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75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资料全.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全

第三单元

一、知识结构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cuàn)觅(mì)跪(guì):

两膝着地,腰和股都伸直。

轻捷(qīngjié)

拗():

[ǎo]弯曲使断,折:

竹竿~断了。

[ào]不顺,不顺从:

~口。

~口令。

[niù]固执,不驯顺:

执~。

~不过他。

确凿(quèzáo)

云霄(yúnxiāo):

1.云块飘浮的高空2.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倘若(tǎngruò):

相当于如果、假使。

多用于书面语。

鉴赏(jiànshǎng):

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啄食(zhuóshí):

[指鸟]用嘴取食。

和蔼(héǎi)恭敬(gōngjìng)质朴(zhìpǔ)博学(bóxué)渊博(yuānbó)倜傥(tìtǎng):

形容洒脱;不拘束。

淋漓(línlí):

1.液体湿湿地淌下2.形容痛快盔甲(kuījiǎ):

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

绅士(shēnshì):

1旧时在地方上有财有势或得过一官半职的人。

2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

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一)文学常识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和杂文集《坟》等。

文章思想内容

(二)主题:

通过对......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找出这句话中使用的动词,并分析其作用。

“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表示动作的词,写出捕鸟时的动作和紧张心情,也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

2.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

“窜”字写出了叫天子的速度快,又来得突然,“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五)感悟精彩句子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非常悦耳。

(六)分析主体形象。

你怎样看待三味书屋里的教书先生?

对三味书屋里那位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

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十分敬重的。

然而他对学生的提问拒绝回答还面带怒色,则表明了他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

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的规矩而不用,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宽容慈爱。

(七)把握文章主旨

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最大不同点是:

百草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三味书屋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不能享有充分的自由。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

相同点是自由与快乐。

3.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部分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妮nī莎shā捡起jiǎnqǐ截然jiérán界限分明感慨gǎnkǎi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搓捻cuōniǎn绽开zhànkāi绽放抚弄fǔnòng1.拨弄,弹奏。

2.抚摩摆弄。

唯恐wéikǒng只担心。

争执zhēngzh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惭愧cánkuì

(1)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幸运,侥幸。

激荡jīdàng受到冲击而动荡疲倦不堪píjuànbùkān形容非常疲乏。

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bùqiúshènjiě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

混为一谈hùnwéiyītán将本质不同的事物相混淆,说成是同一事物。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突然醒悟过来了。

花团锦簇huātuán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景象十分华丽。

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美不胜收měibùshèngshōu美景多得看不过来;艺术品太美而目不睱接。

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一)文学常识

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如文中1-9则)散文,南宋时,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二)文章主题

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

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三)主要内容

1.涉及的成语:

(1)不亦乐乎:

不也快乐吗?

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

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

担子沉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

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2.区分内容:

(重要)

3、名句默写: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回答)

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了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心情。

4、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7、《论语六则》中表示虚心学习的成语是“学而不厌”和“不耻下问”。

(限四字)

四、字形字音:

不人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诲(huì)人不倦(juàn)不亦说(yuè)乎默而识(zhì)之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2、学而不思则罔:

“罔”通“惘”,迷惑不解

六、古今异义:

1、学而不厌古:

满足今:

讨厌,厌烦。

2、可以为师古:

可以凭借今:

能够

七、一词多义:

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理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知道)

而:

学而不厌/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顺承)

默而识之(表修饰)敏而好学(表并列)

八、词性活用:

①不耻下问(以……为耻,意动用法)②温故而知新(新知识,新领悟,形容词作名词)③学而时习之(按时,名词作状语)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二、生字注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矩(jǔ)罔(wăng)殆(dài)哉(zāi)箪(dān)

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yì)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原文(略):

 1.字词解释:

时:

按时   说:

通“悦”,愉快    朋:

志同道合的人

 愠:

生气,发怒     君 子 :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 译文:

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 课文探究:

第1句:

讲学习方法第2句:

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

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原文:

(略)1.字词解释:

日:

每天    三省:

多次反省 。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

泛指多  忠:

尽心竭力  信:

真诚,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原文: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

  故:

旧的知识    知新:

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

可以凭借。

 以:

凭借   为:

做,成为2.译文: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原文: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

而:

表转折,却。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疑惑

2.译文:

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原文:

子曰:

“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贤哉,回也!

1.字词解释:

贤:

贤德、高尚   箪:

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

能忍受   乐:

乐趣

2.译文: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学习态度)

第七章原文:

子曰:

“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字词解释:

之:

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为乐趣

2.译文: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快乐

 第八章原文: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字词解释:

饭:

吃饭  名词作动词     水:

冷水肱:

胳膊       于:

对于

2.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第九章原文: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字词解释:

  焉 :

于此,在其中    择:

选择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从:

跟从、学习

2.译文: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

向一切人学习。

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原文: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字词解释:

川:

河、河流    逝:

流逝   斯:

这      舍:

舍弃

2.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3.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原文: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字词解释:

三军:

军队的通称    匹夫:

普通人,男子汉。

夺;改变

2.译文:

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 课文探究: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第十二章原文:

子夏曰:

“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字词解释:

博:

广泛    笃:

忠实、坚守    切 :

恳切     仁:

仁德

2.译文: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多学、多思、多问)

(一)通假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语

1.三省吾身(三,古义:

泛指多今义:

表示确数)2饮水(水,古义:

冷水今义:

指所有的水)3.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

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  日:

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4.传不习乎   传: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   饭:

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四)一词多义

1.为:

可以为师矣 当、做、2.志志于学立志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博学笃志/不可夺志志向

3.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不亦乐乎快乐

而: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4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三十而立表修饰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一、知识结构

第13课《纪念白求恩》

冀(jì):

1.希望:

~求(希望得到)。

~幸。

~望。

~希。

2.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3.姓。

派遣(pàiqiǎn):

1.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2.派往某特定目的地3.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

殉职(xùnzhí):

指的是某个职务人员因为公务事而死亡,是一个褒义词。

动机(dòngjī):

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xiáài):

基本含义是指不宽阔,现在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

极端(jíduān):

形容词、名词。

指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

热忱(rèchén):

热心;热衷;热诚,热情的、慷慨的、热诚的。

纯粹(chúncuì)

佩服(pèifú)鄙薄(bǐbó)1、指轻视;看不起出路(chūlù)1.关闭的地方或空间向外的通道2.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3.商品的销路

拈轻怕重(niānqīngpàzhòng):

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贬义)

漠不关心(mòbùguānxīn):

漠:

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贬义)

麻木不仁(mámùbùrén):

不仁:

没有感觉。

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贬义)精益求精(jīngyìqiújīng):

精:

完美,好;益:

更加。

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jiànyìsīqiān):

迁:

变动。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贬义)

(一)文学常识

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二)主题:

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六)重点问题: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

“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

为什么?

 

明确: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1、设问句,如: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引起读者的注意。

 

2、双重否定句,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加强肯定的语气。

 

3、排比句,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

栋(dòng):

1.房屋的脊檩,喻能担负重任的人:

~梁。

~宇。

画~雕梁。

2.量词,指房屋:

一~房子。

拣(jiǎn):

1.挑选:

挑~。

~择。

~选。

挑肥~瘦。

2.同“捡”。

戳(chuō):

1.用硬物尖端触击,刺:

~穿。

2.因猛触硬物而受伤或损坏:

~伤。

~了手。

3.竖立,站立:

把棍子~住4.图章:

~记。

盖~子。

慷慨(kāngkǎi):

大方;不吝啬。

帐篷(zhàngpéng):

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做的折叠式住处。

废墟(fèixū):

坍塌(tāntā):

呼啸(hūxiào):

(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滚烫(gǔntàng):

很烫张扬(zhāngyáng):

声张宣扬。

溜达(liūdá):

也作蹓跶。

闲逛;漫步。

琢磨(zuómo):

1.琢和打磨[玉石]2.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3.思考;研究酬劳(chóuláo):

1.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2.酬谢的钱物硬朗(yìnglǎng):

指身体健壮、强硬有力、敢于担当。

水渠(shuǐqú):

人工挖掘的渠道。

流淌(liútǎng):

液体流动.光秃秃(guāngtūtū):

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不毛之地(bùmáozhīdì):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刨根问底(páogēnwèndǐ):

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chénmòguǎyán):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凸出来tūchūlái训诫xùnjiè峭壁qiàobì迂回yūhuí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嘲笑cháoxiào啜泣chuò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暮色mùsè屡次lǚcì

凝视níngshì不眨眼地看。

耸立sǒnglì高高地矗立。

灰心丧气huīxīnsàngqì高不可攀gāobùkěpān纳罕nàhǎn诧异;惊奇。

瘦骨嶙峋shòugǔlínxún。

头晕目眩tóuyūnmùxuàn

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心惊肉跳xīnjīngròutiào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心理学家。

(二)文章思想内容

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

告诉我们,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能战胜困难。

第4课《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重点内容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

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A、淡泊: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志、学、才。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会,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你以前听过他的小故事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七擒孟获,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

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_

四、课文理解

1、请说说题目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