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65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docx

中兴中高级认证面试题库310

1、ATTCH信令流程

1.处在RRC_IDLE态的UE进行Attach过程,首先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即MSG1消息;

2.eNB检测到MSG1消息后,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MSG2消息;

3.UE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根据MSG2的TA调整上行发送时机,向eNB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

4.eNB向UE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包含建立SRB1承载信息和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5.UE完成SRB1承载和无线资源配置,向eNB发送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包含NAS层Attachrequest信息;

6.eNB选择MME,向MME发送INITIALUEMESSAGE消息,包含NAS层Attachrequest消息;

7.MME向eNB发送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请求建立默认承载,包含NAS层AttachAccept、ActivatedefaultEPSbearercontextrequest消息;

8.eNB接收到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如果不包含UE能力信息,则eNB向UE发送UECapabilityEnquiry消息,查询UE能力;

9.UE向eNB发送UECapabilityInformation消息,报告UE能力信息;

10.eNB向MME发送UECAPABILITYINFOINDICATION消息,更新MME的UE能力信息;

11.eNB根据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中UE支持的安全信息,向UE发送

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进行安全激活;

12.UE向eNB发送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表示安全激活完成;

13.eNB根据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中的ERAB建立信息,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进行UE资源重配,包括重配SRB1和无线资源配置,建立SRB2、DRB(包括默认承载)等;

14.UE向eNB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表示资源配置完成;

15.eNB向MME发送INITIALCONTEXTSETUPRESPONSE响应消息,表明UE上下文建立完成;

16.UE向eNB发送ULInformationTransfer消息,包含NAS层AttachComplete、ActivatedefaultEPSbearercontextaccept消息;

17.eNB向MME发送上行直传UPLINKNASTRANSPORT消息,包含NAS层AttachComplete、ActivatedefaultEPSbearercontextaccept消息。

2、开机流程(终端开机驻留过程)

UE开机流程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是PLMN选择、[[小区选择]]和[[位置注册]];

终端在开机或脱网时,首先选择一个PLMN,然后搜索该PLMN的小区,如果在该PLMN下无法捕捉到合适的小区,则上报PLMN列表启动新一轮小区获取过程。

PLMN的选择有自动和手动两种.

小区搜索(CellSearch),用于UE获得一个Cell的时间,频率同步,并获取Cell的物理层小区Id。

当UE获得物理层小区id和帧同步后,UE就可以在BCH上读取系统消息

小区搜索过程:

1.主同步信号,UE可以获得5ms的基准时间

2.辅同步信号,UE可以获得帧同步和物理层的小区组

3.下行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UE可以获得物理层的小区id

4.UE获得物理层小区id和帧同步后,UE就可以在BCH上读取系统消息,用于获取其它小区信息。

小区选择分为两种,初始小区选择(InitialCellSelection)和存储信息小区选择(StoredInformationCellSelection):

初始小区选择(InitialCellSelection),UE会扫描在E-UTRAN的频带内所有信道,在每个载频上UE需要搜索一个最好小区。

存储信息小区选择(StoredInformationCellSelection)需要根据UE通过以前的测量控制信元或者检测到小区储存起来的载频信息进行选择,首选检测UE存储起来的载频信息。

如果找到合适小区,就直接选择该小区。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小区,还是要发起初始小区选择的步骤。

判断小区的顺序是:

判断是否属于预先设定的PLMN,然后判断是否是禁止小区,然后利用S准则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是否是禁止漫游的TA列表。

如果中间的判断过程通不过,则在测量小区的列表中查看是否有其他小区,然后同样执行相同的步骤来判断。

如果没有合适的小区,则进行Acceptable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小区选择标准的判断。

如果找到Acceptable小区,则通知EMM即可。

如果没有找到以上两种小区,则通知EMM,同时重新进行小区的初选。

MCP模块保存先验信息,同时启动对服务小区的周期性测量。

测量列表是包含了一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中包含的有RSRP值和RSRQ值以及小区的物理ID。

随机接入可分为:

基于竞争的初始接入和基于非竞争的初始接入两种。

3、随机接入流程

问题答复:

1、LTE的随机接入分为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接入前导由UE产生,不同UE产生的前导可能冲突,eNodeB需要通过竞争解决不同UE的接入(适用于触发随机接入的所有五种场景情况)。

2)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接入前导由eNodeB分配给UE,这些接入前导属于专用前导。

此时,UE不会发生前导冲突。

但在eNodeB的专用前导用完时,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就变成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仅适用于触发随机接入的场景3、场景4两种情况)。

2、随机接入的基本流程如下:

1)UE将自身的随机接入次数置为1。

2)UE获得小区的PRACH配置。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UE读取系统消息SIB2中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消息得到小区PRACH配置。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由eNodeB通过RRC信令告知UE小区的PRACH配置。

3)UE向eNodeB上报随机接入前导。

4)eNodeB给UE发过随机接入响应。

3、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接入前导由UE产生,不同UE产生前导可以冲突,eNodeB需要通过竞争解决不同UE的接入。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图:

4、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基于非竞争的接入过程最大差别在于接入前导的分配是由网络侧分配的,而不是由UE侧产生的,这样也就减少了竞争和冲突解决过程。

但在eNodeB专用前导用完时,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就变成了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图:

5、随机接入回退

在LTE系统中,RACH的过载控制要求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要宽松,这是因为在LTE中,随机接入占用单独的时频资源,不会对其它上行信道产干扰。

一般情况下RACH的碰撞概率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也会因为在一个PRACH上接入的UE过多,导致UE发生前导碰撞而接入失败。

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LTE中引入回退机制,控制UE进行前导重传的时间。

eNodeB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告知UE一个回退值,UE如果需要进行前导重传,则在0到这个回退值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作为退避时间,在退避时间结束后再进行前导重传。

但以下两种情况不会执行回退机制:

UE在首次进行前导传输时,不会执行回退机制;

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UE在进行前导重传时也不会执行回退机制。

4、切换信令流程

5、4G回落3G涉及的事件与门限

6、CSFB信令流程

7、CSFB失败原因与信令分析

8、干扰分类及排查思路

9、干扰排查实操及网管操作指南

10、VOLTE无线侧主被叫信令流程

11、X2切换

12、下载速率低

1

如果无法起呼,保存前后台信令(截问题产生时刻的图),记录问题时间点,报由性能/产品跟踪处理

2

电脑是否已经进行TCP窗口优化

3

检查测试终端是否工作在TM3模式,RANK2条件下;如不:

检查小区配置和测试终端配置

4

观察天线接收相关性,可以调整终端位置和方向,找到天线接收相关性最好的角度,天线相关性最好小于0.1,最大不超过0.3

5

更换下载服务器,采用FTP+迅雷双多线程下载的方法来提升吞吐量,如果无改善,可以通过命令检查下行给水量,是否服务器给水量问题

6

确认终端是否经常会处于DRX(非连续接收)状态?

7

尝试使用UDP灌包排查是否是TCP数据问题导致?

8

更换测试终端/便携机,如果结果依旧,请报性能/产品问题跟踪处理

13、切换失败信令体现

14、灌包用途以及操作

灌包目的是判断无线测故障还是传输核心网侧故障导致速率上不去。

15、上下行信道类型作用

16、怎么从高优先级向低优先级重选,涉及的参数

17、R准则、S准则

R准则,是指对于服务小区的Rs和目标小区的Rt分别满足

Rs=Qmeas,s+QHyst

Rt=Qmeas,t–Qoffset

其中Qmeas是测量小区的RSRP值,Qoffset定义了目标小区的偏移值,对于具有同等优先级的异频小区来说,包括基于小区的偏移值和基于频率的偏移值两个部分。

如果目标小区在Treselection时间内(同频和异频的Treselection可能不同),Rt持续超过Rs

那么UE就会重选到目标小区。

小区选择S准则

UE进行小区选择时,需要判断小区是否满足小区选择规则,小区选择规则的基础是E‐UTRAN

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测量值RSRP。

在小区选择时,小区的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

值必须高于配置的小区最小接收电平Qrxlevmin,且小区的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

必须高于小区配置的小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Qqualmin,UE才能够选择小区驻留。

小区选则的S准则为:

Srxlev>0,Squal>0;

Srxlev=Qrxlevmeas‐(Qrxlevmin+Qrxlevminoffset)‐Pcompensation;

其中Pcompensation=max(PMax‐UEMaximumOutpower,0)

Squal=Qqualmeas‐(Qqualmin+Qqualminoffset)

各参数含义如下:

Srxlev:

小区选择S值,单位dB;

Qrxlevmeas:

测量到的小区的RSRP值,单位dBm;

Qrxlevmin:

小区最小接收电平,后台配置,单位dBm,目前集团规定为:

‐128;(该参数可影响

用户接入);

Qrxlevminoffset:

小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偏置值,此参数只在UE驻留在访问PLMN(Visited

PLMN)时,周期性地搜寻更高级别的PLMN时使用;

PMax:

UE在小区中允许的最大上行发送功率;

UEMaximumOutpower:

UE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送功率;

Qqualmeas:

测量到的小区的RSRQ值,单位dBm;

Qqualmin:

小区最小接收质量,后台配置,单位dBm;

Qqualminoffset:

小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偏置值,此参数只在UE驻留在访问PLMN(VisitedPLMN)

时,周期性地搜寻更高级别的PLMN时使用;

18、无线接通率低。

LTE无线接通率从定义上看:

LTE无线接通率=LTERRC建立成功率*LTEE-RAB建立成功率

其中:

LTERRC建立成功率=RRC建立成功次数/RRC建立请求次数*100%

LTEE-RAB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次数/E-RAB建立请求次数*100%

接入失败通常有三大类原因:

无线侧参数配置问题、信道环境影响以及核心网侧配置问题。

因此遇到无法接入的情况,可以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通过话统分析是否出现接入成功率低的问题,当前RRCeRAB接通率指标一般为98%,也可根据局点对接入成功率指标的特殊要求启动问题定位。

(2)确认是否全网指标恶化,如果是全网指标恶化,需要检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网络变动和升级行为。

(3)如果是部分站点指标恶化,拖累全网指标,需要寻找TOP站点。

(4)查询RRC连接建立和ERAB建立成功率最低的TOP10站点和TOP时间段。

(5)查看TOP站点告警,检查单板状态,RRU状态,小区状态,OM操作,配置是否异常。

(6)提取CHR日志,分析接入时的msg3的信道质量和SRS的SINR是否较差(弱覆盖),是否存在TOP用户。

(7)针对TOP站点进行针对性的标准信令跟踪、干扰检测进行分析。

(8)如果标准信令和干扰检测无异常,将一键式日志,标口跟踪,干扰检测结果返回给开发人员分析

TA:

TimingAdvance,即时间提前量。

1TA=39m

UE从网络侧接收TA命令,调整上行PUCCH/PUSCH/SRS的发射时间,目的是为了消除UE之间不同的传输时延,使得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eNodeB的时间对齐,保证上行正交性,降低小区内干扰。

首先,TA表征的是UE与天线端口之间的距离。

非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reception)是在LTE中引入的一种新的省电工作机制,使UE在没有数据传输时不需要进入空闲模式,仍保持与基站的同步状态。

“DRX的HARQ重传定时器”和“HARQRTT定时LTE系统消息包含哪几种各是什么内容

SIB总共有13种:

SIB1包含调度信息和其他小区的接入相关信息。

(PLMNID,小区全球ID,Cell禁止状态,小区选择参数,CSG指示,SI信息,valuetag.)

SIB2携带所有UE无线资源配置信息(ACB信息,公共无线资源的配置,上行带宽.)

SIB3携带同频、异频和异系统的小区重选信息。

SIB4携带相邻小区相关的仅同频邻小区的重选信息

SIB5携带异频E-UTRAN网络重选信息

SIB6携带异系统UTRAN网络重选信息

SIB7携带异系统GSM网络重选信息

SIB8携带异系统CDMA2000网络重选信息

SIB9heNB标示(HNBID)

SIB10ETWS主通知信息

SIB11ETWS辅通知信息

SIB12CMAS通知信息

SIB13MBSFNarealist信息和MBMS通知信息

•SIBs

–除MIB以外的系统消息,包括SIB1-SIB13

–除SIB1以外,SIB2-SIB13均由SI(SystemInformation)承载

–SIB1是除MIB外最重要的系统消息,固定以20ms为周期重传4次,即SIB1在每两个无线帧(20ms)的子帧#5中重传(SFNmod2=0,SFNmod8≠0)一次,如果满足SFNmod8=0时,SIB1的内容可能改变,新传一次。

–SIB1和所有SI消息均传输在BCCH→DL-SCH→PDSCH上

–SIB1的传输通过携带SI-RNTI(SI-RNTI每个小区都是相同的)的PDCCH调度完成

–SIB1中的SchedulingInfoList携带所有SI的调度信息,接收SIB1以后,即可接收其他SI消息

•MIB

–承载于BCCH→BCH→P-BCH上

–包括有限个用以读取其他小区信息的最重要、最常用的传输参数(系统带宽,系统帧号,PHICH配置信息)

–时域:

紧邻同步信道,以10ms为周期重传4次

–频域:

位于系统带宽中央的72个子载波

19、中兴NETMAX工具使用

1.LTE测试用什么软件?

什么终端?

答:

LTE测试前台测试使用华为出的测试软件GENEXProbe,后台分析使用GENEXAssistant;测试终端有:

CPE(B593s)、小数据卡(B398和B392)、TUE

2.LTE测试中关注哪些指标?

答:

LTE测试中主要关注PCI(小区的标识码)、RSRP(参考信号的平均功率,表示小区信号覆盖的好坏)、SINR(相当于信噪比但不是信噪比,表示信号的质量的好坏)、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指的是手机接收到的总功率,包括有用信号、干扰和底噪)、PUSCHPower(UE的发射功率)、传输模式(TM3为双流模式)、ThroughputDL,ThroughputUL上下行速率、掉线率、连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

3.RSRP、SINR、RSRQ什么意思?

RSRP:

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和WCDMA中CPICH的RSCP作用类似,可以用来衡量下行的覆盖。

区别在于协议规定RSRP指的是每RE的能量,这点和RSCP指的是全带宽能量有些差别,所以RSRP在数值上偏低;

 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是指: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噪比”。

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主要衡量下行特定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

和WCDMA中CPICHEc/Io作用类似。

二者的定义也类似,RSRQ=RSRP*RBNumber/RSSI,差别仅在于协议规定RSRQ相对于每RB进行测量的;

3.SINR值好坏与什么有关?

下行SINR计算:

将RB上的功率平均分配到各个RE上;

下行RS的SINR=RS接收功率/(干扰功率+噪声功率)=S/(I+N);

从公式可以看出SINR值与UE收到的RSRP、干扰功率、噪声功率有关,具体为:

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同频邻区干扰、模三干扰)

4.UE的发射功率多少?

答:

LTE中UE的发射功率由PUSCHPower来衡量,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5.有没有去前台做过测试,覆盖和质量的要求是怎样的等等?

-110-3

6.LTE前台测试单流与双流的标识?

在RadioParameters窗口:

从传输模式TransmissionMode看为TM3模式(只有TM3模式支持双流,TM2和TM7只支持单流),Rankindicator为Rank2才表示终端在双流模式(下左图);

还可以通过RANKSINR来判断,如果在RANK1模式下,则对应的SINR值在RANK1SINR项出现;如果在RANK2模式下,则对应的SINR值在RANK2SINR项出现;

由于PROBE软件反映速度慢,平时我们还可以在MCS窗口可以判断:

如下右MCS图所示,有列数字,两列都不为零说明已在双流模式,如,左边一列数字不为零,右边一列全为零,说明占用的是单流;

7TM1-9.LTE目前所用哪些传输模式,各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LTE的9种传输模式:

1.TM1,单天线端口传输:

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2.TM2,开环发射分集:

不需要反馈PMI,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

3.TM3,开环空间复用:

不需要反馈PMI,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4.TM4,闭环空间复用:

需要反馈PMI,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5.TM5,MU-MIMO传输模式(下行多用户MIMO):

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6.TM6,闭环发射分集,闭环Rank1预编码的传输:

需要反馈PMI,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7.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

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8.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

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9.TM9,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深圳现网开了TM2、3、7自适应,局部区域开了TM2、3、7、8自适应。

8.LTE各参数调度效果是什么?

1、20M带宽有100个RB,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RB越少速率越低;

2、PDCCCHDLGrantCount在F\D\E频段中下行满调度为600次/秒,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PDCCCHULGrantCount在F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200次/秒(时隙配比2:

5,SA2(3:

1)SSP(3:

9:

2)),D\E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400次/秒(时隙配比1:

7,SA2(2:

2)SSP(10:

2:

2)),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

9.MCS调度实现过程:

答:

UE测算SINR,上报RI及CQI索引给eNodeB,eNodeB根据UE反馈的RI及CQI索引进行TM和MCS调度;

MCS一般由CQI,IBLER,PC+ICIC等共同确定的。

下行UE根据测量的CRSSINR映射到CQI,上报给eNB。

上行eNB通过DMRS或SRS测量获取上行CQI。

对于UE上报的CQI(全带或子带)或上行CQI,eNB首先根据PC约束、ICIC约束和IBLER情况来对CQI进行调整,然后将4bits的CQI映射为5bits的MCS。

5bitsMCS通过PDCCH下发给UE,UE根据MCS可以查表得到调制方式和TBS,进行下行解调或上行调制,eNB相应的根据MCS进行下行调制和上行解调。

10.对OFDM和mimo了解多少,说一下?

答: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载波调制技术,本质为多载波,特点是正交,核心操作为IFFT变换,关键性参数为CP长度和子载波间隔确定;

技术优势为(也可为问题:

与CDMA相比,OFDM有哪些优势):

频谱利用率高、带宽扩展性强(1.4、5、10、15、20M)、抗多径衰落(通过+CP)、频域调度和自适应(集中式、分布式)、实现MIMO技术较为简单(MIMO技术关键是有效避免天线间的干扰);

存在问题:

PAPR(峰均比问题)、时间和频率同步、多小区多址和干扰抑制;

概述:

MIMO表示多输入多输出(Mulitple-InputMulitple-Output),MIMO技术的核心是使用802.11n协议。

采用多天线,多发多收。

实现空间分集,使得频带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他是利用BLAST算法使得传输速率更快。

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衰落相关性,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发射天线的距离或着差异化发射信号的发射角度来减少衰落相关性。

狭义MIMO定义为:

多流MIMO,按照这个定义,只有空间复用和空分多址可以算是MIMO。

MIMO系统达到极限容量本质的关键为对对角阵的解析,对角阵中的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