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333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次周考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关永礼先生《中国姓氏文化》一书讲到,许多欧美国家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普遍推行姓氏制度。

“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

“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同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姒、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

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

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

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而取“字”则在成年以后。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用于自称,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

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

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

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

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

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1.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不再使用。

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

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B.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

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朗读与呐喊莫言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

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

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

叫你莫言?

呸!

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

“他呀,根本不行!

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

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

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

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

呱!

呱!

……”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

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

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

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

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

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

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

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

“好好好!

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

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

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

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

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

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

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

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

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

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

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

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

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

我也颇为得意。

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

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

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

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

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

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

D.方快与“我”,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5.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6.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对于实体书店来说,电商的兴起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作用。

网络购书刚刚兴起时,消费者纷纷点赞,因为它低价、便捷,网络一时间成为读者买书的主要去处,一些小的书店因为收益的下降而难以应对日常的开支,一时间纷纷倒闭,经济能力成为书店支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然而近几年,电商的一些缺点逐渐显现出来。

首页上的书永远都是最畅销的热门书籍,一些小众或是销量较低的书籍就被排在列表的后半截,鲜少有人问津,最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销售趋势,使读者的购买行为呈现单一化。

和电商相比,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是给读者提供了体验与服务。

在书店,读者可以亲手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籍、版本,甚至是拿在手里的感受书籍的质感。

同时,实体书店的发展得到众多政策的支持。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发行业的重点工作。

(选自海外网《2017实体书店“回暖”年,你读“书”了吗》)

材料二:

(选自《实体书店:

纸质阅读需求仍在,传统模式亟待转型》)

材料三:

目前,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十分单一。

其实,实体书店自身拥有大量质量上乘,做工精美的图书,凭借书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形象,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自己的网络书店,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即扩大了知名度,又增加了图书的销量。

实体书店在以图书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辅以在线教育课程,文化周边产品,视频媒体等同步在线产品,从而由单项的图书销售转变为多元综合类经营模式。

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稍显缓慢,网络在线平台造成的影响对农村来讲并不是太大,由此,实体书店可以开拓农村这一广大的图书市场,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在书籍种类方面,可以以科技普及,农作物种植等为主题的图书作为开拓源头,使农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阅读兴趣,以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另外,推动农村地区的学生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针对他们所学的知识选择相配套的阅读资料,扩大孩子们的视野,也有助于实体书店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量。

(选自《数字时代下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材料四:

东京有一家以“达尔文科学”为主题的书店,名为“好奇心之森”。

不但出售有关地理与文化人类学的旧书,还销售放大镜等考古工具。

除书籍外,书店内还陈列着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动物模型、矿石标本、艺术品等。

书店内的咖啡店成为读者阅读之余的休息场所。

伦敦的水道上出现了有一家极富特色的实体书店—“WordontheWater”,它是由一艘长15米的废弃运河船改造而成的独立小书店,成立以来一直沿着伦敦运河在康登水闸和帕丁顿之间来回往返。

漂浮书店的舱壁之间塞满了书籍,一直铺到纤道上,其中包括经济实惠的二手书籍、有关美术、经典小说和摄影读物类的优质书籍等。

每逢节假日,船上会开设电影院,或者停驻在各种文化活动,诗歌交流会、演奏会、马戏团旁边,与读者分享伦敦水道沿线的欢乐气氛。

(选自《中国新闻网》之《中外现》)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商的兴起对实体书店的发展有很大的冲击,但电商本身也存在着缺点,两极分化的销售趋势就是其中之一。

B.一些实体书店纷纷倒团,根本原因是这些书店的图书销售量下降、经济效益差面难以维持书店的正常开支。

C.实体书店有大批质量上乘、做工精美的图书及良好形象和品牌优势,这些导致了其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单一。

D.“WordontheWater”实体书店由一艘长1米的废弃运河船改造面成,航行于伦敦水道上,是一家漂浮书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各有千秋,前者书价低、购书便捷,后者能给读者提供体验与服务,让读者可以亲手选择自己想要的书。

B.根据材料二可知,近几年,线上图书销售码洋逐年增长,增长率有所起伏,面实体书店销售码洋、增长率均有所起伏。

C.网络在线平台对农村的影响没有城市大,实体书店要进入农村市场,可以用跟科技普及、农作物种植等有关的图书为源头来开拓市场。

D.“好奇心之森”书店关注科学,不但出售有关地理与文化人类学的旧书,还销售考古工具以及动物模型、矿石标本、艺术品等。

9.当下的实体书店要有大发展,应当如何做?

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6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

嘉靖八年进士。

擢御史。

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

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

历按苏、松、顺天。

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

顺天巡抚殊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寇已去。

宗皋言:

“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

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

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

请预拟借调之法,夸建昌三屯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俱报可。

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安坐夺俸一年。

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

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

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古北口。

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

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

明年再犯大同,总共官张迭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耀坐夺俸。

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

帝乃连宗皋及耀,各杖一百,耀连死,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

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

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

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

是年卒。

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节选自《明史·郭宗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B.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C.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D.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明代的锦衣卫拥有自己的监狱,称诏狱。

B.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俸即俸禄,指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薪金。

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D.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国君置御史。

自唐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宗皋直言进谏,不畏强权势力。

他上疏规劝皇帝要改善为政的方法,被廷杖四十。

众臣讨论推举保定巡抚刘夔时,他极力陈说刘夔谄媚权势劣迹。

B.郭宗皋善于思考,常有独特见解。

在密云等地的驻兵方式上及蓟镇的边防事务等方面,他都提出了创新的做法,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C.郭宗皋受到追责,戍守陕西边塞。

鹞儿岭一战无胜果,大同一战总兵张达等战死,都使他受到处罚,后来他又受到朝廷追责,戍守陕西靖虏卫。

D.郭宗皋致仕还乡,备享朝廷恩荣。

他告老还乡后,皇帝屡次派人前来问候,并送给他廪米和仆人;在他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赠谥号“康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5分)

(2)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

既而事得白。

(5分)

五、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由离歌声起点明魏万离去,下句“微霜初渡河”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B.第二联运用倒装手法,先写“鸿雁”“云山”,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

C.第三联“催”字用得精妙,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是树色把寒气催来的。

D.颈联写景虚实结合,在描写景物中融入了诗人对友人魏万浓浓的牵挂之情。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六、名句名篇(6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用以表明列子要受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依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天色已晚,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李隆基在位三十多年,眼看着四海升平,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

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

②皇帝把政事交给贪污的宰相,把边防交给穷兵黩武的将官,人民受着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生产力也就衰落下去了。

③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④经过两星期紧张激烈的拼搏,高二年级羽毛球赛最终尘埃落定。

23班在赛程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⑤在2017-2018赛季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⑥在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大家认识到:

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D.今年开始推行的“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张俊研究生毕业后,短时间内在省城找不到好的工作,打算暂时俯就一家小公司。

B.新春茶话会上,陈涛对老王说:

“不才才疏学浅,奉上大作一本,敬请批评指正。

C.他对来宾说:

“今天是家父八十寿辰,各位能够叨光今晚的宴席,我感到万分荣幸。

D.陈老先生夸奖王杰德才兼备,王杰说:

“承蒙先生谬赞,在下德薄才疏,实不敢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文化艺术,行为举止,自古以来都有高雅与通俗之分。

但凡高雅的,①__。

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

但凡通俗的,必定流传于民间,②__。

入得朝堂,为皇亲王胄所传扬的,不能称之为通俗。

从古至今,似乎高雅和通俗势同水火,不能相容。

有雅俗共赏的,反倒成了不伦不类,模糊了雅俗的界限。

然而,③__?

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21、下面的三道算式,可以隐喻集体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请仿照对

(2)的解说句式,分别给

(1)和(3)作解说。

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不出现数字。

(每处限11个字以内)(6分)

(1)1+1<2

(2)1+1=2(3)1+1>2

(1)

(2)

(3)

九、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这个流行词跟宗教没有关系,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佛系”的核心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该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某杂志介绍的最近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这些男青年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

该怎么评价“佛系青年”呢?

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次周考

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答案】1.C2.B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D

5.

(1)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

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

(2)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

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

(3)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

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

(4)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答对三点6分)

6.

(1)为了深化文章主旨。

“吟唱”表现“我”心态的成熟,“我”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