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59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docx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福清侨中高二年级(上)期末试卷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诗句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次展览所展示的诸多创新科技产品,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有识者应懂得“时不可兮骤得”,把握这大好时机,发展自己。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起,秋雨凉;木叶落,思断肠。

远方的人啊,你的生活是否如意?

C.“路漫漫其修远矣兮,两袖清风来去”这两句诗写中国共产党人有弘毅之志,有清廉作风,表现了对焦裕禄的思念和称赞。

D.是什么让方志敏“虽九死其犹未悔”?

纵观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是和生命融为一体的信仰。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此处主要是对古诗文的运用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诗句的内容以及所在句子的语境,看它们之间是否切合。

“时不可兮骤得”的意思是“美好的时光不可轻易得到”,而不是“时机”。

B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的句子,写秋天风初凉,树木轻轻摇动,树叶飘落。

符合语境。

C项,“路漫漫其修远矣兮”化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表达了一种积极求进的心态。

符合语境。

D项,“虽九死其犹未悔”指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

形容意志坚定,不管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符合语境。

故选A项。

2.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其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①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

②四年的寒窗苦读,使我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③听闻贵公司招聘员工,我特呈上求职信。

④并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度,恳请你们慧眼识英才。

⑤我殷切期望能到贵公司就职,更好地发挥我的专长。

⑥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职业,一定会鼎力做好各项工作。

⑦感谢贵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垂阅此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④⑤⑥D.④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答时,要把握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本语段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④“识英才”,称自己是“英才”不够谦虚。

⑤“殷切期望”是指深厚而迫切的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期待和希望。

一般用于长辈说晚辈。

⑥“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此处不得体。

故选C项。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毕业了,同学邀请他一起下海创业,教授劝说他留校考研,父母则要求他回家乡工作。

到底何去何从,小王莫衷一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恩施大峡谷是全球最长、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这里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长,秀色可餐,堪称生态游、休闲游的好去处。

④一部反映西南联合大学的电影《无问东西》日前在各大影院上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到电影院观看的人座无虚席。

⑤尽管某歌手因负面新闻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多次批评,但不少的粉丝仍然对他穷追不舍,为其行为百般辩护。

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性错误。

A.②③⑥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①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②一文不名:

意思是指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使用正确。

③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使用正确。

④座无虚席:

没有空着的座位。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这里形容“人”,使用重复了。

⑤穷追不舍:

意思是使劲地追逐着,不放弃。

也比喻做事执着。

用于追负面影星,不当。

⑥如履薄冰: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使用正确。

故选C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

(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面对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否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B.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面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C.-个播音员要想在直播中读得准确流畅,靠的不仅是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是丰厚的学养和多方面的人生积累才能做得到。

D.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本、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搭配不当,“可怕”与“能否”一面对两面,应改为“可怕的是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C项,结构混乱,“而且是……才能做得到”句式杂糅。

D项,成分残缺,“务实渐进”后面应加“的方式”。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皇天后土:

皇天指古代指天,天帝。

后土指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B.列土:

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C.孝廉:

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需经过科举考试。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D.门阀制度:

产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需经过科举考试”错误。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

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故选C项。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2)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4)杜甫《蜀相》中简洁地概括诸葛亮忠贞不渝、尽心辅佐蜀国两代君主的事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船听雨眠

(2).岩扉松径常寂寥(3).镜中衰鬓已先斑(4).两朝开济老臣心(5).世间行乐亦如此(6).古来万事东流水(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这些字的写法:

“扉”,“寥”,“鬓”。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滕王阁诗(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引发了诗人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B.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C.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

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D.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

“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8.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7.A8.尾联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其妙处就在于诗句只是对眼前景物略施点染,却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思想感情。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此题ABC项考核诗句的内容,D项考核艺术的手法,其中A项,“迂回委婉”应为“开门见山”。

故选A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一问一答自然是设问的手法,发出疑问,以景作答。

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

分析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咏史怀古”的抒情方式和“空自流”“物换星移几度秋”分析“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感叹。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

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

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策大喜曰:

“吾得卿,谐也。

”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

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

因谓瑜曰:

“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

卿还镇丹杨。

”瑜还。

袁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

遂自居巢还吴。

策亲自迎瑜,举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瑜部将黄盖曰: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备与瑜等复共追。

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权许之。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祖父即父之伯叔,又叫“伯祖父”“叔祖父”。

B.举,又叫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由地方向朝廷推荐人才,任以官职。

C.将军,指孙权,因他曾被授予讨虏将军,周瑜称呼其官职,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D.公,是君主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号,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勋、男五等爵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他襄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击溃笮融、薛礼,打败刘繇,占领皖县,击败刘勋,平定豫章、庐陵二郡,创立江东基业。

B.周瑜善于识人,择主而从。

袁术想任用他做将领,他认为袁术终究成就不了大事,所以请求出任居巢长,借路返回江东,投奔了与自己同岁的孙策。

C.周瑜高瞻远瞩,智略超群。

他提出趁曹操刚刚受挫,攻取益州,吞并张鲁,结援马超,据襄阳以进逼曹操,图取北方的战略计划,并积极付诸实施。

D.周瑜博采众议,果断决策。

与刘备在赤壁合力抗击曹操时,他采纳诸葛亮的火攻之计、黄盖的诈降之计,击溃了曹军主力,取得“赤壁之战”大捷。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答案】9.D10.D11.D

12.

(1)恰逢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了历阳,派人快马送信告诉周瑜,周瑜率领军队来迎接孙策。

(2)没过多久,曹营烟火弥漫天空,被烧死和落水淹死的曹军人马很多,曹军于是大败后退,撤军据守南郡。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

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

画线句子中,“孙坚”“董卓”“策”“瑜”都是人名,在句中一般做主语或宾语。

“兴”“讨”是动词,“兴义兵讨董卓”的主语都是孙坚,据此可知A、B两项断句错误,当排除。

再比较CD两项,“舍”是动词,安置住处的意思,由“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可推知,“舍”的宾语是“策”,因此C项断句错误,当排除,故选D项。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

D项,涉及对古代爵位的考查,但文中的“公”是敬辞,尊称男子,“曹公”指的是曹操。

另外“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勋、男五等爵位”不正确,五等爵位为公、侯、伯、子、男。

故选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他采纳诸葛亮的火攻之计、黄盖的诈降之计”不正确。

由原文“瑜部将黄盖曰: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可知,采纳黄盖的诈降火攻之计。

故选D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会”,恰逢;“东”,名词作状语,向东;“驰书”,快马送信;“报”,告诉;“将兵”,率领军队。

(2)“顷之”,不久,没过多久;“张”,通“涨”,弥漫,充满;“遂”,于是;“还”,撤退;“人马烧溺死者”,定语后置,被烧死和落水淹死的曹军人马。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周瑜字公瑾,是庐江郡舒县人。

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担任过汉朝的太尉。

他的父亲周异,曾任洛阳县令。

周瑜身材高大魁梧,容貌俊秀。

当初,孙坚起义兵讨伐董卓,把家迁徙到舒县。

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岁,独与周瑜很友好,周瑜让出路南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登堂拜见他的母亲,在生活上与孙策互通有无。

周瑜的叔父周尚担任丹杨太守,周瑜前去探望他。

正好赶上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了历阳,派人快马送信告诉周瑜,周瑜率领军队来迎接孙策。

孙策高兴地说:

“我得到您,就一切顺利了。

”周瑜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都顺利攻克。

又渡江进攻秣陵,击溃笮融、薛礼,转头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逃走,而孙策的人马已有数万。

于是他对周瑜说:

“我用这些人马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

您回去镇守丹杨吧。

”周瑜返回。

袁术想任用周瑜做将领,周瑜认为袁术终究成就不了大事,所以请求出任居巢长,想借路返回江东,袁术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

孙策亲自去迎接周瑜,推荐他为建威中郎将,当即配给他士兵两千名,战马五十匹。

周瑜当时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他为“周郎”。

孙策因为周瑜的恩德信义著称于庐江郡,让他镇守牛渚,后又兼任春谷长。

不久,孙策准备攻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

让他跟随进攻皖县,攻克。

当时得到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

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

周瑜又跟随孙策进军寻阳,击溃刘勋,进讨江夏郡,回师平定豫章、庐陵二郡,留下镇守巴丘。

当时刘备被曹公击败,想率领人马南渡长江,在当阳与鲁肃相遇,于是共同商量计策,刘备因而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孙权于是派遣周瑜及程普等人,与刘备合力抗击曹公,与曹公在赤壁相遇。

当时曹公军中已有疾病流行,刚一交战,曹军就兵败后退,撤军至长江北岸驻扎。

周瑜等人驻扎长江南岸。

周瑜的部将黄盖说:

“现在敌众我寡,难以和他们长久相持。

然而我看曹操水军的船舰首尾相接,聚在一处,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打败他们。

”于是周瑜调集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柴草,柴草中灌满油脂,外面盖着帷幕,上面竖起牙旗,又让黄盖先写信通报曹公,欺骗他说要率部下投降。

又准备好走舸等快船,分别系在大船之后,便依次一起向前驶进。

曹公军队的将士们都伸着脖子远远观望,指指点点地说黄盖前来投降。

黄盖放出众船,同时点起火来。

当时风势很猛,大火蔓延燃烧到曹军岸上的营寨。

没过多久,曹营烟火弥漫天空,被烧死和落水淹死的曹军人马很多,曹军于是大败后退,撤军据守南郡。

刘备与周瑜等人又乘胜追击。

曹公留下曹仁等人镇守江陵,径自返回北方。

当时刘璋任益州牧,外有张鲁的入侵,周瑜于是到京县去见孙权,说:

“现在曹操刚刚遭受挫败,正有忧患在心,不能和将军您交兵开战。

我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去攻取益州,得到益州后再吞并张鲁,然后让奋威将军留在当地固守,争取与马超结盟,互为援助。

我回师和将军据守襄阳以进逼曹操,这样的话,北方能谋取了。

”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周瑜返回江陵,准备出征行装,但在途经巴丘时因病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孙权穿上丧服为他举哀,痛苦之情感动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

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

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时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

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

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

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

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

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

《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

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