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339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

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

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

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

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

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的,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下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

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

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

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

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

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

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

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

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

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

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C.第⑤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

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以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前,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改革的热点和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生涯规划教育要求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

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实行新高考以后,学生学会选择是其在高中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最基本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材料二: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有个大致了解,但还要意识到想从事的职业未必是能从事的职业。

学生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

因为未来是多变的,能够适应这个变化很重要。

这一方面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测试,参照老师、家长和朋友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以往,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最多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最终选择一些热门专业。

但这些热门专业未必是热门职业,而且等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专业是否依然热门都是未知数。

因此,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感,避免学生因盲从利益趋向而做出的并不明智的专业选择。

据调查和统计,在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年级、学校性质、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年级越高,成绩越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水平越高。

(节选自搜狐网《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材料三:

高中生自我认知情况统计图

高中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很强

较强

一般

不具备

没有考虑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应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往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注】以上数据均为百分比。

(摘编自《重庆市某重点中学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四:

“一到每年的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变成了热线,其中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

”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高考考试生报志愿时会感到迷茫:

“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

”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如是说。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

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

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4.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B.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想从事的职业未必是能从事的职业,在设计职业发展时要认真思考自己是否有适合该种工作的能力。

C.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认知到自身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认知到自身不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数量多于不具备合作意识的学生数量。

D.超过70%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因此进入大学后想重新选择专业。

5.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自身能力、性格、优劣势、身处环境等的认知是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要求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的生涯。

B.对于重庆市某重点中学被采样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总体上有较好的自我认知意识,对自身的个性、兴趣和能力都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

C.职业生涯受学业成绩、学校性质、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维度的影响,因此,学业成绩优异、名校毕业、家庭环境良好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强于普通学生。

D.在张慧英看来,只要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能获得幸福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挪开暖瓶

 刘心武 

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30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

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

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

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

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

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

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

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

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在她近旁。

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

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她忽然大声说:

“哎,把暖瓶挪开!

”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

“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

”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

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

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若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人生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成了所谓作家。

她1978年考取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管理员。

那家工厂早已消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

他知道我要去美国讲演,打电话说要见我,托我个事。

我就约他到星巴克,他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他说完他的心事嘱托,就离开了。

我已经年逾花甲,他和她也都早已结婚,有了子女,我们应该都不算浪漫人士,但他却还是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并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

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他们生命的那个时段,她喜欢他,以至他说话时,她不能容忍任何障眼的东西,她不但要倾听他,还要注视他。

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喜欢过他,然后,我回国把她的回应告诉他,他就满足了。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

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好这个使命,不亚于要把我那演讲的任务达到圆满。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瞬间。

使这些瞬间定格,使其不褪色,可以永远滋润我们那颗在人生长途跋涉中越磨越粗粝的心。

我演讲那天,她没有来。

当地文化圈的人士聚餐欢迎我,她也没露面。

我给她打去几次电话,都是英语录音让给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

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电话,才终于听到她的声音。

她的声音一点没有变。

她很高兴。

说她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家。

她说看到报道,祝贺我演讲成功。

我就引导她回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

“都好吗?

你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吗?

”我就先逐个说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阔论,那时候我们给他取的外号是“博士”……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女儿,大声地说:

“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我看不到微波炉了……”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我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是怎么跟她结束通话的。

回国很多天了。

我没主动给他去电话。

他也还没有来电话。

如果他来电话问我,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他”与“她”的故事。

B.“硕大的蝴蝶”和“敛翅的春燕”分别写出了“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简洁流畅,意蕴丰富,结构精巧,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布局谋篇的匠心。

D.“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我”对“他的嘱托”的重视,也交代了赴美的原因。

8.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9.通电话的过程中发生了“她”让人挪开花瓶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

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

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

除永州通判。

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

帅司檄不忧录靖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

除知开州。

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

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

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

改成都路转运判官。

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

比至,下令曰:

“米至矣。

”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

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发其廪。

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

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

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

朝廷命不忧摄制司。

初,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

不忧曰:

“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

”不听。

居官所至有声,立朝好言天下事。

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

帝可之。

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

“此贤臣也。

”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

不忧以文行训勉族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

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

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

(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B.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C.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D.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第,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因科举考试中分等第而得名,又称“及第”。

B.调、转、改、摄均与官职任免或变化有关,其中“摄”是“临时代理”的意思。

C.廪,中国古代仓库的名称。

中国古代一般称贮米的建筑为仓,贮谷的建筑为廪。

D.禁中,又叫“禁内”,指帝王所居之处,因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忧无畏果敢,严厉惩治豪强。

他担任金华丞,惩治土豪何汝翼,将其刑拘后押送到州府衙门,最终使其被其他的州所编管,当地人因此畏惧折服。

B.不忧移风易俗,受到百姓拥戴。

他治理开州,为百姓开办学校,使百姓知晓孝义,开州民俗焕然一新;在他离任开州时,百姓挡住城门表达不舍之情。

C.不忧明辨是非,遇事思虑深远。

起初官兵战败,前制使以贿赂敌方首领的方式求和,他不同意前制使的做法,认为讲和的对象应该是大族而非小族。

D.不忧关心族人,注重文行教化。

他训勉族人,举荐其中的杰出者,请求开办新的学校;设立自讼斋,让有过失者在那里读书,人人受到感动和激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

(5分)

(2)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州桥①

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②,回首哀湍③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州桥④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①州桥:

位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所作。

②山椒:

山顶。

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

③哀湍:

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

④州桥:

与王诗所永为同一座桥。

此诗为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

14.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先写于州桥踏月,思念家乡,后写在家乡赏月,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而忆及汴京。

B.王诗中两次写到州桥和溪流,时空转换,交叉渲染,写出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

C.范诗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等”“询”,将强烈感情浓缩于此,真切而炽热,撼人心灵。

D.范诗末句用一个“真”字作结,真切写出了被金占领区“父老”的哀怨、思念与失望。

15.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

宰相张说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

此一联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对音乐描写十分精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现了“急如雨”“如私语”两种旋律交错出现的场景,紧接着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3)《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浩渺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

只有,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

人工智能应用,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隐患。

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无节制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场景下的数据收集、专业化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主体难以了解、控制其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

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课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势所趋未雨绸缪方兴未艾无所不在

B.势如破竹未雨绸缪如火如荼无所不在

C.大势所趋防患未然方兴未艾无所不至

D.势如破竹防患未然如火如荼无所不至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一项调研,当前无节制乱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B.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C.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D.一项调研显示,当前胡乱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也需要被正视。

B.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C.也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D.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挑战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也需要被正视。

20.好朋友小广考上大学,小林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小广,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

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

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无比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