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921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docx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精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

【学习目标】

1、了解语素的性质和分类;

2、认识语素和词的联系及区别;

3、掌握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4、认识并理解词义的性质、色彩和变化;

5、分清多义词和同义词;

6、掌握运用方法并会辨析同义词;

7、了解成语的特点、来源、构成和运用;

8、明确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词汇知识的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语素的分类;

2、单纯词和合成词;

3、单义词和多义词;

4、同义词和反义词;

5、成语。

学习难点:

1、语素和词的区别;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联系和区别;

3、语义和词义。

【要点提示】

第一节概说

一、语素的性质和分类

 

(一)语素、语素的辨认

1、语素的概念

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构成词语的基础。

该定义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了语素的性质:

①从形式看,语素有一定的语音外壳;②从内容看,语素有一定的意义;③从结构看,是最小的语言单位;④从作用看,是构成词语的基础。

2、语素的辨认

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语素,主要把握两点:

(1)是否音义相结合;

(2)是否最小的、不可切分的。

如“逻辑”,把它切分为“逻/辑”,这两个字单独都没有意义,都不是语素,只有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构成一个语素,“逻辑”两字不能再切分;而“编辑”切分为“编/辑”,“编”有“编纂”义,“辑”有“聚集”义,两字都有意义,都是语素,所以“编辑”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另外要注意:

确定是否语素,不能受“字的形式”蒙蔽。

如上所说,“逻辑”的“辑”和“编辑”的“辑”是同一个字,但前者只有语音形式,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后者有意义,是语素。

[关于“替换法”的问题]

教材认为,可以运用“替换法”来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为语素,即:

用已知的语素来替换词语中的某个单位,如能替换,则被替换的不是语素;如不能替换,则不被替换的是语素。

(参见教材P83“蝴蝶”例)

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如“蜜蜂”,可以用“黄”、“马”、“胡”替换“蜜”,构成“黄蜂、马蜂、胡蜂”等词,难道“蜜”不是语素吗?

再如,可以用“糖”、“饯”替换“蜂”,构成“蜜糖”、“蜜饯”等词,难道“蜂”不是语素吗?

(二)语素与汉字、音节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中情况:

①同一音节,同一汉字,表示同一语素;②多义字:

同一音节,同一汉字,表示不同语素;③同音字:

同一音节,不同汉字,表示不同语素;④多音同义字:

不同音节,同一汉字,表示同一语素;⑤多音多义字:

不同音节,同一汉字,表示不同语素。

⑥同义字:

不同音节,不同汉字,表示不同语素。

特殊情况有:

①儿化音节中,一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代表两个语素;②在联绵词或音译外来词中,几个音节写成几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

(三)语素的分类

1、按音节多少分

(1)单音节语素(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2)双音节语素(有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音译外来词、叠音词、拟声词等)

(3)多音节语素(有音译外来词、拟声词两种情况)

[说明]以上括号中所说的“词”,因只含有一个语素,所以也可以看成是语素,但习惯上称作“词”。

2、按构词功能分

(1)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2)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3、按构词位置分

(1)定位语素(当该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

(2)不定位语素(当该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不固定的)

将上述第2、第3两个标准结合起来,语素又可以分为: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可以叫做“全自由语素”)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也叫“半自由语素”)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可以叫做“完全不自由语素”)

[说明]①一般把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叫“词缀”(意义较虚);把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叫“词根”(意义较实)。

②要区别词缀和词根:

如“帘子”的“子”是词缀,“莲子”的“子”是词根。

二、词和词汇

(一)词、词的确定

1、词的概念

词是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该定义从以下两方面说明了词的性质:

①“能够独立运用”,表明词能够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或独立成句(主要是实词),或者表示句子的语气或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虚词)。

根据这点,把词和语素区别开来;②“最小的”,说明词在表意上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根据这点,把词和短语区别开来。

2、词的确定

(1)词和语素的区别(参考第4页“语素和词的区别”)

A、在表意方面:

词能表示明确的概念,语素不能表示明确的概念。

如:

“白菜”的“白”是语素,“白布”的“白”是词。

B、在语音形式方面:

词有固定的语音结构,词与词之间有停顿;语素的语音结构不很固定,语素之间一般不能停顿(只有在词的末尾时才停顿)。

如:

“西”作为词,一律念阴平;作为语素,有时念阴平(如“西瓜”的“西”),有时则念轻声,(如“东西”的“西”)。

C、在语法功能方面:

词可以在语言中独立运用,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

(参见前面关于“词的概念”的说明)

D、自由语素,既是语素,也能独立成词,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语言功能不同:

就构词成分来说,它是语素;就造句成分来说,它是词。

如:

①“我们学习语法。

”——“学”作为“学习”的构词成分,是语素。

②“我们学语法。

”——“学”作为句子的成分,它是词。

(2)词和短语的区别

A、在表意方面:

词表示简单概念,短语表示相对复杂的概念。

如:

“北京”是词,“中国的首都”是短语。

B、在语音形式方面:

词的内部不允许停顿,语音结构固定;短语内部可以停顿,语音结构不很固定。

(参见教材P90“3、语音停顿法”)

如:

“北京”不能停顿为“北/京”,而“中国/的/首都”内部可以停顿。

C、在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方面: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在表意上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短语则比词大,可以拆开,也可以插入语言成分。

(参见教材P89“2、扩展法”)

如:

“白菜”是词,不能说成“白的菜”;“白布”是短语,可以说成“白的布”。

(3)确定词的方法

A、抽取法B、扩展法C、语音停顿法(参见教材P89—90)

(二)词汇

1、词汇的概念

词汇是一种语言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

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有时也指语言词汇中某一特定的部分。

2、词汇的构成

词汇是由“词”和“语”构成的:

词是词汇的主要成分;“语”指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是语言中固定的组合。

熟语在结构上类似于短语,但在是表意上和使用上类似于词。

词汇的组成十分复杂:

①按性质和功能分,可以分为基本词和一般词;②按使用频率分,有常用词和非常用词;③按语体特点分,有通用词、口语词、书面语词;④按感情色彩分,有中性词和表情词;⑤按使用范围分,有全民词和方言词;⑥按来源分,有本族语词和外来词;⑦按发展情况分,有新词和旧词。

(详见本章第四节)

三、语素和词的关系

(一)语素构成词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单纯词有单音词、联绵词、音译词、拟声词、叠音词五种情况。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

第一类:

复合词(词根+词根)

(1)并列式(同义语素并列、反义语素并列、相关语素并列)

[说明]两个相关语素并列,有的组成新词,如“江山”;有的组成偏义复词,如“国家”。

(2)偏正式(有包含两个语素的,有包含三个语素的)

[说明]①包含两个语素的偏正式,有的构成名词,有的构成动词,有的构成形容词。

②包含三个语素的偏正式,结构是多层次的,不同的词内部结构关系不完全一样。

(3)支配式(两个语素的结构相当于短语中的动宾关系)

[说明]有些支配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中间可以插入一些有限的成分,这些词叫“离合词”。

(4)陈述式(两个语素的结构相当于短语中的主谓关系,有包含两个语素的,有包含三个语素的)

(5)补充式(相当于短语中的后补关系,大多构成动词)

(6)名量式(由“名+量”构成,表示集体,可以看作是特殊的补充式)

以上

(1)—(5)是汉语里五种基本的构词方式。

此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重叠式、正偏式等。

[说明]①连动式、兼语式参见《学习指导书》P53;

②重叠式合成词与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参见《学习指导书》P54。

第二类:

派生词(词根+词缀)

(1)前缀+词根

(2)词根+后缀

此外还有:

词根+叠音后缀——构成形容词,如“绿油油”、“泪汪汪”等。

(二)语素和词的区别(参考第3页“词的确定”)

1、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构词材料,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当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时候,二者在形式上就重合了。

当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不管其中的语素能否独立成词,一律只能以语素的身份出现。

2、语素和词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语素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单音节,词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双音节。

3、语素和词表义的程度不同

语素和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词表示的意义比语素表示的意义更明确,更固定。

 

【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一、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构成词语的基础。

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语素,主要把握两点:

(1)是否音义相结合;

(2)是否最小的、不可切分的。

如“逻辑”,把它切分为“逻/辑”,这两个字单独都没有意义,都不是语素,只有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构成一个语素,“逻辑”两字不能再切分;而“编辑”切分为“编/辑”,“编”有“编纂”义,“辑”有“聚集”义,两字都有意义,都是语素,所以“编辑”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另外要注意:

确定是否语素,不能受“字的形式”蒙蔽。

如上所说,“逻辑”的“辑”和“编辑”的“辑”是同一个字,但前者只有语音形式,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后者有意义,是语素。

二、(本题答案见《学习指导书》P71例2[解答])

三、语素同词的区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构词材料,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当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时候,二者在形式上就重合了。

当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不管其中的语素能否独立成词,一律只能以语素的身份出现。

2、语素和词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语素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单音节,词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双音节。

3、语素和词表义的程度不同

语素和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词表示的意义比语素表示的意义更明确,更固定。

(参见《学习指导书》P63—64)

四、1、分析语素

血/液/浓/度短/袖/子/蝙蝠/衫甜/言/蜜/语内/蒙古/人油/印/技/术瓜/儿/离/不/开/秧朋/友/们第/三/次/高/潮示/范

2、语素分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

血、浓、短、蝙蝠、甜、蜜、蒙古、人、油、印、瓜、离、不、开、秧、三、次、高、潮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

液、言、语、技、术、袖、示、范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度、子、衫、内、儿、们、第

五、是非题

1、×(读音相同、字形相同,如果意义不同,就不是同一个语素)

2、×(“蜻”只表示读音,不是语素)

3、×(“智利”的“智”是外来词的读音,不是语素)

4、√(两个“乐”意义不同,所以是两个语素)

5、√6、√

7、×(前三个“性”意义已经虚化,是典型的后缀;后四个“性”还有实义,是类后缀)

8、×(后三个“老”有实义,不是前缀)

9、×(“霓虹灯”、“教导处”各有三个语素构成)

10、√

六、(略)

七、按要求用语素组词

1、并列式:

飞翔鲜艳泥土出产

2、偏正式:

簇拥口算声讨狂热

3、支配式:

负责吃亏领队起草

4、陈述式:

目睹眼尖海啸嘴硬

5、补充式:

扭转割裂赶紧推迟

6、名量式:

药剂银两枪支人口

八、根据词义填上词语里缺少的那个语素

1、良宵2、缭绕3、鼎沸4、修葺(或“修缮”)5、抨击6、冗长

九、区别单纯词和合成词,并注明合成词的结构方式

心虚(陈述式)虚心(支配式)喇叭(单纯词)翡翠(单纯词)编辑(并列式)

逻辑(单纯词)厌恶(并列式)认清(补充式)蜿蜒(单纯词)花朵(名量式)

粉碎(偏正式)打碎(补充式)雪崩(陈述式)雪耻(支配式)雪亮(偏正式)

亮光(并列式)咆哮(单纯词)拷贝(单纯词)鲸吞(偏正式)民主(陈述式)

肮脏(单纯词)荒唐(单纯词)区区(单纯词)刷新(补充式)马匹(名量式)

缩小(补充式)老鹰(前缀+词根)老调(偏正式)炎热(并列式)

丰富(并列式)知己(支配式)冬至(陈述式)房子(词根+后缀)

瓜子(偏正式)砖头(词根+后缀)船头(偏正式)

 

第二节词义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

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并通过语音形式记录下来而形成的意义,即词的语音形式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内容。

实词通常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虚词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而具有语法意义。

在词汇研究中,词义主要指词的词汇意义。

(二)词义的特点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客观性、主观性等特点。

词义概括了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词义具有概括性;这种概括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词义有客观性;同时,人们对词义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差异性,这就是词义的主观性;最后,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外延的边界往往不能很确切地表示出来,因而又造成了词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二、词义的色彩

(一)词的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词的感性意义则是指某些词语除理性意义之外所具有的表达感性色彩的意义。

(二)词的感性意义上的色彩

1、形象色彩

许多反映具体事物形貌状态的词以及描绘性或比喻性的词,都会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这就是词义的形象色彩。

词的形象色彩有视觉形象(如“绿油油”)、听觉形象(如“哗啦啦”)、嗅觉形象(如“香喷喷”)、味觉形象(如“酸溜溜”)、动态形象(如“笑嘻嘻”)等几种类型。

2、感情色彩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带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带有赞扬、喜爱、亲切、礼貌、敬仰等感情色彩的,叫褒义词;带有贬斥、憎恨、厌恶、轻蔑等感情色彩的,叫贬义词。

如“结果—成果—

后果”这组词,依次分别是中性词、褒义词、贬义词。

[注意]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感情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如“小姐”、“少爷”等。

②某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他太骄傲了!

”句中的“骄傲”是贬义的,而在“我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句中,“骄傲”又是褒义的。

3、语体色彩

不带语体色彩的词是通用词;适用于口头语言,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叫口语词;适用于书面语言,带书面语色彩的词,叫书面语词。

如“天亮”是口语词,“黎明”是带有文学色彩的书面语词,“拂晓”则是军事用语,也是书面语词。

再如“盐”是通用词,“食盐”是书面语词,“氯化钠”则是专业用语,也是书面语词。

[注意]①口语词具有通俗平易、生动活泼的特点,书面语词则具有典雅文气、严肃庄重的特点。

如“妈妈”给人以亲切感,“母亲”给人以庄重感。

②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往往有对应关系,形成同义词。

三、词义的变化和多义词

(一)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的改变、新义的产生、旧义的消失等。

词义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质文化的发展,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加深,会导致词义变化;②人类有了新的发现和发明,语言里常用赋予原有的某个词以新义的办法来指称新事物,于是词义起了变化;③由于功能相同或相似而引起名称的转移,原有的词义就起了变化。

2、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

人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以及联想思维的运用,使词义发生变化。

3、语言中语义系统内部的变化,也是词义变化的原因。

(二)词义变化的类型

1、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是指由词的原来意义(本义或基本义)衍生出来另外一种或几种与之相关的新的意义。

本义即词的最初、最原始的意义;基本义是指词的最常用的主要意义;衍生出来的新义叫转义。

引申的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三种,由此产生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三种转义。

[注意]①比喻义、借代义同修辞上的比喻用法和借代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在于修辞上的比喻、借代都是临时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带上的含义。

一旦这种比喻或借代形成的意义为大家普遍接受和理解,就是稳定的、普遍的词义了。

②一个词的许多引申义,有的是从一个作为中心的基本意义引申出来(直接引申),也有的是从一个引申义再衍生出新的引申义(间接引申)。

2、词义的扩缩

词义的扩缩是指词义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外延)的变化。

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三种方式。

3、词义的扬降

词义的扬升和贬降,指词义由原来的感情色彩向褒义或贬义的转变。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

单义词大体上有三类:

(1)专科术语;

(2)专有名词;(3)语义比较具体实在的常见事物名称和外来名词。

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词、四音节词大多数是单义词。

2、多义词

具有几个互有联系而又互不相同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的若干义项之间,其中一个是基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词的常用主要意义),其他是非基本义,称为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等。

[注意]①一个词的最初的原始意义叫“本义”,这是从词的来源说的;“常用主要意义”是从词的应用来说的。

本义和现代常用的主要意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②要将多义词和同音词区别开来。

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有意义联系,同音词的各词义之间没有意义联系。

四、词义的关系和同义词、反义词

(一)词义的关系

用来指称事物的词,它们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有:

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离散关系、类比关系。

下面主要讨论词义之间有相同关系的同义词和词义之间有相反关系的反义词。

(二)同义词

1、同义词的类型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主要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等义词是指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也称绝对同义词;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相同而有细微差别的一组词,也称相对同义词。

此外,按照语素组合情况分,同义词还可分为语素有同有异、语素颠倒、语素全异的三类。

2、同义词的运用

第一,掌握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正确选用同义词

(1)分清理性意义上的差别

a、词义着重点不同,如:

矗立——屹立——耸立

b、语意的轻重不同,如:

优良——优秀——优异

c、适用范围大小不同,如:

战争——战役——战斗

(2)分清感性意义上的差别

a、形象色彩不同,如:

雀跃——高兴

b、感情色彩不同,如:

顽固——顽强

c、语体色彩不同,如:

诞辰——生日

(3)分清功能上的差别

a、搭配功能不同,如:

发扬——风格、传统;发挥——作用、水平

b、句法功能不同,如:

充满——动词,可带宾语;充沛——形容词,可作谓语

第二,发挥同义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恰当运用同义词,使表意细致准确

(2)避免单调重复,使语言活泼有变化

(3)连用同义词,使语意显豁有力

(三)反义词

1、反义词的类型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反义词。

反义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

如果两个反义词之间没有表示中间状态的词,这种反义词就叫绝对反义词,如:

非法——合法;如果在两个反义词之间存在着表示中间状态的词,这种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如:

前进——后退。

2、反义词的组成特征

(1)一对反义词在意义上是互相对立的,同时又是互相联系的

(2)反义词必须属于同一意义范畴

(3)一个词可以有几个反义词

(4)词和短语或词和它的否定式,不能构成反义词

[注意]一个词与其相应的由否定语素构成的词可以构成反义词,如:

合法——非法。

(5)有些本无反义关系的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构成反义词。

3、反义词的运用

(1)运用反义词,使语意鲜明深刻,增强力量

(2)运用反义词,可以构成表面矛盾、实际精警含蓄的语句

(3)运用反义词表示概括,使语言精练

 

【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一、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客观性、主观性等特点。

(例略。

参见教材P100—102)

二、词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词的感性意义则是指某些词语除理性意义之外所具有的表达感性色彩的意义。

(例略。

参见教材P102—103)

三、指出色彩词,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以下词语都是表示形象色彩的词,其中,

表示视觉形象的词有: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银条儿、雪球儿、雪末儿、玉屑、美丽、五光十色、彩虹。

表示听觉形象的词有:

簌簌。

表示动态形象的词有:

轻轻、摇晃、飘扬。

(参见教材P103—104)

四、区分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是:

语音、语素、联欢、气概

多义词是:

春风①春天的风;②比喻和悦的神色。

回复①回答、答复;②恢复(原状)。

回礼①回答别人的敬礼;②回赠礼品。

平常①普通(形容词);②平时(名词)。

气候①气象情况;②比喻形势、机会。

打算①作动词用;②作名词用。

五、写出同下列各词感情色彩相反而意义相近的词

尖刻——尖锐赞扬——吹捧理想——幻想修改——篡改爱护——庇护

含蓄——含混坚定——顽固依靠——依赖技巧——伎俩

六、答:

效果不好。

因为两者视觉形象不同:

“明月”形容中秋的月亮,强调的是明亮的月光;“月球”则形容圆球的形状,不合苏轼词的语境。

七、指出反义词,并说明运用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反义词:

停止——发展专制——民主迷信——科学黑暗——光明

表达效果:

运用反义词,正反对举,鲜明强烈地揭露了“四人帮”的罪恶,表达了作者愤怒的感情。

八、“老”的意义有:

①年岁大,与“少”、“幼”相对;②陈旧的,与“新”相对;③有经验,老练,如“老手”,与“新”相对;④前缀,用于称呼,如“老王”,与“小”相对;⑤蔬菜等生长过时,与“嫩”相对。

九、写出下列各组同义词不同的反义词,并说明各组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1、“严厉”和“严格”:

都是形容词,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严厉”常用于态度,其反义词是“温和”;“严格”常用于要求等,其反义词是“宽松”。

2、“训斥”和“批评”:

都是动词,但“训斥”的语意重于“批评”。

“训斥”的反义词是“夸奖”,“批评”的反义词是“表扬”。

3、“果断”和“武断”:

都是形容词,但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果断”是褒义词,其反义词是“犹豫”;“武断”是贬义词,它没有相应的反义词。

4、“寻常”和“平常”:

都是形容词,但二者的语体色彩不同。

“寻常”是书面语词,其反义词是“奇特”;“平常”是通用词,其反义词是“异常”。

5、“敏锐”和“敏捷”:

都是形容词,而且都是褒义词,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敏锐”常用于思想、眼光等,其反义词是“迟钝”;“敏捷”常用于动作,其反义词是“笨拙”。

6、“虚假”和“虚伪”:

都是形容词,又都是贬义词,都指不合实际,但二者语意的着重点不同:

“虚伪”常用来形容待人处事缺乏诚意、口是心非的作风,它与“真诚”、“诚实”等相对;“虚假”多指与事实、真相不符合,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内容或人的作为,它与“真实”相对。

十、指出句中用词不当的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