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87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计划

舒万开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比较难,特别是图形多,复杂,内容深,导致有些学生在学的时候没有弄懂,针对这种不乐观的情况,对本学期期末复习做了如下计划:

第一阶段:

复习课本基础知识,分章节进行(重点复习8、9、11、12

章)

时间安排:

3课时(8、9章第一课时,10、11章第二课时,12、13、14章第三课时)

第二阶段:

试题练习,详见试卷(2课时)

第8章人体的营养

教学重点:

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合理膳食。

知识考点: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3.营养物质的吸收,4.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过程: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有机物:

(1)糖类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2)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在人体内储存。

(3)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以上三类物质统称供能物质。

(4)维生素需要量少,但必不可少。

常见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种类

主要生理作用

缺乏症

酯溶性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

夜盲症

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软化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的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脚气病

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

口腔溃疡、皮炎、口角

水溶性

维生素B2

长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

炎、舌炎、角膜炎

维生素B6

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

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症

维生素

B12

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

胞的形成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

愈合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

2.无机物:

(1)水约占体重的60%~70%,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无机盐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管食物经过的通道。

(1)口腔切断、磨碎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2)咽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用的器官。

(3)食管食物的通道。

(4)胃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5)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说明生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大吸收面积。

(6)大肠吸收无机营养,形成粪便。

(7)肛门排出粪便。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

(三)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概念:

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2.原因:

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的。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唾液淀粉酶胰液、肠液

(1)淀粉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胃蛋白酶胰液、肠液

(2)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胆汁胰液、肠液

(3)脂肪的消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小肠很长,内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小肠:

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2.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复习重点:

血液的组成;心脏和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各种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贫血的含义;血液循环途径。

知识考点:

1.血液的组成2.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4.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5.血液循环6.血型和输血

教学过程:

(一)血液的组成

1.血浆:

(1)颜色:

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2)成分:

水约占91%~92%;

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氨基酸、代谢废物等约占3%。

(3)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等。

2.血细胞:

(1)红细胞:

边缘厚中间薄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含氧丰富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2)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具有防御作用。

(3)血小板: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二)血管:

1.各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情况

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

速度快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静脉

管壁薄,弹性小

速度慢

将血液从身体的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极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极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

进行物质交换

2.动脉血与静脉血

(1)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3.贫血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称为贫血。

(三)心脏

1.心脏的结构:

(1)心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

(2)四个腔: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通。

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通。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通。

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通。

(3)瓣膜:

房室瓣、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四)血液循环

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2.肺循环:

右心房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五)心率、心输出量、血圧、脉搏

1.心率心脏每分钟内搏动的次数。

2.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心脏搏动一次从心室射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心脏在每分钟内射出的血量。

3.血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4.脉搏主动脉一张一缩的跳到。

(六)血量、血型和输血

1.血量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能超过血量的10%,约400mml,

一次失血若超过30%,就会危及生命。

2.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复习重点:

食物中储存着能量,燃烧与呼吸的区别,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呼吸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其它扩散的原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知识考点: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4.食物中储存着能量

教学过程:

(一)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1.食物中储存着能量:

食物的热价:

糖类17kj/g,蛋白质23kj/g,脂肪38kj/g

2.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3.呼吸作用的概念:

生物体细胞内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4.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5.呼吸与燃烧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

呼吸作用

相同点

(1)氧化过程

(2)产生二氧化碳

()需要氧气

不同点

一个步骤的过程

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在任何地方进行

只在细胞内进行

没有酶的参与

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反应迅速、剧烈

反应缓慢、缓和

所储存的能量瞬时释放

所储存的能量逐步释放

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

能量以热和高能化合物

的形式释放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

鼻鼻腔前部有鼻毛;内表面有鼻黏膜,其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清洁、湿润空气和对空气升温。

咽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

喉内有声带,能发声。

气管、支气管以“C”型软骨作支架,内表面有纤毛和腺细胞,能清洁空气。

2.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最细的支气管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

(三)呼吸的过程

1.气体扩散原理:

一种气体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胸廓体积的变化:

(1)横向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纵向扩张和收缩是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呼吸运动:

(1)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

压)气体吸入。

(2)呼气:

肋间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面的大气压)

气体被排出。

4.呼吸的全过程:

(1)肺通气: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二氧化碳通过血浆和红细胞运输,氧气由红细胞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组织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复习重点: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尿液形成的过程,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意义。

知识考点:

1.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2.泌尿系统的组成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4.皮肤的结构与功能5.汗液的分泌

教学过程:

(一)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1.种类: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

2.排出途径:

泌尿系统尿液,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皮肤汗液,排出少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呼吸系统气体,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部分水。

3.排泄的概念:

将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4.排泄的意义:

(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环境的稳定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

纵剖后,外侧颜色较深的是皮质,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内侧颜色较浅的是髓质;中央形如漏斗的是肾盂。

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包括肾小球、身小囊和肾小管。

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

组成的毛细血管球。

2.输尿管:

输送尿液。

3.膀胱:

暂时储存尿液。

4.尿道:

排出尿液。

(三)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其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三)尿的排出

肾小管流出的尿液进入集合管,流入肾盂,由输尿管输送到膀胱中暂时储存,当膀胱中

尿液储存到一定数量时,由尿道排出人体外。

(四)皮肤与汗液的分泌1.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层次

结构

组成

功能

表皮

上皮组织

角质层(脱落为皮屑)

保护和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

具有分裂能力,产生新细胞

真皮

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丰富的血管

调节体温

感觉神经末梢

感受外界刺激

皮下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细胞

保温的作用,缓冲外来压

力的作用

2.皮肤附属物

皮肤附属物

表皮细胞变化形式

毛发

保护皮肤、保持体温

竖毛肌

引起毛发的运动

皮脂腺

滋润皮肤和毛发

汗腺

排泄废物、调节体温

3.汗液的分泌: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

从血管中吸收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形成了汗液。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复习重点: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特点;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各种激素的主要功能。

知识考点:

1.眼和视觉,2.耳和听觉,3.神经系统的组成,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激素调节。

教学过程: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1)脑:

a.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

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b.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c.脑干:

有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

(2)脊髓:

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2)脊神经:

分布在四肢、躯干的皮肤和肌肉里。

(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结构:

细胞体和突起。

2.功能:

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实验:

膝跳反射

2.反射弧的组成:

(1)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冲动。

(2)传人神经将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将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能接受冲动,产生反应

3.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生下来就有的反射。

(2)条件反射: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反射。

说明:

人类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

天性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

神经中枢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刺激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为该感受器

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变为条件反射

的刺激

反射弧

反射弧是永久的,固定的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

 

1.眼球的结构:

(1)眼球壁:

外膜:

a.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通过光线。

b.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膜:

a.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b.睫状体

c.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内容物:

a.房水

b.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c.玻璃体透明的胶状物质。

2.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成像,产生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近视及其矫正:

(1)近视的成因:

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的矫正:

配戴凹透镜。

(3)近视的预防:

“三要”和“四不看”。

(五)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1)外耳:

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2)中耳:

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3)内耳:

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六)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

腺体内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1)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

(2)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

(3)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激素。

(4)胰岛

-分泌胰岛素等。

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

(5)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

(6)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

3.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激素名称

主要功能

分泌异常的症状

激素过多

激素过少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呆小症(幼年期)

甲状腺增生肿大(缺碘)

胰岛素

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储存和利用

高血糖

糖尿病

生长激素

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

巨人症(幼年期)肢端肥大症(成年期)

侏儒症(幼年期)

4.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人体的生理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复习重点:

健康的概念和标准;传染病的特点及其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用药;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

知识考点:

1.健康的概念和标准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合理用药

4.传染病及其预防5.免疫与计划免疫6.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指个人身体上、心里上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生活方式: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2.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里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酒精、烟草对健康的影响:

(1)酒精:

损害心脏和血管,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

(2)烟草:

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肺癌。

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从儿童和少年时期开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自己健康成长。

(2)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创建健康的环境:

创建良好的居室环境;创建良好的环境。

(三)合理用药

1.安全用药:

避免危害,最佳效果。

2.药物分类: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4.应用设计:

家用药箱、旅行药箱。

(四)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因: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体内引起的。

(3)特点:

都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可预防性。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3.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对患病动物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各种媒介生物。

(3)保护易感人群: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按时预防。

(五)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免疫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

(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

2.免疫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2)监视:

识别和清除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

3.过敏反应:

查找过敏原,避免再接触,及时去治疗。

4.计划免疫: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

1.心血管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3)心肌梗塞

a.产生疾病的三个因素:

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

b.预防: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癌症的预防:

主要是采取明智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复习重点: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保护。

知识考点: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森林乱砍滥伐后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2.沙尘暴的起因。

3.鸟类日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水域污染的原因。

5.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酸雨的危害:

(1)酸化土壤,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2)酸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们的健康;

(3)酸雨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成片死亡等。

3.酸雨的防治: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4.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5.重金属的危害与防治。

6.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