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809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docx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选择题

1.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3.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硫酸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6.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

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

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

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2无毒,CO有毒

1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

D.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13.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组成:

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性质: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

都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D.鉴别:

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

14.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

C.CO2中C、O原子的质量比为1:

2

D.在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5.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1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

 

二、填空题

18.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氢氧化钠②干冰③氢氧化钙④石墨⑤硝酸铵⑥酒精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3)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  .

(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6)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  .

19.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容器I

针筒I

容器II

针筒II

红墨水

液面位置

a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水

保持

左高右低

b

0.55g锌

15mL盐酸

0.24g镁

15mL盐酸

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a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  .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b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  (填“I”或“II”),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  .

20.

(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  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

(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现象

结论

  

含CuO、C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

只含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三、解答题

21.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C的作用:

  ,无水CaCl2的作用:

  .

(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  之间添加装置E.

23.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4.实验探究:

(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

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  .

②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得到的溶液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25.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6.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B: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

(3)实验C: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4)实验D:

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7.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明  .

(3)实验①的作用是  .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

28.某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A中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出现大量气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中始终未出现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②  .

(5)检验F装置中气体已满,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

29.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图实验.

(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  装置更易成功.

(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  .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

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0.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

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  (请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C;4.B;5.A;6.A;7.C;8.B;9.C;10.C;11.A;12.AB;13.A;14.C;15.A;16.B;17.B;

 

二、填空题

18.②;⑤;③;⑥;④;①;19.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II;保持左高右低;20.D;变瘪;气压(或温度);b;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C;C+2CuO

2Cu+CO2↑;置换;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三、解答题

21.略22.MgCO3

MgO+CO2↑;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气体;3CO+Fe2O3

2Fe+3CO2;BC;23.烧杯;振荡;塑料瓶变瘪;2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擦干水分;强;锌、铁;大于;25.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灭火;A;C;26.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装置气密性不好;防止液滴飞溅;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火星四射;27.浅紫(或淡紫);H2CO3

H2O+CO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28.2H2O2

2H2O+O2↑;白磷能够燃烧;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的CO2气体中混有HCl气体;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29.不支持燃烧;乙;AC;30.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温度升高;植物表皮气孔少的能适应下来;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