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1376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3 大小:2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2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双边表格

课题

解决问题

计划课时

1课时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2——5页。

1、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第2—3页安排了一幅游乐园的主题图。

图中主要提供了四个情境:

年木偶戏,跷跷板乐园,玩沙包,买面包。

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

2、教学例1。

例1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式题计算的基本上安排的。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3、教学例2。

教学时可采用与例1相似的教学方式。

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学具

准备

2—3页主题图,口算卡片。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1、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第2—3页安排了一幅游乐园的主题图。

图中主要提供了四个情境:

年木偶戏,跷跷板乐园,玩沙包,买面包。

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

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2、教学例1。

例1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式题计算的基本上安排的。

可以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创设情境。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解决问题。

3、教学例2。

例2是面包房买面包的情境。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时可采用与例1相似的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情景图,谈话: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乐园玩。

游乐园里有很多活动。

看,游乐园里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你们想参加哪种游戏?

观察情景图,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自由汇报想参加什么样的游戏。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先来看看木偶剧。

(出示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适当提示)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现在看戏的有几人?

(3)随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随学生回答板书:

方法一:

22+13=35(人)35-6=29(人)

22+13-6=29(人)

方法二:

22-6=16(人)16+13=29(人)

22-6+13=29(人)

(4)请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并列出综合算式。

2、我们再来看看面包房的小朋友。

(出示例2主题图)

(1)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对问题进行归纳。

(3)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把第一种方法写成了一个算式:

54-8-22=24(个)。

第二种方法也可以写成一个算式吗?

试试看。

54-(8+22)=24(个)

相机介绍小括号的作用。

3、小结:

我们发现和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认识了小括号。

谁能说说小括号的用处?

1、观察例1主题图。

(1)提出数学问题。

(2)学习归纳。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

 

(4)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列出综合算式。

2、观察例2主题图

(1)看图,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

(2)学习归纳。

(3)分组讨论。

方法一:

54-8=46(人)

46-22=24(人)

54-8-22=24(人)

方法二:

8+22=30(人)

54-30=24(人)

分组探索方法,得出:

54-(8+22)=24(人)

3、随老师一起总结,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交流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三、学习效果测评。

1、让学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

观察学生的列式情况,指名汇报。

2、让学生完成教材6页练习一第2题。

指导学生说图意,列式。

 

组织集体订正。

1、完成练习一1题。

观察图,叙述图意,再独立思考,列式,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第2题。

同桌互相讲解图意,再独立思考,列式。

全班交流。

巩固本节课所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吗?

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

积极发言。

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反思。

作业设计(可附页)

完成练习一1、2题。

同步练习:

1、图书室原来有图书48本,昨天借出了25本,今天又新增了14本。

图书室现在有图书多少本?

2、小猴掰玉米:

小猴一共掰了46个玉米,在路上掉了18个,回来后跟小伙伴们吃掉了12个。

还剩下多少个?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5-6-19=6+24+30=75-20-30=62-5+7=

64-6-40=18+18-20=85+8-12=75-15-20=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问题:

现在看戏的有几人?

方法一:

方法二

22+13=35(人)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22+13-6=29(人)22-6+13=29(人)

54-8-22=24(人)

54-(8+22)=24(人)

教学反思或分析

课题

解决问题

计划课时

2课时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8、9页。

例3的教学。

例3是教学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仍然以第2~3页情境图中的玩跷跷板活动为实际背景,解决“一共有多少”这个问题。

教材采用与例1、例2相同的编排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材中提示“分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1、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1、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

学具

准备

例3主题图、教材第9页主题图。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观察9页主题图,学习例3。

教学是,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后再列出算式解答。

接着说一说不同列式方法的道理,并着重理解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对于学生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完成“做一做”

“做一做”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画面。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

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第1题和第2题,分别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情景。

上节课我们在木偶剧场、面包房时找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我们去跷跷板乐园,看看又能发现些什么。

听讲。

看书上主题图。

想像,回答。

创设情景,为新知作铺垫。

二、合作探讨,学习例3。

1、出示例3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猜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

跷跷板乐园现在一共有几人?

3、问题提出来,大家能解决吗?

分组讨论算法。

方法一:

4×3+7=19(人)

 

方法二:

2×6+7=19(人)

4、还可以怎样算?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并列出综合算式。

1、观察例3主题图,猜想图中的数学问题。

2、跟老师一起归纳问题。

3、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

4×3=12(人)

12+7=19(人)

 

方法二:

2×6+12(人)

12+7=19(人)

2×6+7=19(人)

4、想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列出综合算式。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

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养成自主探险究的习惯。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让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题。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从不同角度观察主题图。

思考并提出问题,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2题。

集体订正。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

思考,回忆,总结,内化。

及时总结反思。

作业设计(可附页)

1、完成第9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同步练习:

1、松鼠采松果:

松鼠每天要吃6个松果,今天一共采了17个松果,还要采多少个才够它吃5天?

2、植树节:

一共要植树6行,每行5棵,已经种了7棵,还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3、动物园:

动物园里有5只老虎,豹子的只数是老虎的3倍,孔雀比豹子多8只。

孔雀有多少只?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问题:

跷跷板乐园现在一共有几人?

方法一:

方法二:

4×3=12(人)2×6=12(人)

12+7=19(人)12+7=19(人)

4×3+7=19(人)2×6+7=19(人)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题

解决问题(练习课)

计划课时

3课时

1、完成练习一3——5题。

2、完成练习二2、3题。

练习一

3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4题先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5题是一个有关过生日的实际问题。

练习二

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

1、进一步巩固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初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校性。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3、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相关情景图。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指导完成练习一3——5题。

指导完成练习二2、3题。

练习一:

3题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

4题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练习二:

2题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

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指名汇报,认真听学生总结。

肯定或补充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组交流。

自由汇报前两节课的收获。

回顾前两节课的收获,激发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

1、引导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1)引导学生看图,提取信息,同桌交流。

相机给学生介绍有亲足球比赛的知识。

(2)指名回答:

要求总分是多少,必须知道什么?

提示:

题上都只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

该怎么算?

这道题该怎么做?

指名汇报。

2、引导完成教材第11页第3题。

引导学生思考。

巡视,个别指导。

 

3、引导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引导完成教材第11页第5题。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1、完成7页第4题。

(1)仔细观察图,看自己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思考,回答:

必须知道主场和客场院的得分。

由其中一种得分可以算出另一种得分。

分别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

2、完成11页第3题。

看图,找出信息和问题:

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成人票8元,儿童票5元。

用20元钱买票够吗?

独立解决。

3、仔细观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引导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同桌听一听。

你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完成教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巡视,指导。

指名板演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方法。

1、看图,理解题意,同桌互相交流。

汇报,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2、独立完成。

板演笔算过程,说明方法。

通过练习加强巩固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自由谈论。

回忆,总结。

作业设计(可附页)

1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二中的习题。

同步练习:

1、大熊有30元钱,他想在妇女节分别给妈妈和奶奶买一件礼物。

他可以买哪两件礼物?

算一算,买了两件礼物后,他还剩多少钱?

木梳痒痒挠暖手炉热水袋围裙花瓶

5元6元15元11元12元10元

2、算一算,把光明小学体育室各种球的个数填写完整。

(1)羽毛球的个数比足球的3倍少10只。

(2)篮球的个数是排球和足球个数的2倍。

排球别篮球足球羽毛球

28个()个35个()个

3、妈妈去专卖店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上衣28元,裤子17元。

妈妈给售货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4、张大爷的果园0里原来有5行果树,每行8棵,今年又新栽了25棵。

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

练习一练习二

第7页4题第11页3题

中国:

7+5+7=19(分)8×2+5=21(元)

阿联酋:

4+3+4=11(分)20元小于21元。

乌兹别克斯坦:

9-8+9=10(分)不够。

卡塔尔:

6-3+6=9(分)

阿曼:

2+2=2=6(分)

第7页5题第11页5题

50-35+8=23(岁)9×3-2=25(个)

教学反思或安全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间

第一单元测查试题

一、填空题。

1、每人种4棵花。

人数

2

3

6

()

棵数

8

()

()

36

2、一共有24本书。

每人有几本

4

3

6

8

2

1

人数

6

()

()

()

()

()

二、应用题。

1、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

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2、有20个苹果,吃了2个,把剩下的每6个放入一盘,可以放几盘?

3、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14只母鸡,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4、妈妈买了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应放几个水果?

5、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图书室有100本书,又买来80本,_____________?

借走了150本,图书室现在有多少本书?

(2)图书室买来8包故事书,每包9本,借出30本,_____________?

6、菜站有15筐萝卜,土豆比萝卜少5筐。

土豆有多少筐?

萝卜和土豆一共有多少筐?

7、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用两种方法解答)

8、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再解答。

(1)8个小朋友做40个风车一共做了多少个?

_____________

(2)3个小朋友,每人做5个风车还要做多少个?

_____________

(3)要做40个风车,已经做了8个平均每人做几个?

_____________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计划课时

1课时

1、教学例1。

例前,教科书第12页呈现一幅二

(1)班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每份两瓶矿泉水、每份两块面包、每份3个橘子、每份……蕴含丰富的“每份同样多”的因数,为引入“平均分做准备。

2、教学例2。

例2,是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呈现小学生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情境图。

画面上一组小朋友每次每盘里放一个橘子,另一组小朋友先每并次每盘放2个橘子;有小朋友发出评论:

“……这样分快些。

”还有小朋友在想: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展现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平均分活动的情境。

显示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平均分物品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编写意图。

1、在具体情景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

学具

准备

教材第12~14页主题图,糖果、花生(或用教具代替),相关课件及学具。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1、教学例1。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平均分”概念的建立置入平均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呈现教科书第12页的准备春游食品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为第个小朋友准备的食品;让学生感知每份同样多。

接着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然后指导完成例1之的的“做一做”。

2、教学例2。

教学时,参照例1认真组织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圆卡片代替橘子,动手操作完成“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任务。

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

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之后,指导完成例后面的“做一做”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全班汇报发现。

 

2、刚才哪些组分得糖果(花生)每人一样多?

哪些不一样多?

3、你能给第一组、第四组、第六组的分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

平均分)

第二、三、五组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强调“每份一样多“)

4、你能把不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人吗?

5、引导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分面包。

可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

1、每个小组派一人把喜欢的糖果或花生拿来,分给自己小组的同学。

各小组的同学合作分,代表汇报分的结果。

2、各组一名学生汇报结果。

3、小组讨论,为这种分法取名:

平均分。

回答;他们每人分得的不一样多。

4、思考怎样把平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分。

(减多或补少)

5、完成“做一做”。

汇报:

每人可分得2个面包。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平均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2)学生汇报分法。

(3)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2、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4、讨论:

平均分成1份或平均分成12份可以吗?

每份是多少?

1、学习例2。

(1)小组动手分一分

(2)小组汇报方法。

(3)中跟老师起想: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3个3个地分。

2、用实物分一分,观察每分有多少根。

3、小组活动完成“做一做”摆一摆,分一分,交流自己的分法。

4、动手摆一摆汇报:

可以。

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让学生参与到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为认识除法积累感性认识。

 

拓展知识促进思维。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引导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哪种分法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观察第三种分法:

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正确的分法吗?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订正:

每盘放3个。

3、请学生装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1、完成练习三第2题。

(1)第二种分法是正确的。

(2)是平均分,每份是4个。

但要求分4份,不正确。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回想,并交流。

多方面加深以“平均分”的认识。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梳理)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自由讨论。

回忆总结。

总结、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业设计(可附页)

1、完成第13、14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三第2、3题。

同步练习:

12个桃子放在3个盘里,要使每个盘里的桃一样多,该怎样分?

你有几种分法?

(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4)4个4个地分。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把15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3个3个地分。

平均分:

每份一样多。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题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例3,学习平均分。

例3,是平均分活动(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教材呈现一幅解决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意在把平均分的活动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画面上显示出解决“租几船”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了《标准》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

1、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1、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具

学具

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

小棒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