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01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猎人海力布》教案9.docx

《猎人海力布》教案9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猎人海力布》人教(部编版)

9.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再三”等的词义并积累。

2.能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故事。

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过《宝莲灯》《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这些故事吗?

2.这些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都有一个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具有超人的力量。

我们把这些故事叫做民间故事。

3.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一个叫海力布的人变的,大家就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9.猎人海力布(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读音:

狂风怒号(háo) ;淹没(mò)

(2)字形、笔画:

(3)读词:

猎物忽然急忙酬谢宝库僵硬焦急催促发誓避难迟延崩塌飞禽走兽千真万确原原本本

指名读书,其它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

大家思考问题。

这个民间故事主要写谁?

主要写了他一件什么事?

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全文可以分成几段?

(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整理。

教师: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先简单介绍了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写救白蛇得宝石,接着写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经过,最后写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学生: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2.交流归纳:

板书:

起因:

海力布救龙女得宝石     

经过:

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结果:

乡亲得救纪念海力布

3.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学习,研读课文。

(一)学习“得宝石”部分 ,从海力布选择宝石,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品质。

              

1.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跟海力布说了些什么呢?

海力布听后是怎么想的?

自读3-6节。

 

2.交流、随机理解、指导朗读。

(1)指名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

(小白蛇说要把家里的珍宝、还有能听懂鸟语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这种用礼物答谢别人的方式就叫——酬谢。

(2)指导朗读,读出感激之情。

(3)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

①师述:

海力布并不在乎珍宝,当他听到小白蛇要送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时,他想那太好了。

“好”在?

②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2、7节内容说具体。

3.海力布还听小白蛇说了什么?

  

(1)读两个句子,了解使用宝石的条件。

 

(2)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宝石具有神奇的功能,民间故事中往往都有这样神奇的宝物,但是使用的时候是有条件限制的。

(3)引读,理解“再三叮嘱”, 感受条件的重要与苛刻及海力布可能面临的险情。

四、课后作业,能力提升。

1.抄写文中的好词好句。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旧知。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先简单介绍了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写救白蛇得宝石,接着写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经过,最后写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分段读书,回答问题。

(一)学习“变石头”部分 ,研读海力布面对灾难时的语言,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1.海力布得到了宝石,有了宝石以后,他分给大家的猎物就更多了,但是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2.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是如何跟乡亲们说的。

3.交流、理解、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说海力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板书:

着急  焦急  镇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海力布产生不同的心情原因。

①引读:

消息令人震惊,大山要-----,大地要------,不知道要--  !

听了消息后海力布也大吃一惊,难怪他要急忙对大家说:

“------------!

②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乡亲们不相信,从“急得掉下了眼泪、发誓、恳求”中感受他“焦急”的心情。

  

③学习与老人的对话,揣摩海力布的想法,体会海力布的舍己为人。

师述:

海力布焦急万分,可乡亲们就是不相信,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

“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分角色朗读9—10小节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当时,海力布是怎么原原本本的告诉乡亲们呢?

请你根据板书上的提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1)指导复述,一是说出宝石的来历;二是说出宝石的作用和使用条件;三是说出搬走的原因。

(2)自由准备,指名复述。

2.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

(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回答。

3.引读第11节,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怀念、尊敬。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赞美了海力布一切为别人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五、布置作业。

1.注音:

酬谢( ) 僵硬( ) 催促( ) 崩塌( )

2.积累词语:

(1)例:

世世代代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描写天气的词语,例:

乌云密布 狂风怒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六、板书设计

分猎物帮大家

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人们纪念他

告消息救乡亲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景谷课文,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

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要学生简要复述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因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定位为熟悉课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学生复述好课文,可以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找出要点。

除了熟悉课文内容外,还要理解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及把握人物的品质,因此,第二个目标定位品读课文,感悟人物的形象、品质。

第三目标定位简要复述故事,并初步学习将人物对话改成一般叙述的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方法。

以生动故事情节为载体,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知识结构化的方法。

因此,本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练为主,读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刨根问底的兴趣,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体会人物品质,引导学识质疑:

海力布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行吗?

学生通过阅读、圈画关键语句并交流,就会明白海力布根本没有第二选择,只能舍弃自己,宁愿自己变成石头,也要把乡亲救出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玲玲的画人教(部编版)

5玲玲的画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

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幅了,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这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

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重要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是本文的主题所在。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爸爸说出道理时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本文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2.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

2.理清课文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树洞图和树洞手绘画,激起同学们的兴趣。

导语:

(出示树洞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对,这些是树洞,它们就像大树的伤口,看起来既不美观,又让人心疼大树。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片。

(出示树洞手绘画)是不是很好看呀?

这是一些爱画画的人,看到这些树洞,想让大树重添生机,就用颜料和画笔画出了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图画。

这样一来,这些树洞看上去就没那么难看了。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爱画画、爱动脑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玲玲。

2.板书课题,识字交流:

识记“玲”字。

过渡:

大家先来给玲玲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小女孩图片,生说:

你好,玲玲!

(1)引导识字、正音:

“玲”是后鼻音,“玲玲”是一个名字,第二个“玲”读轻音。

“玲”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的“令”表示读音,左边是个王字旁,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玲玲”是个拟声词,形容玉碰击的声音。

(2)读课题,猜一猜:

小姑娘玲玲和画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生字表或字典。

(3)正确朗读课文,不漏字、不添字,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合作识字。

(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准备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文识字效果。

玲玲端详一幅画评奖催促啪的一声弄脏

报纸另外来不及懒洋洋并且糟糕肯定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其他学生适时补充。

明确“幅”的读音是fú。

(2)引导学生归纳,可以采用形声字识字法识记的生字有“玲、详、幅、评、脏、催、啪、懒、糟”。

(3)形近字辨析。

详(详细)幅(一幅画)评(评比)报(报纸)并(并且)

洋(海洋)副(副班长)平(平时)抱(怀抱)开(开心)

4.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学生齐读,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

左右结构:

幅评纸报独体字:

上下结构:

奖另拿并半包围结构:

(2)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

[纸]左窄右宽。

“氏”的平撇收笔于竖中线,斜钩从平撇的中心点起笔。

[及]笔顺容易写错,起笔应该是撇,第二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捺舒展,在撇与横中线的交接处起笔。

[报]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第一笔是横折钩,第二笔是竖,横撇的撇段收,捺舒展。

[拿][奖]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写得扁一些。

“拿”的下边不要写成三横;“奖”的下边不要多写一点。

(3)学生描红、临摹。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同桌比赛书写、互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什么?

2.找几位学生接读全文,其他学生听后点评。

方法指导:

可以从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语速是否过快或过慢、语气语调是否到位、声音是否响亮清晰等方面来评价,可以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建议。

3.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端详】认真仔细地看。

【收拾】整理;整顿。

【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

【来不及】因为时间短促,无法顾及或赶上。

预设:

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端详、收拾、懒洋洋”的意思,还可以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

4.整体感知情节,理清课文顺序。

(1)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曹冲称象》,我在让同学们概括故事的时候,告诉大家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说,今天的课文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谁能说一说呢?

(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2)怎样划分课文的层次?

(画好画——画弄脏——画花狗)

(3)出示三幅图画(玲玲最初画的画、玲玲不小心弄脏的画和玲玲最后修改的画,打乱顺序出示),教师引导排序:

要是把这三幅图当作课文的插图,应该哪一幅在前,哪一幅在后?

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再快速读课文。

(4)学生根据故事顺序给图画排序。

(5)图文对照:

想想这三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哪三个自然段对应,在这三个段落前做上记号。

小结:

玲玲的画虽然弄脏了,但是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条可爱的小花狗,真聪明!

她是怎么想出这个好主意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去看一看!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回顾课文内容,点评学生的表现。

小结: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爱画画、爱动脑筋的小女孩,也认识了一个关心孩子、善于启发孩子的爸爸。

爸爸是怎样启发玲玲,玲玲又是怎样开动脑筋,画出更好的画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一学。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也都很爱动脑筋,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认识生字也好,学习写字也好,大家都能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有技巧地学习新知识。

在我们的讨论中,大家也都开动了小脑筋,很好地完成了学习要求。

看来啊,只要肯动脑筋,就没有什么难得倒大家!

大家要把这种好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哦!

2.布置课后作业。

(1)与同学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巩固生字新词。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大闯关。

导语:

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生字新词,还读了课文,同学们课后复习了吗?

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巩固才能掌握得更牢固哦!

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我们一起闯闯关,看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如何。

(1)第一关(课件出示生字):

指读、比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第二关:

读文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两个人物?

(3)第三关:

指名朗读两个人物的对话。

(尝试模仿爸爸和玲玲的语气)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再读。

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渡:

同学们可真棒,轻轻松松就连闯三关。

今天,也有一些难关等着我们去闯哦!

大家有信心吗?

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再次出示第一课时呈现过的三幅图,图文结合,找出玲玲的情感变化。

过渡:

在上节课,同学们找到了这三幅图对应的自然段,分别是第1、4、8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这3个自然段,大家能找出表现玲玲情感的词语吗?

学生汇报:

得意——伤心——满意。

(教师板书:

得意、伤心、满意)

2.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玲玲的得意之情。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生读,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玲玲很满意自己的画?

(生答“得意地端详”,教师随机板书:

端详画作)

(2)交流:

怎样才是“得意地端详”?

课件出示“得意地端详”“得意地看”,引导学生比较、理解两个短语的意思。

预设:

根据课文内容感悟两个短语的区别,“端详”表示看得更认真,欣赏的时间更长。

(3)画名给你怎样的想象?

同桌互说。

(4)启发想象:

如果是你画了自己满意的画,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过渡:

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觉了!

请大家读一读第2、3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过渡:

当你很晚不睡觉时,爸爸妈妈催过你吗?

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谁再来读一读?

(指导学生分角色读第1~3自然段)

指导:

爸爸的话要用疼爱的语气来读,语速稍快;玲玲的话要用轻松、乖巧的语气来读。

3.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玲玲的难过之情。

(1)小组交流并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画弄脏了。

(2)教师拿出一支笔,故意将笔掉在桌面上,请学生听声音。

过渡:

“啪”是表示声音的拟声词,“啪的一声”要怎么读?

(响而短。

(3)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辛苦一晚上画出的得意之作变成这样,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

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玲玲的表现的。

(4)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玲玲着急、难过的语气。

4.读第5~8自然段,了解玲玲改画的经过,感受她的满意之情。

(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

有你读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自读、思考)

(2)阅读与思考:

①玲玲为什么说“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没有时间再画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画)

②爸爸帮玲玲出的主意是什么?

(在弄脏的地方画点儿什么。

③玲玲是怎么把弄脏的画改好的?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④玲玲对改后的画非常满意,觉得它“更好”,为什么玲玲觉得改后的画更好呢?

预设:

教师可再次出示玲玲的画,让学生对比来看,谈谈改后的画给自己的感觉。

小结:

是啊,同学们说得好,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幅画有了家的温馨。

瞧,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那儿多舒服、多安心啊!

连它也爱上了这家的一角。

5.读第9自然段,体会爸爸话中蕴含的道理。

(1)课件出示爸爸说的话,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爸爸话中的坏事指的是(弄脏了的画),好事指的是(在弄脏的地方画上小花狗,画更漂亮了),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秘诀是(肯动脑筋)。

(3)再读读爸爸的话,说说从爸爸的这两句话中能体会到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冷静、充满智慧。

(4)教师扮演爸爸说这两句话,学生扮演玲玲,表达此时最想说的话,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创设情境,讨论在下面的情形下如何让坏事变成好事。

(1)和朋友在家里玩,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地。

示例:

可以趁机帮妈妈拖个地,让家里变得更干净。

(2)穿着新衣服在公园里玩,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

示例:

衣服反正已经脏了,玩的时候不用再小心翼翼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

回家了再向妈妈解释,请妈妈教自己洗衣服。

7.分角色读全文,深化体验。

(1)小组分角色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好的同学。

(2)读法指导:

①读第1~3自然段,要读出玲玲为自己的画感到“满意”的样子。

②读第4~6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

③读第7自然段,要读出爸爸处事沉稳的特点。

④读第8自然段,要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⑤第9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学生尝试用“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故事。

示例:

玲玲画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画,她很得意。

可是在收拾画笔的时候,画笔掉到纸上,把画弄脏了。

她伤心地哭了,因为时间来不及,她不可能重画一幅画了。

爸爸鼓励她开动脑筋想办法,在弄脏的地方画点儿什么。

聪明的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画比之前更好了,玲玲满意极了。

2.我会说: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玲玲、玲玲的爸爸和自己说点什么?

我想对玲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玲玲的爸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自己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

过渡:

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学生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读一些关于思考的名言。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法国]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美国]爱因斯坦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奥地利]弗洛伊德

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坏事,是伤心难过、不停抱怨,还是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让坏事变成好事?

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让我们把文中爸爸说的那两句话牢记在心吧!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遍。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爸爸说的话,背诵下来。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谈话引课(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

喜欢。

师:

老师也喜欢画画。

说到画画,我还有一个小秘密呢!

你们想听吗?

生:

想听。

师:

前两天我买了一件白色的衬衫,我特别喜欢。

(出示白衬衫图)可是在我画画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彩滴在了白衬衫上。

我觉得这件衣服不能再穿了,伤心极了。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师:

谢谢同学们帮我想了这么多办法。

有一位小朋友也热心地帮助了我,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白衬衫变得更漂亮了。

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涂鸦衬衫)

师:

你们想认识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吗?

生:

想。

 师:

瞧,她来了。

(出示玲玲图片)

师:

她叫玲玲。

谁愿意和玲玲打个招呼?

(指名打招呼、一齐打招呼)

生:

玲玲你好。

师:

玲玲今天还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多小礼物,你们想得到它吗?

生:

想。

师:

正确地认读生字,并能给它组个词或说一句话,这个小礼物就归你了。

师:

谁愿意得到第一份礼物?

(出示生字卡片:

玲、详、幅、评、奖……)

师:

(出示“玲”的识字卡片,生认读“玲”)它还有很多长得像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

生:

领、零、岭、龄。

师:

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不错,帮助“玲”字找了这么多的兄弟。

玲玲也和大家一样,不仅聪明,还画得一手好画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

师:

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

(齐读)

赏析:

这个教学片段作为课堂引入相当精彩。

学生喜欢画画,教师就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与本课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也让学生懂得要开动脑筋,说不定会让坏事变成好事,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本课要懂的道理。

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学习。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却往往是语文老师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以下是我在教学时的几点做法:

1.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

玲玲的情感变化,即“高兴(画好作品)——伤心(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本文的主题所在。

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理清全文脉络。

2.抓朗读,朗读中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