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35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docx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

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

水温

(℃)

pH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μScm-1)

25℃电导率

kt(μScm-1)

计算公式

第一次

第二次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______℃

样品编号

样品前处理

分取体积

()

稀释倍数

测得电位值(E)

査曲线值

()

样品浓度

()

计算公式

取样量

定容体积(ml)

固体(g)液体(mL)气体(L)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

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比色皿mm参比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

样品编号

样品前处理

分取体积(mL)

定容体积(mL)

稀释倍数

吸光值A

石油类

测定结果()

动植物油

测定结果

()

取样量

萃取液体积(mL)

固体(g)液体(mL)气体(L)

3030cm-1

2960cm-1

2930cm-1

计算公式

校正系数

X=

Y=

Z=

F=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条件分析日期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

标准曲线

分析编号

分析编号

平均值

标液加入体积(mL)

加标液浓度()

标准加入量(μg)

加标体积(mL)

响应值A

加标量()

减空白后响应值

测得值()

回归方程

Y=bx+ab=a=

原样品测值()

相关系数

r=

回收率(%)

备注

允许回收率(%)

结果评判

平行样检查

平行样编号

定值()

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

相对偏差(%)

相对误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结果评判

结果评判

计算公式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显色时间______________显色体积___________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比色皿mm室温_____℃湿度____%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

稀释

倍数

吸光度

A

A--AO

査曲线值()

样品浓度()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

稀释

倍数

吸光度

A

A--AO

査曲线值()

样品浓度()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Y=bx+ab=a=

计算公式

线性相关系数

r=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

__________溶液移取量()

()滴定溶液消耗量(mL)

减空白后消耗量

样品浓度

()

空白滴定消耗量(mL)

V始

V终

V始-V终

计算公式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溶液的标定

加标回收率检查

分析编号

平均值

编号

________溶液移取量(mL)

()溶液消耗量(mL)

________溶液

浓度()

加标液浓度()

V始

V终

V始-V终

加标体积(mL)

加标量()

测得值()

原样品测得值()

计算公式

回收率(%)

允许回收率(%)

结果评判

样检

平行样编号

质控样检查

定值()

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

相对偏差(%)

相对误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结果评判

结果评判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

样品编号

稀释比f

培养瓶号

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

溶解氧浓度(mg/L)

水样BOD5

浓度(mg/L)

培养前

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读数Ⅰ

读数Ⅱ

平均值

读数Ⅰ

读数Ⅱ

平均值

培养前

培养后

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

稀释水

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

溶解氧浓度(mg/L)

备注

培养前

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终读数

始读数

用量

培养前

培养后

平行样检查

平行样编号

质控样检查

定值(mg/L)

平均值

测的浓度

测得值(mg/L)

相对偏差(%)

相对误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偏差(%)

结果评判

结果评判

标定

序号

0

0

1

2

3

平均值

计算公式

基准液体积(mL)

空白溶液

滴定记录(mL)

V0

V1

△V

Na2S2O3浓度

相对偏差(%)

结果评判

允许相对偏差(%)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

样品编号

稀释比(f)

培养瓶号

溶解氧值(mg/L)

水样BOD5浓度(mg/L)

样品编号

稀释比(f)

培养瓶号

溶解氧值(mg/L)

水样BOD5浓度(mg/L)

培养前

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

平行样编号

质控样检查

定值S(mg/L)

平均值

测的浓度X(mg/L)

测得值X(mg/L)

相对偏差(%)

相对误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结果评判

结果评判

计算公式

-------------------

计算公式

------------------

水样浓度(mg/L)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计算公式:

BOD5(mg/L)=n(C1-C2)-(n-1)(B1-B2)

式中n------------稀释倍数

C1,C2-----------水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

B1,B2-----------稀释水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

平行样

质控样

<30

≤±25

≤±25

3-100

≤±20

≤±20

>100

≤±15

≤±10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室温℃湿度%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V

()

称重(恒重)(g)

样品重量△W()

样品浓度()

计算公式

容器+滤膜+样品

(滤筒+样品)

平均值W1

容器+滤膜(滤筒)

平均值W0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配制日期配制人标定日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湿度%

基准溶液

标准溶液

基准溶液名称

基准溶液浓度()

试剂名称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浓度()

干燥条件

℃小时

℃小时

标定记录

序号

0

0

均值

1

2

3

均值

序号

1

2

3

1

2

基准液体积(mL)

空白

皿重+试剂重(W1)(g)

滴定记录(mL)

起始读数V0

皿重+试剂重(W2)(g)

终止读数V1

试剂重(W1-W2)(g)

实耗体积△V

定容体积(mL)

计算浓度()

配制浓度()

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偏差(%)

结果评判

计算公式:

有证标准物质配制

标样编号

来源

标样浓度

稀释度

移取体积

定容体积

储备液浓度

移取体积

定容体积

使用液浓度1

移取体积

定容体积

使用液浓度2

移取体积

定容体积

使用液浓度3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配制日期

试剂名称

试剂规格

皿重(g)

皿重+试剂(g)

实际净重(g)

定容体积(mL)

浓度()

适用项目

有效期

备注:

配制日期

试剂名称

试剂规格

试剂移取(mL)

定容体积(mL)

浓度()

适用项目

有效期

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日期_______________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

定容体积()

分取量()

稀释倍数(过程)

测得值

()

平均值

样品浓度

()

计算公式: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页第__页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

样品编号

采样点名称

采样时间

 

水样外观

监测项目

排污口

规范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