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18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docx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就是关于郭纪生——也就是本人——提出的有益于养生的二十四个字,一共四句话,每句六个字,一共二十四个字。

   这二十四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主要依据有三个,一个是我学习过的中医养生理论,并将之付诸实践,身体力行,亲身体验过的感受;一个是我53年中医临床实践所见所知所想的总结;最后一个,来自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应该优先,它讲到,生命重要的是养生,是要把生命再次培养,而且是自己来培养。

讲究卫生还要放在其次。

养生是积极主动的生命态度,用现在的话将,叫做积极思维。

    “养生二十四字诀”的第一句话叫做保肾气,勿过劳。

     

   先说“保肾气”。

什么是“肾气”?

肾气就是肾中的精气,简称精气。

一说到精气,肾气,大家就会自然的想到,是不是性生活中男子体内排出的精气呀?

不完全是,那只是肾中精气的一部分。

如果把我们的人体比做一个小天地,小宇宙,那么肾中精气就好比这个宇宙中的能量,能力,就是我们全身的细胞,当然,还包括生殖系统,已经与机体各个系统相关的内分泌系统。

   中医认为,肾在腰府两侧,所以说腰为肾之府,腰疼腰酸,多半是肾虚的外在表现。

肾与骨骼骨髓的生长发育、人体机能及生育能力,衰老程度都密切相关,尤其肾气与人类的传宗接代有最直接的关系。

  《内经》说过:

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肾气盛而天癸至。

天癸是什么?

简单的说,天癸就是人体内生殖机能成熟,充盈的一种物质,同时也是能代表着人体整体机能盛衰的一种标志性至关重要的物质。

天癸五行属水,并不是人生来就充盛的,它是随着肾气的强盛衰减而强盛衰减的。

在它的改变下,人体逐步由幼年走向成熟,走向壮盛,再走向衰老。

可以说,天癸是生命的来源,是衡量生命力的标尺。

那么女子二七,男子二八天癸至,又会发生什么呢?

女子二七十四岁,男子二八十六岁,肾气逐渐充盈,天癸满了,女子会出现月经,男子出现遗精,这说明身体又发育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此开始具备生殖功能,人体也开始进入旺年。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到了七七,也就是四十九岁,男子到了七八五十六岁,肾气开始逐渐衰退,天癸将绝,女子出现停经,男子各方面功能也开始减退,这就是衰老的开始。

所以,保持肾气的充盈,保持天癸的旺盛,就是预防延缓衰老的根本方法。

   此外,由于肾气有助于保持生命的活力,因此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也至关重要。

肾气充,则思维敏捷;肾气衰败,则神思恍惚。

当你在工作中发现,这段时间怎么总是觉得非常疲劳,好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样的问题时,除了想到脑,你还应当想到肾,肾气。

看最近是否工作的太疲劳而没有得到好好地休息,请提醒自己是否已经过劳了。

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都是肾气衰退的直接表现。

  你看,肾气有多么重要啊。

可是,肾气要怎么保护呢?

我们先来看看肾气是从何而来的。

   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受之于父母,来自先天,也就是说,你父母身体的状况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营养、休息、心理和疾病情况就决定了孩子的肾气是否充盈。

所以我说,讲养生应该从胎儿养生开始讲起,从孕妇,甚至是未孕之人开始讲起。

当它还是个小小的胚胎时,就应该注意调护孕妇的精神,加强各种营养,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样生出来的宝宝才会是聪明健康的宝宝,为将来有个好身体,肾气的充盛打下个好的基础。

这跟现在流行的胎教如出一辙,事实上,胎教也可以看作是胎儿养生的一个方面。

   那是不是说,肾气充盛与否只跟先天有关?

后天怎样调养也将无济于事呢?

   显然,事实还不是这样的。

虽然肾中精气主要来自于先天,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靠后天的保养。

如果肾气先天充沛,后天失于保养,那也会慢慢消耗殆尽;如果先天一般或者稍有不足,后天能够用好的方法去补救,也还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

   肾气重在一个“保”字。

肾气要精心的保护才能保持充盛。

怎样保护呢?

最重要的就是“勿过劳”。

大家注意,我说的是“勿过劳”,是指不要过度的劳作,劳累,因为过度的劳作劳累,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会大量的损伤肾气,使肾中精气亏损,那样必然会导致提前衰老,严重的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出现器质性病变。

劳动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超量的超负荷劳动对人体绝对是一种伤害。

在正常的劳动和过度劳损之间,还在于一个度的把握。

总的来说,在工作中,无论脑力劳动或是体力劳动者,不要勉为其难,勉强自己做超过承受能力的工作,勉强了,感到异常的疲惫,身心俱累,很长时间不能缓解,那就是越过了“度”,就是过劳,时间久了会造成肾气损伤。

《内经》说过:

“久立伤骨”,站立太久或者经常长时间站立,就会造成骨骼损伤;这就是过劳时肾气损伤导致骨骼损伤的一个例子。

  同时,还要提醒大家,过劳里面还包括房事过劳。

和谐的性生活有助于体力恢复,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对人来说是本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也要掌握一个度,不能任意放纵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现在有些人有钱了,总喜欢在外面拈花惹草,以为这样非常风流快活。

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肾气大量耗伤,对人体是最具杀伤力的。

所以,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算是夫妻之间也应该根据气候,体力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调节。

   在“勿过劳”的基础上,保护肾气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达到。

比如多食用一些黑色食品,黑芝麻,核桃,黑木耳,紫米,黑豆,瓜子;海产品,比如牡蛎,鲍鱼,深海鱼类;一些植物,比如枸杞,黄精、首乌,这些东西都可以很好的保护肾气,及时补充肾中精气,帮助您增进脑力,恢复体力。

   还有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方法,对您也许更有帮助。

   第一,按摩法。

女性可以按摩神阙、关元两个穴位;男性是按摩中极和神阙两个穴位。

关元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肚脐下3寸。

中极位于体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

神阙穴大家都知道,就是肚脐。

注意,这里的1寸不是指3公分,而是伸出你的食指,食指第二关节长度为一寸,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这三个穴位都是属于任脉的腧穴,关元主要用于女性保健,中极用于男性保健。

神阙被看做先天真息唯一潜在的部位,与肾气,先天真气都密切相关。

保健方法是:

每晚睡觉前空腹,将双手错热,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放在穴位上,男子顺时针,女子逆时针揉动,每次180下。

   第二,意守法。

意守主要在于守神,把握住生命最初的功能,那就是神,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守住肾中精气。

静坐,放松,闭目,去除杂念,意念只专注于神阙和丹田的部位,放松呼气,尽量使呼吸平稳而深缓,每次30分钟,直至感觉神阙丹田部位气守在内。

这两种方法长期坚持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再说一点关于男女生命周期的话题。

根据内经的记载,女子和男子是有生命周期规律的。

女子从七岁起,肾气逐渐充盛,二七十四岁天癸至,开始来月经;三七二十一岁肾气达到均衡;四七二十八岁肾气最为旺盛,筋骨坚实;从五七三十五岁开始,肾气逐渐走向衰落,面色焦黄,脱发,到了七七四十九岁,月经逐渐停止,天癸枯竭,身体开始走向衰败。

   男子呢?

男子是从八岁开始发育的,肾气开始充实;二八十六岁开始遗精,阴阳相合;三八二十四岁肾气平均;四八三十二岁,肾气最为旺盛,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到了四十岁,肾气开始衰落;四十八岁阳气渐衰,面色焦枯;五十六岁左右,性功能开始下降,肾气衰弱;到了六十四岁时,头发牙齿都开始脱落了。

这是人的一般生命规律。

   由此可见女子逢七,男子逢八,生殖和生理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

其实,不止是生殖方面,女子以七为周期轮回,男子以八为周期轮回,往往预示着出现生理和病理的改变,所以在这个节点上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养护和调摄,以防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好,这是第一句话,叫做保肾气,勿过劳。

其实把“保”和“勿过劳”结合起来就比较完整了。

养生二十四字诀”的第二部分:

养胃气,慎饮食。

前面说过,肾中精气有多么的重要。

肾气为先天之本,我们也说了,肾气也需要后天的保护,怎样保护呢?

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

《内经》说:

“胃为后天之根。

”,中医也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这说明胃气跟肾气是一样重要的,都是生命健康的基础条件。

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根,对我们人来说是一个都不能少。

胃作为后天的根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我们往往把脾胃合在一起讨论。

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是所有营养的来源,后天生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的运化和吸收功能来完成。

脾胃功能好,吸收营养物质充分,供应到人体各个脏腑器官,血液津液的物质就充足,人体生长就旺盛,生命力自然强大。

如果脾胃功能很差,吃啥啥不香,那么各个脏腑,血液都得不到濡养,人又怎么能健康呢?

这是个非常明显的道理。

所以,脾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头脑、心、肝、肺、肾、气、血、津液、骨骼、肌肉、皮毛的健康。

所以我们说,脾胃是后天的根本。

在临床中我经常能见到脾胃虚弱的患者,他们往往是面色苍白或者萎黄,容颜没有光泽,体态非常消瘦,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说话多半有气无力,精神也萎靡不振,浑身上下这儿疼那儿疼,全都不舒服,总给人一种衰弱衰老的印象。

这就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这样的患者看着往往让人是非常心疼的。

胃功能的好坏跟吃,睡,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先说说慎饮食。

我想,慎饮食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层意思。

首先要养成好的进食规律,要按时按量吃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

很多人饮食习惯不好。

比如不吃早饭就是个非常恶劣的习惯。

请原谅我说的比较严重。

可事实会比我说的更严重。

不吃早饭不但可以引起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一类的疾病,还会严重影响你的脑力活动,全身的精力能量以及各个脏腑的功能,包括刚才讲过的肾气。

我们的躯体休息了一夜,早晨应该补充充分的营养,但由于习惯不好,身体得不到补充,时间长了会是什么结果呢。

自己想想就明白了。

所以,这个习惯一定要改掉。

还有就是节食的人,请你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一天吃3顿饭,那么他一生能吃多少顿饭呢?

你每天少吃一顿,那你一生又少吃多少饭呢?

亏损啊,这是严重的亏损。

何况还有的人每天只吃一顿饭,不吃饭哪儿来的胃气啊?

没有胃气那不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吗。

如果是出于减肥的目的,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结构,多消耗少摄入来达到,但是为减肥而不吃饭对身体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时间长了对脾胃无疑是伤害。

还有就是饥一顿饱一顿,一顿吃得太多,这都是不科学的。

其次,要注意饮食搭配的合理性。

吃饭当然是一件享受的事,可是我们不能为了口腹之欲想吃什么吃什么,毫无节制,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吃什么就吃什么,身体需要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是有规律的。

饮食不宜偏嗜,过甜,过酸,过苦、过咸都会对五脏造成伤害。

五谷杂粮,各种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只要不是过敏的原因,都应该尽量多品种的摄入,这样才能保持营养的均衡。

有的人爱吃素,绝对不吃肉。

其实也未必科学,因为已经证实了,纯素食主义者体内往往缺乏维生素B族。

每天喝纯净水的人,时间长了体内会矿物质缺乏,还会得骨质疏松。

另外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胡萝卜要炒着吃胡萝卜素才能被人体吸收,大蒜最好生吃,而且要剖开,搁置15分钟左右再食用,大蒜素的吸收率是最高的,西红柿应该吃熟的,加热过的,可以有效防止男性前列腺疾病,维生素类保健品饭后或者随餐服用效果最好,而水果呢,恰恰是餐前吃更科学,可以防止腹胀。

等等,这样的科学常识需要我们用心去积累,去学习,日积月累的慢慢就会丰富起来的。

关于营养摄入,有几个原则介绍给大家。

第一个叫做“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这句话恐怕很多人都会说吧。

可是有几个人能做的到呢?

从养生的角度看,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后把该排泄的排泄出去,该补充的这时候要及时补充。

早晨时一天之中的阳时,正是身体蓬勃向上的时候,没有充足的营养作保证,这一天的工作也会提不起精神的。

中餐的营养应该最丰富,因为中午时阴阳交替的时分,给身体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在阴阳交换的时候不至于出现疲劳,精神涣散的情况。

晚餐建议少吃,七八分饱,因为晚上主要是要休息,不要给胃太大的负担,它也需要休息,而且晚上属阴,消耗减低,所以可以摄入减少,这样是有利于养生的。

第二个叫做根据年龄选择食物。

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比如,青少年需要长身体,大量消耗脑力,那么他们就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青菜,水果,牛奶,鸡蛋,鱼虾,鸡肉牛肉,这些都是必须的。

这些食物不但养胃,还可以养脑,养肾,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帮助;中年人工作劳累,压力大,要保证热量充足,应该多吃些青菜,水果,瘦肉,鱼虾,牛肉,还可以多吃干果和硬果,比如核桃,榛子,松子,栗子等,主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E,补充脑力,另外莲子,百合有清心养阴的功效,对中年人也很适合。

老年人新陈代谢变缓,吃饭特别要注意不能吃得太饱,注意控制油腻食物,也就是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因为老人的脾胃功能退化,油腻食物会给已经虚弱的脾胃增加负担。

但是老人也适合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鱼虾,鸡蛋,牛奶等,蔬菜,尤其是长纤维蔬菜比如芹菜,白菜,茄子,韭菜都对老人的胃肠蠕动非常重要,芹菜还有控制血压的功效。

此外萝卜也很好。

萝卜有很好的顺气作用,建议老人可以多吃。

除此之外,山药,红薯,大枣,芝麻,还有含钙丰富的食品也是老人的选择,对于健脑,养心,补肾都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原则叫做根据人体需要进食。

人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原则,中医叫做精微物质,这些物质是维持我们生命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我们在一天中最少要吃一个水果,这个水果首选苹果,其次是西瓜、猕猴桃、葡萄,香蕉,香蕉对男性很好,可以帮助男性补充必须的钾。

一天中我们最少要喝够8杯水,白开水最好,最好不用含糖饮料。

早晨起床后空腹就喝,一杯白开水分五口,慢慢的喝,缓缓的咽下,千万别着急。

它可以滋润你的肠道,濡养你的脾胃。

一天之中最好能喝茶,绿茶首选,当然,秋天可以喝铁观音,冬天北方地区可以喝熟普洱,这些差都有暖胃的作用,可以保护我们的胃气,洗涤我们的肠胃,促进代谢和排毒,在这一点上喝茶优于和咖啡。

北方的朋友,尤其是经常上火长痘痘的朋友,应该长年坚持吃黄瓜。

这个蔬菜最普通,但是它含水量充分,富含长纤维素,对清热解暑,通二便最好。

生吃效果最佳。

豆腐应该是经常吃的食物,补钙,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对人的骨骼、皮肤、大脑都很有好处。

另外,核桃是很好的健脑食品。

关键是怎么吃才能最有效?

古代养生学中专门讲过核桃的吃法:

第一天吃一个,第二天吃两个,第三天吃三个,以此类推,直到第二十天,每天吃二十个,然后休息5天,再重头吃起,如此往复,重复3次,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补肾健脑的效果。

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慢慢的咀嚼,感觉唾液跟核桃充分融合后再咽下。

以上说的是如何做到慎饮食,如果真能做的很好,坚持下来,那么自然就是对胃的保护,自然就是养胃气了。

此外,从养胃气角度看,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胃以“和降为顺”,也就是说,胃的特点是喜欢“和”,喜欢“降”,这个降是下降的降。

当胃气和顺时,当胃气是下降状态时,脾胃是最舒适的。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生气,怒则气上,肝气一上来胃气也跟着上来了,于是打嗝,上腹部胀满,反酸都会出现。

胃气持续不降还会影响到睡眠,导致失眠,这就是所谓的“胃不和而卧不安”。

当然,过度思虑也是伤胃的,对一件事反反复复的想,想来想去想不出结果,却把自己想的都没有食欲了。

过度思虑会抑制脾胃功能,导致胃气不舒,时间长了还会有胃溃疡出现。

如果我们能做到避免出现伤胃气的行为,那么就是在养胃气了。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已经说了一半,前面说是对人体来说比较重要的脏腑,肾呀,胃呀都是如此,把它们顾护好了这是做到养生的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

下面继续,第三句话叫做“宜快乐,善忘事”。

宜快乐很好理解,就是经常想快乐的事,经常做使自己心身愉悦的事。

善忘事,就是要善于主动忘记一些人和事。

有朋友会说:

“你这不是将我们健忘吗”说的很对,就是要健忘。

健忘健忘,忘记了也就健康了,不是吗?

而且这个忘记不是被动的,因为得了老年痴呆而忘记,它是主动的,我刚才说过了,主动忘记一些人和一些事,这是摆正心态,使自我达到心理平衡的一个秘诀。

曾经有一个权威的机构,针对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100岁以上健康老人进行过调查,就是看他们是如何保持健康的,希望从中能发现长寿的秘诀。

结果发现很非常趣,这些老人生活境遇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也各异,个人爱好千奇百怪,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酸,有人爱吃肉,有人爱喝酒,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阅读,有人脾气温和,有人脾气急躁,有人生活富裕,有人一生坎坷。

他们都能长寿,难道就没有一点共同性吗?

有的,经过研究发现,这些老人都有一下几个共同特点,大家要记住哦,记住了我们也照着做,也可以长寿哦。

第一个就是他们的生活都非常规律,并且常年坚持这样的规律,很少被打乱。

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吃饭,早晨中午晚上各吃些什么,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时候就寝休息,这都是常年如一日,非常规律的,这样的规律轻易不会打破。

第二,他们吃饭从不会一顿吃得非常饱,永远只吃七八分饱。

第三,他们都是性格自立的老人,生活坚持自理,非常勤劳,喜欢劳动,喜欢活动身体。

有的老人九十多了还上山耕地,有的老人百岁出头还给家里做饭,料理家务,能自己的做的事就自己动手,不把劳动作为负担。

第四就是这些老人心胸都很开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多大的事儿,多么难受的经历,都能看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宽容待人。

这些老人长寿的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吗?

2000年前的《内经》中说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于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先贤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他们遵循阴阳的规律,顺应自然地变化,能够做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太过劳累,所以能够形神兼备,终其天年,甚至是长命百岁。

那么现代的人呢?

却不再这样做了。

现在的人喝酒就像喝水一样平常,把肆意妄为当做是应该的一样,喝得醉醺醺的还要行房事,似乎是要把身体里的精气全部泄尽,耗散了真气才能罢休,不知道节制,不知道损益,不知道守护真神,只求一时的痛快,随心所欲,追求享乐,起居一点也没没有规律,所以他们往往刚年过半百就身体衰弱,很快就不行了。

大家看看,这难道不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吗?

我们的先人们难道可以预知后世吗?

不是的,是因为先人们掌握了健康长寿的规律,相应的,也就掌握了损害身体的做法。

这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谁违反这个规律,谁就不能得到健康和长寿。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最少都可以活到一百岁的秘方。

《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记载的:

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则天地,像似日月,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见,无恙嗔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人活在世上,要先修炼自身高尚的道德,淳厚待人,道德高明,他的行为应该跟天地、阴阳、春夏秋冬配合,懂得四季应该怎么吃,怎么穿,生活跟随日月星辰,昼夜分明,注意冷暖的调整,注意卫生及跟人身体的环境,这样,虽然可能有些嗜好,但是有个条件,就是心理上没有仇恨的人,不发脾气,不恼怒,,怀有一颗慈悲心,爱人之心,不像世俗的人一样,每天拼命想着去赚钱,去当官,,尽量做到生活的自得,安宁,快乐,思想宁静而专一,如果每天都能这样,那么是可以活到百岁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要长寿,最起码要具备几个条件。

首先是顺应四季、日夜的变化,照顾好身体的需要。

更重要的则是要怀着一颗平常心、慈悲心和爱人之心,多爱人,少怨恨人,多宽容,少狭隘,减少欲望,恬淡虚无,寡欲无求,做到宁静快乐,自我得意,不为世俗的诱惑而担忧,乐观的快乐生活,这就是长寿的秘诀。

恬愉,从佛家的角度看,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慈、悲、喜、舍。

人要经常笑一笑,只要一笑,脸上肌肉就可以拉开,大脑、神经马上放松,就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过分在意外在形体的改变,有了这样的修养,身体自热就不会老,精神也不会涣散,不会吃不香睡不着,疾病自然也就不会找上门来,或者偶然疾病也会很快康复,这样的话岂有不活到百岁的道理?

你会说,人有很多烦心事,生意不好做,钱也难赚;老婆又跟我找茬,孩子读书不上进;别人本事不大,工资却比我多的多;今年高级职称又没评上,他凭啥能掐我的个儿;今天局长找我谈话,是为了要提拔我,还是因为我有什么把柄落在他手里了?

这都是烦恼的来源,我睡不着,我放不下。

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崔永元就不会抑郁了。

但是我要说,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你的内心,人的烦恼来自于自我修炼的不够,是因为道德还不够高明,对事物还没有看的那么透彻。

南怀瑾先生有一副对联写得好:

有药能医龙虎病,无方可解众人痴。

身体上的病,多难多厉害都有药可用;但心里的病却最难治,众人的痴心妄想是无药可医的。

你想想无论如何,好的坏的,该来的还是会来,不是你的拼了命恐怕也得不到。

既然如此,那还痴什么呢?

这些困恼只能扰乱你的心身,使你失去安宁和自在,这是养生的大忌,是健康的大敌。

还是忘记吧,无论是你所怨恨的、你曾施恩的,对你恩将仇报的还是有愧与你的人和事,都把他忘了吧,如过眼烟云,一笑而过。

常放下,多宽恕,多慈爱,实际上是为了解救自己,为了自我平衡,为了自我的健康。

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的事呢?

我个人有三个体会:

一是,越对他人友善,你自己内心就会越开阔,越喜悦;二是世界上有一件事,你做的越多反而越有精神,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三是,宽容不是一种态度,更不是软弱,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断自省,对事物更加清澈的认识,与无限探索后所表现的一种力量,真的宽容了,就真的谦虚了。

宽容了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最后一句话,那就是“守规律,讲科学”

守什么规律呢?

自然地规律。

讲什么科学?

生活的科学。

刚才也提到了,《内经》中记载的活到百岁的秘方,其中有一条就是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来照顾生活起居。

大家知道我们的二十四个节气是怎么来的吗?

古人认为,一年三百六十天,分成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五天叫做一侯,三侯叫做一气,所以一年中有七十二个侯,二十四个节气。

这二十四节气有融入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中,是气候改变的提示和标志。

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变化,就会少生病,不生病。

中医认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夏天是茂盛的季节,秋天是萧瑟的季节,冬天是凋零的季节。

根据四季不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春发,夏长,秋收,冬藏。

我们将就每个季节从起居要求,脏腑调养,疾病预防,以及养生饮食这几个方面分别讲一讲在这四季中应该如何保护身体。

第一是当令节气——春季。

《内经》记载,春季“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就是说,在春天应该晚上早点睡,早晨早点起床,在庭院中慢慢的散步,显得很自在得意,不要杀生,不要抢夺,不要随意责罚别人,不要随意动怒。

这点提示我们,春季要注意保护肝脏,肝主生发,春天也是生发的季节,要防止肝脏生发太过,要尽量少喝酒,清淡饮食,平复自己的情绪,不要急躁。

春季要特别预防的是“温病”,也就是传染病。

春季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流感、风疹、猩红热、麻疹等等,大家记忆犹新的SARS就是在春节暴发流行的,到了立夏之后突然很快就消失了,这跟温病本身的特点有关。

很多传染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所以在春季要特别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道和肺,防止被感染。

多白开饮水是十分必要的,少吃引发上火的食品。

另外,多吃些红豆,红枣,竹笋,笋尖,莲藕这样的食物。

另外。

古人特别强调立春之日要吃“春卷”,因为春卷里卷着各种萝卜,莴苣,这些蔬菜正是可以帮助身体顺气,通气的食物。

因为春季有生长生发的特性,所以春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好时节,这个时期要给孩子充足的营养,钙质、蛋白质,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第二是夏季。

在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需要“夜卧早起,勿厌于日卧,使志无怒,使气得泄”。

意思是说,夏天也应该早睡早起,最好能睡午觉,这样有助于身体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