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301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docx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doc资料

###############制造有限公司

物流管理制度

1.总则

1.1制定本制度的目的

1.1.1规范存货管理操作流程,达到有效地、统一地管理模式。

1.1.2提高进、销、存速度,减少不必要资源浪费,避免违规操作,杜绝违法行为。

1.1.3确保公司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1.2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公司原材料、周转材料、在制品、外协件、产成品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制度执行。

1.3本制度的权责单位

1.3.1财务部负责本制度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1.3.2总经理负责本制度制定、修改、废止的批准。

1.4物流管理的基本架构

1.3.1公司从业务属性、存货的使用特性和部门职责三个维度对存货进行管理

1.3.2根据业务属性可以分为销售物流、制造物流、外协物流、项目物流、采购物流、库存物流、废品及返修物流,公司以业务属性作为主维度进行物流工作的业务流程规划。

1.3.3存货的使用特性可分为一次性不可回收投入材料、一次性可回收材料、周转材料、备件、在制品和产成品,公司对不同使用特性的存货分别进行管理

1.3.4物流管理需要公司各部门联动、相互配合,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指标,对各相关部门提出绩效考核目标。

这些指标包括:

存货周转率、存量计划比率、数据信息的准确率等。

1.3.5为了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和存货的安全,公司将逐步建立健全物流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库房管理、存货编码管理、账务管理、盘点制度、存货出门管理、存量管理、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等。

2.销售的物流管理

2.1销售物流工作包括从销售计划、产品发交、客户装配、售后服务过程中产品的数量、质量的各种状况,并及时反馈信息的过程。

2.2销售计划

2.2.1公司销售计划管理实行年预算、月预测、周通报、日跟踪。

2.2.2公司的物流管理工作应以完成年度预算为基本目标。

公司销售量的年度预算应该作为公司年度物流规划的基础,其他物流管理工作应满足销售物流的需要。

2.2.3公司销售活动应有销售计划(或称为订单式管理),可执行的销售计划包括月度预测计划、每周通报计划和临时变更计划。

销售部填写《产品销售计划单》或《产品销售计划表》经安全生产部、财务部和销售部主管审核后执行。

2.2.4月度预测计划由销售部于每月底28日提出下月预测计划,并提交分管副总和总经理批准,月度预测计划只作为公司资金、人力、材料、装备、场地等各种资源储备的计划牵引性文件。

2.2.5销售部应在每周五提交下周的存货发交通报计划,以便于生产与物流工作的组织,保证存货QD(质量、交货期)满足客户要求。

2.2.6销售部业务人员应紧密跟踪销售的物流过程,对发出存货的存量、流量和质量及时把握,对客户的采购、销售、生产计划全面了解,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2.3销售发货

2.3.1销售部根据销售计划文件和销售信息提前4小时,开具《销售发货通知单》,该单据一式四联,第一联销售部留底,其他传递给仓库、财务部和门卫,分别作为发货依据、财务备查和出门证。

出门证需财务盖章后生效。

一切销售活动均须开具《销售发货通知单》,不允许以白条和口头方式提货。

2.3.2仓库根据《销售发货通知单》组织产品装车,开具“产品发货清单”。

“产品发货清单”客户有要求的,按照客户提供的单据填写;客户没有要求的,填写我公司印制的“《产品收发清单》——销售出库”。

2.3.3发货时需要的各种质量检验报告及试棒,由仓库或销售部通知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应及时提供。

2.3.4存货发货的包装按照销售合同执行,发货时由仓库或销售部通知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应及时提供。

2.3.5存货装车时,运输人员或押运人员应与仓库保管共同清点,确定品种数量无误后,在“产品发货单”上签字。

“产品发货单”由运输或押运人员交客户签字后返还仓库。

仓库应建立《产品发货单传递台帐》,对“产品发货单”的返回和财务领走的情况进行签字登记备查,以明确单据的传递的责任。

2.3.6产品装车时,应按先进先出原则,按入库时间顺序,先入库产品先出库,确保在库产品质量完好,防止长期库存造成产品锈蚀或者产品改型,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2.4销售运输与存货在途管理

2.4.1产品销售运输方式:

a.送货制:

由我公司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地点或仓库交货。

b.提货制:

客户到我公司仓库或指定地点提取产品。

c.发货制:

根据合同规定,我公司将产品委托运输部门发送到客户所在地车站、码头交货。

2.4.2送货制和发货制情况下,运输用车由销售部报请安全生产部调度,安全生产部填写《货运单》,安排自行运输或委托外单位运输。

《货运单》一式两联,第二联交承运人作为外部结算或内部考核依据。

2.4.3委托外单位运输,安全生产部应事先签订《运输合同》,明确承运单位的存货安全和保证交货期责任。

2.4.4如紧急发货,需要快运或空运等非常规运输手段的,应报请总经理批准。

2.4.5在途管理:

无论是自行运输或委托外单位运输,销售部应跟踪了解运输情况,跟踪敦促承运和押运人运输安全和交货期,并按公司领导或客户要求及时反馈。

2.4.6在运输过程中,如存在各种紧急情况,承运人或押运人应主动及时与公司或客户联系。

2.5发出存货及顾客存货的管理

2.5.1为减少客户退货风险,销售业务和服务人员应跟踪我公司提供产品所在客户仓库库存情况,对存量大,流量小的产品,应特别关注。

2.5.2实行零库存管理的客户,销售部应对中转库的收发存每月对账,并将对账情况反馈财务部门。

财务部至少每年对中转库组织一次盘点。

2.6销售退货管理

2.6.1根据销售手续的办理情况,销售退货可分为三种情况:

未收货退货、未结算退货和已结算退货。

2.6.2所有销售退货应由销售部通知技术质量部鉴定后,出具《产品退货鉴定报告》,方可办理退货。

2.6.3未收货退货是指我方已发货,但因产品不合格或计划改变等原因客户部分拒绝收货或全部拒绝收货。

如为全部拒绝收货,经技术质量部鉴定后,仓库将发货单加盖“作废”章,并在单据登记台帐上注销即可;如部分退货,应办理红字退货手续,填写“《产品收发清单》——销售出库红字”。

2.6.4未结算退货是指客户已办理入库手续但还未开票结算的产品的退货。

这种情况下,应由客户方办理红字退货清单交我方签收,如对方未传递红字清单给我公司,仓库应办理红字退货手续。

2.6.5已结算退货是指客户已签收并且已开票结算的产品的退货,如客户返开票结算的,仓库应作采购入库处理,填写“《产品收发清单》——采购入库”;如我公司开负数发票结算的,仓库作红字退货处理。

3.在制品与生产完工物流管理

3.1在制品流转

3.1.1在制品指制造部门在用的主辅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周转材料。

3.1.2各制造部门及辅助部门必须对本部门范围内的在制品负完全管理责任。

用多少就领多少,计划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尽量压缩现场存量,避免存货大量占压造成资源浪费。

3.1.3每月结账日,公司统一安排对各制造部门在制品进行盘点,在制品的盘点方法和要求参见本制度“9存货盘点管理”部分。

3.1.4安全生产部和公司办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对制造部门的消耗和产量进行监控,结合盘点情况进行考核。

3.1.5原则上制造部门之间不能相互挪用、借用各种在制品,制造部门各种存货的进出只能对准仓库。

3.1.6为了简化毛坯从铸造车间到机加车间的流转手续,可以由车间直接办理转货手续,到结账日,汇总到仓库办理完工入库和材料出库手续。

3.2完工入库

3.2.1办理完工入库需要的手续:

安全生产部出具的《生产计划单》,技术质量部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单》。

3.2.2安全生产部应根据销售计划和仓库库存清况编制《生产计划单》,传递给制造部门和仓库,制造部门根据该计划组织生产,仓库根据该计划办理入库。

3.2.3制造部门产品完工后,由质检员按照技术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并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单》——合格”,检验标准和方法由技术质量部及时下发。

不合格品不得入库。

3.2.4不合格品入库的例外,产品试制期间或经与客户沟通同意让步接收并经质量主管批准。

3.2.5办理完工入库,需制造部门和仓库共同清点。

产品如需装箱的,由技术质量部制定装箱标准,车间应按照装箱标准整齐码放。

3.2.6仓库根据《生产计划单》和实际清点数,办理“《产品收发清单》——完工入库”,制造部门负责人和仓库保管签字确认。

3.2.7月底仓库编制《产品完工入库汇总表》,将“《产品收发清单》——完工入库”整理装订,一并报财务部入账。

3.3内废管理

3.3.1内废指存货生产过程中确认的废品,内废还应包括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操作造成的浪费,因内废的物流活动与生产活动难以分离,在财务核算中内废损失常常包含在生产成本之内,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应对以下情况进行监控:

a.因化学成分不对延长熔炼时间,或者造型熔炼节奏不协调造成熔炼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可监控的重复操作。

b.因造型、熔炼或浇注操作问题,导致浇注出来的存货直接报废。

c.机械加工过程中,发现存货内部缺陷问题,造成报废或增加额外的返修费用。

d.机械加工或装配操作不当,存货加工尺寸偏差过大,造成报废或增加额外的返修费用。

e.新产品试制阶段的不合格品不计入内废。

3.3.2因上述a种情况造成的重复浪费,财务部应根据核定的产品消耗指标,进行倒算,将数据应统计到内废损失指标当中。

3.3.3制造部门无权自行处理内废产品,应由技术质量部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单》——内废”,由制造部门会签,质量主管审核后,进行处理。

3.3.4技术质量部建立《内废登记台帐》,记录内废发生和处理情况及处理费用,将该信息反馈财务部和公司办,该信息无需作账务处理,但在内部报表中应从生产成本中单列一项。

3.3.5财务部每月对各生产单位的成本应进行细致的内部核算,对于个别成本项目的较大的波动,应考虑制造部门可能的自行处理内废产品的行为,提请技术质量部进行调查,一旦发现,应严肃处理。

3.4外废管理

3.4.1外废指在产品完工入库后发现的废品。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因仓库长时间存放,造成存货锈蚀或改型。

b.因进行质量抽查,存货入库样本与出库样本个体的差别,造成出库时检查不合格。

c.客户在后续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发现存货存在内部质量缺陷,造成返修、索赔和退换货损失。

d.存货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返修、索赔和退换货损失。

3.4.2所有外废应由技术质量部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单》——外废”,经质量主管审核后,交相关部门处理。

3.4.3外废存货作回炉处理的,应由成品库转入材料库,铸造车间从材料库领用出库。

外废存货不能从成品库直接退入铸造车间或者从客户直接退入铸造车间。

3.5返修管理

3.5.1库存存货因需返修的,由技术质量部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单》——返修”,返修部门凭返修通知单到仓库办理返修存货的“借用手续”;存货返修完工达到使用要求后,经质检检验合格,冲“借用手续”。

3.5.2返修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

3.5.3仓库应建立《存货返修记录台帐》,登记存货返修领料和返还情况。

3.5.4在制品返修由责任部门自行处理,车间应建立《返修记录台帐》。

4.领料出库的物流管理

4.1材料用途与领料责任

4.1.1材料可分物耗(存货消耗)、机耗(设备消耗)、工耗(劳保)和事耗(项目领料)。

4.1.2物耗材料包括主料、辅料、燃料及其他材料,物耗材料直接考核制造部门消耗指标。

物耗材料领料时应尽可能明确耗用于何种存货的生产。

4.1.3机耗材料包括机械备件和电器备件,机耗材料直接考核维修部门,同时设备使用部门承担连带责任。

物耗材料领料时应明确耗用设备的编号。

4.1.4劳保用品应由安全生产部制定发放定额标准,各部门根据定额每月一次性办理出库手续。

4.1.5对新品开发、基建、设备大修专门事项应进行立项,确定项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