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751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NO.1

课题:

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一、        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白鳍豚情景图

数学信息:

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数量间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我们还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师介绍天平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

1借助天平理解已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2借助天平理解未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借助天平理解例题中的相等关系。

三解决信息窗二的问题:

1能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只数间的关系。

2能在天平上表示出来吗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怎样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吗

师可出示天平示意图

五、概括方程的意义

观察黑板上的式子,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总结: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六,自主联系

1判断那些式子是方程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看图列方程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

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的只数与1980年支数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

可能有以下情况

2004年只数+300=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300=2004年只数

字母表示:

a+300=40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放不知重量的木块,右盘放50克砝码,天平平衡,得出20+x=50

生表示出例一的关系:

生自己交流:

1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的只数

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

生自由谈想法:

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

(生自己概括)

自主练习2,3

让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在进行交流。

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得地方。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的思考,合作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

关注学生参与操作,观察,试验活动的积极性和归纳概括能力。

关注生能否独立分析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

关注学生的归纳,概括水平。

关注学生能否依据方程的意义来进行判断。

观察学生能否正确的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写处方程。

课练习NO.2

处理课本练习2、3、4、

作业课NO.3

学生完成作业5、6、7、8、9,认真书写,并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辅导差生。

NO.4

课题:

等式性质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二、        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金丝猴情景图

数学信息:

金丝猴的数量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求x呢?

二.

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三,那么天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600+x=860吗?

五、同学们能解决出:

2004年白鳍豚的只数吗?

六,自主练习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

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

学生交流:

1993年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只数

字母表示:

600+x=86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10克,发现了什么?

生得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生自己交流,体验。

得出: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

总结: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生做自主练习1,2

最好让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让生自己感受,在充分体验后提升。

关注学生参与操作,观察,试验活动的积极性和归纳概括能力。

可以放手让生自己体验。

课练习NO.5

学生自主练习3、4、5、

作业课NO.6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6、7、并注意辅导班级中的后进生。

课题:

等式性质二NO.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引入对ax=b和ax+b=c这类方程方法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三、        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黑鹳情景图

数学信息:

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求x呢?

二.

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三,那么天平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3x=1500吗?

五、同学们能解决出:

1,             我国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有多少只。

2,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六,自主练习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

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

学生交流:

我国现存黑鹳只数x3=1500

字母表示:

3x=150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4个相同倍数的砝码,发现了什么?

生得出: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生自己交流,体验。

得出: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

总结:

等式性质二

生做自主练习5,6

生自己感受,在充分体验后提升。

关注学生参与操作,观察,试验活动的积极性和归纳概括能力。

放手让生自己体验。

2是将等式性质一二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

NO.8

课题:

解较复杂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引入对ax+bx=c这类较复杂方程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四、        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东北虎情景图

数学信息:

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

那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

师提倡同学们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解决7x+x=16的解法

师适时引导:

7个x加上1个x等于8个x

四、总结:

线段图的画法和倍数方程的设法。

五,做练习:

6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

东北虎和白虎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交流:

根据设的不同,可能有以下情况7x+x=16x+x7=16等等。

生达成共识:

7x+x=16,也就是说设白虎的只数为x只,最简单。

生自己探索。

得出

让生通过线段图自己得出7x+x=8x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增加一些单项练习,2遇到未知数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数量设为x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的思考,合作探索,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

让学生充分体验出党有倍数关系时,设倍数小的最为简单。

线段图的作用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方程。

单元学情检测及讲评NO.9~11

学生测试2节,试卷讲评1节。

NO.12

团体操表演

——因数与倍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50页,2、3、5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5、3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

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呢?

师:

奥运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有一点那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

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

我们来看一看吧。

活动二

师:

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

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

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

师:

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引出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盛事,让学生相互议论、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情。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学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图中呈现的人数上,3个5、6个2、5个3。

教师可适时引导:

各队的人数与2、3、5有没有关系?

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热情是否高涨。

学生是否进入学习情景境。

关注学生观察、提问的水平。

关注学生的想法,给他们互相交流完善的时间,让他们在交流与倾听中进行深入地思考。

活动三

师: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

5的倍数有哪些呢?

3的倍数有哪些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与探索活动中

活动四:

师:

同学们了不起,用这么多办法找出了100以内2、5的倍数,那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数?

师:

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

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让学生反复举例,验证结论。

活动五:

师:

你能找出3的倍数都是什么样的数吗?

有没有什么规律?

师:

看来它和2、5的倍数有所不同,你不妨试一试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积极讨论,动脑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转变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学生能及时的转变思路。

活动六

自主练习第1、2题。

第3题数学游戏:

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

如:

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关注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新知识。

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活动七

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学生理顺本节学生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回顾与反思。

练习课NO.13

口算天天练。

课本习题5、6、7

作业课NO.14

口算天天练。

作业:

8

讨论完成。

三、团体操表演NO.15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四年级彭娟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借助棋子模拟排队,用列举的方法探求质数、合数的特征。

学会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活动中,初步了解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

加深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特征。

会分解质因数。

四、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曾经参加过团体操表演吗?

看大屏幕:

这是团体操表演的场景,仔细观察五个方队人数的特点。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

这几个数有的有因数2,有的有因数5,那么这些数的共同点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

师: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

师:

到底谁的说法正确呢?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队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

生1:

这些数有的是奇数,有的是偶数。

生2:

24、40、32是2的倍数,25、35、40是5的倍数。

生1:

我发现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这个数

生2:

我发现25有3个因数,40有8个因数,35有4个因数,32有6个因数,24有8个因数

……

生1:

能。

生2:

不一定。

学生是否进入学习情境

活动二

我们用摆棋子的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

你们想怎样来验证呢?

师:

像2、3、5……

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像4、6、8……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自主练习:

p57

1、2、3、4

生1:

我们用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人,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以上的数,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排成方阵。

生2:

我们来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的数,看是不是都能排成方阵。

生3:

我们从1开始,分别排人数是1、2、3、4、5……的队伍,看看能排成方阵的数是不是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p

学生操作实验

学生发现并提出分类教师总结

师:

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师:

还可以用短除法

师:

30可以写成质数2、3、5相乘的形式,2、3、5叫做30的质因数。

师: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自主练习:

p587.8.9

生1:

30=5×6

6=2×3

……

生2:

30

∕\

5×6

2×3

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

师: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交流

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练习课NO.16

1、口算天天练。

2、课本练习5、6、7、8

作业课NO.17

1、口算天天练。

2、课本58页10、11、12我学会了吗?

独立完成集体完成。

3、作业: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4、8、10、15、18、20、28、30、36、40、48、60、75、80、90、100、120

自查:

牛洪国

2009年3月4日

复查:

教学处

2009年3月5日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

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

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教案首页:

(有的学校教案或课题需要首页,尾页)

课程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____________出版社《_________》第____单元第____节的____________内容。

(此节的位置意义)

本节内容的学习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不同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年纪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且对×××课有弄哈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在此前有着__________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到达一个__________程度。

学情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

“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

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重点

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何为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方式

1、情景导入法

2、自学导入法

3、任务驱动法

4、探究式学习法

5、小组协作讨论法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设备用具:

××机房或××实验室、教材、事先准备的材料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有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过程(解决重难点、目标实现、学习活动)

3、归纳

4、作业

1.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2.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3.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5.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

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八、板书

板书设计内容主要是课文中重点的事物、特点(重点词语)、教学内容内在结构、内容的补充等。

形式多样,有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这里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议选用图画板书或者综合板书。

设计意图模板:

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心、拓展思路、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写作整洁、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巩固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