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100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docx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

(学生讲义)

第四讲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历史观

认识社会极其困难,需要有一个认识社会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一、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变革与方法论转换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和规律的探索

(1)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者把绝对精神、神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

黑格尔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在人们思想动机的背后,还有一种决定人们思想动机的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并不是社会历史本身内部的一种物质力量,而是一种凌驾于社会历史之上的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黑格尔说这就是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利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和历史事件来表现自己的意志。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的历史说成是“绝对精神”发展的历史。

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好像太阳一样,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历史从东方的中国开始,经过古希腊、古罗马,而成熟在西方的德国。

其中,经过“幼年时代”、“青年时代”、“壮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四个阶段。

黑格尔的说法显然带有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的性质,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却对科学历史观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一是,他第一次把历史看作一个有规律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二是,他主张是理念即“绝对精神”和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

也就是说,一方面,绝对精神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总的进程;另一方面,绝对精神的要求又是通过人们对私利追求的热情和活动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接近了物质利益、经济因素决定人们动机和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点。

恩格斯说:

“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恩格斯在评论“卑劣情欲”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说:

“以这些制度(指剥削制度)为基础的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动机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秉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个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选4,p173)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也肯定了“私欲”、“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黑格尔所谓的恶为历史动力,有两重含义:

一是,历史进程表现为一系列的否定、取代、扬弃,通常是通过暴力实现的;二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私欲是人们行动的动机,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作用。

虽然任何人的私欲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实现,但全部人的活动的合力却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和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等都是人们在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活动中实现的。

(2)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是唯意志论,他们把英雄人物的意志,说成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其突出表现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即英雄史观。

·卡莱尔(1795---1881),英国散文作家、历史学家、唯意志主义者。

他主张历史是“英雄”、“领袖”创造的,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他比喻说,人们群众的作用就象数学中的一串“0”,而英雄人物则是“0”前面的数字。

没有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没有任何意义。

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奴隶”和“畜群”,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

(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观点

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一批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批判封建制度和神学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观点。

法国唯物主义者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他们明确而肯定地断言,人的感情、智力、才能、品格方面的差别都是由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结论是“人是环境的产物。

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社会环境包含有多方面内容,他们认为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是法律和政治制度。

但是,法律是人们理性的产物,是立法者主观意志的产物,是立法者的意见。

这样,他们又从“人是环境的产物”推论出“意见支配世界”的论断。

·这样一来,法国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就陷入了如下的“二律背反”(矛盾):

人及其一切意见是社会的产物,即“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及其一切属性又是人的意见的产物,“即意见支配世界”。

这其实是犹如“陆在鲸上,鲸在水上,水在陆上”的循环论证。

为了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伟大人物”或“天才”。

爱尔维修说:

“必须有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则召唤幸福。

这样,他们便由“意见支配世界”得出了“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结论。

于是在他们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英雄人物活动、创造的结果。

可见,他们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又背叛了唯物主义,回到了被他们批判过的唯心主义观点上去了。

法国唯物主义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观点在当时是起过进步作用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和神学的精神武器。

它试图指出:

·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是造成人们堕落、腐败、卑鄙、丑恶、犯罪和一切不道德的社会环境,因此应该推翻它。

·既然“人是环境的产物”,就要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合理的社会,以造就新人。

·既然“意见支配世界”,就要用资产阶级的意见支配世界。

他们由此得出推翻封建制度,批判宗教神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有进步意义和革命性的结论。

但是,“意见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实质是这种观点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的表现:

第一,它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

他们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趋乐避苦的特点,这是永恒不变的。

人们评价、接受各种环境、意见的影响的唯一根据就是趋乐避苦。

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思想、行为的决定作用。

第二,对“环境”的理解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在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它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法律和各种意见,而不是政治、法律和各种意见决定经济关系。

所以,要改变环境,首先要变革经济关系。

正确的意见必须通过实践即发展生产和进行革命才能对环境产生作用。

第三,不能辨证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和社会是通过实践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人——实践——社会”,人们通过实践改造社会和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人。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因此,人和环境是在实践中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

第四,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主张英雄史观。

这就把英雄的品格、才智、性情等偶然性的因素看作是决定历史的东西,于是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否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历史的作用。

 

2、唯物史观所实现的变革和方法论的转换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全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最终都可化分为以下两类:

·社会存在:

社会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为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

理论、思想、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构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种哲学派别。

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唯心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

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起来以前,社会没能充分展示出其辩证运动、规律性发展的特点,难以发现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认识根源:

唯心主义思想家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

只考察人们活动的动机,而没有研究引起动机的物质作用。

第三,阶级根源:

历代剥削统治阶级轻视和敌视人民群众及其实践,夸大自己意志的作用,企图用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论证其统治的永恒性。

(3)唯物史观所实现的方法论转换

唯物史观所实现的方法论转换如下:

第一,社会历史的本质:

从社会意识转向社会存在和实践。

第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

从思想动机转向物质利益、生产方式。

第三、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

从英雄人物转向人民群众。

·关于人民群众哲学范畴

人民群众:

指对历史起进步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由于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人民群众范畴的内涵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柴可夫斯基非常重视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他创作许多名作的灵感都是来自民间音乐。

他说:

“至于我的音乐中的一般的俄罗斯因素,即旋律与和声方面与民歌有血缘关系的一些手法,他们产生的原因在于:

我生长在偏僻地区,从幼时起就深刻体会到俄罗斯民间歌曲典型特征中的那种难以言传的美。

我热爱俄罗斯因素的一切表现。

总而言之,我是一个道地的俄罗斯人。

”(《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第139-140页。

)显然,民歌正是人民的生活、要求和情感的最自然的、纯朴的和原始的表现。

第三,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任何社会变革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改革开放的实现都是以人民为主体而取得的。

讨论:

历史是人民和英雄共同创造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一是,英雄是属于人民范畴的,与人民相对立的人,不管其有多大的本领,都不可能对历史有贡献。

这样的人应该称之为“枭雄”。

所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坚持了历史动力一元论。

二是,英雄的力量和智慧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英雄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力量。

鲁迅说过,有一次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然而,拿破仑不懂得,在他身后有100万军队。

倘若没有军队,那么他或者被山那边的敌人捉去,或者被人称作疯子。

三是,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并不是由于他的个性、品格、能力而使其成为英雄。

其实,却是他的个性、品格、能力由于正好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即适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变革的需要,他才能成为英雄。

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四是,英雄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

必然性在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产生英雄的客观需要,或者说是人民变革社会必然要求要有英雄人物作领袖,于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迟早会出现;偶然性在于,究竟是哪个人会成为英雄,他除了符合上述英雄人物的基本要求以外,还有哪些特点,是有偶然性的。

证明上述这一点的最好事例就是——英雄人物总是一批一批出现的,而不是一个一个出现的。

(4)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唯物史观是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试分析:

·精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宿命论思想。

·西方科学家为什么会信宗教?

·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出国热”?

·战争的起因是“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的冲突”?

等等。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自然历史过程”的哲学内涵

(1)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种质的飞跃。

·什么是社会呢?

明代冯梦龙说过这样的话:

“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社会在这里指聚集在一起的人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早年这个名词的意义基本上符合我们现在所用的“社会”这个词的含意。

但还是没有表达出社会的主要本质。

所以,可以说“社会”不是外来语。

·西方社会学者用“社会”这个词时是什么意思呢?

法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塔德(1843---1904)认为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

美国社会学家派克(1864----1944)认为,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等在内的遗产。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1858----1917)认为社会就是集合意识,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独立实体。

这些观点大都把社会说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关系的集合体,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各种社会关系:

物质关系:

主要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包括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

思想关系:

是指人们之间在精神生活中的关系,包括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等。

马克思说: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马选4,p320)又说: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马选1,p363)所以,对于社会的看法,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看法是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看作是以物质的因素即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社会本质上是物质性的,而不是精神性的。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第一,人类社会比自然界具有更为严密的整体性。

它由人们之间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关系所构成。

第二,社会发展的标志,不是表现为人的机体的进化或者新种的出现,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关系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第三,自然界的发展是由于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其过程是自发的。

而社会的发展则是由于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其过程与人的自觉目的有关。

第四,社会发展的文明继承方式和发展的加速度性质也区别于自然界。

第五,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集中起来,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规律不同于自然界。

人类社会进步同自然界的区别,表现了从自然界发展到人类社会是一种质的飞跃,说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2)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重要含义有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系统。

第二,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客观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这是社会规律中最基本的内容。

第三,人们有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会。

这样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历史不再是历史事件偶然的堆积,也不再是任人随意涂抹的装扮的小姑娘,也不再是个别杰出人物主观构造的产物。

相反,历史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同样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其规律。

这样,就使关于社会历史的各种学科有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哲学含义

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

”(马选1,p18)这就是说:

第一,科学地理解社会实践是揭示社会的物质性的前提。

从实践出发可以科学地说明历史的一般进程:

实践——分工——生产关系——全部社会关系——社会规律(人民创造历史、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法等)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表述。

从人出发无法正确说明一切社会历史问题:

“人”——这是什么时代的人?

是哪个社会集团或哪个阶级的人?

是具有哪些特点的人?

可见,所谓从人出发去说明历史,其实是无法说明任何问题的。

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理论的特点——抽象人性论。

所以,只有科学地理解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才能真正理解人与人类社会,才能揭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其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使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由于不能科学地揭示人和实践的实质,或者对于人与实践的实质做了唯心主义的歪曲,因而他们都否认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一切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精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从实践发展的水平中得到说明。

例如,宗教的产生,只有从人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特点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第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通过实践进行确定和调节的。

例如,革命是在调节人们的阶级关系、利益关系;思想工作是要调节人们的一般社会关系;此外,个人在群众中的地位、威信等也只能通过实践来调节。

(2)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

“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

列宁根据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出马克思在认识社会历史问题时,是运用“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的方法得出唯物主义结论的。

两个划分:

从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且把生产关系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两个归结:

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进一步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状况。

这样,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历史看作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把人类社会如实的理解为一个物质的统一体。

(3)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归为三类:

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经济关系。

因此社会政治关系可以归结为社会思想关系。

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决定思想关系的基本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

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马选1,p362)

具体的说,为了进行生产,同自然界做斗争,人们必须确立一定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必须确定不同的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必须确定产品的某种分配方式。

人们在生产中所方式的这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才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占决定地位。

生产资料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一是,各种形式的公共占有制。

二是,各种形式的私人占有制。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规定了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性质和程度。

作为生产者的人,必须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生产。

所以,掌握着生产资料,无异于主宰着社会生产,在事实上支配着生产者。

讨论: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这种提法是否全面?

——如果劳动不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是不会创造出财富的。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第三、产品分配的方式。

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

生产关系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其他两个方面的内容。

当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时,首先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化。

生产关系是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人们就以同志式的关系相互合作。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占有者和无产者的物质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于是也就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形成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的状况。

 

(4)生产力是社会的物质力量

社会生产关系的确立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现实物质力量。

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第一,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

这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人。

第二,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劳动对象是引入了生产过程的被加工、改造的物质资料。

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类首要的生产力。

在人和物的关系中,人起着主导的作用,是人创造物、使用物。

物的要素也十分重要。

劳动者只有和一定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创造物质财富。

在物的要素中,生产工具直接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生产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的提高。

生产工具不仅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指示器。

生产力作为物质性的力量,是因为生产力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生产力之所以是物质力量,其哲学含义还在于,它是一种客观实在:

第一,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第二,生产力的现状、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

第三,每一代人都继承前一代人所获得的生产力,并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有所发展,人类生产活动的这种连续性,形成了人类的历史联系。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特殊性

(1)恩格斯的“合力”理论

历史是每一个人有目的活动构成的,但历史发展又不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恩格斯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照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人们的动机的最后原因是物质利益。

在它推动下,人们各自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于是,所有人的努力就构成了一个合力。

(示意图:

力的平行四边型)

这总的合力,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规律。

它由每一个人的合力构成,但又不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民心所向”所揭示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规律。

(2)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第一、社会规律是人们活动中的各种主客体和主客观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社会物质条件、社会关系、人的目的和意志、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活动结果这些构成社会历史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第二、人们通常不能或很难准确预料自己社会活动的结果,这表明人们的实践要受历史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进行的,即以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为舞台。

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程度及成败也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符合的程度。

例如,历史上希特勒发动二战,美出兵朝鲜,都没能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第三,任何人或社会集团都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总趋势和总过程。

他们只能加快和减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历史上任何企图扭转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的人最终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但是,人们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影响历史进程的速度,即加快或延缓。

(3)社会历史规律的特殊性

第一,人们的意识作为一个环节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社会规律与人的意识有直接联系;而自然规律则在与人的意识无关的情况下盲目发生作用。

任何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目的支配下的活动。

因此,社会历史发展不仅不是一种绝对排除了主观因素的过程,而且还必须以主观因素的作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构成自身的必要环节。

而不能把社会规律的承担者看作是与人和人的意识无关的社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