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733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docx

《国际贸易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学.docx

国际贸易学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单选

[分数]:

2

1.因为销售旺季已过,以低价抛售库存或“剩余货物”的倾销被称为()。

A.偶然性倾销

B.长期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答案:

A

2.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顺差是指()

A.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正;

B.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

C.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D.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负。

答案:

C

3.关于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机会成本的不同变化趋势而呈现不同的形状。

答案:

D

4.保护幼稚工业的观点和理论产生于18-19世纪时的()。

A.英国和美国

B.法国和美国

C.英国和法国

D.德国和美国

答案:

D

5.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

A.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B.内部化优势、国际化优势、区位优势;

C.国际化优势、内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答案:

D

6.征收关税的国家机构是()。

A.公安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海关

D.税务机构

答案:

C

7.成员国间实行商品自由贸易并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等贸易政策,还允许劳动力、资本等省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

A.共同市场

B.经济联盟

C.关税同盟

D.完全一体化

答案:

A

8.以下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是()。

A.进口许可证制

B.从量税

C.过境税

D.滑动关税

答案:

D

9.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亚当•斯密。

D.穆勒和马歇尔;

答案:

B

10.“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是()

A.指同一国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B.指同一产品在两个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反;

C.指同一产品在同一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D.指某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确定;

答案:

B

11.以下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假定劳动力能够在国际间、行业内自由流动;

B.假定技术进步和转移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C.假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不断降低。

D.假定两国间商品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答案:

D

12.拥有较丰富资本的国家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

A.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D.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答案:

B

13.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邓林

B.弗能

C.波特

D.俄林

答案:

C

14.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中用于衡量一国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是()。

A.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B.该国消费所能达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C.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D.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生产量;

答案:

B

15.在一般情况下,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其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B.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C.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D.小于0;

答案:

A

16.()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进步和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A.弗能

B.波特

C.俄林

D.邓林

答案:

A

17.某国2008年进出口值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GDP是1625亿美元,则其进口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

A.21.54%,18.46%,40%。

B.18.46%,21.54%,40%;

C.18.46%,21.54%,30%;

D.21.54%,18.46%,30%;

答案:

A

18.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李斯特

D.亚当•斯密

答案:

D

19.以下选项中,服务贸易最自由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经济联盟

B.特惠贸易安排

C.自由贸易区

D.关税同盟

答案:

A

20.以下关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贸易顺差能增加一国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B.出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和产出产生倍减效应;

C.出口是一国收入流量的漏损;

D.进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和产出产生倍增效应;

答案:

A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单选

[分数]:

2

1.以下不能合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是()。

A.劳动力不同质论

B.完全自由贸易

C.人力资本理论

D.要素密集度逆转

答案:

B

2.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该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A.保持不变

B.无法确定

C.递减

D.递增

答案:

D

3.较早明确提出保护关税论并主张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是()。

A.凯恩斯

B.亚当?

斯密

C.大卫?

李嘉图

D.汉密尔顿

答案:

D

4.同等程度地提高劳动和资本生产率的技术进步被称为()。

A.中性技术进步

B.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C.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D.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

答案:

A

5.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

A.黄金流出

B.货物出口

C.货物进口

D.黄金流入

答案:

A

6.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南北贸易不断增长的现象。

B.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相对增加的现象;

C.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相对增加的现象;

D.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间贸易不断增长的现象;

答案:

D

7.邓宁认为,决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三个因素是()。

A.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B.技术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C.垄断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答案:

D

8.如果一种技术进步使得在要素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称这种技术进步为()。

A.中性技术进步

B.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C.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

D.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答案:

B

9.以下能反映对本国同类产品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的是()。

A.有效关税

B.高额关税

C.保护关税

D.禁止关税

答案:

A

10.一国在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情况下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的不同组合被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

B.供给曲线

C.相互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

答案:

A

11.李斯特认为他所处时代的德国位于经济发展中的()阶段。

A.农业阶段

B.畜牧阶段

C.农工商业阶段

D.农工业阶段

答案:

D

12.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小岛清

B.弗农

C.利普西和范纳

D.李嘉图

答案:

C

13.关税是一种()。

A.滑动税

B.直接税

C.间接税

D.有偿税

答案:

C

14.一国在生产、加工、运输、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出口企业的非现金优惠措施被称为()。

A.非关税壁垒

B.进口配额制

C.直接补贴

D.间接补贴

答案:

D

15.基于进出口价格指数的、用于衡量一国/地区一定时期内贸易规模的是()。

A.对外贸易量

B.出口总值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差额

答案:

A

16.()两位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论。

A.穆勒和马歇尔

B.斯密和李嘉图

C.波斯纳和弗能

D.赫克歇尔和俄林

答案:

D

17.以进出口商品相对数量而不是进出口绝对金额表示的,能较准确地衡量一国/地区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规模的是()。

A.对外贸易量

B.出口总值

C.贸易差额

D.对外贸易额

答案:

A

18.中国生产一单位A产品和B产品分别需8小时和9小时,印度生产一单位A产品和B产品分别需12和10个小时。

那么根据比较成本说()

A.印度宜生产和出口A产品;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A产品;

C.印度无法参与与中国的互利分工。

D.中国宜生产和出口B产品;

答案:

B

19.甲国生产一单位谷物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呢绒需1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谷物需1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呢绒需20个劳动力。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两国合适的分工形态是()。

A.甲国专门生产呢绒,乙国专门生产谷物;

B.无法判断。

C.两国各自生产两种商品;

D.甲国专门生产谷物,乙国专门生产呢绒;

答案:

A

20.经济学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A.格鲁伯

B.克鲁格曼

C.弗能

D.小岛清。

答案:

C

21.关税同盟的完整含义和内容是()。

A.同盟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并对外实行统一关税。

B.同盟国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

C.同盟国内部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D.同盟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

A

22.某国对某种进口商品按价格征收8%关税,另按重量征收每公吨8元关税。

从征税方法看,这种税称为()。

A.累进税

B.滑动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答案:

D

23.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

A.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C.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D.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答案:

C

24.一般情况下,当产品的名义进口关税率高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进口关税率时,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

A.>名义保护率

B.=名义保护率

C.=0

D.<名义保护率

答案:

A

25.以下没有制定共同对外关税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是()。

A.完全经济一体化

B.关税同盟

C.经济联盟

D.自由贸易区

答案:

D

26.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常是()。

A.防止外国政府对本国企业给予补贴。

B.防止本国商品低于成本在国外倾销;

C.防止本国紧俏商品外流;

D.防止外国商品低于成本在本国销售;

答案:

D

27.H-O模型认为两国间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

A.两国要素禀赋不同;

B.两国技术水平不同;

C.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D.两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

答案:

A

28.一国政府支付给本国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被称为()。

A.绿箱补贴

B.直接补贴

C.黄箱补贴

D.间接补贴

答案:

B

29.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四个重要要素是()。

A.生产要素,政府,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

B.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

C.生产要素,政府,需求条件,外部机会

D.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外部机会,相关支持性产业

答案:

B

30.关于重商主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一切可以用来消费的物品;

B.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都追求对每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顺差;

C.重商主义的理论核心是尽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增加本国的贵重金属数量;

D.重商主义主张奖入限出以促进本国财富的积累。

答案:

C

31.某国某年进口值、出口值、GDP分别是350亿、300亿、1625亿美元,则该国该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21.5%

B.40%

C.18.4%

D.30%

答案:

B

32.英国经济学家()最早确定了互利国际贸易中两国物品相互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A.穆勒

B.斯密

C.李嘉图

D.马歇尔

答案:

A

33.对外贸易乘数认为()越大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小。

A.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出口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出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答案:

A

34.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经济学家()。

A.李嘉图

B.李斯特

C.穆勒

D.马歇尔

答案:

C

35.拥有较丰富劳动力的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来源于()。

A.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D.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答案:

B

36.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

A.自由贸易能促进国家财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国家应该对本国的产业进行保护,无论该国处在哪一个经济发展阶段;

C.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关于自由贸易能促进国民福利水平提高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D.财富的生产力不同于财富而且比财富重要得多。

答案:

D

37.关于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净进口/净出口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一国在某一时段内某类产品的进口数量多于出口数量,则称之为净进口。

B.相对于净出口和净进口,贸易顺差和逆差仅用于比较同类产品的进出口数量;

C.一国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出口值高于进口值,则称为净出口;

D.贸易顺差即净出口,贸易逆差即净进口;

答案:

A

38.当前世界最高层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答案:

B

39.()从时间变化和技术进步角度解释了当代工业品的国际贸易现象。

A.邓宁

B.波特

C.俄林

D.弗能

答案:

D

40.先以低价挤垮竞争对手,之后再以垄断力量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倾销行为被称为()。

A.掠夺性倾销

B.偶然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答案:

A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多选

[分数]:

2

1.在李斯特看来,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有()。

A.高估了黄金和白银对国际财富积累的重要作用。

B.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

C.低估了自由贸易对财富增加的促进作用;

D.没有注意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答案:

B,D

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决定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的是()。

A.两国技术差异;

B.两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

C.两种产品生产中的要素组合比例差异;

D.两国贸易政策的差异。

答案:

B,C

3.下列属于跨国公司理论的有()。

A.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垄断优势理论

答案:

A,B,D

4.下列属于进口附加税的是()。

A.滑动关税

B.反补贴税

C.反倾销税

D.差价税

答案:

B,C

5.非关税壁垒包括()。

A.自愿出口限制

B.外汇管制

C.进出口许可证

D.市场秩序协定

答案:

A,B,C,D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多选

[分数]:

2

1.关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绝对优势指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比起另一国家所拥有的绝对的成本优势;

B.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贸易双方;

C.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进口本国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出口本国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D.该理论认为国家间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答案:

A,B

2.下列属于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的是()。

A.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允许自由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

B.课征保护关税,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C.严格禁止外国奢侈品进口;

D.对本国商品的出口给予补贴;

答案:

A,B,C,D

3.关于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穆勒认为两国商品交换比例决定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

B.相互需求原理是完全否定了比较优势原理;

C.相互需求原理探讨的是物物交换条件下的商品交换价格;

D.穆勒认为,若甲国对乙国产品需求更强烈则贸易条件对甲国不利。

答案:

C,D

4.产业内贸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A.要素禀赋和国家间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

B.产品要素密集性质的差异性

C.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

D.需求偏好的相似性

答案:

C,D

5.下列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的是()。

A.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B.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同;

C.两国有相同的消费偏好。

D.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答案:

A,C,D

6.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A,C

7.关于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该理论彻底否定了李嘉图关于国际分工和贸易能促进本国财富增加的观点;

B.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应有不同的贸易政策;

C.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应该对全部工业予以全面保护。

D.该理论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更重要;

答案:

B,D

8.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包含的假设条件有()。

A.两国的要素禀赋完全相同;

B.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C.同一种产品在两国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同;

D.两国技术水平有差异。

答案:

B,C

9.关于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理论是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B.该理论探讨的是物物交换条件下的商品交换价格;

C.该理论认为若甲国对乙国产品需求强度大,则贸易条件对甲方不利而对乙方相对有利。

D.该理论认为两国商品交换比例决定于两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

答案:

A,B,C,D

10.以下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是()。

A.比较优势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答案:

B,C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问答

[分数]:

5

1.简述偏好相似理论与H-O理论的主要差别。

答案:

1)解释的贸易类型不同。

H-O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商品之间的贸易,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在各国开放贸易的条件下,每一个国家都应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也就是说:

劳动丰富的国家应分工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分工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该理论很好地揭示了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产业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原因;

2)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H-O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后者出现在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越拉越发达;

3.假设条件不同。

H-O理论前者假设很多,偏好相似理论的假设相对较少。

 

2.什么叫提供曲线?

一国如果生产X商品有优势,那么该国提供曲线有哪些几何特点?

答案:

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作为国际贸易中一般均衡分析的分析工具,它用来说明一国在一定贸易条件下愿意出口的商品和愿意进口的商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一国如果生产X商品有优势,那么该国提供曲线有以下两个几何特点:

1)该曲线位于该国国内孤立均衡时国内价格线和其进口商品轴Y轴之间;2)凸向其出口商品轴X轴,凹向其进口商品轴Y轴。

 

3.H-O-S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H-O-S定理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它是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拓展之一,说明了贸易对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对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

在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使得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成为必然,而不仅仅是趋势。

这是因为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各自经常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生产和出口,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则不断进口,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下跌。

即:

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一致。

这一定理以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三个人的名字命名为H-O-S定理。

 

4.重商主义有哪些奖出限入政策?

答案:

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主要包括:

1)禁止若干国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

2)课征保护关税,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3)对本国商品的出口,给予补贴;

4)出口退税;

5)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允许自由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

6)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

7)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

设立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公司。

在殖民地经营独占贸易与海运,使殖民地成为本国制成品的市场和进口原料的供给地。

 

5.什么是出口补贴?

什么是反补贴税?

答案:

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出口而对出口企业或者行业所给予的直接或者间接补贴。

由于出口补贴经常扰乱了国际价格体系,使得没有接受补贴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等规定进口国可以对在出口国国内接受了出口补贴的商品征收特别的进口税,以抵消出口补贴的影响,这种额外的进口税被称为反补贴税。

 

6.什么叫国际贸易逆差?

什么叫净进口?

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答案:

国际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总值低于进口商品总值,净进口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类商品出口数量少于其进口数量,二者含义不相同。

 

[试题分类]:

专科《国际贸易学》_02001460

[题型]:

论述

[分数]:

10

1.试简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答案: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它探讨了比较优势的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

该理论的积极之处有:

1)比比较利益理论更符合现实经济情况。

比较利益理论假设两国贸易是物物交换,国际贸易起因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要素禀赋理论用等量产品的不同成本(货币价格)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两国的交换是货币交换,这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2)俄林强调了地域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用多种要素的丰缺和组合取代过去的单一劳动要素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为国际贸易问题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3)要素禀赋理论假设两国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相同,突出了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用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以及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4)要素禀赋理论改变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方向,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有:

2)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

3)忽视了需求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请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型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并作出你的评价。

答案:

分工前:

分工后: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在1单位呢绒交换一单位葡萄酒的情况下,两个国家都得到了福利的增加。

比较优势理论的积极之处有:

1)比较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出: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相对价格)的差异,因而比绝对优势理论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2)比较优势论的提出是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比较优势理论为各国在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制定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

其局限性表现在:

1)没有进一步揭示造成比较成本(相对价格)差异的原因,2)按照其假设条件,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