期(图3—3E)。

第四纪成盆期:

该成盆期为龙门山冲断带第六个逆冲推覆幕(TN6)的沉积响应,盆地中充填了构造层序VI。

龙门山冲断带C带及前缘广元一大邑隐伏断裂形成,龙泉山前陆隆起再次强烈隆升。

(图3—3F)

3.3地层沉积

3.3.1四川盆地地层概况

四川盆地地层层系齐全、厚度大,具有多层系、多旋回的特点。

盆地边缘主要分布元古界、古生界。

大凉山、龙门山、米仓山还有岩浆岩出露,构成环绕四川盆地的周边。

此外,华蓥山背斜核部有古生界出露;中生界遍及盆地内部;新生界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现代河流的两岸。

盆地基底为中上元古代前震旦系,主要由一套变质岩及岩浆岩组成,厚度1000m至愈10000m。

其上覆盖层的沉积时代齐全,总厚4000~12000m。

图3—4四川盆地地层柱状图

四川盆地的构造发展与演化,决定了它的沉积物充填类型。

古生代以拉张为主,以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为特征,在海侵早期,泥质岩类发育;海退晚期,盆地中部潮坪(Z2dn、C2hl)、礁(P2ch)相发育。

中生代三叠纪盆地反转,由拉张向挤压过渡,以碳酸盐岩蒸发海台地相沉积为特征,受海水频繁进退影响,滩相或潮坪相发育。

印支早期(T2末)海水退缩,上三叠统除在川西坳陷残留海相向湖相的砂、泥岩沉积外,中生代侏罗纪盆地转向挤压为主,在龙门山、大巴山前渊坳陷形成前陆盆地,其中川西坳陷形成巨厚的须家河组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最厚逾4000m);在大巴山前渊,侏罗系~白垩系河、湖相沉积厚逾6000m。

3.3.2龙门山地区地层概况

图3—5龙门山地层柱状图

第四章地震解释

4.1渤海湾盆地

图4—1渤海湾地区古进系底界断裂系统示意图

图4—2地震原图

图4—3地震解释图

4.1.1地震解释:

1.断层

测线位置发育16条主要断层,均为正断层。

断层2形成于A地层沉积期;断层1、3形成于B地层沉积期;断层4、5、6形成于C地层沉积期;断层7、8、9形成于D地层沉积期;断层10、11形成于E地层沉积期;断层12、13、14形成于F地层沉积期;断层15、16形成于G地层沉积期。

根据断距在新老地层中的大小关系,可进一步判断明确:

断层11、5、13具同沉积发育特点,形成时期分别为B、A、C地层沉积期。

断层8、7、4、3、6、14、15、16新老地层中断距大致相等,形成时期均为上述所判断时期。

辽西、辽中、辽东凸起沿南东方向展布,其间分布辽西、辽中凹陷。

凹陷受Y型相向的正断层控制。

辽西凹陷处于地层D沉积期受共轭正断层7、8控制,形成地堑,地堑宽度约为1775.8m;地层F沉积期受到新的共轭正断层11、12控制,地堑新的叠加地堑宽度约为10245m。

辽中凹陷处受到辽中凸起东缘、14号正断层控制,呈半地堑,剖面宽度约为11747.6m;随地层沉积,发育一系列伴生正断层,地层E、F沉积期,半地堑受到辽西凹陷南东缘断层11、辽中凹陷南东缘断层14、13控制,剖面宽度伸展为17075m。

2.地层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可知,A——G分别对应地层孔店组+沙河街组沙三沙四段、沙一沙二段、东营组东三段、东二段、东一段、馆陶组、明化镇组。

3.凹陷特点

辽中凸起低于辽西辽东凸起,具有典型凹中隆的特点。

辽中凹陷地层沉积明显大于辽西凹陷;辽西凹陷发育晚于辽中凹陷。

辽中凹陷南东端方向斜坡上A、B、C地层沉积尖灭;凹陷北东方向地层沉积薄于凹陷中心,断层13断距由新到老地层逐渐加大,判断辽中凹陷为同沉积凹陷。

同理分析得,辽西凹陷也有同沉积特性。

辽中、辽西凹陷在E地层沉积期之前,主要为断裂凹陷,从E地层沉积期开始,为克拉通坳陷性质。

从A——G沉积期,测线位置一直处于拉伸构造应力。

4.构造组合特点

与正断层伴生构造,以滚动背斜褶皱最为显著(断层7南东方向发育明显);地层B、C、D、E、F时期形成的正断层与上覆地层组合形成多出披覆背斜,规模较小,一般宽度小于2000m。

4.2四川盆地

图4—4四川盆地断裂示意图

图4—5龙门山地区地震剖面图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