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225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

课题: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

教学顺序:

1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背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重点、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背景

产生的原因:

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的要求。

产生的基础: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注:

见对应电子课件。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按照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的集合体。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和易于进行分布处理。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一同的类型。

注:

见教材P7。

重点介绍按操作分类的主从式网络和对等网络。

课后练习: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什么网络?

3、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4、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二

课题: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

教学顺序:

2、3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认识和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OSI参考模型结构的作用。

 

重点、难点:

OSI参考模型结构。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要将若干台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连接成网络,除了要有传输介质外,还要有一些专用与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设备。

注:

见P13。

2.计算机网络的设备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卡。

重点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

3.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概念。

4.OSI参考模型结构。

7个OSI层次中,最低3层(1-3)是依赖网络的,牵涉到将两台通信计算机链接在一起所使用的数据通信网的相关协议。

高三层(5-7)是面向应用的,牵涉到允许两个末端用户应用进程交互作用的协议,通常是由本地操作系统提供的一套服务。

中间的传输层为面向应用的上3层遮蔽了跟网络有关的下3层的详细操作。

本质上讲,它建立在由下3层提供的服务上,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网络无关的信息交换服务。

重点讲授每一层的协议和功能。

课后练习:

1、什么是网络协议?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3、简述OSI七层参考模型每一层的主要功能?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三

课题:

数据通信概述

教学顺序:

4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了解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

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

数据通信系统可以看成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分布于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

它由计算机、终端设备、通信线路和信号变换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备是数据的信源和信宿。

2.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号、数据、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数据传输率和差错率等。

注:

见P29。

重点讲授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说明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关系。

2.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3.什么是数据传输率?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四

课题:

数据编码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教学顺序:

5、6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

 

重点、难点: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数据传输模式

共4种方式。

注:

见教材P32。

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注:

见教材P32-34。

3.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AM:

幅移键控(AmplitudeShiftKeying-ASK)、FM:

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Keying-FSK)

和PM:

相移键控(PhaseShiftKeying-PSK)

4.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要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

注:

见教材P36。

5.数据的传输方向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注:

见电子课件。

6.数据通信方式

并行和串行通信,同步和异步通信。

重点讲授并行和串行通信的特点。

7.

8.

课后练习:

1.数字数据可以针对载波的不同要素或它们的组合进行调制,有哪三种基本的数字调制形式?

2.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分为哪几个步骤?

3.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方式有哪几种?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五

课题:

多路复用技术、交换技术和差错处理

教学顺序:

7、8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网络技术的几种复用技术的原理;理解交换技术的几种方式;

了解常见的差错控制技术及其原理。

重点、难点: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复用的意义:

提高通信效率。

2.复用技术的种类:

频分复用、波分复用、时分复用;

3.

频分复用—理论基础:

不同频率之间的信号不会产生干扰;

波分复用—理论基础:

同上;

时分复用—理论基础:

时间片轮循;

4.复用技术的原理实现:

见电子教案。

5.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电路交换过程:

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7.报文交换:

定义、原理、特点。

介绍存储转发的概念。

8.分组交换:

与报文交换的异同。

9.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总结:

线路交换:

在数据传送之前需建立一条物理通路,在路被释放之前,该通路将一直被一对用户完全占有。

报文交换:

报文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分组交换:

此方式与报文交换类似,但报文被分成组传送,并规定了分组的最大长度,到达目的地后需重新将分组组装成报文。

10.差错处理的含义:

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干扰,发生信号失真。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引入数据差错处理机制。

11.包含两个内容:

差错控制和差错处理。

课后练习:

1、常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一个标准的PCM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定义为64kbps?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六

课题:

局域网概述

教学顺序:

11、12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目的:

理解计算机局域网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解局域网技术所研究的内容;了解局域网技术的分类和技术标准;常见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

重点、难点:

局域网拓扑结构;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基本概念:

局域网的定义、分类、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和标准介绍。

2.拓扑结构及各种结构的特点

总线型、星型、环型

3.传输媒体:

双绞线:

技术指标;T568B与T568A标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强调)

同轴电缆:

技术参数;类型;

光纤:

工作原理;参数、类型;

无线:

无线信号的基本概念;无线传输的应用。

4.课堂练习:

电子课件。

5.总体介绍各类局域网标准及其应用领域。

(概述);

6.局域网的框架模型。

7.访问控制方法的含义;引入冲突域的概念。

8.以太网的访问控制方法(介绍);令牌环网的访问控制方法;令牌总线网的访问控制方法。

9.提出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的概念。

课后练习:

1、什么是局域网?

局域网有哪些特征?

2、局域网中有哪些拓扑结构?

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试说出本章中介绍的常见几种传输介质工作原理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4、用生活中的实际网络实例来比较一下本章中的几种访问控制方式的优缺点?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七

课题:

以太网

教学顺序:

13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理解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了解以太网的几个技术标准;掌握以太网标准中的工程规范;掌握以太网的组织。

重点、难点:

CSMA/CD;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CSMA/CD的工作原理和机制:

CS的含义,作用;MA的含义、作用;CD的含义和作用。

2.10Base2、10Base5标准:

传输介质的要求;技术参数和特性;组网的工程要求;

3.10/100BaseT标准

传输介质的要求;技术参数和特性;组网的工程要求;

4.集线器和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5.不同类型的以太网如何实现互联。

设备;组网模式。

课后练习: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八

课题:

交换式局域网和虚拟局域网

教学顺序:

14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当前使用的局域网技术;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认识各种类型的交换机;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和作用。

重点、难点: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分析传统局域网的不足:

给出带宽的计算公式。

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从某一节点收到一个以太网帧后,将立即在其内存中的地址表(端口号-MAC地址)进行查找,以确认该目的MAC的网卡连接在哪一个节点上,然后将该帧转发至该节点。

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找到该MAC地址,(该目的MAC地址是首次出现)交换机就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节点。

拥有该MAC地址的网卡在接收到该广播帧后,将立即做出应答,从而使交换机将其节点的“MAC地址”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3.交换机使用的交换方式:

直通方式;存储方式;碎片隔离;分析这三种方式的特点。

4.按功能层次进行分类的交换机类型。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

每种类型的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5.按应用类型的划分:

企业级交换机;骨干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桌面型交换机

各种交换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6.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7.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课后练习:

1、什么是交换局域网?

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异同?

2、什么是虚拟局域网?

简单的陈述一下虚拟局域网有哪些好处?

3、交换机有哪些交换结构?

交换机有哪些交换方法?

交换机有哪些类别?

4、划分VLAN有哪几种方法?

各有什么特点?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九

课题:

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和无线网络。

教学顺序:

15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令牌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了解令牌网络的两种组织形式及其标准;

认识无线网络的特点、标准、组织形式。

重点、难点:

难点:

访问控制方式;无线网络的组织模式。

主要教学内容(提纲)

1.令牌网络(环或总线)的介质访问方式总体上讲是属于受控接入方式。

2.令牌环网络所需要的网络设备:

环接口设备的工作原理。

3.令牌环的基本结构。

4.令牌总线与令牌环的异同。

5.无线网络的发展。

6.无线网络的组成。

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的其它相关设备

7.常见的无线网络组织模式。

有固定设施的无线网络;

无固定设施的无线网络。

课后练习:

在办公室环境中如何构建一个无线网络的环境。

写一份报告,描述设备的选型理由,画出网络的组织结构图。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十

课题:

广域网概述和广域网工作机制

教学顺序:

16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