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
《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
第1章.概述
根据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宣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5年将全面启动。
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培训基地建设、认定、管理和培训实施的规范化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我国目前临床医师队伍水平高低悬殊,破除群众“看病难”沉疴的治本之策。
制度的建立为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大批人民群众满意、能看病、会看病的合格年轻医师,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临床医师的执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实现分级诊疗、深化医改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现状。
全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历史意义。
锐取总结近年来我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吸取国内多家知名医院住院规培的管理经验,与多家三甲医院共同打造了以政策为导向,以制度为方针,辅以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流程综合管理的医学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地优势,旨在实现临床信息与培训管理信息交互的全流程管理住院规培工作,解决医疗机构同质化规培中“培训考核体系规范化”、“培训轮转过程流程化”、“培训资源管理便捷化”等问题,为国家培养符合医学临床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提供有力支撑。
第2章.需求分析
2.1社会现状需求分析
2.1.1医院现状分析
2.1.1.1优质医学人才缺乏
2.1.1.1.1全科医师
全科医生的极度缺乏,使基层医疗水平无法与大中型医院信息的交互,导致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的推行困难,造成大中城市患者扎推、中小城市和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稀少,人人都想去大医院、找好医生,扎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1.1.1.2住院医师
长期以来,我国无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未经二级学科培养,就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1.1.2优质资源分布失衡
我国将医疗机构划分为城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别代表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
这种城乡二元化的划分,导致了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差异。
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让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当前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失衡是导致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
2.1.1.3全流程化管理缺失
2.1.1.3.1手术示教围观教学
传统模式的医疗手术观摩和示教主要是组织人员到手术室现场进行学习,由于手术室空间限制,导致可容纳的参观、观摩的人数较少,教学、研究的效率较低;人员杂乱会或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甚至影响操作医师的注意力;无法对接现代微创设备;对于重大手术、特殊手术的操作纪录,由于现场录像人员并不了解研究人员或者学生想关注的重点,将使有些部位的视野和视场广度深度不够;由于摄像机为屏蔽差,当手术中开启射线设备、电锯等设备时,将受到严重干扰,造成录像效果较差或无法录制。
为了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感染率,医院手术室都制定了手术室观摩人数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人数,这就造成了实习医生学习观摩手术的机会大大减少,不利于提高实习医生的学习质量。
2.1.1.3.2组织培训考核费时费力
培训过程中,为考核阶段性培养成果,系统制定考核信息发布,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大规模的阶段考试。
管理员需要对接各相关部门,并根据教育处提供的考试要求,安排考试场地、考核工具、考核题库、考试时间、监考人员等排考准备,每次考核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沟通和协调,并且容易出错。
纸质的培训考核无法通过将数字化的考核数据反馈培训效果,也不能进行培训计划的及时调整,无法将考核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查找核对将十分棘手。
考核数据无法与绩效管理系统对接,不能同步检验科室培训能力。
2.1.1.3.3数据分析与挖掘无法信息联动
统计可量化的数据,为决策分析带来指标依据,但是目前很多医疗机构无法做到将日常工作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与统计,使得医院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孤立。
人员工作量数据统计:
统计带教老师、监考老师、导师、评委专家教学工作量。
临床活动统计:
采集住院医师的临床绩效、指导老师的带教数据、科室轮转的考核评估,为医院师资力量建设、临床决策分析、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技能模型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研究生指标统计:
医院教育部门根据系统统计的论文和研究课题发布情况、学员评价情况进行综合统计排名,管理员根据排名情况发布研究生指标名额。
评教数据统计:
采集培训过程中老师对学院的评价、学员对老师的评价、学员对科室的评价,为医院师资培养及科室发展提供依据。
2.1.1.3.4医疗动态资源无法长期保存
新生宣讲资源:
医院基本信息、学科基本信息等入学宣讲资料作为医院新生宣讲的基础资源,每年在新生培养前需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宣讲,达到学前教育的目的,极大的加重了医院每年新生入科宣讲的大规模重复工作安排。
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资源:
日常基础教学、综合技能训练、PBL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等资源,学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全部掌握学习知识的难题,无法加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所有的教学资源,均无法作为医院教学资源进行存储,医院医疗动态影像资源库的组建无法完成。
名师专家优课资源:
专家学者授课作为优质资源稀缺,不能永久保存作为远程学术交流的教学资源,不能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
手术教学资源:
在手术过程中,围观式教学将带来二次污染,且无法将手术室或解剖室内手术医生的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室内的各种医疗设备的影像资料,通过3D高清影像真实呈现到实习医生,或观摩人员的眼前,以达到重大、疑难手术教学资源有效的进行教学或学术交流的目的。
2.1.1.3.5系统安全性无法保证
每一套医疗类系统均是独立的个体,无法进行数据联动,设计结构之间的功能是否合理,安装维护情况,模块间耦合度,是否涵盖未来医院发展趋势要求,且是否符合业界标准的接口,能否将医学应用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完美融合,提供多样化应用服务,满足医学各领域需求,均是现如今需要思考的问题。
2.1.2医学院现状分析
医学院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个学院,课程安排主要是以培养和医学相关专门人才和研究人员为目的。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现有附属医院及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及实习基地。
是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
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
临床医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有全科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12个本科专业。
现有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3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50人,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4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1%;有研究生学历的4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2%。
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有陕西“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1名;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三秦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和省科技新星30余名;有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4名;有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7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89人,其中本科生13767人,研究生143人。
升本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立足陕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理念,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高校。
现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教改课题16项,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为导向,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数量逐年上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了研究所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
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小分子药物研究、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亮点突出。
获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申请和授权专利27项,实现专利转化3项;出版专著49部,发表学术论文2973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18篇。
学校积极与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
先后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意大利CBM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争取早日把学校建成在陕西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医学院校。
2.1.3国内外现状分析
2.1.3.1临床技能规范化培养,带来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融合贯通
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日益受到局限,为克服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现象,提高教学质量,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培训中心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以此来满足医学人才临床技能的规范化培养。
2.1.3.2远程医疗助力分级诊疗,带动医疗资源的全面应用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远程医疗行业有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新技术的开发,与来自政府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足够资金,引发了近年来年远程医疗市场投资热,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寻求兼并和扩张。
远程医疗已覆盖了包括内、外、妇、儿、康复、护理、监护、影像、口腔等多个临床学科。
可以预见,随着医疗信息技术与临床医学的不断融合将推动远程医疗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建立多媒体医疗保健咨询系统等。
远程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零距离”的会诊。
2.1.3.3互联网移动在线教育,推进跨区域联动的学术交流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相继成熟,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资源重塑方面具备了条件和能力,在重构医疗新秩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医院与国内、国外知名医院及医疗机构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及开展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依托互联网优势,将会议、讲座、研讨会扩展到线上,让而更多的医生、学者通过网络和移动端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扩大医院的学术号召力及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的分享。
2.2政策及民生需求分析
2.2.1人人医疗未来化需求,实现全民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医改持续推进,我国居民的医疗需求持续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特别是2003年以SARS的爆发为标志,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符合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以及具备重大关键技术的医院将成为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的保障。
根据客户健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发展趋势,加强市场调研、重视客户反馈、完善体检服务产品设计,以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的自媒体医疗推广平台,将用户与医师、与医院进行互动健康咨询,手持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享有健康服务,是未来中国全民健康发展的方向。
2.2.2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国家对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因此,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突出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完善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政策,推进医药卫生人才全面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国家强盛提供强大的医药卫生人才支撑。
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大批人民群众满意、能看病、会看病的合格年轻医师,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临床医师的执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实现分级诊疗、深化医改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才能够有效缓解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现状。
2.2.3全面推广规范化培训体系,保证医师培训质量
根据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宣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5年将全面启动。
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培训基地建设、认定、管理和培训实施的规范化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第3章.方案设计
3.1设计思路
3.2设计原则
3.3流程设计
3.4业务应用设计
3.5平台设计
3.6装修布局设计
第4章.案例分析
第5章.竞品分析
第6章.需求分析
6.1项目需求
世界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均已建立了成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效保证临床医师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
国内外长期的医疗卫生工作实践证明,院校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需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把医学教育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即终身教育)三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
为实现我国医师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为13亿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高水平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我们需要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落到实处,从人才培养方面为实行分级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是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学教育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身处其中的医疗机构,在深虑当下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中急需研讨的制度政策体制机制与保障、基地建设与培训模式、临床教学能力建设、培训质量与控制的同时,也需要思考住院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一一化解。
◆针对不同起点、不同能力的学员如何制定培养计划,以及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如何调整?
◆针对医院教学设备、带教老师、授课时间、培养基地等医疗资源如何有效分配?
◆针对培养质量、师资建设及考核合格率应如何提供有效保证?
◆针对数据采集、分析及交互如何有效信息化便捷管理?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项培训、考核、管理等工作展开全流程化的体系建设,生成一套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规范化培养跟踪反馈体系,从中分析培训数据及临床数据后,与医院业务紧密结合的同时,不断地完善教学培训体系,提高师资力量建设和培训质量,便捷化信息化的管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
6.2设计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入手,建立一套健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方案,全面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迫在眉睫。
锐取在积极探索住院规范化培训与医院日常培训教学及临床业务紧密结合的同时,率先提出以“体系规范化、过程流程化、管理便捷化”为目标,最终实现“结果同质化”为主旨的涵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协助医院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流程管理工作。
医学教育教学培训平台中不同角色身份的学员统一在平台中进行信息注册后,平台将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的培训目标制定符合人员培训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将培训过程同步记录,作为医院的医疗资源保存,便于指导老师和学员进行线上线下、随时随地回顾观看。
培训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培训考核交替来验证培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管理者将提取培训考核的数据指导安排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培训过程中的阶段性考核、出科考核及最终考核将在平台中采取在线考试、OSCE考试全程记录的方式自动排考、成绩统计分析。
根据与临床信息系统对接交互采集的临床数据、培训平台采集的培训记录数据进行综合统计管理和人事绩效管理,实现人才的同质化培养。
6.3设计原则
◆可利用性
平台将医院现有的所有资源进行集成并最大化的利用,整体解决医院资源应用单一、分散的问题。
◆灵活性
设备统一管理、独立应用、同时使用,达到数据全面采集、安全不冲突的综合管理,基于平台的网络化管理,可支持物理设备的灵活配置、无限扩展,更加符合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转型的方向,从信息孤岛转向集成整合方向发展,满足医院未来化发展的存储扩容需求。
◆可靠性
安全应用:
通过角色分级权限管理,对应用性、安全性的全新解读,达到实用、便捷、高效、可靠的目的。
实用:
系统启动快,系统掉电后再通电或网络传输中断后再恢复正常,系统恢复工作迅速;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
高效便捷:
平台实现多媒体硬件资源管理与前端实际应用管理的彻底分离,管理部门与实际应用部门各司其职、有序管理,解决沟通与配合的问题,更贴近医学临床应用与管理需求。
◆稳定性
采用嵌入式设计,软硬件紧密结合,个性化更强,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系统稳定性更高,低功耗节能环保,对于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都具备免疫能力,符合信息化发展的主流趋势。
嵌入式产品方案不仅满足当前个别应用,更兼顾到后期扩展应用与管理,更加符合未来市场需求。
平台使用分布式部署,有效地平衡了各服务器的压力,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解决录播服务资源分配,如直播/点播节点、通道资源与应用系统绑定、录播服务器管理等,可完全管理支配录播服务器资源。
◆兼容性
平台采用标准化接口方式,兼容目前所有网络设备的协议,实现信息流传输的低延时性。
未来将与第三方系统合作,共同开发标准开放式的接口协议,兼容医疗信息化所有系统,进行数据全面对接。
◆先进性
技术平台主要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也有部分功能支持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采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与分布式处理模式,支持大型关系型数据库,面向Internet/Intranet,保证了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平台采用多应用的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应用服务,都是基于平台应用和管理完美的契合,均可作为一套成熟的系统在某一领域进行独立应用。
第7章.方案设计
7.1平台结构图
平台分为五层架构构建而成:
1、物理层:
基础设备架构层,用于采集、存储和传输平台资源,作为底层架构支撑平台的基础服务,可实现无限拓展扩容,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服务需求。
1)录播设备及服务器:
录播管理
2)存储服务器:
资源存储
3)平台服务器:
平台安装及应用管理
2、服务层:
网络传输层,为物理层提供视频资源进行录制、直播、点播等资源服务。
3、管理层:
通过对物理层硬件和服务层资源的综合有序管理,从而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权限控制,完善的权限管理,确保隐私和知识产权的安全性。
4、接口层:
通过提供开放式的标准接口,满足医院信息系统、动态影像系统等其他应用管理系统与平台的无缝对接,降低用户整合成本,从根本上实现全院级甚至区域级信息联动互通。
5、应用层:
通过对管理层分配的资源以及接口层接入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呈现个性化的可视化医学教育教学平台。
基于底层设计的数据采集交互、资源采集传输,实现平台服务应用管理。
7.2平台建设
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将从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提供的教学场地和设备管理的基础上,从日常理论与实践培训应用和多站式考核管理上,落实日常培训管理和资产管理;从标准化设备配置管理上,打造专业的规范化培训教学多媒体选配方案。
7.2.1医师临床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整个活动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将培训考核体系规范化,便于教育科教部门在培训轮转过程中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实现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工作根本,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教学核心,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内容的培训,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同时达到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的共同发展,完善师资力量、构建医疗资源库及人才同质化培养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培训考核体系规范化”: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解决针对不同起点、不同能力的学员的基本功及临床技能如何培养的问题。
⏹基本功培养:
医学院校毕业生、住院医生以及进修人员临床基本功的起点和掌握能力是不同的,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按需自主培养。
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指导本科生、住院医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效理解并执行主治医师的查房意见,通过临床技能培养基地中的模拟训练,全程记录督导其进行有难度、风险性高的有创操作,课后可通过各移动终端反复研习操作过程,进行直观的指导交流;培养研究生、进修人员对病患诊疗过程的整体把握能力,并对其临床技能方面的能力不足进行强化指导。
分层教学的针对性更强,重点更突出,效率也更高。
⏹临床技能培养:
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除了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上级医师的指导外,在培训设施设备完善的培训基地进行日常教学、模拟培训及实践测验,实操训练课程化回放,邀请外院专家讲课(包括远程教育讲座),远程手术示教,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根据考核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最适合人才培养的培训计划。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考核,全方位提高住院医师的诊疗水平。
“培训轮转过程流程化”:
通过改善教学模式解决针对培养质量、师资建设及考核合格率应如何提供有效保证的问题。
⏹针对临床医生的不同轮转要求,不同角色身份的学员统一在平台中进行信息注册后,根据所属的学员类型,自动分科分组进入管理员制定的不同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