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014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盈江县工业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论1

1项目名称及编制单位1

1.1项目名称1

1.2编制单位1

1.3项目承办单位1

1.4项目地点1

1.5项目建设内容1

1.6项目建设环境分析1

2区域经济地理概况5

2.1盈江县概况5

2.2现状工业概况6

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8

4、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原则9

4.1与城市总体规划吻合原则9

4.2市场导向原则9

4.3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原则10

4.4紧凑布局原则10

4.5滚动发展原则10

4.6区域网络开发整合原则10

4.7可操作性原则11

5、工业园规划建设的背景11

6、工业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3

6.1、工业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13

6.2、工业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14

7、规划框架和技术线路15

7.1、工业园规划总体框架15

7.2、规划技术线路15

8、盈江工业园发展机遇和条件分析16

8.1、外部发展条件:

把握机遇17

8.2内部发展条件:

优势与弱势23

9、盈江工业园发展战略与思路27

9.1、规划范围与期限27

9.2、规划开发建设期限27

9.3、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与策略29

10工业园产业配置原则和策略40

10.1产业配置原则40

10.2产业配置策略42

11工业园主导产业和支撑项目47

11.1主导产业及支撑项目的选择原则47

11.2进入工业园主导产业及支撑项目49

12盈江工业园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分50

12.1工业园总体布局50

12.2工业园功能分区52

12.3工业园用地规划55

13盈江工业园分期建设规划57

13.1分期建设策略57

13.2分期建设58

14盈江工业园基础设施专项规划59

14.1道路交通系统体系59

14.2绿化空间布局体系60

14.3空间界面景观体系61

14.4市政工程体系61

14.5环境保护体系64

14.6消防设施体系67

14.7物流体系68

15盈江工业园重点项目建设与投资估算69

15.1重点基础设施建设69

15.2投资估算71

15.3、效益分析72

15.4、工业园开发建设资金筹措运作方式73

15.5、工业园开发建设财政政策73

16工业园管理机构和保障措施74

16.1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74

16.2保障措施76

17工业园发展的对策措施76

17.1、统一“新型工业富县”思想,推动工业园开发建设76

17.2、搞好园区科学规划,实现工业合理布局和集中发展77

17.3、加快工业园建设步伐,着力打造重点产业平台78

17.4、创新投资体制,广开筹资渠道,加快工业园的开发建设78

17.5、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工业园79

17.6、转变职能,做好对工业园发展的服务工作80

17.7、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进工业园建设发展81

18、建议82

总论

1项目名称及编制单位

1.1项目名称

盈江县工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编制单位

由云南新康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

1.3项目承办单位

盈江县人民政府、盈江县经济局。

1.4项目地点

盈江县县城东部及西部。

1.5项目建设内容

盈江县工业园建设主要包括园区内道路,行政办公中心,园区供电供水排水设施,园区垃圾处理、消防,园区环境打造等建设。

1.6项目建设环境分析

(1)有利环境

A、全球经济一体化、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新技术的运用为盈江县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新一轮规模空前的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梯级转移的高潮正在兴起,这为盈江县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在规模吸引国内外投资,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重点产业创造了条件。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体系的战略转移和升级,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和跨越式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盈江县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盈江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步伐,改善了盈江县的投资环境,将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盈江县水能、电冶、矿产、出口加工和生物创新等优势产业的开发,将会带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盈江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盈江县发展重点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盈江县重点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体制和机制。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五个坚持”的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解决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随着全县国企改革稳步推动,过去由政府计划主导的工业化向市场主导转变,使非公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为促进全县重点产业的形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盈江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是通往缅甸、印度枢纽要塞,国家二级口岸。

“盈八”、“盈密”公路的建筑,将大大开拓滇西南乃至大西南广阔的商贸前景。

县城平原镇,又名象城,距省会昆明864公里,距州府芒市151公里(潞盈路);距缅甸密支那197公里、八莫131公里。

从秦代开始,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内地通往缅甸、印巴各国的主要商道。

县城被列为省级开放口岸,是滇西南各省区对外进行经贸活动的重要枢纽。

C、丰富的水能资源。

盈江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有43条,分属四大水系,成为全省亩地占水量最高的县。

河流大多属山区型,落差大而集中,上游植被较好,丰枯季节流量稳定,有利于高水头电站的开发,现已探明理论水电开发储量225万千瓦小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已查明的主要矿种分布状况:

锡、钨、铅、锌、银、锰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北部。

盏西关上锰矿为浅海联系沉积成矿,出露数十公里,品位达3%。

杨家寨铅、锌、银矿点品位高,属富银矿床,清代英国人就曾在这一带提银。

县城西北方有两大黄铁矿体,均超过工业品位,储量10万吨以上。

沙金和生金矿主要分布于铜壁关、昔马、那邦一带。

金属硅矿藏丰富,分布于卡场、苏典地带。

翡翠、玛瑙、白支母、绿柱石、大理石等新石类储量较大,遍布于西北部的卡场勐弄、苏典等广大区域。

石为岩、白云岩,沙矿的分布是水泥、砖瓦等建材取之不尽的原料。

E、工业发展体系初具规模。

现已形成电力、电冶、矿业、制糖、建材、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为骨干的工业群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工业园。

1.7结论

(1)本项目属于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以政府政策性投资为主导。

(2)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盈江县工业园及盈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贸易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3)本项目所采用的有关技术适度,与盈江县的建设条件和人力资源相适应,有较为成熟的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技术上可行。

(4)本项目的建成将对盈江县工业园的建设工程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本工程对盈江县工业园生态环境具有有利的影响,项目建成后,项目所处地的环境质量将有所改善,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有利,对工业园生态功能和区域系统的平衡不会有太大影响。

2区域经济地理概况

2.1盈江县概况

行政区划:

盈江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北部,居东经97°31′—98°16′,北纬24°24′—20°20′之间,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德宏州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东北面与腾冲县为邻,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相连,其西、西南和西北三方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214.6公里。

   

  自然环境:

大盈江浩浩荡荡纵贯县境南北,县因之而名。

大盈江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盈江坝面积达516.13平方公里,是省内较大的平坝和著名的“粮蔗之乡”。

    

气候概述: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464毫米,坝区无霜期324.4天,年均日照2356.3小时。

由于地貌组合多样,地势高低突出,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集于一县。

盈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2002年平均气温为16.5ºC,极端最高气温为29.9ºC(6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ºC(1月13日);全年降水量为1123.4毫米,最高日降水134.1毫米(6月30日);全年无霜期为276天,有霜日17天;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286.3小时,日照率52%,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28.059千卡。

地质构造: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西南缘,西临伊洛瓦底江上游缅北低海拔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山脉分东部打鹰山脉和西部大娘山脉两支系,山脉河流基本为从东北下西南走向。

最高山峰为北端的大雪山,海拔3404.6米。

最低点为西部那邦界河拉沙河与穆雷江交汇处,海拔210米。

  

人口民族:

全县辖8镇7乡,共99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27万人,世居少数民族为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德昂族,占总人口的59.71%。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人。

2.2现状工业概况

经济指标:

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6711万元,较2000年58840万元增17871万元,年均递增5.45%;实现企业利润663万元,全部国有及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5年1—12月实现销售收入46589万元,较2000年的46276万元增313万元,年均递增0.13%;完成工业增加值10756万元,较2000年的10668万元增88万元,年均递增0.16%;实现利润1124万元,较2000年的-1066万元增2190万元;实现利税3442万元,较2000年的2973万元增469万元,年均递增2.97%。

2006年1至4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3921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12.88%(下同),其中轻工业完成24789万元,同比下降4.79%,重工业完成14421万元,同比下降21.47%。

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678万元,同比下降13.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5.89%。

(1)、木材加工业(含胶合板、地板条等):

211户,从业人员1191人,现价工业总产值20924万元,实交税金4084万元。

(2)、冶炼业:

7户,从业人员879人,现价工业总产值27749万元,实交税金1658万元。

其中:

硅冶炼业6户,从业人员398人,现价工业总产值6654万元,实交税金398万元;铝冶炼业1户,从业人员275人,现价工业总产值16095万元,实交税金1260万元。

(3)、糖业:

3户,从业人员1139人,现价工业总产值18819万元,实交税金3054万元。

(4)、电力业:

27户,从业人员863人,现价工业总产值17281万元,实交税金3226万元。

(5)、建材业:

6户,从业人员624人,现价工业总产值7080万元,实交税金433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