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118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docx

博文杯成果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

实证调研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指导老师王淑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心理学教授)

主持人梁旭斌

参与人杨娟刘霖颖李秀洁吕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制

二○一○年三月

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导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2

第二节课题的基本信息回顾………………………………………………2

第三节实证调研的基本情况………………………………………………5

第二部分实证分析

第一节实证调研的方式…………………………………………………8

第二节实政调研的具体安排………………………………………………8

第三部分问卷分析

第一节不同目标群体对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基本认识……………………9

第二节处理好学生干部和各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11

第三节有关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13

第四节高校学生干部的创新变革制度管理………………………………15

第四部分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访谈………………………………………16

第二节武汉大学学生干部访谈…………………………………………18

第三节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访谈…………………………………………18

第五部分建议实施方案………………………………………19

第一节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制度管理………………………………19

第二节完善学生干部的考核机制………………………………………20

第六部分结束语…………………………………………………22

参考文献………………………………………………………………22

附件…………………………………………………………………2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

实证创新基金项目

武汉七所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实证调研

梁旭斌杨娟刘霖颖李秀洁吕默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得以不断推进,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校学生的年龄层次、工作生活经历多样化,高等学校面在学生管理方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原有的教育管理体系难以完全满足社会、教育本身和学生的需求,一种更好更新的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我们调查武汉七所211工程大学现行的各级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激励等制度建设及相应管理模式,比较优劣,发现其存在问题,揭示根本原因,探讨成功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以及对学生组织运行和学生干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讨论并将其推广于各高校实施。

【关键词】武汉七校学生干部制度及模式原因及对策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theeducationsystemtocontinuouslypushforward,theincreasingnumberofcollegestudents,agesofstudentsinschool,workandlifeexperienceofdiversi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facethemanagementofstudentsfacemanynewchallenges,theoriginaleducationalmanagementsystem,difficulttofullysatisfythesocial,educationitself,andstudentsneedabettersystemforupdatingoftheCollegeStudentLeadersandManagementModelisreadyforenactment.WeinvestigateEngineeringUniversity,Wuhan7211studentleadersatalllevelsofthecurrentselection,training,incentivesandotherinstitution-buildingandthecorrespondingmanagementmodel,comp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foundproblems,revealingtherootcausesofthesuccessofinstitutionbuildingandmanagement,aswellasstudentorganizationsandstudentleaderstorunthemanagementproblemsandputforwardsolutions,todiscussthepromotionofitsimplementationinvarious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

SevenschoolsinWuhanStudentleadersSystemandmodeCauseandCountermeasure

 

第一部分导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

高校学生干部是各个高校、院系、各个社团以及班集体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集体的领导核心,同时也是学校管理思想意志的传达者及实施者。

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正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而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无疑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与核心。

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是促进广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课题基本信息回顾

1.研究背景与相关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得以不断推进,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校学生的年龄层次、工作生活经历多样化,高等学校面在学生管理方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原有的教育管理体系难以完全满足社会、教育本身和学生的需求,一种更好更新的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其进行考核的制度,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干部搭建一个发挥能力、体现价值的平台。

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模式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考核。

况且,目前这种考核制度的指标还有待更新与完善。

可以说,现今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是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

2.课题研究方法

(一)学科交叉

以管理学为主体和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为辅助,但不局限于管理学,调研过程中还要融合统计学和人际关系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专业知识的交叉运用,打破学科界限,让资源和知识的充分涌流,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对研究涉及的问题进行有深度、多角度的分析论证。

1、选题的确定

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开展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创新措施。

再结合我们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以及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所遇到的问题和想法,以高校学生组织为突破口。

2、实际操作中

针对高校学生干部制度,我们主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学、行政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调查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淘汰激励以及改革创新制度。

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人际关系学,分析学生干部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自我管理,将各高校的各种制度加以比较、论证,解释其研究意义。

最终得出不同制度的优劣,决定哪些制度是应该保留、改进还是重塑,以及要重塑成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才更为合理有效。

另外,我们还利用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制作调查问卷,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和实例支持。

3、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

主要利用统计学方法收集数据。

依托调查问卷和收集的资料,对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

再运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知识,将最终的有效数据整理、推断,并运用管理学知识予以解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下一步的建模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撑。

4、建立图表、模型中

方案的四大部分各自根据需要,通过对分析好的数据绘制图表,将行政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的相关模型具体化、特色化。

服务于我们的研究要求、符合我们的研究目的。

并用学科知识对模型加以具体的说明、分析。

将书本理论和实践数据相结合,从多个角度论证,让最终结论更具有可信度、准确度以及实际意义。

5、其他

在实际讨论调研中,按照实证分析法开展工作,注重沟通语言学技巧。

任务的安排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争取以最少的时间、经费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果。

(二)创新点

1、社会性——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课题

以往的研究多从管理制度本身出发,过于单一,没有以立体的视角分析。

随着学生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干部工作的多元化以及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事风格的改变,旧制度与新变化的冲突越来越凸显,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不多。

针对目前的研究空白,我们的研究课题,将武汉高校学生干部自身作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制度改革创新为大背景,探究当代学生干部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问题。

使课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2、研究性——全方位深入课题本质

我们坚持多角度、多层面,重实际,求创新的原则,立足专业知识的框架,融合多个学科交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论证。

从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自我管理四方面研究,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内部制度分析——干部自身角色定位。

将学生、学生干部、学校领导分层考虑。

以小见大,力求深刻剖析这些制度的不足,以期能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体系,寻求其现实指导意义。

3、全面性——覆盖学校广、层级多

为了研究的完备性,提高准确度,我们充分挖掘课题含义,全面细致地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搜集资料。

其次,利用小组组员分别在校级、院级、社团、班级都有任职的优势下,展开大范围的调研,基本覆盖各级学生干部。

同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主,针对七校大学生和学校各学院各级领导通过调查问卷、深入访谈征集意见和建议。

获取第一手资料,一切从实际出发,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我们的课题内容和意义更饱满。

4、科学性——使用数学、经济学的方法

研究中少不了科学理论的支持。

在科学发展观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课题的理论方面注重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在多学科、多视角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和实证、创新意识的指导下,运用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原理。

在建模和分析上结合数学的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模型。

考虑到社会调研,我组合理分工,求真务实,力求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式的多元化、合理化。

5、实践性——以研究最佳模式为目的

课题内容以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为研究方向,体现出我们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的责任感以及对我国教育制度问题的探讨的热情。

学校环境的改革以及制度的创新都是实实在在关系着学生素质培养和国家教育体系的进步。

另外,本课题的可行性高、便于调研、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等特点,使得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和建议,都能为学校的制度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互赢的最终局面。

(3)研究方式本课题坚持以“实证分析为主规范分析为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本课题的调研方式为:

实地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检索。

 

(二)武汉七所高校概况及综合问题现状分析

针对前文所述问题,我们选取湖北省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七所高校展开调研。

具体涉及到的学生干部有如下几个层级:

1.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等校级学生组织;

2.各个学院的院学生会、院团委等院系级组织;

3.各个学生社团;

4.各个班级的内部班团委组织。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校、院级两级学生组织相关机构设置和相关管理制度举例如下:

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

直接指导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工作。

校团委设专职工作人员6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人,团委工作人员3人。

目前下设团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网络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专门委员会负责沟通解决广大学生集中反映的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具体问题,发挥其在学校与全校学生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为行使大会职权部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针对具体事务成立了6个专门委员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专门委员会

附件2:

提案工作一般流程

如图所示:

分管校领导、全校各二级单位

①报送②分发③反映

提案与代表资格审查部

专门委员会

提案方

⑥反馈⑤提交④处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学、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高校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在人本思想指导下,针对高校学生干部这一特定人力资源群体的有效运用与管理的问题,包括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制度管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制度管理,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与淘汰制度管理,以及高校学生干部的创新变革制度管理

如图,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分出四部分,形成一个周期,相互推动相互牵制,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促使管理制度适应学校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发展。

一般选拔和培养是基础阶段,各高校都很注重,激励和淘汰制度往往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学生组织有较大差异,而激励淘汰的力度和方式又决定着第四步——创新变革的效应。

只有前三步依次完善,才能保持制度的创新。

反过来,制度的与时俱进、去粗取精又有助于下一轮的干部选拔循环。

根据我们搜集的资料以及进行的分析,发现武汉七所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如下问题:

 

第二部分实证分析

第一节实证调研的方式

在课题申报书中,我们坚持在“实证分析为主规范分析为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确定本课题的调研方式为:

实地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检索。

一在横向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

我组首先进行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之间的横向比较,再根据被访者分为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学生干部、普通学生进行划分,然后将两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最后分析出不同学校不同身份的被调查者对学生干部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差异。

二在纵向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

如申报书所提及到的,我们选取湖北省武汉市七所高校展开调研,所具体涉及到的学生干部有如下几个层级:

1.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等校级学生组织;

2.各个学院的院学生会、院团委等院系级组织;

3.各个学生社团;

4.各个班级的内部班团委组织。

三在调查方法及模型的选取方面

我组选择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思想和数学建模等方法。

这样,通过量化的函数分析与实际的调查分析的结合,使课题最终获得的数据及结论更为详细、全面、准确。

第二节实证调研的具体安排

我们小组的调研的形式具体为问卷、访谈以及实地考察调研,时间周期为2010年2月27日至3月17日,具体时间如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研时间:

2月27日至3月17日

外校调研:

武汉大学3月1日

华中科技大学3月5日

中国地质大学3月6日

武汉理工大学3月7日

华中师范大学3月13日

华中农业大学3月14日

 

第三部分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历时近20日,我们共发放了近1700份问卷,为了调研的方便,我们自行调整使每一类别的问卷有效回收数量均为整百份数,共回收有效问卷1600份,其中

对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①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共发放问卷5份,各院管理机构的老师每院发放15份,合计200份,这些问卷是由我们组五名成员亲自发放,保证了问卷的有效回收。

②学校和学院、社团、班级的学生干部共500份,其中校级学生干部30份,院级学生干部60份,社团学生干部30份,班级学生干部80份,鉴于本组成员都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在调查时利用我组五名成员较为广阔的人际关系,选取各级有典型意义的代表进行重点调查。

③普通学生共计300份,调查时主要采取随即抽查的方式,但会以院为单位进行下发,确保问卷覆盖率广泛、全面。

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六所高校:

每校发放问卷100份,共计600份。

此项工作主要由我组成员负责协调六校主要学生干部,由他们协助共同开展问卷调查,效果会更好。

各高校的100份问卷安排如下,

①管理机构的老师发放20份

②各级学生干部共发放30份

③普通学生发放50份。

 

表1各学校回收有效问卷数量统计

学校/数量

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

学生干部

普通学生

总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4%

28%

45%

38%

武汉大学

20%

10%

15%

12%

华中科技大学

26%

32%

20%

15%

华中师范大学

7%

5%

3%

6%

华中农业大学

3%

5%

7%

4%

武汉理工大学

2%

10%

1%

15%

中国地质大学

2%

1%

3%

1%

一、不同目标群体对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基本认识

此次调查将大学中相关人员分为三个目标群体,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

这个专题包括问卷第3、4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学生干部的素质要求集中在工作能力、责任心和沟通能力三方面,对于知识面要求不高。

其中,教师群体对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要求,而在学生调查数据中比重很小,仅占11.3%。

另外,对于学生干部的工作评定,如下图

1.数据分析,存在问题

高校对学生干部的素质着重于“干部”而非“学生”

从教师方面来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校人数正呈逐年增长之势。

与此同时,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的现状却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一名辅导员经常要管理四五百人甚至更多,工作量大,事务繁琐。

而学生干部则成为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的依托力量,所以,很多学校事务需要由学生干部完成。

而对于学生而言,更希望学生干部能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调查过程中,对于知识面,有超过70%的人认为,术业有专攻,学生干部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学生干部的高标准工作要求,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影射出学生干部学业和工作难以两全的原因。

大学相对于初高中而言,在学业、成绩方面缺乏管理力度,一些学生干部对自身定位不足,反而忘记了学生的本职任务学习,丧失了进修、提升自我管理和自身素质的机会,进而造成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降低。

学生干部自身感觉良好

从条形图中不难看出,73%的学生干部对自身评价较高,认为工作认真、能力强乐于奉献,而在其他两个目标群体中,能力一般和积极性不高占80%以上。

很多学生反映是因为许多活动与事务参与性不高,信息传递缓慢,操作透明度低。

部分学生干部中还存在小团体主义和官僚主义,脱离了学生群体。

差异较大的两种结果说明,学生干部欠缺与周围相关群体的沟通,只是一味埋头于工作中,忽略了互动与交流。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干部都有牺牲个人的学习休息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但这些付出却得不到同学们的了解。

学生干部从根本上未端正工作目的,认为这些工作只是个人事情,老师和同学只关注结果不需要过程。

组织沟通中,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相互阻断,最终导致相互矛盾,各有不满。

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提升空间

在调查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生干部素质要求也有差异。

大一大二学生的要求更多,这些学生中多是90后,更崇尚自由独立和挑战性强的事物。

而学生干部中往往级别越高的职务或是到大三大四后期,人员、岗位基本固定,既所谓的“铁饭碗”,在职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往往只是空挂着职务头衔,放松自我管理。

造成很多大一大二学生的不满,认为缺乏平等竞争,同时失望于提升空间的狭小,近几年来学生干部中不乏退部和辞职的现象,干部人才的流失给学生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同时对高校学生组织的声誉也有一定影响。

3.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提出建议

学校加强对学生干部学习考核

学生干部先是学生才是干部,端正大学学习目的,做好自己的本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会中,对学生干部的成绩有所要求,学生成绩直接和各项评比挂钩。

但力度任然不够,没有强调平时,如今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已经取消了清考制度,对学生成绩要求提高。

学生组织中可以每学期对学生干部定期考核,予以督促,同时在各种奖项评比中限定成绩标准,采取激励手段。

学生干部自身注重思想素质的锻炼

要提升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型干部队伍。

学习工作两不误,合理分配时间,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既提高效率又不影响学业。

定期开展工作汇报

比如工商管理学院,可以以月为单位,在文谭楼一楼报告厅开展学生会工作汇报,对全院学生老师开放,都可以听取汇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或报刊展板来加强学生工作的透明度。

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校建设和活动中来,也能监督学生组织的工作情况。

以“拓展能力,激发干劲”为目标,开展岗位交流大锻炼

牢固树立在实践中提高干部素质的理念,根据干部特点和经历,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部门等不同范围进行交流锻炼,解决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工作进取心不强、能力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等问题。

开展内部竞争和跨部门竞争,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交流工作经验。

 

二处理好学生干部和各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

1.各相关群体对学生工作的评价

本专题包括问卷的第8、9、10题。

第8题中,您觉着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干部能够代表我们全体学生吗?

选择全权代表的基本没有,所有相关群体,包括老师、普通学生以及学生干部自身都集中在2、3选项,分别为67%和32%。

其中在普通学生调查中,选择“只能代表学生组织本身的构成人员”的比重较高。

而对于学生干部是否发挥作用和本人切身关系的问题,选择基本没有关系的高达74.6%

第10题您对学生干部以及其组织的活动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调查结果如下显示。

1.数据分析,存在问题

学生干部脱离群众,小团体主义

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干部似乎已经被划分在学生以外,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

特别是在涉及各种学校活动,有些学生干部只注重自己所在或所负责部口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学生会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了个人,实际上包含着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其有很大的离心作用,学生会经常容易出现的小团体之风。

另外,学生干部缺乏在职思想没有认识学生会是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窗口,代表着广大同学最根本的利益,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个自治组织,而自己是其中主要的一员,没有认识自己也是完成这一目标的主体。

以为自己仅仅在在职期间对自己上级负责,而不是对所有学生负责。

不满意因素对比分析

63%的人员认为,操作不透明是主要弊端,其中以普通学生的不满意度最高。

学生工作多而杂,难免出现沟通问题,许多学生反映校学生组织很多活动信息无从得知,有的甚至是活动结束后才看到相关通告。

许多类似奖学金、竞赛活动等不知道是如何运作,很难参与其中。

追名求利无所事事占到19%,这一数据在各群体都有反映。

不少教师认为一些学生干部只是空挂虚职,能力不怎么强,办事效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