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44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8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docx

《工业设计概论》教案

 

南昌理工学院

教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系(院、部)

机电工程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工业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设计概论

授课班级

18工业设计班

主讲教师

段骏平

职称

使用教材

《工业设计概论》陈根编著

 

南昌理工学院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工业设计概论

课程编号

020*******

总计:

32学时

讲课:

32学时

实践:

学时

上机学时

学分

2

类别

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

教师

段骏平

职称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

18工业设计班共1个班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教材:

《工业设计概论》陈根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参考书:

《工业设计概论》程能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教学

目的

要求

课程性质: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是一门涉及工业设计类的专业理论课程,是学习与了解工业设计这一领域的入门学科。

主要任务:

《工业设计概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工业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以及在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大家所延伸出的设计流派与设计思想,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对工业设计有所认识与掌握。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与熟悉工业设计发展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掌握著名设计大师的设计流派、设计思想以及代表作品,掌握设计与技术、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设计的流程与设计创新方法,系统完善地对工业设计进行探索与学习,从而指导当下的设计活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设计、生活、文化三者之间的联系。

2、对工业设计概念的深刻理解。

3、工业设计的本质与目的,生存方式的尺度。

4、系统设计的概念与设计原则,设计的特征。

5、物化原则的合规律性准则,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6、环境设计、生态价值观、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7、设计方法论、创新设计思维内容。

难点:

掌握技术、艺术、产品三者的关系,掌握设计的目的与手段,熟悉设计中的人性、非人性价值。

掌握设计的程序步骤,一般程序包括哪些,能结合产品设计分析出来。

掌握工业设计的物化原则、物化原则的合规律性准则,了解设计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熟悉科学技术对设计有何种影响。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设计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解设计的概念、定义

2、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设计的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导入部分:

首先提出问题,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

设计、生活、文化三者之间的联系?

什么是设计?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结构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5min)

本学期课程安排,本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15min)

新授(70min)

“所有人都是设计师。

几乎我们在任何时候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设计,因为设计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基础。

——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其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设计是人类有目的地改变生存方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应用科技、经济、艺术的要素系统解决问题,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将理想、情感、意志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使其成为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提问引发思考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1设计的概念

“设计”这个名词,英文是“design”,源自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是“以符号表示想传达的事情(计划)”。

就此可知,设计原本不是指形状,而是计划。

当工业时代来临,人类可以大量生产物品之后,必须先提出计划,说明制作过程及成品形式。

当“designare”演变为“design”,并传入日本的时候,还被翻译为“图案”或“式样”。

图案一般是指平面,而式样则是用来形容立体物品。

两个名字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含义,但是要切记一点,这个词原本就有计划、规划的概念,“图案”中的“案”就有这个概念。

比方说“人物设计”,就不单单只考虑人物的外观和形状,还包含人物资料设定。

而生涯规划中的规划,也有“设计”生活的意义。

从服装设计、汽车设计、海报设计来看,设计大体来说就是思考图案、花纹、形状,然后加以描绘或输出,广泛用来表示产品的形状(外观)。

那么,设计为何会存在呢?

只是作为量产过程中的样本吗?

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诞生的呢?

设计之所以存在,想必是因为“设计是人之所以为人所需要的元素之一。

”当人类接触到美妙的设计时,心灵就为之撼动。

功能性的设计增加使用方便性,带来舒适生活,而生活舒适,心情自然舒服,也就得到了安全感。

所谓设计,就是对于各种“物品”的创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什么样才叫美、如何平衡,提出计划、规划,然后以视觉方式表现出“物品”的形状,用美妙的设计来丰富人生。

1.2设计的定义

“设计”既可以指一个活动(设计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一个计划或一种形态),这是经常引起混乱的根源,因为通常用形容词的“设计”来指原创性的形态、家具、灯具或服装,而不会提到潜藏在背后的创造性过程。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ICSID)这个把全世界专业设计师协会聚集在一起的组织,对设计提出了如下定义。

1.目标

设计是这样一项创造性活动——确立物品、过程、服务或其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多方面的品质。

因而,设计是技术人性化创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文化和经济交换的关键因素。

2.任务

设计寻求发现和评估与下列任务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方面的关系。

(1)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全球伦理)。

(2)赋予整个人类以利益和自由(社会伦理)。

 

多媒体讲解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3)尽管世界越来越全球化,但支持文化的多样性。

(4)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这样的形态:

具有一定表现性(语义学的)、和谐性(美学的)和适当的复杂性。

设计是一项包含多种专业的活动,包括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

这个定义的优势在于,它避免了仅仅从输出结果(美学和外观)的观点来看待设计的误区,它强调创造性、一致性、工业品质和形态等概念。

设计师是具有卓越的形态构想能力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专家。

另外一个定义使得设计的领域更接近于工业和市场。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服务,它为了用户和制造商的共同利益,创造和发展具有优化功能、价值和外观的产品和系统的概念及规格。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

这个定义强调了设计在技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协调的能力。

在设计事务所中专门为企业和其品牌做包装和平面设计的设计师,更倾向于采用将设计、品牌和战略联系在一起的定义。

(1)设计与品牌:

设计是品牌链中的一环,或者是向不同公众表达品牌价值的一种手段。

(2)设计与企业战略:

设计是一种能够使企业战略可视化的工具。

设计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设计技术结合了科学方法的逻辑特征与创造活动的直觉和艺术特性。

设计架起了一座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桥梁,设计师把这两个领域互补的特征看成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正如法国设计师罗格·塔伦(RogerTallon)所说,设计致力于思考和寻找系统的连续性和产品的合理性。

设计师根据逻辑的过程构想符号、空间或人造物,来满足某些特定需要。

每一个摆到设计师面前的问题都需要受到技术制约,并与人机学、生产和市场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以取得平衡。

设计领域与管理类似,因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遵循着一个系统的、逻辑的和有序的过程

 

多媒体讲解

 

案例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设计原理、设计程序、设计管理、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设计批评、设计营销、设计史论为主体内容建立起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设计既要具有艺术要素又要具备科学要素,既要有实用功能又要有精神功能,是为满足人的实用与需求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视觉创造。

设计既要具有独创和超前的功能,又必须为今天的使用者所接受,即具有合理性、经济性和审美性。

设计是根据美的欲望进行的技术造型活动,要求立足于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

设计艺术表明了设计与艺术的天然联系,设计不能只是理性工具的设计,还必须是美的设计。

在美学领域,设计的价值突出表现为审美价值,如果说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反映了设计的理性特质,那么审美价值则体现了设计的感性气质。

1.3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工物的设计制造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然后才能从事精神方面的创造。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曾说:

“一件东西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同它的目的性相配合,在实际上能完成它的功能,是可用的……换句话说,要满足它的实际功能,应该是耐用的、便宜的,而且是美的。

产品设计的功能性原则,体现了人类务实、理性的精神,也是“以人为本”的折射。

功能性原则一方面要求设计要达到效率、简便、安全、舒适等,满足人类的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求设计要多样化,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开发。

产品的功能性原则和时间因素、信息因素、消费因素等有关,即物与人之间、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协调。

1.3.2经济性原则

人类自古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

要最大限度地使更多人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我们要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节约、加工制作低能耗,经济、科学、有效地设计出功能质量好、使用价值高、购买价格低的产品。

这就是设计的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设计人道主义的体现,可概括为“适用、经济、美观”,能为人们的经济条件所承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设计与消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商品都是一头连着设计与制作,另一头连着消费者与用户。

设计制作的产品,只有经过流通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才算实现了设计的价值。

所以,设计时考虑经济原则至关重要。

 

多媒体讲解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3.3美观性原则

人们对物品的要求,一是功能上满足使用;二是审美上满足追求。

爱美是人的天性,所以设计的审美原则与实用原则反映了人类的两大基本需求:

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设计是一个有机系统,它一方面要使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又需要有一定的美感,使其与人的审美心理达到一种和谐。

设计不能只是理性的设计,还必须是美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对美的需要。

我们要求产品既是实用的,又是美观的。

如果说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反映了设计的理性特质,那么审美价值则体现了设计的感性气质。

今天,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产品的美观方面,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式美的设计要从功能结构出发构建产品的形体秩序,尽可能简洁、清晰,摒弃无谓的附加装饰。

1.3.4协调性原则

设计的使命是使设计物、相关环境、使用者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设计的总体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创造物的使用方式、使用功能和形式美关系协调的原则。

“协调”是使这三者的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

所谓“协调的有机组合”,就是指物体的内在结构、技术、材料等要素所构成的功能与人的物质需求协调;而物体的造型、色彩、肌理、光感等外在形式影响人的审美观念,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内外二者的组合构成了物体的品质和特性,也构成了物—人—环境协调的对应关联。

要实现“协调”,可用类聚手法,用类似的符号语言连续、重复使用;也可清晰显示产品的关键特征,使其总体形象突出;也可用对比的手法,使互相排斥、对立的因素达到整体协调和谐、主次分明的设计效果。

1.3.5人性化原则

人是设计的核心。

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人的需要,直到每一个细节。

比如3岁以下的儿童玩具的设计,绝不允许出现可拆卸的小零部件,以免幼儿误食。

人性化原则还应该考虑到全社会、全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

我们可以把设计的美分成内在美和外在美。

内在美指的是设计本身包含的对人性的关怀,外在美是指设计外表形态的优美。

人们一度只追求产品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积极地思考设计物将对周围各种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人与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是否保有互相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等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性化价值模式产生于现代设计成熟以后,倡导以人为轴心展开设计思考,考虑个体的人、群体的人、社会的人之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

 

多媒体讲解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3.6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的宗旨在于创造一种优良的生活方式,而生态与环境是这种生活方式最基本的前提。

优秀的产品设计应该有助于引导一种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正确的生活方式。

优秀的设计除了反映出设计师的审美感,还需要考虑市场机遇、人机工程学意义。

人是环境的产物,产品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产品设计应当在“产品—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始终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进入20世纪下半叶,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的生态设计受到提倡。

对人友好,指的是设计应该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改善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对环境友好,指的是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在制造、应用和回收处理中需要较少资源,对环境造成较少负担。

德国未来和技术评价研究所对生态设计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

把原材料减到最小;选择无害材料;采用模块化结构,使部件容易安装、拆卸、更换;提高部件标准化,减少部件数目;提高寿命,提高可维修性,提高可维护性;采用易再生的原材料和部件;避免包装,或使用可再使用的、可循环的、可分解的包装材料;提高产品多用途性。

1.3.7创新性原则

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信息浪潮蜂拥而来,从产品本身来看,任何一件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都不能是永恒的。

产品从开发、设计到生产、销售,需要经历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过程。

因此,设计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我们的设计要能预测未来将要流行的趋势,制定导向性的设计目标和策略,在创新、变化中不断前进。

 

多媒体讲解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设计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现代设计及其演变过程

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国家的设计及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现代设计及其演变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导入部分:

首先提出问题,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

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

(5min)

新授(85min)

以工业革命开端的工业史的演进,持续了有将近一百年之久,就当时的工业技术而言,无论是工程师或是设计师,他们所设计出的产物,都必须迁就于现有的钢铁材料与制造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地演变,设计活动到了20世纪已经分工为许多专业的领域,且影响到设计发展形式,其中牵涉到许多因素,而工业技术的进展是一个主要因素,还有经济市场、社会文化与结构,以及人类生活形态等外在的影响;而属于设计本身内在的因素有美学、生态学、人类心理学、文化哲学等。

2.1现代设计及演变

2.1.1包豪斯设计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包豪斯经过设计实践,形成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的核心为:

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替代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历史虽然比较短暂,但在设计史上的作用是重要的。

提问引发思考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现代设计运动的蓬勃兴起对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把20世纪以来在设计领域中产生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与20世纪以来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融入一种崭新的设计教育体系之中,创造出一种适合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设计教育形式,这也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

真正完成这一使命的就是包豪斯,其对于现代设计乃至人类文明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体系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沿用。

(1)包豪斯创立的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伊顿创立的基础课使视觉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个人的感觉基础之上。

(2)包豪斯确立了以人为中心,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设计观。

(3)在设计观念上,包豪斯建立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核心。

(4)包豪斯采用现代材料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奠定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

(5)包豪斯开始建立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工业生产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开创了设计教育与工业生产联系的先河

(6)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后来被奉为经典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现代主义的典范。

(7)1973年以后,包豪斯的大师们先后来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后,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演变成国际主义风格,并进一步影响到全世界。

包豪斯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20世纪的建筑与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相比之下,包豪斯设计出来的实际工业产品在范围或数量上都并不显著,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一度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2.1.2国际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国际主义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

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即是多”原则影响较深,并逐步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

从根源上看,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领导人来到美国后发展出的新的现代主义。

但从意识形态上看,二者却有很大差异,现代主义的民主色彩、乌托邦色彩荡然无存,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流线型有机现代主义组合设计后现代主义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流线型有机现代主义组合设计后现代主义

 

多媒体讲解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2.1.3后现代主义设计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相继进入了所谓“丰裕型社会”,注重功能的现代设计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功能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被质疑发展到了严重的减退和危机。

生活富裕的人们再也不能满足功能所带来的有限价值,而需求更多更美更富装饰性和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催生了一个多元化设计时代的到来。

1977年,美国建筑师、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将这一设计思潮明确称作“后现代主义”。

2.1.4高技术风格

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其实质是把现代主义设计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以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表现出非人情化和过于冷漠的特点。

高科技风格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强调技术和商品味,首先表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产品设计之中。

其特征是强调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主义设计中技术成分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达到具有工业化象征性的特点。

高技术风格最为轰动的作品是英国建筑师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2.1.5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波普艺术设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艺术家有感于大众文化的兴趣,而以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设计表现的主题,以夸张、变形、组合等诸多手法从事设计,形成特有的流派和风格。

波普艺术设计的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并打破了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

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流线型有机现代主义组合设计后现代主义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流线型有机现代主义组合设计后现代主义

 

多媒体讲解

 

案例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由于波普风格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很快便消失了。

波普风格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

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2.1.6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

它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其实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解构主义风格的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是具有个人性、随意性的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2.1.7新现代主义风格

20世纪60年代后,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它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坚持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设计元素,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

因此,“新现代主义风格”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

“新现代主义风格”有着现代主义简洁明快的特征但不像现代主义那样单调和冷漠,而是带点后现代主义活泼的特色,是一种变化中有严谨、严肃中见活泼的设计风格。

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极为流行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设计界,以至于在当代的一些展览展示设计中依然得到追捧。

2.1.8绿色设计

又称为“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