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100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2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docx

专题2提分攻略3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

提分攻略3 “2步走”突破人物形象类题目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类

[技法点拨]

常见设问

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

请简要概括。

4.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是对×××的描写,表现了他(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题角度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5从”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

模板一:

××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阐述(在原文中找依据)。

模板二:

××的性格特点:

①……②……

模板三:

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依据)。

[典例剖析1]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

”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

“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流程】

第一步:

审题干→定题型

题干有“性格特点”“简要分析”字眼,可知本题属于“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类”题,具体来说就是分析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但要注意区分“概括”与“分析”、“形象”与“性格”的不同。

“概括”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而“分析”是要求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字作出阐释。

“形象”一词范围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概括形象时需要“性格+身份(外在特征)”。

而本题是分析性格特点,要在脑海中检索“人物形象整体概括分析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

明角度→找对应

明角度

找对应

人物的经历

“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能看出她关心母亲,思念儿子。

刻画人物的手法

因本文是通过电话来串起了全文,除了少部分女主人公的语言描写外,没有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主要是在“我”的叙述中来展现人物性格:

她婉言谢绝“我”提议“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的要求,“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能看出她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真诚待“我”。

分析情节

两人的电话通话过程就是文章的情节,两人通过电话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在这一过程中,女主人公对战争的厌恶、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等性格都体现出来。

其他人物的评价

“我”对女主人公的评价“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可以看出女主人公这一人物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的性格特点。

环境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已经点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二人的电话交流中也流露出当时的环境,特别是“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

但在战争的环境中女主人公仍然坚持读书,能看出她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参考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人物形象作用类

[技法点拨]

常见设问

主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的作用

1.小说中塑造××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1.本文的主人公为××(主要人物),那么××(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

哪一个是次要人物?

为什么?

3.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

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主要人物对主题的作用:

对主题的作用,就是小说塑造主要人物的社会意义。

主要包括:

①通过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②通过主要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

次要人物对情节的作用:

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次要人物往往起到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的作用。

有的次要人物还是小说线索,可称之为“线索人物”,常常还起到线索作用。

答题角度

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③借助主要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小说中……(人物形象),……(文中具体表现),体现了他……(性格特征),反映出……(社会现象),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态度、观点)。

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作用:

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次要人物对主题的作用:

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文中……(人物形象),……(文中具体表现)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有力地衬托、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社会作用),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渲染了……的气氛。

[典例剖析2]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

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

“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

“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

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

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

”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

”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

“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

“是在那儿撞的。

”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

”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

”老头急起来。

“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

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

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

”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

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

“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

“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

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

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

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

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

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

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流程】

第一步:

审题干→定题型

通过题干中“我”“作用”字眼可知,本题是考查“人物形象作用类”题,阅读文本就可以知道“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所以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第二步:

明角度→找对应

“次要人物的作用”需要从以下角度在文中“找对应”。

明角度

找对应

对情节的作用

“我”给人送钱,串起了后面的各个事件,各个事件也是通过“我”的口叙述出来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我”送钱见到了受伤的王有福,后来又约王有福吃饭,建议索赔等,“我”是事件的参与者,也是事件的推动者,所以“我”又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对主要人物的作用

“我”与主人公王有福的交集在对待玻璃事件上,以“我”敢于直言、敢于替别人维护权益来衬托王有福谦和、胆小怕事、固执等性格特点,所以“我”使主人公王有福的形象更加鲜明。

对主题的作用

“我”听到了王有福被玻璃墙所伤的过程,“我”听到了照相馆玻璃碎后经理的大骂,两个玻璃事件的背后,是“我”与王有福不同的责任观念、不同的法制观念等,这正是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并通过“我”的见闻表现出来。

所以“我”也是折射主题的一面镜子。

这一方面过于深刻,考生可能理解不到,可答可不答。

【参考答案】 ①讲述故事:

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

“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

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人物形象手法类

[技法点拨]

常见设问

1.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2.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赏析。

答题角度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①肖像描写;②神态描写;③心理描写;④语言描写;⑤动作描写;⑥细节描写。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可分为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和环境的暗示烘托两种类型。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

第三步,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典例剖析3]

(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

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

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

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

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

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

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

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

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

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注]都扔在这儿。

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

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

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

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

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

这些,都是老主顾。

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

大包小包,五颜六色。

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

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

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

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

七十几?

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

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

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

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

“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

”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

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

“你说谁哪?

”小伙子没有理他。

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

“出来!

出来!

”这是要打架。

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出来!

出来!

”是叫阵。

没人劝。

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

打架?

这么个糟老头子?

这老头可真是糟。

从里糟到外。

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

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

他会打架吗?

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

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

他这是干什么?

虚张声势?

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

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

“跟他们寻口汤去。

”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

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 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流程】

第一步:

审题干→定题型

题干已经明确了“赏析”“画线部分”。

粗读“画线部分”可知,这是一段人物描写的文字,本题属于“人物形象手法类”题。

第二步:

明角度→找对应

画线文字中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抓住它们的作用分析即可。

明角度

找对应

正面描写

“悻悻地”“情绪已经平复下来”,这是神态描写;“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喝了两口面汤”,这是动作描写;“跟他们寻口汤去”“回见”,这是语言描写。

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富有戏剧效果。

同时,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

“没人理他”,侧面描写出“打架”事件的结局。

【参考答案】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点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

74364008】

父 亲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

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是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

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

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

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

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

父亲却鼓励我:

“盛呀!

再吃一碗!

”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

“盛满!

”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

“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

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

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销。

父亲第一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为了节省,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

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

我们家的生活,恰恰特别需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位母亲。

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哥正要考大学。

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反对。

“我供不起你上大学!

”父亲的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

卖十斤菜可挣五分钱,哥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钱。

那五角钱,是母亲偷偷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了。

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

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

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

“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

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

”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

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哥哥还是参加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骗了父亲。

我“知情不举”,也欺骗了父亲,内疚极了。

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

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

他说:

“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

”又说:

“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

先别告诉爸爸,我上了大学……”

哥哥随人流走入火车站,左手拎着行李卷,右手拎着网兜,一步三回头。

我缓慢地往回走,攥着省下的那五分钱,心中暗想,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一定要更加省吃俭用。

节约每一分钱……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

老大!

你太自私了!

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

根本没有弟弟妹妹!

你只想到你自己!

就算我白养大你!

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

我再也不会认你!

所有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