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045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docx

中考生物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一七年级上册

阶段复习效果评估卷

(一)(七年级上册)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通辽)下列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是( D )

A.蒸腾作用B.简单反射

C.自由运动D.进行繁殖

解析: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反射只能是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植物和低等动物等没有;运动,相对于动物而言一般植物不能自由运动,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新个体是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

2.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解析:

A项“春来发几枝”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B项描写了天气现象;C项描写了鸟类的群聚现象;D项描写了昆虫的繁殖现象。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羊入虎口”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解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如图为黄州赤壁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虫→鸟→细菌

C.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绿色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

解析: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有利于虫的生存,这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虫→鸟,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植物、虫、鸟都属于真核生物。

5.(2019成都)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野慈姑,它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水稻的产量,据此推断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 C )

A.共生B.寄生

C.竞争D.捕食

解析: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关系为竞争

关系。

6.(2019南宁)如图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

B.制作临时装片时应选用图乙中的清水

C.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D.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图丙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解析:

图甲中显微镜的目镜是5×,物镜是40×,所以放大倍数是5×40=200(倍),A错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图乙中的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状,B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即要使图丙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错误。

7.(2019平凉)小李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

C.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

D.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

解析:

洋葱根尖细胞埋在土中,不见光不含有叶绿体,A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透明度极高,线粒体结构微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都不容易看清楚,B错误;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错误。

8.(2019贵州)红豆杉属植物的统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从红豆杉的根、茎、叶中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红豆杉细胞内紫杉醇合成与运输的控制中心是( B )

A.液泡B.细胞核

C.细胞质D.细胞壁

解析: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9.(2019潍坊)以下对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A.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

B.寿光大鸡的体细胞中没有结构①⑥⑦

C.青州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结构②中

D.临朐山蝎和石门红叶的细胞内都有结构③④⑤

解析: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①液泡中。

10.(2019太原)2014年美国及挪威的三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在大脑皮层上被称为网格细胞。

网格细胞属于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C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解析:

由题意可知,网格细胞是组成大脑的细胞,应该是神经元,由神经元组成的组织为神经组织。

11.(2019广东)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C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植物体

解析:

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

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2019长沙)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

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D )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

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解析:

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枝条的下端插入红墨水溶液中,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13.取甲、乙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甲组是实验组

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析:

根据图可以发现,甲组数据变化较大,应该是未摘除叶的一组,是对照组,故A、C错;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错。

14.(2019潍坊改编)下列关于潍坊市中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 B )

A.老城墙根的葫芦藓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解析: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利用叶吸收无机盐,A错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板栗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D错误。

15.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中输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③叶脉

B.结构②和④都属于营养组织

C.⑦的细胞核是该细胞的控制中心

D.结构④的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解析:

图中输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③叶脉,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图中②和④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⑦保卫细胞中的细胞核是该细胞的控制中心;结构④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16.下列关于植物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完全相同

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

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苗

解析: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子房内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内的胚,A错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B错误;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发育成幼苗,D错误。

17.下列所列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 C )

A.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B.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C.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

散失

D.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解析:

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损伤幼根及其根毛,利于根吸水而不是避免水分的散失,所以C错误。

18.如图甲、乙分别为大豆的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

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③的是( C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图甲为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图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

图乙中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

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中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所以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③的是③

胚根。

19.(2019海南)表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相对应的是( B )

选项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显微镜

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

两面刀片

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C

放大镜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D

生理盐水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解析: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非常微小物体的结构,因此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不需要显微镜,故A错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C错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能滴加生理盐水,只能滴加清水,故D错误。

20.(2019德州)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A.“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

B.“春雨贵如油”——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D.“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解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A错误。

21.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 A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解析: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22.几位同学在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作了如下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含有雌蕊的花才可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B.果皮和种子分别是由子房壁和胚珠发育成的

C.果实和种子中可食用的部分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D.子房中含多个胚珠的花能发育成含多个种子的果实

解析:

植物的花受精完成以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有些果实里面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里面含有多个胚珠。

所以,A、B、D项是对的;C项中有些植物的果实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有些种子可食用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23.如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I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B.J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C.IJ段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D.HI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I点吸收的二氧化碳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

J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IJ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HI段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

24.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析:

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储存的淀粉运走耗尽;乙瓶中的液体是清水,丙瓶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乙、丙两装置中的叶片所处的环境,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甲瓶中叶片缺少光照,丙瓶中缺少二氧化碳,甲、丙瓶中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将叶片暗处理、割断叶脉、光下照射、脱色、碘液染色后观察:

A区不变蓝色,B区变蓝色,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丁叶片没有经过暗处理。

2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解析:

只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都是氧气,选项D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菏泽天香公园风景优美,湖面波光粼粼,岸边杨柳成阴,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特别是每年四月份天香公园盛开的牡丹,堪与菏泽牡丹园里的牡丹媲美。

公园内鸟啼虫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天香公园湖内生态系统进行了探究,他们将下面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绘制成如下表格。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种类

鸭子

河蚌

小鱼

水蚤

消化道

内食物

河蚌、小鱼、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水蚤

小球藻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表中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该生态系统有 4 条食物链。

 

(3)右图表示其中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中4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

则c对应的生物是 水蚤 。

 

(4)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 小球藻 固定太阳能开始。

 

(5)菏泽市因棚户区改造,许多树木需要进行移栽。

如果要把一些名贵树木移到天香公园,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请写出你的两条建议:

 带土移栽;摘除部分叶片等 (合理即可)。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表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该天香公园湖内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4条:

小球藻→水蚤→河蚌→鸭子;小球藻→水蚤→鸭子;小球藻→水蚤→小鱼→鸭子;小球藻→河蚌→鸭子。

(3)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如图表示其中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则构成的食物链是d→c→b→a。

根据

(2)可知含河蚌的一条4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河蚌→鸭子,故c对应的生物是水蚤。

(4)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5)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

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并适量的浇水,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保证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

27.(10分)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

(1)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

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浸种的最适条件是 35℃,浸种4h 。

 

(2)向日葵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通过 呼吸 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

 

(3)幼苗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 根(根毛) 从土壤中

吸收。

 

(4)向日葵的花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 果实 。

 

(5)向日葵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这是由于 光合 作用合成的糖类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来看发芽率最高的条件为35℃,浸种4h。

(2)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此能量由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3)幼苗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由根吸收。

(4)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5)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如淀粉)。

28.(12分)粮食问题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

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

如图是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将24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幼苗瘦弱;第3组种子萌发,幼苗健壮;这说明 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因此,播种时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

 

(2)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 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

 

(3)图2中A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 蒸腾作用 ,水蒸气散失的“门户”是 气孔 ;B过程的实质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过程的反应表达式是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解析:

(1)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瘦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2)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ab段干重下降,是因为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c段曲线上升,干重增加,是因为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图2中A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蒸腾作用,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其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B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29.(2019通辽)(11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图一是大豆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大豆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A→B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

在图一B中的⑤是由图A中的[ ③ ] 胚根 发育来的。

其发育所需的营养是由A中的 ④ (填序号)来提供的,这些营养被细胞利用后,最终被分解为 二氧化碳和水 。

 

(2)在图一中E(豆荚)由⑥和⑦组成,其中⑥是由图一D中雌蕊的 子房壁 发育来的,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图一C中的 a (填字母)吸收而来,并通过根、茎、叶中 导管 运送而来的。

大豆植株的根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被细胞利用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以 水蒸气 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3)当图二中种植密度为 m2 (填字母)时,大豆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最多,这是因为 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差值最大 ,当种植密度大于 m4 (填字母)时,不利于大豆的植株生长。

 

解析: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种子萌发时,首先种子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图B中的⑤根是由图A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成,其发育所需的营养是由A中的④子叶来提供的,这些营养被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2)图E(豆荚)由⑥果皮和⑦种子组成,其中⑥果皮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成,⑦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图一C中a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下向上。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一个过程,大豆植株的根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被细胞利用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当图二中种植密度为m2时,大豆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最多,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差值最大,当种植密度大于m4时,不利于大豆的植株生长,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

30.(7分)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经过8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氧气的增加量(mL)

1

天竺葵

120

2

天竺葵

绿

15

3

紫罗兰

80

4

紫罗兰

绿

10

据表回答:

(1)该实验通过测定 8小时内氧气的增加量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8小时内,紫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 (写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 。

 

解析:

(1)本题测量的是8小时内的氧气增加量,通过对应时间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来表示光合作用的速率,故可以通过8小时内氧气含量的增加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

(2)本实验的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和光的颜色,因此,答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3)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