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321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doc

小学历史课开设的必要性

有这样一个笑话:

老师问:

“圆明园是谁烧的?

”学生一听,胆战心惊,连忙说:

“老师,我发誓,绝对不是我烧的……”

笑话也好,真事儿也罢,诸如此类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知识问答不胜枚举。

这其实挺能说明一个问题:

不少学生对咱们国家的历史一片模糊,他们中有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有道听途说遭人忽悠的,就是不愿追根求源。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若不是中高考必考,谁愿意花时间钻故纸堆。

至于我们这些成年人,就更不用过问改朝换代政权更替的事儿了,大家都只顾着活在当下,哪来的时间管那上下五千年不着边的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

如此社会风气,除了让人担忧以外,自然给教育者提出了一个难题:

历史这门课,该不该当做主要科目对待,历史课究竟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

我读书时,小学还有历史课本,尽管那会儿,历史不是正经科目,但那时作为一个没啥课外书读的学生,我多少也读了几遍,了解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可是时间到了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一点商量余地都没给咱就说要取消历史课,理由是减轻学生负担,到了1998年下半年,小学历史教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符合儿童成长规律不错,可是删掉了历史,却增加了英语,这不同样是学生的负担么?

这一举措总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

历史学科挡了英语学科的道,取消历史是给英语开道。

说深刻点,英语代表了功利,是物质文化的象征;历史代表了传承,是精神文化的象征,以英语取代历史,是教育物质化的体现,而教育如果一味地趋物质化,那么就违背了教育从思想上提升人类精神生活质量的本质。

这一点,改革者也是了然于心的,他们在取消历史课时说,有关的历史知识会在社会课里讲授。

这种说法已近乎自欺欺人,因为社会这门课程比历史课程的地位还要低下,内容更为芜杂,教学生怎么了解华夏几千年文明!

将历史融入社会,其实是我国教育一直存在的政治大于历史的思想在作祟,初中如此,高中也如此,上了大学还是如此。

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局面,是因为改革者一直弄混了教育究竟是为什么服务这样一个问题。

  小学取消历史课已经二十年了,小学生已经成长为大学生了,这一代人的历史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从那则笑话和我经历的真事儿中已该有所体会了吧。

当然,这或许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但管窥蠡测,总还是可以看见一些真相的。

那么,学生为何一定要学习历史呢?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一直是重视历史知识教育的。

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一边教学一边整理《春秋》,并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以史为例,以史为鉴教育弟子,不仅让学生知道历史发展的继承性,还告诉弟子历史向前不断发展的道理。

继承孔子的教学传统,历史成了每朝每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自古以来,文学与史学都是密不可分的,时至今日,历史与语文这两门学科依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避开传统不谈,历史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存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

“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意即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废除它的历史。

历史是国家存在的见证,是国之为国的根本,没有历史的国家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忘了历史的人民就失去自己立足的根本。

想当年陈水扁在台湾搞台独,处心积虑“去中国化”,就是从改教材开始的。

日本人占领中国时,搞奴化教育,也是改教材,现在日本右翼还是在做这样的事——篡改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

就是这样,二十年的时间,一代孩子受到影响,就可能把民族的根本淡忘,因为整个思维方式被改变了。

以我国现在这种军事和经济实力,哪个国家要灭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谈何容易。

可是,在目前这种状态,他不从军事上亡你,不从经济上亡你,而可能从文化上亡你,使你失去创造力。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也曾写到侵略者占领法国后,不让法国的孩子学习自己的母语,这种让人忘本的文化侵略其实是种族灭绝的第一步。

  另外,读史可以明智。

早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要想做个治国明君,历史不得不看。

开国领袖毛泽东就熟读二十四史,并都做了批注。

治国者读史自然必要,作为常人的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历史能培养你观察社会的眼光——历史学者眼光中的时间,不是以一天一月或一年来计算的,而是以十年、百年、千年来来计算的,所以看得很长远,看得理性;另外,我们通过读古人的书,了解古人的事,很快就会知道,原来今天的事情,大到政治、经济、军事,小到起居、交往、问答,很多是古人早已做过,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有迹可循,自然会镇定沉着,少生慌乱。

其次,历史可以教会你提升自己的人格品味,教会你做君子而不做小人——当你了解了千百年的历史,认识了以万计数的人物之后,你就知道名利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知道怎样坚守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再有,历史还可以训练我们做事情严密、谨慎的习惯——我们平时思考,写文章,用句子,每一句话都强调“笔笔有来历”,告诉别人这句话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是由证据支持的。

历史正是这样一门教你“笔笔有来历”,教你做事周密有条理的学科。

最后,历史会教会你处事的智慧,怎么样在社会上生存,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无所不包,当然主角是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都看了个大概,毫无疑问,我们知道什么是最聪明的办法,什么是最笨的办法,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学习历史,大有裨益。

学历史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才是,而且越早越好,而不是将其取消,或者藏匿于其他学科之中。

  究竟什么时候学历史较合理?

据说当初课改取消历史课,就是有部分专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弱等因素。

这让人无法认可。

历史包含的知识广泛,虽然有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社会性质、政治风云、权力交替,但也有小学生爱读的历史故事、人物风采、多彩文化。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本里会经常出现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仅仅利用课堂上短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来讲解,必定达不到效果。

而要想让学生充分了解文中出现的历史知识,又必然会占用太多的时间,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语文课本选文经常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介绍这些人必然会涉及到他们生活的年代,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历史贡献,甚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学生对历史陌生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若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也只是获得一些知识片段,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

  

将历史穿插在语文中讲解,不失是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而且还可以使语文课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历史知识毕竟是系统化很强的知识,靠语文课堂,或者社会课堂讲解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那样做的结果,不仅破坏了历史本身的连贯性,系统性,而且也无法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优势,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继承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了。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尽早的开设历史课,既可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又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还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在合理配置学科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较早完整的系统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历史价值观做好思想准备,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有意识的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认为,小学阶段开设历史课非常有必要,甚至比开设英语可有用得多,意义更为广泛,更为重大。

(注:

摘自网络,略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